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夕情侣浪漫之旅,得从高德地图推出的"酒店比价"服务启程。
疫情阴霾尚未消散,七夕正走俏。七夕正催熟"浪漫经济",启程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预订一家浪漫又温馨的酒店,送上一束艳丽、寓意天长地久的玫瑰,看上一场感人的电影。这不单是情侣们当天做的事,也是闺(ji)蜜(you)享受浪漫生活的新一天。
这让不少商家瞅准商机,鲜花价格大涨、电影档期大、奢侈品大放价,七夕明争暗战开启了。不过今天主角争的却不是"明战",而是一场非常隐秘的"暗战"。
酒店比价为爱发电
今年七夕是工作日,仍未阻挡情侣们在节日携手同游的热情。早在8月21日,高德地图就发布了《2020七夕浪漫经济报告》,报告显示,酒店提前预订量近两周不断攀升,年同比提升近300%。各地酒店将在七夕当天迎来入住高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情侣过节意愿较高,预订量较平日增长30%。
图源:环球旅讯
目前高德地图已与携程、去哪儿、飞猪及艺龙达成了合作,用户可点开高德地图APP进入酒店入口,就可对上述几家提供的酒店优惠价格进行比对,挑选出最经济又浪漫的酒店,而用户预订将直接跳转第三方平台页面进行酒店预订。此外,在七夕节当天高德打车也助大家勇敢追爱,在北京也上线1314辆七夕快闪车——"告白专车"。
老对手早已涉足仍"相中"酒旅业务
七夕下酒店生意那肯定是吃香,这之前上线酒店比价服务对高德地图自然是有利的。地图玩家介入酒旅业务高德地图却不是第一人,老对手百度已经先发制人,老早就与携程、去哪儿等达成合作提供类似的服务。
少了先行布局优势的高德地图比价服务又能给大家带来什么好处呢?真能为情侣牵线搭桥?其实得从这两方面讲起。
从用户上讲:高德地图酒店比价服务在七夕前期上线,用户既开启浪漫旅程,又找到一家物美价廉的情侣酒店。高德地图作为国民地图类APP,也不单是只为用户提供出行的导航服务。酒店比价服务可带来超高性价比酒店信息同时,为用户提供便捷出行服务,用户或还能享受阿里系生态链后的各种福利,这样自然是为情侣们牵桥搭线。
从自身来讲:(1)酒店比较服务可助力本身地图业务和酒店行业的复苏,该服务于双方而言都是利好。据高德地图提供数据:推行酒店比价后,近期酒店预订数量同比增长150%。
(2)扩宽业务线,改变用户固有印象。高德地图用户量庞大,但大家都以为其只是地图导航工具类APP,酒店比价服务可以扩宽其业务线,慢慢改掉用户固有印象。
但高德地图多次发力酒店业务所迈出脚步其实并不大,其凭借推出优惠券或者补贴福利来吸引用户,补贴的力度却不足以将顾客吸引至平台进而第三方消费,而牵制住高德地图进军的步伐却是自身定位,"不做功能类APP,只做流量平台"。
不做功能类APP只做流量平台
众所周知,高德地图在被阿里收购收购后,战略及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20半年大报告》,高德地图以超过5.3亿的MAU位列全网第五,其MAU突出百度地图达1.1亿,稳居地图行业第一。
此外,在加入阿里大队伍后,高德地图成为阿里生态中一重要连接器,饿了么外卖服务、菜鸟裹裹物流信息、阿里飞猪等,都得到了高德地图流量的支持。在阿里生态中有着愈来愈重要地位的高德地图,却存在一个问题,流量大却不赚钱。
在阿里财报中,阿里将高德地图、钉钉、天猫精灵三项业务合并在创新业务下。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仅占总营收1%,实现营收10.94亿元,但调整后的EBITA亏损却为27.05亿元。可以说,阿里目前包含高德地图这部分创新业务还处于净投入状态。
阿里肯定也意识到了高德地图存在的这些问题,多元化布局其产品边界。高德地图早已做起了本地生活服务和网约车服务,期间打造了网约车聚合平台,上线了共享单车服务入口、推出了共享雨伞等。本次上线的酒店比价服务其实本质上是本地生活服务,从出行服务、地点推荐衍生到下一环节产品推销,其只提供入口及流量,第三方平台提供标准的产品及服务。
高德地图不断跨界拓展业务过程中,却始终难以培养用户的场景服务。此外,在网约车服务下,其也一直强调自身是在做流量入口,规避与滴滴及阿里系同行们的竞争,这些都是自身定位为流量平台后无可奈何的做法。
高德地图先是不止于做功能类APP,现在是却只能做流量平台。现如今,高德地图的重心其实还在于做好阿里生态连接器,不是急于变现。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数字化从信息走向服务,用户从出行到旅游再到订酒店等众多细分场景都将进行一场数字化升级,超5亿月活的高德地图在酒旅业务上的发展价值或将进一步提升,那酒店比价又能给高德地图带来什么呢?
酒店比价是实现盈利梦想中的一员吗?
上面也说到了,高德地图拓展一系列新业务只是为了更好地成长,并不急于变现。目前高德地图得做好一个服务于第三方商家庞大的流量池,用较少的资金完善自身生态链,之后再寻求能盈利的核心竞争力,那是实现梦想其中的一员吗?
首先,笔者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酒店比价服务能为盈利搭桥吗?
其次,第二个问题是该如何去做?
高德地图在跨界拓展产品边界同时,得控制投入成本,这也就是说花最少的钱,做目前最正确的事情。而酒店比价服务,在接入更多第三方酒店及旅行类APP时其投入成本较少,宣发平台也只有微博及其自身,在自身为盈利条件下,花费较于第三方平台更少的代价,就完善了自己的生态链,补足出行的下一环节生态就是明智之举。
另一方面,该服务也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在控制比第三方成本较低,收益、流量双收的高德地图,应该会被大家所戒备。就像高德地图做网约车聚合平台之后,滴滴不久后就宣布不再使用高德地图,自己上线地图功能。如何把控自己不越界,第三方平台又不存有戒备之心这是一件难事。
最后,第三个问题是有何想象力?
结语
笔者认为,高德地图现需要多方面扩展业务边界从而挖掘出自身盈利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网约车、共享单车还是现在的酒旅业服务,本质都是为了做一个全品类、高流量平台。这条路是坎坷的,但也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大道,其需要绕开恋战的弯道、资金投入时盲道及走向盈利的"正道"。未来高德地图发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