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大典两会代表委员为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

加快启动针灸大科学研究计划引领学科发展

张伯礼提出,针灸目前面临国外产业化和“去中国化”的严峻挑战,从针灸学科的国际发展和话语权来说,都需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大科学计划,以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对于未来针对针灸大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张伯礼建议:一是开展针灸临床研究,建立符合针灸临床特点的研究范式和评价方法;二是聚焦针灸基本科学问题,系统开展穴位对机体调控规律研究。

实施道地药材地方政府专卖制度

张伯礼表示,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出台了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等相应文件,但尚未形成全国性制度,且尚不能满足全面提升中药材质量和品牌价值的需求。对此,他建议,一是实施道地药材地方政府专卖制度,由各地省政府负责本区域道地药材专卖(专卖不垄断,引导市场良性发展);二是推广中药材“三无一全”标准(无硫磺加工、无黄曲霉素、无公害、全过程可追溯);三是提倡中药材优质优价,优质优先。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

以创新模式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

当前,中医药海外发展前景广阔,为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和疫情防控提供了中国特色良方。但在实践中,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存在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欠缺,良性运作机制和多元经费投入机制尚未形成,中医药未进入所在国主流医学体系,中医药服务机构规模较小等问题。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建议,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在整体规划方面,徐安龙建议要以创新模式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在健康服务方面,建议要创新中医健康服务模式,构建中医智慧云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

强化优质中医资源辐射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刘清泉提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保基层、强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关键一步。要通过强化优质中医资源辐射,总结推广成熟中医培训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他建议,一是高效利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辐射,强化对基层中医医生系统培训;二是探索、总结、推广成熟中医培训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司富春

探索社区中医药服务新模式

司富春认为,中医药在数千年医疗实践中形成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适宜的特色诊疗技术与方法,对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的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并提出加快推进社区中医药发展的建议:要进一步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强化省市中医医院对社区的对口帮扶。要加快建立社区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的科技创新和临床研究也是社区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环节。同时,要加强社区中医药健康管理,积极探索社区中医药服务新模式。推动社区中医药服务数字化智慧化也是重要一环。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开封市中医院庞国明

加强基层中医药综合能力建设

庞国明建议,要加强基层中医药综合能力建设,促进中医药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在顶层设计方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要扩大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供给,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基层中医馆建设力度,规范化中药房建设,为村卫生室配备必要的中医药器械。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徐兰宾

以中医药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徐兰宾认为,中医药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国际化语言讲述中医药故事,对促进各国文明互鉴和人民民心相通,促进中医药文化在海外传播与推广,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他建议:加强中医药海外跨文化传播研究,加大中医药海外传播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拓展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渠道。

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

徐兰宾建议,集成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多领域先进成果,依托国家高水平平台开展深入研究,不断阐明中医药理论内涵,创新中医药技术方法,为医疗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建议科技部等部门科学谋划中医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推动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药作用机理、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方面取得理论突破。

建议应始终把继承创新中医药、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作为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根本任务。加大支持中医药发掘、传承和保护,进一步挖掘整理中医药应用历史,发掘道教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中医药部分的演化发展历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

打造中医老年医学研究高地

多方合力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

徐凤芹认为,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播,语言是主要障碍,多语种的传播现状使得建设普适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及其解释体系难度较大。此外,同为中华文化传播重要载体的海外中文教育与中医药服务,在海外结合度较低,没有形成应有的合力。同时,中医药走出去也缺少可依托的海外工作实体和相应的专业人才,无法保障海外市场拓展的稳定性。对此她建议,一是构建“中医医疗队—中医药中心—中医院”三步走的中医药走出去模式;二是强强结合,形成优势合力,培育“中文+中医”的推广模式;三是持续开展中医药走出去专业化人才储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张其成

加快搜集散落民间中医药文物文献

近年来,国家级中医药博物馆的推进工作在持续进行中,张其成认为,大部分散落在民间或在非文物单位临时存放,不少文物毁坏严重,此外还有大量中医药文物流失海外,因此加强中医药文物文献的修葺、征集、保存和利用,已刻不容缓。他建议,可设立国家中医药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搜集散落民间的中医药文物、文献,对面临损毁的文物文献进行抢救式修复。此外,可将北京“太医院”建设成燕京中医药博物馆,作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主馆之一,侧重于展示宫廷医学、燕京医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党委书记王笑频

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研究

王笑频指出,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的确立及其有效诊疗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还存在如,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优势病种与诊疗方案尚未得到中西医同行及国际医学认可,高质量循证依据有待加强;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如何优选中医药治疗、西医治疗,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使患者获益等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优势病种亟需在国家层面得到明确,并且能经受国内外专家评审、同行评审。

