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展览将以主线与支线的形式,以塑、铸、书、树、母为内容,在千年晋祠的发展与沿革中,寻访“守护”与“滋养”的深意,解码建筑与文物背后的传承。
2.“晋祠——中国祠庙园林之典范”广西巡展——玉林市博物馆站
地点:玉林市博物馆
3.金玉满堂—江宁区博物馆馆藏金、银、玉器文物展
地点:晋祠博物馆-傅馆
简介:展览旨在通过珍贵的古代金银玉器的展出,展现江宁古代社会的繁荣与文化鉴赏的精致,凸显地域文明特色,让观众领略欣赏古代工艺之美。
4.三晋灵光——晋祠博物馆藏董寿平艺术展
地点:马鞍山市博物馆
5.仁风应物——董寿平书画展
地点:晋祠博物馆-董寿平美术馆
简介:展览遴选著名书画大师董寿平先生不同时期的书画精品,辅以证书、奖牌以及徐悲鸿、启功等书画名家往来信札等实物资料,并对董寿平先生书房进行了实景复原,全方位、多角度讲述了董寿平先生的艺术成就和精神风骨。
6.高行清粹——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
地点:晋祠博物馆-关帝庙
简介:展览以图版的形式,展示了于成龙一腔正义,两袖清风的清正廉洁的丰碑,旨在传承公正尚洁的品格,弘扬千古传唱的美誉,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廉洁的力量和文化的内涵,积极传递廉洁正能量,营造出学廉、思廉、践廉的社会氛围。
7.山水环晋土碑拓志唐国——晋祠博物馆与太山博物馆唐代碑刻拓片联展
地点:太山博物馆美术馆
简介:本展览展出唐代碑刻拓片65件,展览内容共分“起义兴唐世民立碑——《晋祠之铭并序》”“武周译经风谷开山——《晋祠藏华严石经》”“汾阳家风鲁公传忠——《郭公庙碑铭》”“宗唐真身千载重光——太山龙泉寺舍利石函和《华严经》经幢”四个单元;展览方式采用图片、图版、文字说明、拓片实物等。通过本次展览,丰富太山博物馆展陈资源,增强太山对游客吸引力,让公众深入了解唐代历史,感悟唐代文化独特魅力。
晋祠园林中心
8.奋进的历程—山西铁路发展史专题特展
地点:太原铁路建设博物馆
9.晋国廉政故事展系列之二
地点:晋文公艺术博物馆
简介:本次展览立足现实,纵览古今,深入挖掘优秀廉政文化,传承廉政文化。通过二十一个廉政故事的展示,将晋国历史典籍中的廉政史重新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让公众用现代的眼光解读历史、品味历史,感受古代廉政文化的魅力,传导正确的廉洁价值取向,汇聚正能量,传递清廉风。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
10.晋阳雄異
地点: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
简介:本次展览将围绕晋阳城1500年历史中的考古发现,展览区域分为五个部分,突出展示“晋阳文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重点阐释晋阳古城在揭示中华文明长时段文明发展的特性;解读晋阳古城所反映的中华文明融合特性及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的作用。
太原市博物馆
11.魏碑溯源——平城时期魏碑书法艺术展
地点:太原市博物馆
简介:本次展精心谋划,特色突出。将汇平城时期遗存于世的石刻原物、拓片、影印资料于一处,兼与学术讲座成一道,集艺术性、学术性与教育性为一体,丰富多彩、涵盖多端,立体辉映。
12.我为青山主——傅山专题展
地点:大同市博物馆
简介:本次展览,展出83组共计105件傅山精品书画和善本古籍等文物,分为三个单元:翰墨江湖我自狂——傅山书法及绘画艺术、无为天地一浊翁——傅山思想及学术成就、今朝犹是醉霜红——傅山思想的总结与传承,展览以傅山书画艺术为切入,引领我们在欣赏明清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领悟傅山思想学术中蕴含的精神品质,感悟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
13.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
简介:展览结合太原独特的历史资源和文物载体,秉承“用考古与艺术讲述一座城”的总体定位,围绕历史文化名城这一主线,讲述太原2500多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展示太原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该展览荣列山西省文物局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14.赵卿墓车马坑展
简介:赵卿墓车马坑是东周时期晋国正卿赵氏墓葬的陪葬坑,是太原城市历史的见证,车马坑的遗迹遗物保存状况良好,具有极高的陈列价值、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是目前国内发掘出土保存状况最为完好的车马坑之一。
15.抟土成金——馆藏明清瓷器展
天龙山石窟博物馆
16.复兴路上·国宝归来——天龙山佛首回归特展
地点:天龙山石窟博物馆
简介:紧紧围绕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归来的线索,展示了天龙山石窟在上世纪20年代所经受的浩劫,此后的近100年间流落异国他乡的经历以及艰辛的回归过程,揭示了国宝从流失到归来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国家强盛和国运变化,见证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该展览荣列国家文物局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17.天龙山石窟数字博物馆
简介:博物馆陈展面积约为1530平方米,分别为天龙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3、5号院,展览内容分为“序”、“山”、“佛”、交流互动部分;包括展览数字及项目内容制作、展示。数字博物馆将在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完善,增加沉浸式数字复原演示,全面展示天龙山辉煌的石窟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游客游览内容,增强景区的互动性、体验感和吸引力。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18.别都华彩
地点: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简介:本次展览遴选了山西出土的北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娄叡墓、九原岗墓、水泉梁墓的珍贵壁画以及重大考古新发现成果——徐显秀墓出土的精品文物。以徐显秀墓壁画为切入点,对现有展览资源进行整合,深挖内涵、拓展外延,从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诸多角度综合解读北齐墓葬绘画这一文物品类,全方位讲好文物故事,展示北齐风采。
