龙江人的少年阅读记忆:感谢那时与书相遇没钱买书小哥俩靠收旧书卖破烂挣钱买书

生活报4月15日讯从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开始,我省将于每年在此前后组织开展“龙江读书月”等全民阅读系列活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古今中外的文人圣哲提起读书的好处都是赞不绝口。生活报记者采访时,很多人不约而同地谈到少年时的阅读经历对一生的影响。都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位智者,少年与书在灯下交谈,能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也让自己的人生之路从此变得别样精彩。

八旬老人:儿时听评书被“忠义”吸引爱国诗书得偷着读

86岁的向阳老人曾任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一辈子写书、看书,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只要身体允许,仍喜欢“爬格子”。

儿时的向阳,因为对学校教材里当时歌颂“中日亲善”的内容很反感,还时常逃学到出租书屋花两分钱租各类小说看。“有一次我偶然在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巴金书简》,他的作品那时是禁书。翻看第一页,我便被他那充满浪漫激情的序言所吸引,立刻花两角钱把书买来回家细细品读。书的内容是他写给青年读者的一些书信,他的爱国激情如火焰燃烧着我的少年心,一下子就和我的心灵相契合,读此书后我反满抗日的思想更加浓厚了。”

1946年初,东北民主联军到达并驻军在向阳的老家肇东昌五镇。那时年仅13岁的向阳,积极参加了党领导的民兵基干队,并加入了新青团(共青团的前身)。后来,领导分派工作,要他去供销社,他却说自己书没念够,请求去有书看的地方工作。于是1950年,他被分配到县新华书店。“小时候的读书经历,让我已然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到书店工作后,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文学的营养。白天在书店工作,晚上在书案子上铺上被褥,睡前读的是五四时期著名作家的作品,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等许多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至今仍记忆犹新。这也让我的人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向阳感慨道。

七旬退休干部:少年时靠捡废品卖钱买书看跟哥哥比着读

“现在网络发达了,好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读书了,但我仍然喜欢手捧着书读一读的感觉,既能闻到油墨香,隐约之中又能感受到一种催人奋发的力量。读书、藏书、著书是我今生最大的乐趣”。说这话的是69岁的肇东市金融系统退休干部齐海林。

齐海林祖辈世代务农,但聊起小时候读书的事,他却有唠不完的“嗑儿”。齐海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也没什么零花钱,但他有个喜欢读书的哥哥,没有钱小哥俩就捡废品换钱买书看。那时他们一放假就会到处“搜刮”牙膏皮、废纸、啤酒瓶……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就拿去卖废品,换回零花钱立刻去买书。“读小学时我们爱看小人书,上了中学就通读《岳飞传》、《隋唐演义》等书籍。我们读书时还不忘标出重点,并写心得进一步加深记忆。我们哥俩是比着看谁读得认真。”齐海林说,要是收废品能收到书籍,他们哥俩能高兴好几天。

齐海林说自己对烟酒没有瘾,买书看书著书却非常有瘾,只要路过书店书摊,总是忍不住进去瞧瞧,看到喜欢的书就会不计成本买下来。第一部《汉语大词典》1986年出版,齐海林花掉接近两个月的工资,38元钱,买下了这本大型工具书,在当时可以说是“巨资”了。

据了解,在几十年间,齐海林痴心买书藏书读书,与书形影不离。不管去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还是去偏僻的小县城,他都不忘去当地的书店看看,看到心仪的书,能背则背回来,背不动就往回家邮寄。1990年,齐海林和妻子去天津看望在部队当兵的儿子,尽管背包、行李数十斤,可他们回来时竟装了满满几个纸箱的书,足足有二百多斤重。“那次丢下不少生活用品,书却一本也没落下”,齐海林乐呵呵地说。如今,他家中有各类藏书1.3万多部,22大类,且种类繁多,堆满了八九个大书柜。

70后媒体人:老房子不舍得卖因为有去世父亲留下的几大柜藏书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最近落下帷幕,在媒体工作的小林(化名)和妈妈是节目的忠粉。看到一些孩子在舞台上背诗,48岁的小林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背诗的情形,“我小时候生活在林口县的姥姥家。姥爷是小学校长,退休后把教家里晚辈背诗当成了人生乐趣。”小林因为脑子灵背得快,格外受姥爷的疼爱。“一有外人来家里,姥爷一定会让我背上几首。”小林笑着介绍道,别人的夸奖、赞许的目光也成了她背诗的最大动力。

6岁的时候,小林回到父母身边上学。来到哈尔滨的家中,她最惊讶的就是那一面墙的大书柜。“姥爷虽然也喜欢书,可毕竟住在县城里,家里虽然订了十几种报纸,可藏书远远不及父亲。”那时小林的父亲张清是哈师大中文系的讲师,书早就成了家中的必需品。在小林的记忆中,父亲的手里总是捧着书,即使是做饭,也是一边干活一边看着书。“因为父亲看书太入迷,锅扑了、饭糊了的事时有发生。”

