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震后村民重建家园:生活已恢复期盼从未离去

牙屯村村民蒋昌凤和丈夫在家准备晚餐。

尤珠娜姆要把文创部落搬进村里。

10月中旬,九寨沟县漳扎镇上四寨村一组村民接到通知,可以从帐篷里搬回家住了。这一天,距离“8·8”九寨沟地震已过去两个多月。

42岁的米德强蹲在自家门口抽烟,在他身后,一座三层小楼基本完工。他原本计划,明年春天,等小楼建好后,租给旅行社的老板收取租金。然而,地震打乱了这个小家庭的一切计划。10月23日,他重新搬回老屋,尽管两边都是新房,但他认为“木质结构的老房子抗震能力更强”。

夕阳下,米德强转身从院子里推出一辆三轮小车,将院墙坍塌的砖头捡起,81岁的父亲挽起袖子也来帮忙。回家,就这样从加固院墙开始。

从米德强所在的上四寨村一路向下,还有牙屯村和漳扎村,都属于漳扎镇。曾经,这个坐落在九寨沟景区外的小镇旅游业发达,村民们开民宿、办餐馆、做地接、卖特产,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地震后,人们讨论更多的是小镇该何去何从。“还是继续整旅游哦!”人们蹲在路边,全然不顾来往货车卷起的灰尘,热烈讨论着。

建房间隙,客栈老板袁渊逗儿子玩耍。

守望相助

夜巡队,守护村子安全

漳扎村距离九寨沟景区入口仅4公里,共有村民315户746人。村里青山环绕、绿水依依,客栈、饭店依河而建,经幡和转经筒随处可觅。过去,接待游客几乎是所有村民的最大生计。

“地震来时,我们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保护好客人。”直到现在,谈起应对百天前那场天灾,村里人的语气中都会带着自豪。

在那个难眠的夜晚,村民们将自家的被褥、衣服全都拿出来分发给客人,不管认识与否。客栈老板袁渊,直到将客人带到县车站,才想起一岁的儿子还睡在客栈二楼,于是连滚带爬赶回村里。所幸,家人已经带着孩子离开。

震后,漳扎镇农房受损严重。1461户农房轻微、中度和严重受损,118户农房拆除重建,8户农房倒塌重建,村民们被短暂安置在帐篷内。

过去一百天里,作为村里的青壮年,袁渊很忙。在漳扎村一队,他和其他30多个伙伴组成夜巡队,分成两组,24小时不间断巡逻,排查新的风险点,保证村子安全。“我们在这里长大,每一条小路都能了然于心。”他说。

无数个深夜,袁渊和伙伴们一起,举着手电筒,目光滑过路边屋舍,脚步走过山底碎石,向村子深处巡逻。在呼呼作响的山风中,白水河的流水声忽近忽远。格勒上街18号,藏族风情的小院子里经幡仍在,转经筒安好,站在屋檐下,袁渊深吸一口气,继而跳起,一把拔下墙边一块摇摇欲坠的砖,“可别突然掉下来砸到人。”

在村上安置点的帐篷内,亮着点点灯光。那里,有袁渊他们的亲人、邻居、朋友,还有家。

如今,这支临时夜巡队,已经随着村民们的回家而解散。但村民之间的守望相助仍在继续,对于家园,他们有了更深的期盼——希望村子又热闹起来。

重建家园

加固维修,升级老门面

“衣服破了就自己补好,房子坏了就想办法修好。”11月13日,站在自家店门前,袁渊咧嘴做鬼脸,笑呵呵逗弄着小儿子。在他身后,一座二层楼的木质藏房已经打好地基,十多根约半米直径的顶梁柱深深扎进地下,柱身上,五彩花纹初现木屋未来的精美。

袁渊的客栈处于村口的好位置,过去客人多的时候,每天晚上院子里都会有篝火晚会。地震后,墙垮了,房子裂了,这个长着络腮胡子的粗犷汉子,如今变得精瘦。收拾好心情,他开始热火朝天地重建家园,“嗯,花花草草都要重新种。”

