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桶里翻、自己网上买......部分小学生沉迷“烟卡”
现象
学校附近小卖部售卖各式烟卡
位于段家滩综合商店老板称,烟贵的1元,烟便宜的0.5元,按照烟的价钱来卖,都是自己叠的,也有小学生买上自己叠的。
在飞天小学附近的超市没有售卖的烟卡,小卖部售卖的烟卡则是打印的。
小学生
烟卡是娱乐项目大家都在玩
记者在城关区某小学门口发现,下午放学后,几名小学生聚集在校外的一处通道一起玩烟卡。当被问及是否知道烟卡时,他们纷纷点头,并表示有不少同学在玩。其中一位小学生告诉记者,烟卡上面印着各种图案,大家都觉得很好玩。
一位小学生说:“我们有时候会在课间休息或者放学后玩烟卡,大家会互相比较谁的烟卡多,谁的更稀有。”另一位学生则表示,他们玩烟卡主要是因为觉得新奇有趣,但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存在的危害。一学生告诉记者,烟卡是从烟盒上剪下来的,沿着折痕只需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折成一张可以拍着玩的烟卡。烟卡的玩法也很简单,把烟卡放在地上,双手鼓起空掌心击拍地面,卡片翻面就算赢。
当记者询问他们的烟卡从哪里来的,有的说是从家里空烟盒上剪的,有的说是赢来的,也有的说是让父母从网上买的。“有时路上也会捡到空烟盒。”一小学生说。学生们表示,烟卡也分等级,价格越贵的香烟折成的烟卡等级越高。在玩烟卡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对各种香烟的价格和种类都了解得很清楚。
有的资深级小学生玩家还告诉记者,拍烟卡还存在真假之分,印刷制品的这种烟卡在小学生中并不受欢迎,因为费半天劲赢得的烟卡没什么可炫耀的。而烟卡上带有胶的,一般来说是从烟盒上剪裁下来,这种算正品,这种品牌的烟卡最受欢迎。
家长担忧
沉迷烟卡可能影响学习
一位王姓的家长告诉记者,“我发现孩子最近经常偷偷买烟卡,还和同学一起交换,我很担心这会影响他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另一位张姓的家长则表示,他的孩子不玩烟卡,但是学校里有人玩。烟卡上印的都是香烟的图案,这对孩子的价值观会产生不良影响。一位郭姓的家长表示:“看到周围有不少孩子沉迷于烟卡,我真的很担心。孩子还小,自控力差,很容易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另一位家长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玩烟卡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和攀比心理,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
家住在安宁区的宋先生称,上学就是去学习的,孩子回家写完作业,可以去玩一会烟卡。“我们小时候也玩过洋画片,这是现在孩子们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或者是社交圈,其实都是一种娱乐方式。”宋先生说,虽然他不抵制,但是这种娱乐方式必须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进行,他还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玩。
家住安宁的杨先生表示,孩子们娱乐的方式没错,和他们小时候玩的一样,那时从方便面袋子里赢得卡片,大家也会通过拍打的方式来赢取。相比于现在,不少孩子被电子产品所吸引,放下手机,回归游戏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好事。但由于烟卡由烟盒而来,如果想玩,就需要学校家长社会三方共同来引导。
学校
禁止在上学期间玩烟卡
同样,“我的孩子在七里河小学上学,学校明确规定在学校不能玩烟卡,老师也会在家长群进行告知。”市民王先生说。
专家
甘肃省兰白试验区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牛铮超表示,校园周边的环境影响学校的教育和学生身心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