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软硬件产品:主要指是公司自研、自产的智能软件和智能设备。运维服务:指公司为客户提供的维保、系统升级等服务。
智能软硬件产品成长空间广,运维服务毛利率高。2021年,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智能软硬件产品、运维服务分别实现营收11.97、2.69、1.31亿元,同比+72.4%、+120.15%,+16.69%,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74.88%、16.85%、8.21%。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自研比例,智能产品占比大幅提升。此外,智能产品和运维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30%、44%,显著高于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公司产品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新项目的验收交付,智能产品和运维服务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内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的推进,对自动化物流系统的需求快速增加,公司业务应用行业范围不断扩大。
公司依托规范的全过程管理体系、优秀的集成设计能力、自主的软件和电控开发、强大的项目管理和实施能力,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交付。
公司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实控人控制权稳定。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董事长邵健伟、常务副总裁邵健锋、深圳市华锐丰投资合伙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分别为35.84%、5.64%、2.82%。
邵健伟和邵健锋为兄弟关系,深圳市华锐丰投资合伙企业为邵健伟控制之企业,公司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实控人控制权稳定。
创业团队、核心管理及技术人员稳定。自设立以来,公司创业团队、核心管理及技术人员保持稳定,核心人员均长期专注于自动化物流系统和智能制造行业,专业结构合理。
自动化物流系统为非标准产品,涉及市场开拓、招投标以及规划设计、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设备定制、电控系统开发、现场安装调试、客户培训和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规模化经营对经营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公司制定了较为完善管理机制、治理结构和业务管理体系,近年来为众多客户提供了自动化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规模化经营管理经验,为公司持续成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股权激励绑定公司和核心人员利益。公司通过管理层及核心人员持股的方式,保证了管理层及技术人员与公司长期利益的一致。
2021年5月,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告,本激励计划拟向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技术/业务人员等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000万股,首次授予日2021年5月31日,授予人数23人,授予价格7.7元/股。
本次激励计划制定业绩考核目标,2021年营收不低于13亿元,2021-2022年营收不低于30亿元,2021-2023年营收不低于50亿元。
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2022Q1营收增长近10倍。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8亿元,同比增长71.87%,2018-2021年CAGR达到56.59%;实现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51.44%,2018-2021年CAGR达到71.32%。
2018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和客户自身经营计划的调整影响,公司2018年部分在实施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另一方面公司增加了大量的业务和技术人员,费用投入大幅增长所致。2022Q1,公司实现营收5.23亿元,同比增长941%;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增长222%。
规模化效应下费用率降幅明显,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费用率。2018-2021年,公司费用率持续下降,随着公司大型订单取得突破,业务规模化效应逐渐显现,同时公司注重执行效率的提升,持续合理控制运营管理费用所致。
2018年,公司三项费用率大幅提升,主要系该年营收下降,且公司投入加大所致,全年公司员工人数增加29.53%,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39.70%、9.72%、38.88%,该年,公司运营费用增长与新增订单业务增长相匹配。
盈利能力。2016-2021年,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近年来积极拓展在其他新行业领域的业务规模,新行业订单的毛利率较低,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化等原因所致。
