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国人喝葡萄酒,为何加雪碧?苗柔柔

苗柔柔:中国人怎么喝葡萄酒?为何加雪碧?

2016-12-2108:11

苗柔柔作者

法国“中国与卢瓦尔协会”秘书长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苗柔柔】

这问题提的好。中国红酒市场已经非常庞大,2015年国内红酒消耗量为1.319亿箱,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人的喝法自然会有,也应该有一席之地。

不过,为什么会有中国人看上去比较“特殊”的喝法呢?这其实与口味有关。我们就拿波尔多酒举例吧。

中国人的红酒口味

2015年中国市场上本土酒份额约占75%,比上年减少5%;进口酒25%,其中以法国酒的比例最大,占到进口总量的42%。波尔多是中国最认可的葡萄酒,几乎成为法国葡萄酒的代名词。法国对华出口的原产地保护酒中,波尔多酒的数量占到67%,出口额占75%。

不过,按照笔者多年招待中国朋友的经验,中国人的口味和法国人是有所不同的:中国人不太喜欢酸的感觉,而更偏爱微甜一些、半干的口感。如果标明了酒名和产地,无疑许多中国人都会选择波尔多;但如果不告诉酒名产地的话,品尝之后,恰恰相反,绝大部分中国人最不会选的就是波尔多,因为它单宁酸更多,糖分几乎没有,口感更酸涩。

所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个成了段子的现象,有些人往红酒里加雪碧,白酒里倒可乐,其实这反映了他们最初不习惯干葡萄酒的酸涩感,用甜性饮料改善成适合自己的口味而已。

同样,阿尔萨斯地区著名的白葡萄酒很多人说不喜欢,觉得口感酸得尖锐,无法下咽。笔者的一位中国老师就曾笑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她到法国,宴会上法国人请她品尝香槟,当时她心里十分高兴,想着总算要见识大名鼎鼎的香槟了,一定香甜可口。结果一入口,“什么东西啊,又酸又冰,简直比醋还难喝”,强忍着没吐出来。

另外中国人普遍喜欢浓郁的果味,认为葡萄酒中的水果香气不但比较容易分辨,而且会有明显的愉悦感。新世界国家比如南非、智利、澳大利亚,他们的葡萄酒往往比法国更富有浓郁的水果香气,给人带来的愉悦感也更强烈。所以在不标明种类的情况下,新世界葡萄酒常常比法国葡萄酒更受欢迎。但是对法国品酒专家来说,一种果香浓郁、干酸减少的葡萄酒几乎肯定不是优质酒的标准。

中国早有饮茶史,喝东西习惯热饮,茶要热茶,水要开水,酒都要“青梅煮酒论英雄”。而喝葡萄酒时红酒要室温或略低,白酒香槟肯定冰镇了喝,否则酸涩感便会很突出。温度的不同很妨碍初次接触者、尤其是年级大一点的人接受葡萄酒,特别是以厚重浓醇闻名的波尔多。

所以很多中国人一上来不太能适应干型葡萄酒,是由中国人的口感和饮食习惯决定的,没有对错之分。就像俗语说:“南甜北咸”,哪个才是正统?豆腐脑该甜该咸,该酸该辣,各人喜欢就好。同样,把自己不喜欢的口味改造成更适应的口味,也无可厚非。

西方“自古以来”就往酒里加东西

其实说到向葡萄酒里掺东西,西方早有这个习惯。古希腊时代喝酒一定要加水,喝纯酒会被认为是野蛮人,心智受到了损伤。中世纪时期葡萄酒质量不好,容易变酸,而且随着葡萄酒的大量生产,各种喝法层出不穷,所以当时往酒里掺东西大行其道,蜂蜜水果香料什么都有。当初雪碧可乐的爱好者们真是生不逢时,要是他们身处古希腊或中世纪,一定高大上无比。

后来随着葡萄酒品质的提高,保存稳定,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逐渐欣赏葡萄酒的本味,掺水的习惯才消失。