双塔博物馆
19.《宝贤堂法帖》展
地点:太原市双塔博物馆
简介:双塔博物馆馆藏《宝贤堂集古法帖》和《古宝贤堂法帖》,分别刊刻于明弘治二年(1489)和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共有刻石二百余块,上迄上古下至明清,荟萃了一百多位书法大家的墨迹宝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风貌,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更蕴藏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有序传承的历史见证。《宝贤堂法帖》展共四个展厅十个单元,增加观众互动,充分发挥石刻文物特色,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实现文物活化利用。
20.弘扬廉政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展
简介:通过“一通碑”吕坤《家训碑》的家风家训,到“一座堂”宝贤堂的廉政文化,再延伸到“两座塔”双塔的文风文脉,叙述古代先贤事迹,传达廉吏新风,解读红色革命家风,旨在激活历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让克己修身、勤政为民、重视家风的传承之风激荡在三晋大地。
21.山西佛塔建筑艺术展
龙山石窟博物馆
22.“兼容并蓄、生态龙山”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
地点:龙山石窟博物馆
简介:为进一步展示龙山、太山的旖旎风光和醉人古韵,弘扬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2023年10月13日在龙山晋龙轩举办“层林尽染,锦绣西山”——龙山·太山癸卯红叶文化节启动仪式。“兼容并蓄、生态龙山”摄影展于当日开展,展出的作品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展示太原龙山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文物遗存之美。
崛围山博物馆
23.窦犨生平展
地点:窦大夫祠东厢房
简介:“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素有文物大省的赞誉。全国80%以上的元代及元代之前的古建筑陈列在三晋大地上,窦大夫祠便为其中的典范。窦大夫祠是为纪念晋国大夫窦犨所建的祠堂,也是自古以来官方与民间祭祀及祈雨的场所。窦大夫为人仁厚耿直,博学多识,崇尚儒学,德治仁政。他倡导礼乐治国的思想,可谓孔子的神交知己。因为崇尚礼治,重视教化,被孔子誉为“晋国之贤大夫”。他还是一位实干家,为百姓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引水灌溉,不知饥谨,时无荒年,深得民众拥戴,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声望。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除感受祠堂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外,更重要的是重温窦大夫一生所彰显的担当大任、清正廉洁、守节不移的高尚品质。
24.三晋奇珍并州溢彩——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展
地点:窦大夫祠保宁寺和观音阁
简介:展览以不同的展现形式表现多福寺壁画的珍贵价值,分为第一部分“壁上奇珍”、第二部分“多福集萃”、第三部分“片羽重辉”。“壁上奇珍”介绍了壁画的概念及壁画结构;“多福集萃”以大比例的壁画进行展示,更加凸显多福寺壁画精美细节,引人入胜;“片羽重辉”介绍对多福寺壁画进行数字化保护采用的数字化信息采集技术。展览以不同的展现形式表现多福寺壁画的历史文化内涵。
晋商博物院
25.古建大家——柴泽俊先生纪念展
地点:晋商博物院玉堂春
26.天下晋商展
地点:晋商博物院
简介:展览分序厅、“晋商源流”“海内称雄”“汇通天下”“万里茶道”“晋商精神”六个部分。展览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开篇,从晋商崛起发展的深厚基础、称雄海内的辉煌历史、汇通天下的商业奇迹、万里茶道的艰难玉成、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明清晋商的历史画卷,力争体现历史的纵深感、文化的厚重感、文物的价值感、史料的真实感、展示的创新感。
27.“热血山河”—山西军民抗战史陈列
简介:本展览全面展示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14年间山西军民团结一心、不畏牺牲、英勇作战、共赴国难,为华北乃至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谱写出壮丽的篇章。展览主要包括救亡中心、统一战线、太原会战、中流砥柱、日寇暴行、伟大胜利、太原审判七大主题。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28.不爱红装爱武装——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纪念展
地点: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简介:该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创办军校培育人才”、“热血巾帼踊跃投军”、“革命熔炉淬炼成钢”、“炮火洗礼初试锋芒”、“沧海横流英雄本色”,用167张珍贵照片和28组表格讲述了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在革命的熔炉里,在战斗的锻造中,淬炼成钢的历史事迹,歌颂了中国第一批成建制女兵中的杰出代表所表现出来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怕牺牲、对党忠诚的优良品格,生动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
29.《山西女兵连》展览
简介:该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拯危救亡牺盟改组”、“革命熔炉再铸芳华”、“驰骋三晋战地之花”、“浩然英魂永垂不朽”,用120张照片,8组表格,17件展示文物,1处沉浸体验区,讲述了山西女兵连的女战士们在三晋大地浴血奋战的成长轨迹和光辉业绩,再现李林、高尔华、梁淑媛等一位位巾帼战士为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往事。
