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南高院4月22日消息:炸串、手抓饼、炒面……校园周边流动摊贩众多,虽然好吃但也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谁来守护青少年“舌尖上的安全”?
街道办“怠于履职”,被告上了法庭
2022年5月,公益诉讼起诉人在履行公益监督职责中发现,在湖南沅江市某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周边,存在流动食品摊贩在未办理健康证、未进行食品摊贩登记的情况下,于上下学时段在未划定食品摊贩经营区域内向未成年在校学生销售食品,违法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情况。
公益诉讼起诉人遂向负责管辖的某街道办事处发出《检察建议书》。某街道办事处收到检察建议后进行了整改,设立了流动摊贩疏导点,进行了现场巡查等,但并未实际划定(临时)设摊区域,也未进行食品摊贩登记备案。
2023年10月,公益诉讼起诉人跟进调查发现,校园周边仍存在较多食品摊贩未依法办理健康证,也未进行食品摊贩登记等情形,遂向沅江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为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国家利益及公共利益不受侵害,法院判决责令某街道办事处在本判决生效六十日内对其辖区内摊贩食品安全继续履行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临时)设摊区域划定、食品摊贩登记备案的监督管理职责。
法院判决后,街道办开展专项履职整改行动。
打好校园周边“保胃战”,全国多地发出检察建议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为打好校园周边“保胃战”,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此前全国多地都发出了检察建议。
如2022年5月,贵州碧江区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时发现,辖区部分中小学周边存在许多“三无”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遂依法向区城市管理局制发诉前检察建议,该局立即安排该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进行调查核实,并召开校园周边整治专题会,共劝离校园周边占道经营流动摊贩8850余个,规范占道门店500余家。
2022年9月,宁夏灵武市检察院召开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听证会,邀请听证员群策群力,解决校园周边“问题商品”乱象。
流动摊贩在校园周边摆摊设点,治理涉及交警、城管、市场、教育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对该“游击战”式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极目新闻综合湖南高院、沅江市人民法院、贵州检察、宁夏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