未来,随着公司在新行业的业务逐渐成熟,以及规模化效应下费用控制成效持续显现,公司有望实现毛利率、净利率双增长。
2021年,新增订单达32.64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
烟草和石化行业。烟草行业订单实现4.56亿元,同比下降10.3%,石化行业订单实现4,776.41万元,同比减少88.02%,主要是受国家政策影响,石化行业项目需要重新履行环评手续,在跟进的项目进度均有所推迟。
2021年,烟草和新能源行业收入合计占比67%。2017-2021年,公司烟草行业收入相对稳定,年收入规模保持在2-3亿元,2021年实现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40.04%;
自动化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
自动化物流系统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业机构提供规划设计、系统集成服务。系统不是简单的设备组合,是以系统思维的方式对设备功能的充分应用,并保证软硬件接口的无缝和快捷,目的是实现集成创新,是一个全局优化的复杂过程。
自动化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通常在该领域具有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和整合行业资源的能力,起到了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动化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并基于对上游产品的研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长期专注于为客户提供自动化物流系统服务,拥有丰富的规划设计、软件和硬件系统集成以及现场实施经验。
部分优秀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还对上游的各种物流设备和物流软件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客户的需求,集合优质资源为其量身建设自动化物流系统。因此,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已发展成为自动化物流系统建设项目的核心。
目前比较知名的自动化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大都是由上游物流设备商或物流软件开发商演变而来,一部分是由物流设备的生产厂家发展而来,这类企业的硬件技术较强,比如日本大福、德马泰克、昆船物流等;
另一部分是由物流软件开发商发展而来,这类企业在软件技术开发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以本公司、瑞仕格为典型代表。
2018年以来,《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
结合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物流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其经济价值日渐凸显。
根据华经情报网数据,自动仓库与传统普通仓库对比,自动化仓库总投资、吞吐货物的成本、工人数量、用地面积分别仅为传统普通仓库的62.5%、55.6%、21.4%、13.2%,降本增效优势明显。
与发达国家相比,未来增长空间仍然广阔,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保有量分别为2万+、3.8万、1万+。
日本大福:营收持续增长,规模效应明显
DAIFUKU(日本大福)成立于1937年,是一家致力于物料搬运技术与设备的开发、研究的公司。公司由锻压机械起家,历经85年经济风云、市场洗礼,技术进化、产品创新,从大阪走向世界,成为自动物流系统领域的全球知名企业。
除在日本大阪、东京设立总部,还在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生产和销售网点,分别在中国、韩国、泰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物流系统的生产基地。
满足客户对汽车生产线、工厂自动化和配送中心自动化以及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制造等系统的需求。
作为物料搬运系统的综合制造商和集成商,大福公司不断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物料搬运的现代化做出贡献。
根据ModernMaterialsHanding统计,日本大福已经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物料处理系统供应商收入规模第一名。
日本大福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主要业务包括内部物流、机场专用系统,清洁室、洗车机、汽车制造业、半导体和液晶制造业等。
内部物流: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存储和检索系统、车辆系统、输送机和分拣机、拣选系统、机架系统、资讯科技系统。清洁室:主要为半导体和FPD工厂提供洁净室存储和运输系统。
汽车制造业:主要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汽车生产线系统。机场专用系统:主要为机场提供自动化系统,包括行李处理系统等。根据日本大福2020年年报,公司收入以内部物流、清洁室、汽车制造业、机场专用系统为主。
日本大福营收稳步增长,净利润增速更为亮眼。2020年,日本大福实现营业收入4739亿日元(人民币约282.2亿元),同比增长6.8%。
净利润方面,2020年,日本大福实现净利润324亿日元(人民币约19.3亿元),同比增长15.4%,2011-2020年CAGR达到43.92%,远超过营收增速。
