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些未成年人把“烟卡”当作玩具及部分经营者违规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卡现象,11月28日,江苏省消保委建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卡,让未成年人远离烟卡,远离烟草制品及其衍生品。
废弃烟盒裁剪折叠
这张小纸牌就是烟卡
不少孩子把烟卡当成新的“玩具”
还会根据香烟档次将卡分等级
谁拥有的卡多且贵
就有炫耀的资本
虽然
烟卡本身没有什么危害
但当“香烟”和“未成年人”
两个标签同时出现
就不免引发担忧
江苏省消保委表示,烟卡并非简单的纸牌,不能对隐藏在背后的问题视而不见。据了解,当前烟卡售卖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商家以极低的价格回收或印制烟卡,再以每张几角到几元不等的价格进行销售,那些由价格较高的香烟盒做成的“高端”烟卡,售价则高于普通烟卡。
烟卡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危害
一些未成年人将注意力和精力过多地投入收集和交换烟卡上,势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烟卡让未成年人过早接触烟草,增加好奇心,埋下尝试吸烟的种子;
可能使未成年人价值观偏离,追求稀有烟卡,滋生不良风气;
烟卡交易也增加了未成年人接触犯罪的风险,可能导致偷窃、抢夺以及校园暴力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商家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卡
属于违法行为
烟卡看似是一种卡牌,但其本身就包含烟草制品的名称、商标等元素,售卖行为与宣传行为无异,甚至还有部分商家擅自印刷、伪造、销售“假烟卡”。
法律专业人士表示,烟卡的制作和销售均涉嫌违法。烟草制品属于国家专营、专卖的物品,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可能触犯刑法,构成非法经营罪。商家私自印制烟草注册商标并制作成烟卡出售,不仅侵害了注册商标权利人的专用权,还可能面临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
同时,注重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认识。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普法活动,引导商家自觉履行主体责任,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严守保护未成年人责任底线;提高学生对烟草制品和烟卡游戏认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各大学校也应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措施,明确责任分配,加大控烟宣传力度,创建无烟校园环境,并严禁学生在校内进行烟卡游戏。广大家长也应主动承担监督责任,及时制止孩子接触和购买烟卡,远离烟草制品及其衍生品,加强教育引导,帮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