但是在北欧、德国、法国东北部和巴尔干地区,保留了冬天喝掺料热葡萄酒的习惯,尤其在圣诞节前后,御寒保暖和活跃气氛。传统配方是加肉桂、丁香、蜂蜜、柠檬等,当然只要你喜欢,能想到的东西统统丢进去试一遍,书店里也不乏《热葡萄酒经典配方》之类的参考书。

不过长久以来流行的葡萄酒的种种规则,许多并非只是为了“装”,而是人们长期摸索总结出的经验。比如葡萄酒不应直接加冰,因为会冲淡酒的香醇;巧克力、甘蓝、醋等不适宜搭配葡萄酒,因为会互相压制了好的口味,突出了酒的缺陷;原则上不会把非常优质或珍贵的酒用作调配酒,就像五十年的茅台,岁月累积的香浓醇厚已经极为难得,加上香料果汁和当年份二锅头有什么两样,岂非大煞风景,糟蹋东西?

酒文化当然也要与时俱进

现在世界上葡萄酒的消费也出现了新的潮流:

一,新菜肴要求探索新的酒菜搭配。全球越来越一体化,消费者能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食材和新菜肴,人们对酒菜搭配有了新需求。

随着日本料理在西方的大行其道,不少西方厨师也在探索日系菜,比如寿司和葡萄酒的搭配。纽约著名餐饮总监加勒特·史密斯(GarrettSmith)就尝试过用桃红酒搭配鱼肉寿司,用博若莱的佳美葡萄酒搭配鲅鱼寿司,口感都很不错。

而现在中餐也开始试验搭配葡萄酒,法国第戎的一家中餐厅,用中式的焖珍珠鸡搭配勃艮地红酒大受欢迎。

二,随着新概念和新潮流的出现,以往的规则被纷纷打破。

以前普遍认为奶酪应和红葡萄酒搭配,但现在认为很多奶酪都可以和阿尔萨斯白酒、香槟甚至苹果酒完美结合;以前认为禽类应和白酒搭配,但现在的烧烤鸡、红酒鸡开始搭配红葡萄酒;以前认为牛肉应该搭配红酒,但现在法国厨师们在尝试小牛肉搭配桃红、甚至白葡萄酒。消费者们的口味是多变的,现代人更追求新鲜刺激的感觉,酒菜搭配也在创造新时尚。

三,随着中国在世界葡萄酒市场的份量越来越重,葡萄酒商家也开始研究中国人的口味和喜好,并作出符合中国人标准的努力。

2015年中国本土葡萄酒的市场份额下降了5%,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一个是进口酒的税率下降,进口酒商增多,价格降低,竞争力增强;另外消费者见识多了,趋于选择质量品牌更好的酒。中国葡萄酒尽管近年来不少改善,多获国际大奖,但大部分还是品质略差。

但它如果拿来做热红酒饮用却十分理想,加香料果汁等弥补了口感单薄苦涩的缺点,甜味性加热葡萄酒一定会大受冬季严寒的消费者们的欢迎,要是市场营销做得好,也算独辟蹊径,说不定开创出一个葡萄酒的新市场。

现在马上要迎来十二月的圣诞节季了,正是热红酒的盛行之时,有心的商家推陈出新,说不定能获得追逐新潮的年轻人的欢心,想想严寒的夜晚一对对情侣手捧一杯热气盈盈、色彩绚丽的热红酒该是多么浪漫又舒心啊。但是宣传时要小心定位,否则一旦被固定成了热红酒的单一印象,后继发展反而会受限制。

这里献给大家一个热红酒配方,冬季来临,各位不妨自己动手,尝试葡萄酒的新体验。

原料:1瓶红葡萄酒,1个橘子,1个柠檬,2个丁香花蕾,2个大料,半根桂皮,糖或蜂蜜适量,水适量。

做法:橘子、柠檬各切出一片作装饰,剩下的切成丁,和其它原料混合,在锅里小火烧15分钟。根据自己的口味加水或糖。

总之,中国葡萄酒还是要走自己的路的,亦步亦趋永远受制于人。有时考虑一下中国消费者的感觉或习惯未尝不是好事。中国有自己悠久的酒文化、茶文化,为什么不能培养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葡萄酒文化呢?当初波尔多威震法国酒市场,博若莱别出心裁,每年宣传新酒形象,生生扛住了半壁江山。中国葡萄酒质量是要下功夫的,市场营销也还是要有创新才好,毕竟在了解中国消费者方面,没人比得上中国人自己啊。