日本大福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规模效应持续显现。2011-2020年,日本大福毛利率稳中有升,2020年为18.6%。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降幅明显,2020年,销售费用率仅为3.4%,对比2011年下降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仅为1.9%,对比2011年下降1.4个百分点。
由此,日本大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0年,销售净利率达到6.8%,对比2011年提升6.2个百分点,人均创收达到4201万日元,2011年为3659万日元。
日本大福成功把握全球化机遇。2020年,日本大福在日本、美国、亚洲(除日本外)、欧洲四大区域的营收分别为1639、1431、1504、133亿日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35%、30%、32%、3%。
2012-2020年营收CAGR分别为6.8%、17.5%、14.4%、5.0%,日本大福在过去十年成功把握全球化发展机遇,在亚洲和美国的业务实现高增长。
行业客户具备高用户粘性和项目经验壁垒。日本大福在机场、汽车制造、电子等领域的成功项目积累,形成强大的品牌优势和项目经验壁垒,助力其发展成为细分市场的龙头,并在细分市场的地位稳固。
长期盈利能力提升来自于其规模优势。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智能软硬件的规模化生产和采购、品牌效应的积淀等因素,促进其规模效应持续显现,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显著下降,净利率不断上升。
新领域:中标烟草数字化,商业价值升级,深耕烟草物流二十余年,订单增速边际改善
公司至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服务烟草物流行业。由于烟草行业对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认知度较高、需求量大,且投资金额较大,单个项目利润较高,客户优质,因此公司在早期将主要的资源投入到该领域,满足烟草行业的客户需求。
目前,公司在烟草行业形成烟草复烤厂、烟草工业、烟草商业等多种解决方案,涵盖烟草行业生产物流、配送物流多个环节,行业份额持续领先。
公司在烟草行业积累丰富的客户资源、品牌优势和行业实践。公司为国内较早从事提供自动化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在烟草行业自动化物流系统领域丰富的行业经验积累及实践运作,使公司的综合实力得到不断提升
烟草自动化物流领域的进入门槛较高,对后进入者形成进入壁垒,公司已为众多烟草行业客户提供了自动化物流系统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烟草行业客户资源和品牌知名度。
目前,公司在河南、安徽、福建、广东、湖北等地区已树立较好的品牌知名度,持续在这些区域获得不同烟草客户的订单。
公司的烟草物流自动化业务边际改善。2021年,公司来自烟草行业的收入为3.10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19.4%,同比增长40.04%。订单方面。
2020年以来,烟草行业订单改善明显,2020年、2021年公司烟草行业新增订单分别达到5.08、4.56亿元,对比2017-2019年订单明显抬升。
我国是世界烟草消费大国,其消费量占全世界的45%,吸烟人数高达3.16亿人。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禁烟控烟宣传的持续推动下,人们对吸烟危害的理解不断加深,我国吸烟率不断下降,吸烟人群数量保持下将趋势,但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烟草行业盈利情况好,2017-2020年销量持续回升
行业盈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烟草制品业营业成本达3649.6亿元,同比增长1.74%;业利润总额达1182.4亿元,同比增长2.26%;业总资产达11673.5亿元,同比增长5.55%。
2020年我国烟草行业税利总额和上缴财政总额创历史新高,全年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2803亿元,同比增长6.2%,上缴财政总额12037亿元,增长2.3%。
烟草销量。受2015年烟草消费税大幅度上升影响,我国卷烟销量在2016年出现大幅下降。
自2017年起,销量持续回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卷烟销量达2.53万亿只,同比增长6.66%,已开始接近至增税前销量。
烟草行业自动化程度高,未来升级改造需求量大。已建成的自动化物流系统升级、改造需求量大。烟草行业的自动化仓储物流系统建设在2000年前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目前已经建成的自动化仓储物流系统保有量较大,是国内自动化生产线普及率较高的行业之一。随着烟草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物流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建成的自动化仓储物流系统升级、改造业务需求将不断增长。
烟草物流市场具备一定增长空间。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我国烟草物流系统集成项目规模逐年扩大。2017年市场规模在64亿元左右,2018年的市场规模接近70亿元。
随着烟草物联网的发展,烟草行业物流系统建设将向上游延伸,促进烟草行业原辅料物流系统的建设。整体来看,中国烟草物流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烟草物流市场规模仍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获烟草总局“新牌照”,数智化业务成长可期
