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水槽式还是橱柜式,都要在装修时预留好尺寸,最好在橱柜排尺前确定好洗碗机型号(无需购买),这样尺寸更精准,嵌入后更美观。
由于嵌入式洗碗机的大小基本都模块化了,深、宽一般都在600左右,根据套数不同只在高度上略有区分。以13套洗碗机为例,市面上主要分为820型和775型(均为去掉顶盖后嵌入的净空高度820mm/775mm)。
820型一般以欧洲品牌老款机型为主,而目前国内市场上新款13套机型90%以上都采用了775高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改变呢?首先国内橱柜地柜默认的高度为75cm/80cm,若想将820高度洗碗机进行嵌入,由于高度的不匹配,需整体抬高地柜高度(可能涉及额外收费)或进行高低台面设计。
因此为了克服舶来品洗碗机的水土不服,才有了更加匹配中国橱柜的775高度的洗碗机的出现,可以更好地嵌入到地柜中,减少了非标尺橱柜的定制费用。而且对于后期加装又不想大改橱柜的人非常友好,只需要将原先的消毒柜/碗柜等单元进行替换即可。
因此,775型的13套洗碗机在保证了更大容量、更好地空间利用率的前提下,普适性最好的洗碗机尺寸,如果装修前实在没选好机型,按宽600mm×深600mm×775mm即可,后期无论是选购还是更换都很方便。
这一步有个点需要注意,如果是全嵌式,可能要定制一块橱柜同材质的门板。如下图这种↓
目前好多品牌考虑到客户加装的便捷性,都是采用一体面板的设计,不过可能和自己家的装修风格未必匹配,在装修效果上也未必尽如人意。
那有没有即保证美观又方便安装的办法呢?海尔的这款全嵌入洗碗机给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在支持自定义门板的同时,也可使用其配套门板,可以按需使用。
安装也很简单,将定位块/定位柱对准洗碗机门体卡槽位置,由下往上滑动玻璃门板至门体顶部平齐后,用自带的6个自攻螺钉从门衬侧固定即可。
不得不说原装的门板匹配性是真的好,严丝合缝。
做工也很赞,门把手采用铝合金全金属拉丝,质感一流,而且防刮防滑防指纹。
门板为纯白钢化玻璃与我家橱柜的超白晶钢板也很搭。
从下图可以发现,洗碗机与外界连接的只有三根线路:一根进水管(冷水)、一根排水管、一根电源线。
所以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要使用洗碗机,一定要在附近预留上下水及插座。
排水管切记用配套的卡箍卡紧,以免漏水。
安装排水软管时,注意不要扭结,以免中断水流或降低流速。
由于洗碗机内部配有排水泵,所以排水管高于排水口是没关系的,一般最大的举升高度可以达到1m(不要超过整机高度)。
使用10A插座即可,电源接口必须可靠接地,不得与其它大功率电器共用一个插座。插座要记得留在洗碗机两侧,留在后面就悲催了……(会增加机器安装深度,导致机器突出地柜)
如果你认真读说明书的话,就会发现里面明确注明:“不得通过接线板、复式插座或电气延时装置连接电源”。
机器上覆有很厚的隔音止振垫,减少工作振动及噪声。
将随机附带的防水贴贴在台面板下方,避免洗碗机的排出的蒸汽使台面颗粒板受潮变形。
将洗碗机水平推入橱柜,连接好上下水及电源。
在洗碗机底部四角均设置了调节螺栓,可以用来调整洗碗机的高度及水平(顺时针方向升高、逆时针方向降低)