对此,王笑频建议,一是发挥学会与高水平医院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研究;二是设立专项,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的国际标准与规范研究;三是创新中药研发向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倾斜;四是强化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发挥中医特色提升疼痛综合防控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

加强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服务能力建设

唐旭东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应加强对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力度,对于综合医院的中药房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及其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支持;国家医保局出台有利于推动综合医院发挥中医药服务特色优势的医保政策。

同时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一步完善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的考核制度,将中医药业务建设、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建立综合医院临床科室中西医协作攻关机制;建立“中西医并重”的综合医院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行业学会协会参与推动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工作的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党委书记李浩

推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走出“院门”

李浩介绍,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有如下特点:一是源于临床经验,疗效优势凸显;二是能够保持并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三是能够有效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临床经验,惠及更多患者,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四是经过临床广泛应用,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是成果转化“新药研发的摇篮”;五是“简、便、廉”。

为了让医疗机构制剂服务更多的患者,不少省市已在探索和尝试打通区域内医疗机构制剂流通渠道,解决院内制剂的使用困境,但在实际操作执行过程中,难点较多,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协同不到位,实难真正推动医疗机构制剂的流通。

对此李浩建议,由药监部门牵头完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剂使用政策,出台相应的细化实施方案,支持、鼓励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走出“院门”,加快实现在省市区域,系统内附属医疗机构、医联体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内的互通共享。