烟草物流信息化基础好,为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我国烟草行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已建成以烟草行业物流综合监管调度系统为中心。
省级工商企业物流综管系统为支撑,地市级公司、卷烟生产点的物流作业和管理系统为基础的三级物流信息化体系,为物流信息化创新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新中标烟草总局项目,业务将从自动化向数智化迈进,烟草行业卷烟二维码统一应用项目
2021年10月,公司中标“烟草行业卷烟二维码统一应用项目”,并与12月与中国烟草总公司签订了《烟草行业卷烟二维码统一应用项目“盒条件”“条零”关联管理系统开发合同》。
中标内容包括“盒条件”“条零”关联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系统实施加权。不同于公司以往的烟草行业中标项目,本次中标项目亿系统开发为主,软件占比将更高。
“二维码”项目促进烟草物流自动化走向数字化、智能化。本项目为中国烟草总公司批准建设,旨在通过在烟草工商企业建设和部署“盒条件”“条零”关联管理系统,实现卷烟“盒条件”和“条零”关联,打通“工商零消”各环节数据,实现卷烟产品生产流通过程跟踪追溯。
通过建设行业卷烟二维码管控平台,实现卷烟二维码“产码、发码、存码、验码”等环节的统一管控,全面实现卷烟、烟叶、辅料和烟机零配件等的追溯管理,推广二维码电子凭证,推进以卷烟二维码为基础的专卖管理、物流追踪和质量追溯等应用建设,提升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水平。
“二维码”项目是公司烟草领域的重要突破,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根据公司公告披露,本次项目中标金额包括系统开发503.5万元(即“盒条件”“条零”关联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系统实施加权286.78万元。
其中,系统实施加权价格为单个标准点位系统实施加权参考价,具体在烟草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实施时项目所含点位数和整体价格根据项目规模和产线数量有所区别。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中国烟草总公司及所属19家省级中烟工业公司的94家卷烟厂、33家省级烟草专卖局(公司)的319家物流中心。
卷烟厂和物流中心数量以实施时实际数量为准。我们假设一家物流中心的含3个标准点位数,总计1000个点位数,则测算对应系统实施加权市场规模28.68亿元。
烟草行业调控项目-打扫码系统
2022年2月,公司发布公告收到“中国烟草总公司全国统一烟草工业生产经营管理平台行业调控项目-打扫码系统开发与实施入围”项目中标书。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卷烟及专卖辅料打扫码系统开发和烟草行业调控项目实施服务,实施范围涵盖省级工商企业本部、卷烟生产企业、地市级商业企业、丝束生产企业和滤棒生产企业等。
“打扫码”项目是全国统一烟草工业平台重要组成,助力公司烟草业务进一步探索数据价值。本项目主要包括卷烟及专卖辅料打扫码系统开发和烟草行业调控项目实施服务。
实施范围涵盖省级工商企业本部、卷烟生产企业、地市级商业企业、丝束生产企业和滤棒生产企业等。该项目的建设内容是全国统一烟草工业生产经营管理平台行业调控项目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卷烟、丝束和滤棒生产、入库、出库等业务环节的打扫码管理,为行业计划管控系统、物流追溯系统、数据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等系统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若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推进,将为公司在烟草领域的精耕细作提供宝贵经验,推动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打扫码系统”实施费用空间广。根据公告内容,公司中标的“烟草行业调控项目打扫码系统”后期单点实施费可分为企业级和产线级。
企业级:单点包括省级工商企业本部、卷烟工业企业、地市级商业企业、专卖辅料企业等,四类企业平均参考单点实施单价超过20万元。
产线级:单点包括在线打贴码设备控制终端、固定扫码设备控制终端、手工打贴码设备控制终端、商业分拣数据采集控制应用,平均单点实施费超过3万元。后续实施价格根据各地烟草工商企业项目规模和产线数量的不同有所区别。
参考中国烟草总公司及所属19家省级中烟工业公司的94家卷烟厂、33家省级烟草专卖局(公司)的319家物流中心,以及我国333个地级行政区,2862个县级行政区数量等数据,未来“打扫码系统”实施将是非常大的增量市场。
该方案组件主要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搬运输送系统、分拣系统、自动检测和充放电系统WCS、WMS系统等。
新行业的拓展不仅带来可观的新增订单,同样具备长期运维价值。运营维护服务是指公司为客户提供年度维保、系统改造升级、更换物流设备零配件以及培训等服务,是一项后续增值服务。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纯电动汽车电源系统主要由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车载充电机、辅助电源等组成,其功用是向用电装置提供电能、监测动力电池使用情况以及控制充电设备向蓄电池充电。
其中,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的成本、技术、产能等方面对行业的影响巨大。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7%。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步实现高速增长,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186GWh,同比增长132.5%。
