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光瓶酒是白酒行业中最接近快消品打法的品类,是完全依靠终端网点数量取胜的,快周转、快流通、货值单价低、消费者选择变化随意性相对较强。因此光瓶酒也是特别需要在一些终端,比如烟酒店、商超卖场、餐饮等场所构建起陈列的品类,有时候这些陈列的牌面与起势不仅仅能直接反映出品牌的实力与势头,更能带来一定的销售转化。
而提到终端陈列,就离不开终端所用的视觉用品,即终端物料,基本上包括:品牌海报、产品海报、促销海报、易拉宝、DM、POP、小报、立牌、吊旗、特价卡、价格标签、产品围板、跳跳卡、服务人员服装、车体(送货车)、KT板、店招、各类促销公关礼品、雨蓬、内灯箱、横幅、指示牌、产品模型等及其它的创新物料。
而对于一些光瓶酒品牌而言,其终端门头也是重要切入,当然相比这种“大件”,小的陈列物料更能讲究功夫,也更考验执行。因为物料本身制作是一方面,包括是否精美、有创意、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也考虑终端有没有人去执行彻底,定期检查到不到位,理货的效率高不高、会不会被其他品牌给“挤掉”等等……
从最初东北光瓶酒各种精细化的物料,再到江小白的时尚的蓝白色,再到光良更抓人眼球的3D效果,光瓶酒们在迭代中更加现代化,在内卷中距离消费者更近一些,在一些细节中不断去找到新的突破点,所谓“进一寸便有一寸”的欢喜,从实际过程来看,正是在一些细节中的突破与创新构建起更现代化的玩法与手段,这本身就是一种进化论思维。
2
“颜值经济”给酒业带来的新课题
对白酒行业而言,产品的创新始终围绕着两条线进行:颜值视觉和产品品质,甚至有时候会合二为一,以光良为例,通过数据化、成分党的创新,不但在视觉层面令人眼前一亮,而且通过不同粮食基酒占比的标注,也更清晰地传出去产品的品质感,再加上陈列上的一些小技巧:比如直接把酿酒的五种粮食装在一个瓶子里,直观展现给消费者等等,成为兼具颜值与品质的现代化光瓶代表,在消费者沟通方面也更贴近现代审美与需求。
当然对于具体创新的尺度与风格,每个企业也得基于自身的品牌调性出发,深耕酒行业多年的北京郜少辉品牌设计创始人郜少辉就指出:只有符合企业性格的,才是最好的,美学没有绝对的标准,比如终端物料这种创新大胆的3D感放在光良身上是合适的,但是嫁接到一些名酒光瓶上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基于品牌自身调性去创新才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