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至纯·至真·至净-方守龙原生态白茶
至纯
2013年大型央视纪录片《茶》,方守龙被收录为「好人做好茶」的茶人代表。
方守龙是福鼎家喻户晓的白茶隐士,是福鼎白茶界的权威,但是方守龙一向低调,乐于做个避世之人;
尽管产品拿过农业部金奖,尽管现在各大厂家普遍使用的离地清洁技术,日光复式萎凋工艺都属于他名下的发明专利,但是他从未要过任何专利费用,一心只想推进白茶的进步。
而方守龙的白茶园,在工业化飞速发展,各大茶商寻求产量飙升的现代社会,他的茶园更像是一个传奇的存在。
方守龙的茶园,只有六七十亩,为了避免农药化肥的污染,保住白茶的纯净本质,方守龙在畲族人的深山里寻得一片小茶园,从此不问世事,以种茶制茶为乐。
方守龙希望他所制的茶叶,可以在原生态的环境中自然的生长,因此方守龙的茶园从未施用过农药化肥。
茶园去除虫害的方法就是古老又传统的饲鸟除虫;为了避免间接的化肥引入,茶园的肥料均是来自于400公里外尤溪县的羊粪。
尤溪县群山环绕,草木繁盛,养育着许多山羊,而山羊只吃草木,可以避免人为化学物质的间接摄入,从而保证土地的洁净。
方守龙用最无害的方式细心呵护着他的茶园,蜿蜒数里步入密林深处方才见到远离人烟的白茶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污染,所有物料均靠扁担手抬进入茶园。
这种追求极致制出的有机白茶产量不足普通白茶的三分之一,但遵循彻底的原生态理念让其所产的白茶更为纯净、本原、甘甜。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
至真
方守龙与茶相伴了半个世纪,从最初的国营茶厂技术员到现在福鼎家喻户晓的制茶大师,隐居深山,裹足太姥山上,用毕生信仰和执着推崇「原生态、真有机」的做茶理念。
从茶叶的培植到制作所有流程一律亲力亲为,追求极端纯净的完美白茶。
由于他崇尚淳朴的制茶方法,而普通的工业化设备无法满足需求,方守龙便自己发明创造了离地清洁技术、茶叶提香机、白茶日光复式萎凋工艺等等;
这些发明创造延续了古白茶的传统方式,遵循生态规律,加之纯粹的方式,精良的制作,全手工的培制,他将几十年的经验技术运用于此,坚决杜绝一切催温速成的方法。
方守龙另一个身份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每年他所产白茶的五分之一都会被各大寺院作为「奠茶」,他所制之茶谓之禅茶;
方守龙做茶的禅心也印证着这一切,纯净的羊粪,纯净的土地,以及杜绝一切杀虫剂,至纯至真的古朴理念都为了这一杯好茶。
更有一个传奇的惊叹,曾经由他制作献给莫扎仁波切的2.5公斤茶砖在香港慈善拍卖会上卖出7万港元的高价。
2018年方守龙白茶再次走进央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纪录片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以纪录片的形式首次呈现。
而方守龙代表了白茶界在改革开放中的创新精神及对茶山生态环境的守护。
至净
一份茶香,保存了茶人的禅心和太姥山的雨露阳光。
方守龙说:「不论夏茶、秋茶,他都选取一芽一叶,用最好的工艺来做,滋味如何全在茶叶自己造化,我们已经尽力了」。
茶本身无高低贵贱,只是人为加以区分,春夏之别在于风格,而非品质,在这位不出家的佛教徒眼里,「众茶平等」。
四季白茶
春花明净、夏风沁人。
秋枫山韵、冬雪淡邈。
四季白茶尝尽太姥山春夏秋冬
春水:芽头肥厚,满布毫毛,静坐慢饮,如见森林环绕,如闻鸟语花香
春水
夏醇:如荷花一般,酝酿于春风,绽放于夏季,细品之如有微风拂面,甘甜爽口,沁人心脾。
夏醇
秋香:褪去春茶的毫香,沉淀了两个季节的山灵海气,使秋韵味别具一格。
秋香
冬甜:叶粗朴,汤水清明,汤色回归淡邈。耐久煮,香韵幽浮细韧,盘桓不去。
冬甜
貌不惊人入口绵柔
有人问茶道大师千利休,茶道是不是有什么神秘之处,他说:「先把水烧开,再加进茶叶,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这就是你需要知道的一切,除此之外,茶一无所有。」
这就如同方守龙的白茶,大道极简,回归到茶的本原,回归到生活的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