高度调整完毕后,洗碗机一般在顶部和两侧预留了螺丝固定孔位,可根据橱柜台面材质选择固定方式将洗碗机与橱柜进行固定,避免在工作或开关洗碗机时机器移动,确保稳固。
还有一点需要提示下,由于装饰板材质导致的门体重量不同,安装门板后可能出现下图这种情况,这时就需要调整门体弹簧的拉力。
可使用自带的4mm内六角扳手拧动机器下部调节螺栓来调节门体平衡,注意调节时两侧螺栓要拧动相同的圈数以保证两侧拉力平衡。(顺时针拧动增加拉力,逆时针拧动减少拉力)
调整后↓
这时,洗碗机就已经安装完成了,是不是一点也不难?完全可以自己搞定。
和平时洗碗需要洗洁精一样,洗碗机使用也是需要耗材的。我强烈怀疑那些说洗碗机洗不干净的人要么不会摆放餐具,要么没加耗材……
为了充分发挥洗碗机的功用,我们需要先了解下洗碗机的耗材有哪些及使用方法。
有些人在初次使用洗碗机时反馈洗完之后碗上会残留水渍,主要原因其实就是水源硬度较高,水中的钙镁离子再烘干之后残留在餐具/水杯表面形成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部分市售橱柜式洗碗机都配备了软化水装置。
图片中软化水装置左边为盐仓,白色物质为软化盐,右边黄色的是阳离子交换树脂。自来水通过交换树脂时钠离子置换其钙镁离子后变为软水,烘干后就不留水渍了。
下图即为加盐口,软化盐直接添加到这里即可↓
从加注口看进去可以看到交换树脂
洗碗粉是洗碗机配套的必备耗材,主要成分碳酸钠(纯碱)、过碳酸钠、柠檬酸钠、表面活性剂再加些酶,成分比洗衣粉简单多了。你要是觉得贵,也可以自制:
洗碗粉的原材料成本应该在5元/公斤上下。
但是我建议这种耗材完全可以在大促的时候囤一些,很便宜,基本五折不到,大品牌的洗碗粉厂家产品质量有保证,原材料合格,产品经得起市场检验,用着放心。
洗碗块用途是清洁餐具、防水垢、漂洗作用。在具备专用洗涤块功效的同时,还拥有软化水、漂洗等特殊性能。且溶解快速,在快洗程序下也能充分溶解。强力去除茶渍、油渍等,兼备多重功效的洗涤产品。和洗衣粉与洗衣凝珠的关系类似。
那洗碗粉和洗碗块的区别又在哪呢?一般来说,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水槽洗碗机和部分台式机是没有软水装置的,所以也就会出现玻璃器皿或者餐具洗完后上面残留白斑,看着像没洗干净的情况,其实就是残留水渍在作怪。而一般洗碗块中含有螯合分散因子,可以防止钙垢沉积,包裹水中钙镁离子,软化用水,同时起到洗碗粉、软化盐及亮碟剂的作用。
多说一句,上面的水溶膜是不用撕掉的,直接放入洗碗机就成了。
主要是漂洗、烘干阶段用来加速干燥、光亮餐具的,不加的话,洗完后餐具可能会湿答答的。海尔这款机器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手动设定漂洗剂档位,默认档位为5档,若餐具清洗后出现白色条痕则需调低档位,若出现水渍则需要调高档位。
主要就是用了维护及清洁洗碗机的,清除管道、过滤器、喷淋臂沉积的油污及水垢,除油、除垢、去除异味,维持洗碗机理想工作状态。
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揭开瓶盖上的贴纸,不用拧开瓶盖,倒扣在底层碗架上实用高于65℃的程序效果更佳。
有些新入手洗碗机的朋友吐槽洗碗机洗不干净,可能其实是放碗的姿势不对。其实通过前文了解了洗碗机的清洗原理之后就会明白,餐具的摆放会直接影响清洗的效果。下面先讲大原则:
当然以上只是大原则,其实使用熟练之后,会找到比建议更适合自己家情况的摆放方式,不一定都要摆成宣传图里的样子。这也是为什么我推荐在条件允许范围内买最大的,因为摆放起来自由度更高,不用担心放不下的问题。
容量大到底有多爽,以这套13套的海尔洗碗机为例,下碗篮同时放下大大小小四个锅↓
把手头上的餐具都塞到上碗篮之后还空了好大地方。
随机附带的筷笼还可以将刀叉、汤匙等分开放置,避免混放彼此接触的部分无法被水冲到。
放好后整体式这么一个样子,可以看到我摆的很随意,并不想宣传图上那样严丝合缝,归置归置的话再放几副餐具也不成问题。
拿出来看看一共是下面这些东西,足够五口之家一顿饭所用了。
这里我想安利大家注意一个选购点,其它的攻略中可能很少提及,就是「可调节」。
比如常见的碗篮支架、侧边支架调节等。还有海尔这款洗碗机上比较少见的碗篮高度可调
由于每家的餐具尺寸(尤其是盘子)不定,所以有时需要增加上篮的高度,从而放下更多的盘子,这时高度可调就变的非常实用。
我为什么一直推荐大家买大不买小?因为大的才能洗锅啊,难道洗碗机洗碗然后手洗锅麽?我深深以为「不能洗锅的洗碗机都是耍流氓」。
下图左侧的炒锅已经明显糊底,事先用水冲洗一遍后,污渍仍然牢牢地吸附着在锅底,日常生活中必须用钢丝球配合洗洁精才能清洗干净。在亲眼看到之前,我是不太相信洗碗机能够将糊底的油污洗掉,但事实就是它可以。
我最后还想问一句:这难道不比手洗的干净么?
为了照顾到所有客户的下水系统,厂家在说明书上都会标注清洗前需要清理下再放入。不过由于大部分洗碗机采用泵式强排水,根据我的实际使用体验,只要碗中的颗粒物不是特别多的话,比如饭粒、面条、菜叶等,是不需要可以处理的。
以海尔洗碗机为例,是自带过滤系统的
中心圆柱部分用来粗过滤食物残渣,金属网用来过滤小一级的残渣。定期清理滤网即可,也不用担心会堵塞下水管。
如家中有垃圾处理器,可将排水管接入处理器专用的洗碗机排放口,如果没有,则需另购排水三通(有些洗碗机会随机赠送),如下:
为什么说洗碗机+厨余垃圾处理器是黄金搭档呢洗碗机排出的带有清洗剂的热水直接进入垃圾处理器研磨腔,可以很好的清洁处理器。
而餐盘里的剩菜可以直接倒入水槽中处理,十分方便。
以海尔这款洗碗机为例,针对不同的餐具及脏污情况,内置了7套清洁程序。
控制面板采用触控操作,反应还是很流畅的。
除去常规程序外,这款洗碗机有几个特色程序需要单独说明下:
现在部分中高端洗碗机在洗涤程序上增加了智能洗功能,这样我们就无需预先选择工作模式,而由机器在清洗过程中自行设定,使用更“傻瓜”,那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具备这种功能的洗碗机一般在排水槽内部可以看到水浑浊度传感器,当启用智能洗程序后,传感器会利用光栅原理通过实时监测水质情况从而调整最合适的水温、水量和清洗时长,简单高效。
前文写过一些娇贵的玻璃及塑料餐具是不适合使用洗碗机的,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有些洗碗机专门设计了这一程序,通过对洗涤强度、温度的调整,维持清洁度的同时,保证餐具不被损坏。
在高温微蒸汽洗的基础上升级高温双微蒸汽洗,煮洗和漂洗皆上升,80℃高温持续10分钟,高温微蒸汽包裹餐具分解粘重油污,洁净更透彻。
烘干可是重头戏,洗的再干净烘干不给力也是没用的。没有烘干功能的洗碗机洗完之后碗碟是湿漉漉的,很容易滋生霉菌。目前主流烘干方式分为:余温烘干、冷凝烘干、热交换烘干、PTC热风烘干和晶蕾烘干