THE END
1.经典酒文化段子醉心古今揭秘传统酒文化中的幽默智慧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从古代诗词到现代网络段子,经典酒文化段子以其独特的幽默和深意,让人们在欢笑中感受着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一杯浊酒,多情却又无情。在传统节日里,家家户户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酒具,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故事和期待来聚会。这些场https://www.gy9ph3ne.cn/bai-jiu-wen-da/246873.html
2.经典酒文化段子在中国的酒文化中,除了美味的葡萄酒、黄酒和白酒,还有一种特殊的元素,那就是经典的笑话和段子。这些笑话不仅能够让人在饮影时感受到一种释放自我的心情,而且还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些经典酒文化段子的魅力,以及它们是如何成为中国传统节日和聚会活动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ttps://www.gccthdxv.cn/bai-jiu-jia-ge/284796.html
3.经典酒文化段子醉心古韵揭秘传统酒文化中的精彩笑谈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文化交流、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系列关于酒的故事和段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经典酒文化段子,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也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 首先,我们可以从“三杯为欢,五杯为热,十杯为病”这一老话说起。这句话寓意着饮酒要适度,https://www.gwzdahvr.cn/xing-ye-zi-xun/351059.html
4.经典酒文化段子醉心古韵探索中华传统酒文化的幽默篇他这种无拘无束的心态,也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所在。 总结来说,“经典酒文化段子”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也反映出他们对于艺术和哲学思考的一贯追求。通过这些幽默和富含哲理的小品,我们可以窥见那些时代人物内心世界,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https://www.tixeiytj.cn/bai-jiu-wen-da/361842.html
5.经典酒文化段子醉吟诗画古今酒家间的智慧与趣味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文化传承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经典酒文化段子,是中国民间文学中的瑰宝,它们通过幽默、讽刺、夸张等手法,生动地反映了人生的各个方面。以下,我们将带您走进那些充满智慧与趣味的酒家,让经典酒文化段子为我们讲述一番。 https://www.psohqvaau.cn/bai-jiu-wen-hua/273693.html
6.经典酒文化段子醉心古韵揭秘传统酒文化中的幽默故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更是文化、艺术和生活的一部分。从古至今,酒文化中充满了各种经典段子,这些段子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深刻的寓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轻松愉快地享受生活的方式。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老北京点心”,这是一种特殊的地道小吃,在北京的小巷里流传已久。有这样一个经典段子https://www.feawjppu.cn/bai-jiu-wen-da/347241.html
7.喝酒的段子精辟句子醉心佳话精哑中趣事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喝酒是宴会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古至今,无数段子家以其机智幽默的语言,创造了无数关于喝酒的精辟句子,这些句子不仅能让人笑掉大牙,还能够深刻地反映出人的性格和社会现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一壶浊酒”的经典段子:“一壶浊酒一夜醒,一杯清泉一生寒。”这句话表达的是用酒可以短暂地https://www.hrmbqgwb.cn/xing-ye-shu-ju/265840.html
8.中国酒文化经典段子经典收藏一般我们聚会都离不开酒,在餐桌上流行的酒文化也常常会被人拿来调侃。喝酒,不但是一些人的娱乐,也是生意人的必要手段。很多人在喝酒的时候都会拿段子来忽悠人,不懂酒桌上规则的人必会被人灌酒。其实喝酒要适量,喝多伤身。那么,我们一起来酒文化看看在酒桌上都有哪些段子?该怎么巧妙的拒绝被灌酒?出来混是必须要https://www.meipian.cn/qfmt7z0
9.经典酒文化中哪些段子最能展现中国人的幽默风格经典酒文化中哪些段子最能展现中国人的幽默风格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酒文化已经有着数千年的传统。从古至今,无论是在宫廷宴会还是民间聚餐,酒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伴随着酒水的是无数段子的流传,这些段子不仅能够让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放松心情,更是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幽默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https://www.ndspwjgi.cn/bai-jiu-pin-jian/249832.html
