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老人昏厥在厕所被紧急送医,诊断脑出血】
……
每当看到这类突发脑出血的新闻,都非常好奇,为何脑血管如此脆弱?脑出血是怎么发生的?脑出血来临前,身体有“预警信号”吗?
01
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指非创伤性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在脑实质内聚集。
该病好发于40-70岁的人群,多数有高血压病史,其次患有脑动脉瘤,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在过劳、用力、激动等易使血压突然升高的因素作用下,脑血管易破裂而导致出血。
脑出血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大威胁,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后期康复护理困难等特点。
02
脑出血的5个“预警”信号
在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中,有一半的患者身体是会发出“预警”信号的。
1、头痛
头痛在脑溢血早期十分常见。起初头痛常发生于出血一侧的头部,当颅内压增高时,疼痛可蔓延至整个头部。如果出血灶较小,疼痛感不会很强烈,患者可能会自觉头晕。
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要重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头晕头痛症状,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呕吐
出血灶周围1~2小时内往往会产生明显的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信号的产生。
这种呕吐或为喷射性,即可以在没有任何腹部不适时突然发生,也可能只是有些许恶心。若高血压患者出现呕吐应及时就医。
3、视物模糊
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检查眼底,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并尽早处理。
4、一侧肢体麻木
基底核区的壳核出血,会导致身体一侧麻木,或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
5、嗜睡
这主要是因为脑溢血的血肿压迫,使大脑的兴奋不能正常传递,觉醒状态不能维持,于是患者就会陷入昏睡状态,甚至昏迷。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正在开车或在路上行走,十分容易出车祸或摔倒,在外伤的作用下还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03
预防脑出血,做好这几点
1、控三高
一定要将血压、血脂和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三高患者需要遵医嘱规律服药,避免不吃或漏服药物。
2、择饮食
平常饮食上宜清淡,尽量选择低脂、低盐、低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配适量的瘦肉、蛋、鱼、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物、腌制食物等。
3、戒烟酒
长期吸烟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脑出血风险增大。酗酒还可引起血压增高、凝血机制改变、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出血。
4、保持乐观情绪
避免精神紧张或情绪过于激动,保持乐观情绪,以避免血压升高,从而减少脑出血发病几率。
5、劳逸结合
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应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6、防便秘
保持大便畅通,避免过度用劲排大便(用力排便,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均升高,可导致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老年人便秘很多,很多悲剧就发生在厕所内。
本文经由老百姓大药房
执业药师,主管药师赵娟审核
老百姓慢病与健康管理中心
老百姓大药房慢病与健康管理中心,以会员为中心,针对会员健康进行全面管理,提供“一对一”、“精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现已遍及22个省,30+个子公司,共有5000+多名慢病专家。
为了更好的服务慢病会员,每周设有5个慢病关爱日,开展7项健康自测项目,会员在关爱日当天可享受:血压、血脂、血糖、尿酸、幽门螺旋杆菌、便隐血、肺功能的自测服务,更有慢病专家提供1对1的专业用药指导以及定制化的运动及饮食调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