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距离《杯酒人生》上映已经过去二十年了,但这部电影对黑皮诺和梅洛产生的一正一反的影响,至今还在延续。
事实上,苦心经营和天降流量并不冲突。很多时候,命运的馈赠总会在无意间突然降临,但能不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靠的全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和沉淀。
一部小说的爆火往往也不是市场所能左右的,不一定非是多么优秀的佳作,但和读者同频共振的情绪价值肯定不能少,这样才能让小说里出现的同款葡萄酒火出圈。
在以往的小说或者影视剧中,出镜的葡萄酒也不在少数,但真正能让消费者冲动下单的“大单品”并不多。
只能说木兰朵,大概是先天的“爆款”圣体。因为这款酒M218干红早已停产,可见这并不是一次提前策划好的“植入”,而是普通消费者一次“爱屋及乌”的自发式购买行为。
这次,木兰朵能及时将流量直接转化成销量,也和酒庄的“迅速回应”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是酒庄及时推出M218干红的预售抓住了“有效传播点”;另一方面顾及读者期盼在线回信的“情感售后”,和小说实现“情感闭环”,进一步在文艺圈广泛传播开来。
“有很多以前没喝过的普通消费者,单纯因为喜欢小说而下单尝鲜。”一看到是小说主人公陈挽的同款酒,很多小说迷基本上都是“闭眼入”。
木兰朵M218这个系列主攻的就是线上销售渠道,一瓶750ml的M218干红售价118元,375ml小瓶装售价68元,酒款定价平易近人,也没有趁势涨价,更是拉高了众多网友的“好感”,让人甘愿为情感付费。
尤其是消费降级之后,这种百元以下的葡萄酒也是市场上的“香饽饽”,可能有人会觉得酒款的口感“差点意思”,但也有人觉得“暗恋就该有点涩”,M218干红很符合小说的情节设定。
一波又一波现象级爆款的出现,看起来无章可循,深究下来会发现“机会始终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过往的积累,木兰朵恐怕连分一杯羹的“甜头”也落不着。
木兰朵被一部小说带火,再一次说明文艺作品往往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建立情感连接的“触发点”。对比刻意营造和无心插柳,往往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
这部电影讲述了两位老友踏上一段南加州圣巴巴拉的葡萄酒之旅的故事。在影片中,主人公MilesRaymond一时情绪激动说出“我才不喝该死的梅洛”这句半开玩笑的话,几乎“断送了”梅洛在南加州的一生。
梅洛的销量持续下降,产量也随之骤减。一位侍酒师大师坦言,“从很多方面来说,不见得是件坏事。梅洛原本过度种植,电影上映后,种植梅洛的人明显变少了。”
不过,这个被Miles誉为“只适合世上的少数角落,需要花费大量耐心和精心种植”的黑皮诺,此后因需求激增,被大量种植在加州许多并不合适的土地上。
加州一位酿造黑皮诺的先驱莱恩·坦纳(LaneTanner)说道:“电影上映后,每个人都想来圣巴巴拉酿造黑皮诺,葡萄价格就变得非常昂贵。”很多人后来意识到自己酿不出好的黑皮诺,只能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这两年,由于葡萄酒行业整体处在低谷阶段,曾经一路疯涨的黑皮诺也大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淘汰”。
总体来看,天降流量带来的“冲动消费”也许难以持久,但至少让很多从不喝酒的人开始尝试葡萄酒,同时还能在网络上一起“闹哄哄”地谈论品酒感受,才会真正让葡萄酒火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