父亲对书的热爱也深深影响着小林。因为年龄小,父亲并不愿意小林接触书柜里那些世界名著,“现在想来,可能是爸爸怕我过早地走进成人的世界中,但这恰恰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总是趁爸爸不在,偷着拿他书柜里的书,贪婪地读完,然后悄悄放回原位。”

“赖有一筹胜富贵,小儿读遍旧藏书。”这是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一句话,小林说家里的几个孩子受父亲影响,都很喜欢读书。父亲去世后,家里的老房子一直舍不得卖,因为那里有父亲几大柜子的书,而父亲留给她的最大财富,莫过于读书习惯。生命中与书相伴,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让人生变得丰盈。

THE END
1.看似没人光顾的路边茶叶店,靠啥“闷声发大财”?产经还有茶叶店选择多样化经营,把茶馆和茶店、棋牌室、奶茶、冰淇淋等等放到一块。把娱乐服务和其他餐饮带进茶叶店的经营内,以谋求转型,或许是茶叶店的另一种出路。 在未来,那种门可罗雀、安安静静的茶叶店也许会真的消失。但这对茶叶行业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相反,到那时,茶叶换了一种方式流行起来,焕发新生。http://www.zhizhe.com/2024/11/615/
2.#川剧丑角演员一天赶场20次靠卖力气挣钱#来自山东电视文旅#川剧丑角演员一天赶场20次靠卖力气挣钱# 戏曲演员有多辛苦?解国强为了生计在各个茶馆串场表演,一天演出20场。但靠对川剧滚灯的坚守,他有了自己的家,有了更多观众:“滚灯给我带来了疲惫也带来了生活的希望”。致敬所有默默坚守的戏曲人!#山东卫视戏宇宙# 第二季每周六20:30播出 @山东卫视 L山东卫视的微博视频 https://weibo.com/2188720383/N4ktGfm5I
3.《我靠开萌宠茶馆治愈全星际》夏唯一晋江文学城甚至还会主动帮宁暄拉业务,成功将原本破旧落寞的茶馆,升级变为可撸猫逗鸟的萌宠茶馆,并经营得如火如荼! 病患A:你知道吗?滨海一条商业街里有家萌宠茶馆喔,他们家的老板是神医啊! 病患B:他是全星系唯一一个可以治疗污染的人,他是世界的珍宝,我好爱他。 病患C:他看到他亲了我的精神体,他是我老婆! 病患Dhttp://www.29430.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7820506
4.茶馆企业文化三要素开茶馆是靠茶水挣钱的,因此更需要专业。如果泡的茶还不如消费者泡的香,那怎么表现你的专业呢?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茶之所以迷人,之所以能够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茶自然属性中的香气功不可没。茶馆是很重要的科普阵地。要把科学饮茶、理性消费更多表现在日常的服务中,通过专业水准泡出的茶滋味、口感就要比一般https://www.meipian.cn/4znzqteq
5.茶楼经营管理丨茶楼靠什么盈利–门店经营管理方案茶楼能在全国各地都存在,自然与它的高利润有关,今天就为大家来梳理下茶楼靠什么盈利。 首先是开茶楼要知道茶楼的种类有哪些,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种类的茶楼,比如那边比较流行的早茶,北方较多的纯茶馆,还有西南地区的休闲娱乐一体的茶楼,今天呢我们主要来讲休闲娱乐一体的茶楼。 http://wx.mjzhcl.com/?p=3027
6.江苏高考名著阅读《茶馆》20210818000504.pdf《茶馆》 一、主要内容 【主题立意】 1. 《茶馆》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 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 50 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社会的动荡、黑暗和罪恶,宣告了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命运。一部茶馆,埋葬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818/5133201111003333.shtm
7.新年大礼包!全国法院评比,山东法院棒棒哒!67.《上岗村:喝水、挣钱、修房子,许你稳稳的幸福》 (最高人民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费文彬、陈如凯) 68.《各位亲,想摆地摊快来查收这份法律指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费文彬、赖正直、黄亮) 69.《来!挑战学民法朋友的极限,把这幅漫画@给TA》 http://ytzy.sdcourt.gov.cn/jninglsfy/385309/385271/8086001/index.html
8.青岛靠海茶馆有哪些店面青岛靠海茶馆有哪些店面 在深圳住过什么很值得去的城市民宿? 在深圳生活了5年,最让我向往的就是大鹏较场尾的海,几乎每年都会抽出两天的时间,去到较场尾,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放松休息。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现如今00后的存款一定多过90后”大概是因为90后的我们,更愿意把对生命的热情,浇筑在自己所热爱的生活http://qd.2233323.com/qdseo/74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