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上升,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放量,也将持续驱动动力电池物流市场需求。
个性化服务能力。公司方案实现后端仓储物流智慧化,同时,实现化成分容-注液、电芯-模组-PACK的分段式智能生产。
既能提升动力电池产品的一致性和生产效率,亦能满足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不同规格的混线生产要求。
方案实施效果。根据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实施项目效果显示:建设运营成本降低20%,车间生产人员降低25%,产品不良率降低12.5%,生产效率提升25%,仓库利用率提高40%以上,实现降本增效。
大型项目经验。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完成了数百个烟草行业和新能源动力锂电行业的大型智慧物流项目和智能制造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烟草行业和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大项目经验。
公司经过长期的积累,对烟草和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工艺流程、物流和生产特点、管理和运作模式等具有很深的理解,形成了规划设计、系统集成、软件开发、项目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并积淀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高质量交付。公司依托规范的全过程管理体系、优秀的集成设计能力、自主的软件和电控开发、强大的项目管理和实施能力,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交付。
盈利预测收入端核心假设:
公司是主要行业包括烟草、新能源和其他行业
烟草行业:
公司长期深耕烟草行业,在烟草物流自动化领域竞争优势明显,项目覆盖量大,已覆盖项目的运维服务、系统设备更新迭代等将带来较为稳定的收入。
烟草行业2020、2021年分别新增订单5.08、4.56亿元,2017-2019年平均新增订单1.81亿元,增长可观。
公司是唯一一家两个项目都中标的厂商,新项目市场空间保守预计40亿元+,项目周期仅三个月,预计将对收入增长产生较大贡献。预计2022-2024年,烟草业务增速分别为50%、45%、40%。
新能源行业
2021年,新能源业务新增订单26.54亿元,同比增长465%,新能源业务项目周期4-6个月,将对2022-2023年营收增长贡献可观。B.目前,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约20%,未来市场规模仍有数倍的增长空间。
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将显著带动动力电池的投产需求,从而驱动公司新能源物流业务增长。智慧物流业务定制化程度高,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项目积累,长期将带来较为可观的运维服务收入。
2021年,公司参与特斯拉上海数字化工厂业务,梳理标杆、打磨技术,有助于未来整车业务增长。预计2022-2024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100%、40%、20%。
其他行业
公司在其他行业覆盖面广泛,涵盖石化、商贸、医药等行业,积累了大量标杆项目,2021年以来,公司陆续中标泸州老窖、中国石化等大型项目订单,订单金额分别为8394万元和1.29亿元。
2020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近6000亿元,受益于政策、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多重驱动,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石化行业2021年受重新履新环评手续因素影响短期下降,2022年有望恢复增长。预计2022-2024年,其他行业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5%、10%、15%,我们总体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收增速分别为72%、61%、52%
毛利率预测
烟草行业:传统烟草物流业务毛利率长期稳定,2021-2022年新中标数字化项目中,二维码项目是70%的软件、打扫码项目是100%的软件,毛利率显著高于传统自动化业务。
随着二维码、打扫码软件项目推广的实施落地,公司烟草行业业务毛利率有望稳步增长,预计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5.5%、37.0%、38.5%。
新能源行业:随着新能源业务量逐渐扩大,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显现,促进业务毛利率回升。同时,项目落地后,未来运维收入的提升也助于整体毛利率的增长。预计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7.0%、27.1%、27.3%。
其他行业:2021年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是上游原材料涨价,以及极低毛利率的华润万家项目验收导致。未来,随着石化、白酒等业务面逐渐扩大,整体毛利率水平有望提升。
预计2021-2003年毛利率分别为17.0%、19.0%、18.0%。预计2022-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6.38%、27.61%、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