是通过餐具本身的温度蒸发掉餐具表面的水分,达到烘干的效果。优点是节水省电,相比其他方式确实是节能低耗的,在烘干阶段洗碗机内的部分湿热空气通过呼吸器缓慢排到内胆外,部分湿气在内胆、餐具、碗篮上凝结后落入内胆底部,最后通过排水管排到洗碗机外面。但是效率较低,效果较差,效果一般,能让餐具干燥,但机身内壁会比较潮湿。
热交换机就是洗碗机两侧装的冷水管,最后烘干阶段,通过温差使水汽吸附在两侧冷壁上加强烘干效果,提高了余热烘干的温差,烘干效果提升。洗完餐具后需要及时的打开舱门,否则餐具会回潮有水迹。
有高温洗涤功能的同时,还有内部风循环系统,将水进行冷风烘干,可以理解为余热烘干的加强版。不过如果天气潮湿的话那很难达到烘干的效果。
我用过热风烘干洗碗机有4台,每次洗完碗都非常干爽,但是我朋友那台进口的冷凝烘干干却总和我抱怨烘不干。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海尔这台洗碗机居然还具备自动开门技术,要知道这项技术之前只配置在Miele和AEG万元以上的高端机器上。
海尔在机器顶部设计了弹簧支杆控制模块,当主清洗程序完成后支杆将顶盖面板,完成换气
瞬间让冷空气进入内腔和高温餐具进行热交换,完成快速烘干,没有额外耗电。而且可以做到内腔隔天无水汽。
通过在实验室严苛的测试验证,探索温度和湿度的最佳临界点,在最佳烘干阶段洗碗机门体智能弹开,通过冷热空气间的对流带走水蒸气,达到一个最佳的餐具烘干效果;
同时,门体打开后基本不用耗电,所以在用电量上也会比热风烘干的洗碗机更加节能省电;热风干燥是在洗碗机侧部或底部增加风机和出风口,干燥过程中吸入大量橱柜内污浊空气,极易造成餐具的污染及细菌滋生;
对于日常餐具清洗真的没什么压力(鸡蛋糕除外……),前文我也放了我清洗烟机滤网的对比照片,使用下来我是挺满意的。
为了验证洗碗机的清洁能力,我特意拿了两个鸡蛋洗洗试试。
一个鸡蛋钻小孔,另外一个鸡蛋未钻孔,同时放入洗碗机进行清洗
洗涤程序完成后取出,破壳观察。
可以看到钻小孔的鸡蛋内部已被洗碗机高压水流冲洗干净了,蛋黄蛋白都没了
未钻孔的鸡蛋基本已经被热水煮熟了,鸡蛋我没浪费,直接吃了,口感Q弹,味道真的不错。
最后漂洗提高水温有2个原因:
2、为烘干做准备,餐具表面温度越高,热交换能更高效带走餐具表面水分。
你要问我洗碗机洗的到底干不干净,我只能说洗的肯定比我干净。
洗碗机内外保持清洁,至少每月清洁一次,如果有异味,还要将机内的异味去除,建议用柠檬来清洁。过滤器是洗碗机的重要部件,清洁时,应该用刷子把表面的污垢刷拭掉。
喷水臂也是可以单独拆卸下来进行清理的
也可定期使用洗碗机清洁剂,效果更佳。
对于没有干燥功能的洗碗机来说,洗完碗后把碗筷拿出,然后将洗碗机内部擦干,防止内部潮湿影响洗碗机的功能。
这款海尔洗碗机还内置了自清洁程序,一键开启,搭配专用清洗剂,去除内腔油渍、污垢,无需手动清洗机器。
我见过太多的人在网上开撕,洗碗机经常游走在最鸡肋/最好用的家用电器榜单之中,为什么同一种电器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
个人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吃完饭顺手就洗了;
这话我妈常说,“就这几个碗,我两下就洗出来了,用什么洗碗机”,抱着这种态度的人肯定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