THE END
1.中药专业文章网站大全,探索中医药知识的宝库,中医药知识宝库,中药本文旨在为广大中医药爱好者与工作者搭建一座中医药知识的桥梁,介绍中药专业文章网站大全,这里,中医药的智慧与传承汇聚一堂,为广大读者提供深入了解中药学、中医理论及其相关实践的平台,助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中医药网 中国中医药网(http://www.china-chinese-medicine.com/)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权威官方网http://www.xinyongkayuqi.com/post/63683.html
2.药材宝库一年一得的珍品一、药材宝库:一年一得的珍品 二、寻找稀缺之源 在中医药领域,许多珍贵的药材因其稀有和独特的功效而备受重视。这些药材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和精心管理,以确保它们能够达到最佳的收获时机。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们必须对天气变化有着极高的敏感度,因为任何一个不利于生长的情况,都可能导致收成大幅度下降。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11871.html
3.草药宝库解密自然疗愈之秘草药宝库:解密自然疗愈之秘 一、药材百科的重要性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自我护理。传统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手段来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病。然而,这些珍贵的草本植物却面临着过度采集、生态退化等问题,因此了解并保护这些药材成为了至关重要的https://www.gaoseod.com/liang-you-zuo-wu-zi-xun/582345.html
4.走进古方博物馆了解这些令人瞩目的高价中药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文化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深厚的底蕴,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与时光同行、历经沧桑的中药材,便是我们探索这段辉煌历史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天,我们将带你走进一座虚拟的古方博物馆,让那些被誉为“金子般闪耀”的珍贵草本物质,在你的眼前绽放。 https://www.382hl43py.cn/liang-you-zuo-wu-bai-ke/439473.html
5.《中药大辞典》原稿《中药大辞典》原稿日期:2024-02-05 分享: 关于我们 职能介绍 如何申报 世界记忆名录申报 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申报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申报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 工程简介 入选标准 世界记忆项目 项目简介 亚太地区委员会 有关文件 记忆名录 世界记忆名录(国际名录) 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https://www.saac.gov.cn/mowcn/cn/c100516/202402/b3b108cea1554698868a635a31f27065.shtml
6.《神农架中药资源图志》纳入《中国中药资源大典》据悉,《神农架中药资源图志》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已被纳入《中国中药资源大典》。 “中医药是世界的伟大宝库,服务于人类健康,尤其在养身保健上的作用不可替代。这本巨著集中了湖北省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科学家们的心血,首次全面且完整地http://wenhui.whb.cn/zhuzhan/jjl/20181014/217666.html
7.发表了博文第四届中医药文化大典传承弘来自张其成发表了博文《第四届中医药文化大典--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我们在行动(搜狐网)》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瑰宝,而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第四届中医药文化大典--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我 https://weibo.com/1293588015/Gn72h006R
8.常用中药名大全——中药材大典来自: 昵称4812461 > 《妙方》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写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类似文章 更多 常用中药名大全——中药材大典? 常用中药名大全——中药材大典? 中药大全,中药名,中药材分类 中药大全,中药名,中药材分类。 中药材大典 中药材大典。 一药克一病“中药大全”,11种常见病中药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608/12/4812461_216820786.shtml
9.《中医良方大典》(全六卷)出版座谈会暨中医良方研讨会举行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讲话中强调,《中医良方大典》就是传承挖掘中医药宝库的重要成果。我们不仅要将中医良方汇集起来形成大典,更重要的是要让中医良方活起来,用起来。要把良方转化为良药,把中医药做成中国药,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方法,将中医良方大典的https://www.shutcm.edu.cn/_redirect?siteId=2&columnId=6494&articleId=153309
10.成都中医药大学《伤寒论》51讲教学视频下载教研室还承担了国家大型文献整理专著《中华大典·医学分典·伤寒总部》的编撰工作。 21世纪初,本教研室傅元谋教授作为编委参加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五年制规划教材《伤寒学》编写。翟慕东教授作为副主编编写了全国研究生教育用书《伤寒经纬》,并作为编委参加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伤寒论》和《https://www.med2.cn/view/4354.html
11.弘扬中医药文化在歧伯故里?盐亭打造“歧伯中医药源头文化长廊”以《易经》、《内经》相融合,打造“歧伯中医药源头文化长廊” ,建造“中药博览园”、“中国原生药材产业信息贸易中心”、“中国中药材第三生命发展研究中心”,精心制作,匠心打造成“中国第一、世界之最”。 (杨纯 吴庆扬 涂德礼 文/图)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http://www.myhxlife.com/page238?article_id=4411
12.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项目实施方案13篇(全文)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精神,为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和利用中医药在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养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知识方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为做好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x2csz4f.html
13.太安堂中医药文化渊源秉承“秉德济世,为而不争”的太安堂堂训,柯树泉先生带领太安堂人挖掘太安堂中医药宝库,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导师团队合力历时五年,完成中医药巨著《太安大典》的编撰,并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证书,柯树泉先生亲自撰写《太安堂秘笈》、《太安堂经略》等日月星辰、北斗七星九部专业著作,升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播种中医药复兴种子http://www.taiantang.net/t_detail.asp?id=24
14.复兴中医药,广药先行者在归宗大典上,广药白云山小柴胡传承人马蓉向医圣祠进献了一盒以医圣千年古法工艺精心制造的御品小柴胡作为回家“手信”。医圣祠刘海燕馆长回赠了小柴胡馆的“金钥匙”,寓意中医药宝库的大门已经为广药打开,广药白云山将成为中医药伟大复兴的先行者。小柴胡馆揭幕仪式后,众多中外游客进入展馆观摩、学习,并观赏广药白云http://health.hnr.cn/zytg/article/1/1258596417690275840
15.“蝉蜕”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你见过蝉蜕吗?它应该是蝉的()最可能的诊断是 大题 患者女,30岁。四肢麻木疼痛、无力1周,逐渐加重伴呼吸费力1天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查体:神志清,呼吸困难,双眼闭合略差,四肢弛缓性瘫,上肢腱反射弱,下肢腱反射消失,无尿便障碍,无感觉障碍,无病理反射。https://www.shuashuati.com/ti/6c9b46408ae64875a0f80433af4599d2.html?fm=bd241b59349125c9c74b86ab01e3392153
16.中医药文化知识问答由于绝大多数中药新药是复方制剂, 但我国专利法目前只能保护中药配方和配方的剂量, 对配方的用途、加减则未能有效保护, 这对中药复方的专利保护是不利的。如果我国专利法对中药复方的专利保护力度不够, 势必会挫伤中药新药研制开发者专利保护的积极性, 影响整个中药科技的发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zqrx8l8.html
17.“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未来5年要这样干—优医迈医事热点5、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编纂中国中药资源大典,制定发布全国道地药材目录。完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及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数据,支持国家药用种质资源库建设。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提升行动和中药智能制造提升行动。建立健全中药质量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 6、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促进和规范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发展,推广太https://www.uemeds.cn/info/infodetail/27549
18.神形之际—百年气功研究文献全录(1912—2011)》《神形之际—百年气功研究文献全录(1912—2011)》是百年间中华气功研究发展的文献集萃,全书汇集9 042条气功研究学术专著、论文文献题录。作为《神形之际—百年气功研究鸟瞰》的姊妹篇,反映了气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朽传承,以及浩瀚的精神知识财富。本书气功文献条目涉及百年来气功训练有素者和科学家在气功修炼、http://tcmsstp.cn/index.php?doc-view-45993
19.《岳阳医院报》第78期(3,4版,中缝)岳阳院报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剧作家田汉刚写完《风云儿女》电影剧本,就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在狱中,田汉在香烟盒上为《风云儿女》写出了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托人带出监狱后,由青年作曲家聂耳谱曲定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提议:《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https://www.shyueyanghospital.com/Html/News/Articles/10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