30.育才学府革命摇篮展
内容:展览主要介绍了山西国民师范学校学生爱国运动历史、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及山西新军发展历史,通过图文讲述、文物陈列等方式向观众讲述山西近代革命,运用数字化手段展示相应文物展品,并配以语音讲解。
31.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抗战的支点——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史实展
地点: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简介:展览主要讲述了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在抗日战争初期的主要工作,开辟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抗战,接待同志等。通过真实的史料,讲述了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32.牺盟会太原市委旧址陈列展览
地点:牺盟会太原市委旧址
简介:该展览主要以原状陈列为主。基本陈列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牺盟会太原市委成立;第二单元发动群众牺牲救国;第三单元武装工人决死抗敌;第四单元牺盟会在各地。讲述了牺盟会太原市委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发动学生、工人、妇女、儿童等各阶层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史实。
33.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为抗张吹响号角——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主题展览
简介:展览通过“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抗战文化”“以文艺为刀枪吹响抗战号角”“领导文化抗战凝聚民族精神”三个部分共210幅珍贵历史图片,展示出文化工作者在抗战烽火中“以笔为戈以文墨传薪”的点点滴滴,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文化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焕发出来的强大文化创造力。
34.《古老城池话沧桑锦绣太原展新颜》图片展
地点:拱极门城墙遗址
内容:展览主要分两大部分,分别为老太原的八大城门和今日太原,主要通过历史时代变化,反映太原城市变迁,将新时代背景下的太原城市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生态景观等系列发展变化,通过展览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让观众感受国家发展对城市变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帝庙博物馆
35.红梅吐艳又一春——杨改梅剪纸艺术回顾展
地点:校尉营关帝庙
简介:本次展览以剪纸艺术为主题,展出作品构思奇巧,玲珑剔透,朴实无华、寓意深远,保存着原生态的自然崇拜,而又不拘于传统,其独特的风格对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展览分为五个展厅,主要有彰显艺术之美的经典剪纸作品、含有地域特色的剪纸作品、民间习俗与传统节庆剪纸作品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36.“城市相册”专题展
地点:南肖墙关帝庙
简介:展览在回望南肖墙关帝庙近年活动成果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融入了关公文化元素,并以“花好月圆”“金色童年”为专题,内容涵盖了照片、实物、视频三种形式。“花好月圆”是指人们的结婚照,照片反映出新时期青年西式婚礼、中外联姻、老人补拍婚纱照等,从细小的生活反映城市的变迁。“金色童年”展示了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的老物件、不同年代的儿童照,现如今,这些家庭照片已然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次展览将持续开展,通过城市相册、实物展览的形式,展现了太原的历史变迁和城市风貌。让大家穿梭在时光隧道中,唤醒太原人的文化记忆,是活化文物资源的典型,也是文物资源走下高台、走进百姓的生动实践。
37.《太原城市记忆展》
简介:展览主要展出具有太原城市记忆的老物件、老照片,通过新生·希望、理想·探索、开放·变革、生活大爆炸等小专题,让人们穿越“时光隧道”,回望太原历史发展,领略锦绣太原城的魅力。
38.“金榜题名誉并州”科举文化展
地点:唱经楼
简介:本次展览立足太原府城,以太原科举文化建筑为基础,围绕太原的科举文化特色,通过对山西乡试考试流程、考试内容、放榜形式、太原科举文化建筑、山西科举名人轶事的集中展示,彰显科举文化和儒学建筑的卓越魅力,让更多人发现文化之美,坚定文化自信。展览采用文字、图片和实物的形式,增强大众的体验感,带领大家重温太原科举历程,领略并州才子风貌,激励广大莘莘学子积极进取,尽展时代风华!
39.千古关圣,万里茶道展
地点:大关帝庙
简介:展览采用展板图片、实物展出、文物陈列、影像宣传等方式,集中展示了山西商人在“万里茶道”上的商业传奇和重要作用,彰显了关公文化、晋商文化的时代价值,是走进“万里茶道”,弘扬关公文化、茶道文化、晋商文化、太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践,也是“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的生动实践。
40.唱经楼里话科举
简介:本次展览通过对科举沿革、科举考试流程、科举考试内容、科举放榜形式、科举名人轶事、官阶文化等内容的集中展示,为大家展示底蕴深厚的科举文化和唱经楼里的科举故事,彰显科举文化和儒学建筑的卓越魅力。
41.“金石芳华觅茶烟”—书法纂刻茶挂展
简介:本次展览选取了来自晋阳印社、十二月印社和却波印社数十位老师的68件茶挂作品,除了延续之前的陶印茶挂之外,还增加了书法茶挂,其中陶瓷印印屏46件,书法作品22件,作品主要涵盖了茶文化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关帝庙独特的环境交相辉映,独具匠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