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摘青梅尝煮酒,旋煎白雪试新茶。”
茶、酒都是中华文明里,极致的传统美物。两种天然接近的文化体系与生活方式,不断吸引匠人去尝试二者的跨界联姻,但鲜有产品完成真正的茶酒融合——用一杯茶酒,清晰地表达出原料的风土风味和制作工艺,但只有这样,才能征服善茶爱酒的资深玩家。
今天茶语就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款产品——“梅见”与“品品香”联名推出的非遗白毫银针茶梅酒。
梅见,中国青梅酒知名品牌,致力于中国原生风味的探索与发掘。此次携手白茶知名品牌品品香,完成了白茶与青梅酒的完美融合。
为抵达茶酒融合的巅峰境界,深入白茶核心产地——福建福鼎,选择珍贵的白茶之王——白毫银针入酒,更是邀请到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林振传先生倾力监制,与梅见梅酒研究院专家共同甄选适合入酒的原茶。
优质白毫银针原料承载了核心产地得天独厚的风土风味,而原茶萃取精华,再与梅酒精心调制,让人不止喝到茶味,更能从酒里品到白毫银针特有的香气——茶叶的毫香、嫩香、清甜花香与青梅的花果芬芳缠绕交织,充盈鼻腔;入口后,梅酒的酸甜清爽打开味蕾,让白毫银针的清醇鲜爽得到淋漓的展现。
01
原茶萃取风土风味,120天最佳赏味期
茶酒融合,存在天然的技术门槛,梅见梅酒研究院针对融合技法长时探索,才呈现出茶梅酒良好的风味融合。
为了最大限度保留白毫银针的风味风土,选择了原茶萃取精华,因此最佳赏味期仅120天,120天后某些细微的香气会慢慢减退,建议尽快品鉴或者放在冰箱里冷藏。
在日本同类的茶酒,基本都是浊酒,原茶中的氨基酸、茶多酚等成分和青梅酒会产生自然沉淀和浑浊,这是自然原茶特性表露,可放心饮用。
02
福鼎白毫银针,非遗传承人监制
陆羽《茶经》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据茶学家考证,白茶山正是太姥山,位于福鼎市内。
福鼎,中国白茶核心产区,国家部委授予的“中国白茶之乡”,且素有“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之美誉。
为了表达极致的风土,这款茶梅酒选用的白毫银针,就来自福鼎核心产区。
赏味趁鲜,入酒所用白毫银针只取早春头采鲜叶,再由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林振传先生倾力监制,传承福鼎白茶“开合精成”非遗工艺制作,汤色淡黄明亮,有天然馥郁毫香,滋味清甜鲜爽。
明末年间,福建安溪林姓先祖,因避战乱来到了福鼎,在白琳镇七斗坪定居。从此林家数辈人在此代代种茶、制茶。经过这里几代茶人的努力,七斗坪成为了茶的海洋,因此也有了“茶洋里”之名。
林振传正是在“茶洋里”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茶人,创办了中国知名白茶品牌“品品香”。
白毫银针堪称白茶中的“茶王”,产量稀少。加之核心产区风土与非遗传承工艺的心血灌注,更显珍贵。
正是如此,才让白毫银针的核心风土及风味,都在一杯茶梅酒里得以展现。
03
诏安青竹梅,高酸多汁,酿酒之选
酿酒所用的青竹梅,则是来自福建诏安。诏安青竹梅,核小肉厚,肉质松细,高酸多汁,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当梅果长至9成熟,果面淡红色大约占到20%,便代表发出入酒的邀约。
适合入酒的好青梅,高酸多汁是必要考核项。酸味重能串起梅酒的整体风味,在糖渍过程中达到酸甜平衡,汁水多可以保证更浓郁的青梅风味。
04
2年陈单一高粱酒,平衡茶梅风味
为了保证青梅和茶的协调融合,基酒选取必须十分谨慎。梅香茶香清雅,酒味不宜过杂,选用单一高粱酒恰到好处。
单一高粱酒,顾名思义,选用川南红皮糯高粱,单一酒母发酵,酒味纯净。为避免杂菌繁殖产生杂味,窖池采用青石板制作,30天控温发酵孕育淡淡花果香。
05
茶、梅、酒相互协调,270天融合熟化
梅果与2年陈酿高粱酒一起入坛,加入粗制老冰糖浸泡180天,低温萃取梅香。
青梅的精华在酒液中提炼、萃取,赋予独特的风味物质,捞果后继续陈化90天,增添风韵。
自然原茶直接萃取,减少茶多酚、单宁物质析出,让茶酒中的原茶精华得以保留。茶香、梅香、酒香叠加融合,带来奇妙复合口感,最终成就一杯滋味多层的白毫银针茶梅酒。
06
宋徽宗《瑞鹤图》,致敬爱茶酒者之古雅才情
宋徽宗,书画茶酒中华第一雅帝。历史上御笔著茶书的皇帝仅此一位。他在《大观茶论》中赞赏白茶: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其后洋洋洒洒,不乏「白茶第一」等溢美之词,对白茶喜爱备至。
以宋徽宗画作融入包装,致敬千古雅帝才情,正如茶与酒的惺惺相惜。其经典名作《瑞鹤图》,有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之意,寓意祥瑞,瘦金体跃然绢上,品酒赏画,探索中华之美。
07
非遗白毫银针茶梅酒赏味笔记
观色
色泽金黄,澄亮明润。
闻香
前调:早春芽头的馥郁毫香,扑鼻而来。
中调:浓郁青梅果香,饱满,浓郁,层次丰富。
后调:单一高粱酒的清新花果香,明亮怡人,带来干净悠长的舒适感。
品味
梅酒的浓郁厚重,带有淡淡杏仁风味,融合白茶的清甜甘醇,在舌尖次第展现,平衡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