10.醉谈经典揭秘传统酒文化中的趣味段子醉谈经典:揭秘传统酒文化中的趣味段子 酒香与诗意 在古代,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文化交流的载体。诗人常以酒为题,借助其情感色彩来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斗酒十千杯,不知何时醉”便描绘了一场豪迈而愉快的聚会,让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领略到生活的美好。 佳酿与智慧 https://www.yr3f8b9f.cn/xing-ye-shu-ju/161572.html
11.经典酒文化段子品味古韵醉心人生简介品味古韵,醉心人生 什么是经典酒文化段子?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用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和哲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对人们的情感表达和社交互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经典酒文化段子便是这种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它以幽默风趣的形式,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https://www.i01fkcw1.cn/bai-jiu-jia-ge/234795.html
12.醉谈经典揭秘传统酒文化中的趣味段子醉谈经典:揭秘传统酒文化中的趣味段子 酒香与故事的交织 在中国古代,酒不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情感交流和故事传递的媒介。每一壶佳酿,都藏着无数的历史和文化。 话本与戏曲里的酒场风情 从《水浒传》到《红楼梦》,再到京剧、昆曲等各类戏曲作品中,常见有关于酒宴场景的情节,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对https://www.8fn6fu1294.cn/bai-jiu-wen-hua/190817.html
13.经典酒文化段子品味古韵笑谈间经典酒文化中的段子 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在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的几十年间,一些文学家、官员等阶层中流行了“诗词歌赋”,这其中也包括了许多关于酩酊大醉后所说的段子。这些段子通常以幽默风趣为主,以讽刺批判为辅,常常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这种氛围下,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对着一壶好酒,不仅分享欢乐,也交流思想https://www.iv6phvg2j.cn/bai-jiu-pin-jian/173252.html
14.古今酒韵探索经典酒文化中的笑话与智慧简介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的重要载体。中国的酒文化尤其博大精深,从古代诗词到现代流行歌曲,再到那些口口相传的经典段子,每一处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味。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索这些经典酒文化段子的背后故事,感受它们所带来的快乐与智慧。 酒香里藏哲理 经典酒文化https://www.jhybpgouw.cn/xing-ye-shu-ju/285995.html
15.历史上的哪些事件被刻画成生动的经典酒文化段子在悠久的中国历史长河中,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社会交往、文化传承和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从古至今,无数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都被巧妙地融入了酒文化之中,形成了一系列生动有趣、智慧深远的经典酒文化段子。这些段子不仅能够让我们回味前辈们的情感与智慧,更能启迪我们的思维,增添生活中的乐趣。 https://www.r1qgoz27.cn/bai-jiu-pin-pai/382631.html
16.erp.tonpubio.com/kpf12062539.shtml贵州省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肖进春 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许东海 甘肃省酒业协会秘书长李云 酒类行业企业 中国 汾酒股份公司总工程师、食品安全总监、酒类产品检测中心执行董事韩英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田锋 习酒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赵友福 http://erp.tonpubio.com/kpf12062539.shtml
17.中国十大营销经典案例(精选6篇)保健酒是中华酒文化的代表,“文明饮酒,健康养生”必将成为潮流,颐阳补酒就是在这种大的趋势下,成功抢位,率先喊出“中国温补养生酒”,并打出“温补”的概念,在劲酒、三鞭酒等开始宣传引导健康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温补更健康”,进行超越;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五粮液窖泥成功进入国家博物馆---事件营销的典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b2e9t55.html
18.一茶一酒经典语录喝酒品茶的诗句只要在酒里滴入他明天早晨最先遇到的三个人的各一滴血即可 酿酒师在第二天早晨依次遇到了秀才、武士和疯子 说服他们后 将他们的各一滴血滴到了酒里,果然酒里充满了芳香与醇厚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三个不同人的血 才使得中国的酒文化中有了饮酒三部曲 https://www.xdyy8.com/juzi/1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