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标是香烟制品的商标,俗称烟盒,是世界四大平面印刷收藏品之一。烟标是烟草制品的商标以及具有标识性包装物总称,用于卷烟包装,是卷烟必不可少的配套产品,主要是强调其名称、图案、文字、色彩、符号、规格,使之区别于各种烟草制品并具有商标意义。
早期的烟标,只标烟名、包装支数、生产厂家。而随着香烟品种的发展,它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印刷的质量、图案也越来越精美。现代的烟标,一般标明烟的名称、注册商标、生产厂家、、支数、条码、警句、烟的长度、品型并配以优美的图案和文字说明。某些专用品还印有纪念性的文字,例如红金龙精品烟,庆香港回归绝版限量发售纪念标等。
烟标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卷烟行业的发展。我国是世界烟草消费大国,其消费量占全世界的45%,吸烟人数高达3.16亿人。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禁烟控烟宣传的持续推动下,人们对吸烟危害的理解不断加深,我国吸烟率不断下降,吸烟人群数量保持下将趋势,但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仍然还在以每年300万的人数增加。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显示,我国吸烟人群超过3亿,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0.5%。2021年我国传统烟草消费者吸烟频率整体偏高。43.1%烟民每两三天抽完一包烟,更有23.6%烟民对烟草需求达到每天一包及以上的程度。每周一包烟、偶尔抽烟的烟草消费者相加仅约三成。
而如此庞大的吸烟群体,为烟草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卷烟是最主要的烟制品,其生产销售几乎覆盖全国各地,而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卷烟生产和消费国家。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生产卷烟24182亿支,较2020年增加319亿支,卷烟产量保持稳中有升;卷烟销量为2.39万亿支,已开始接近至增税前销量。
而作为烟标生产链的下游产业,卷烟产量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对我国烟标行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烟标市场规模为326亿元,同比增长3.39%。2020年我国烟标市场规模为342.1亿元,同比增长4.9%。
目前由于具备生产规模+区域性壁垒,我国烟标行业较为分散,市场集中度低,行业CR3只占有20%左右,CR5也只有27%左右,不到30%。以2020年各企业烟标业务实现收入来看,劲嘉股份占比最大,为7.2%;其次为东风股份和澳科控股,市占率分别为6.7%、6.1%;三家合计市占率为20%。预计随着卷烟市场结构变化,烟标市场趋向中高端化发展,烟标产品单价提升。而头部企业由于具备产品精度高、设计工艺强、环保水平优等优势,更容易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因此市场集中度将得到提升。
劲嘉股份竞争优势
设备优势
劲嘉与意大利赛鲁迪公司合作开发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赛鲁迪转移连线9色凹印机组,该机组具备世界领先的性能。此外,公司先后引进了系列德国海德堡速霸印刷机群、日本高精度全自动模切机群等包装印刷设备。
生产端优势
2020年公司烟标产量320.4万大箱,远超其他烟标企业。
技术优势
公司深耕烟标行业多年,在包装印刷领域积累了众多核心技术,公司在设备的升级改造中注入自主研发及专利技术,使得设备更加符合生产制造要求和市场的需要。
专利优势
创新设计软实力优势
公司全资子公司蓝莓文化设计的多个烟标产品斩获多项大奖,其中包括世界包装组织(WPO)”世界之星”包装设计大奖,该奖项是世界包装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的优秀包装设计的最高奖励,代表着全球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此外还有德国iF设计奖、Pentawards奖等。公司在新产品开发和设计方面的优势突出,创新设计软实力强大,在烟标领域无出其右,也为公司发力大包装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差异化优势
中烟公司为公司烟标制品的唯一客户端,由于烟标的个性化、差异化属性,每种烟标均只向特定客户直接供应。公司往往就近选择烟标企业。公司通过在安徽、云南、川渝、贵州、江苏等地区的子公司直接为当地卷烟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可以快速及时地获得客户地意见反馈,加强了对市场动态的把握。受益于公司极强的客户洞察能力和差异化服务的提供,公司客户的粘性极强,国内80%的省中烟公司与公司长期保持战略合作关系。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核桃产量达到593.46万吨,同比增长9.83%,与2012年的197.96万吨相比,10年间增长了约199.79%、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6%。2023年我国核桃产量为586.6万吨。
目前养元饮品、椰树集团、承德露露、达利食品、维他奶国际是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头部企业。其中养元饮品占比最高,市占率为23.60%;其次是椰树集团,市占率为15.80%;第三是承德露露,市占率为8.50%。
得益于消费者对泡椒凤爪的喜爱和需求增长,以及在产品创新、包装改进、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泡椒凤爪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休闲零食凤爪行业规模从2018年28亿元增长至2022年35亿元,对应年复合增速为5%。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方便快捷、美味可口、产品多样化的卤制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国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卤制品行业规模从2330亿元增长到329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29%,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51亿元。
榨菜主要应用于下饭/馒头、煲汤/做菜、休闲零食等主食场景,近年在烹饪、休闲零食等场景持续渗透。根据数据显示,下饭/就馒头在榨菜行业应用份额占比65.1%。
具体从消费规模来看,按零售额计,我国溯源燕窝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25亿元增长至2022年178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536亿元,2022-2027年CAGR将达到24.7%;非溯源燕窝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252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85亿元。
调味酱作为日常烹饪的必需品,其市场需求量及产量表现出高度稳定性。2015-2023年,我国调味酱产量由361.49万吨增长至444.38万吨,我国调味酱需求量由225万吨增长至313.3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