重建家园,这是目前整个漳扎镇村民的关键词。

在上四寨村,米德强家,垮掉的院墙已经被重新砌好,对于原本接近完工的两座新房,全家人商量后,决定干脆重新加固。在牙屯村,村口的游客中心在停滞修建百天后,工人们已重新动工,一砖一瓦,分外用心。

加固维修不能省钱,这是村民们的共识。在漳扎村,村民高高特意从重庆找来施工队伍,这位51岁的藏族大叔,通过“货比三家”,才从重庆请来这支曾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中有过民房加固维修经验的队伍。

这次,高高不仅把自家受损的墙面、柱子进行加固维修,同时还重新装修了一遍,贴上新瓷砖,升级老门面。

最近,高高心情不错,因为不但村里有10多家村民找到这家加固公司,就连其他受损村寨也有慕名而来的,“我们都特别重视加固房子,你想,修好了,我们和游客都放心。”

如今走进漳扎镇的大小村子,白天,男人带着手套和安全帽,脖子上围着汗巾,推着建材建渣来来往往,工地的敲击声远远近近;女人在家里动作麻利地做着家务。

寻找出路

出门打工,盼景区重开

庭树不知人离去,夏至还发旧时绿。

走进牙屯村,老树懒散斜着枝丫,沐浴着11月的阳光。树下,蒋昌凤和姐妹坐在石碓上,闲聊中等着卖菜车经过。从帐篷搬回家后,以前每隔一天就会进村的卖菜车,恢复原本频率。这天,她们想要买点新鲜蔬菜和水果。

午后四周静谧,这对好姐妹的聊天细细碎碎。

“韦胜林去成都打工了,他在县里招聘会上找到的活儿,屋头房子一修好就走。”蒋昌凤有点动摇,眼下天气渐冷,以往这时候,村里人慢慢闲下来,烤火聊天,等待来年的旅游旺季。可今年,大家会讨论以后的出路。

在漳扎镇的13个行政村里,牙屯村不算大,全村共47户147人。之前,蒋昌凤和其他大多数村民一样,将家里有着绚丽彩绘的客厅租给旅行社,一年能有一万元租金。现在生意淡了,光靠出租房屋似乎不太现实。

相比牙屯村,漳扎村的旅游业务更成熟。

“之前借钱装修新客栈,结果地震一来,客栈停工,钱也欠上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大家都期盼着景区重新开放,“我们想过,几十年都在干这个,以后还是想继续干。”

有着相同想法的还有蒋昌凤,她从村上知道,以后村里还是发展旅游业,打造马帮营地新景点,同时逐步恢复村里的客栈。

生活已经恢复,期盼从未离去。

蒋昌凤是汉族,嫁给藏族丈夫这么多年,她已经习惯并爱上酥油茶的味道。地震百天后,她的生活逐步回到从前的节奏,每天一碗酥油茶,做家务干农活,等到了周末,就盼着两个在县里读书的孩子回家。

已经是腊肉飘香的季节,牙屯村的幼儿园在9月按时开学,这个只有6个小孩的“袖珍”园子,每天依然会有稚嫩歌声传出。

漳扎村里,袁渊将以前的客栈招牌仔细收好,他并不准备换新名。在他心中,家乡就和客栈名字一样——九寨天堂,“九寨沟总会回来的。”

挖掘机在农家小院施工。

人物1

往返9次穿越“生死线”救游客

导游“锤子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生死有命,怕锤子。”跑出那个地动山摇的夜晚,导游张立狠狠说道。他和另一个导游李文华的命运,正是在地震的瞬间,被连在一起。

同是往返于九黄线上的导游,8月8日晚,带着旅行团,他们乘坐的旅游大巴都被地震逼停在神仙池路口附近。碎石如雨落下,整座山仿若被激怒的巨人,发出轰隆隆的沉闷巨响。

于是,此前素不相识的两人,在灾难降临的夜晚,成为最默契的搭档。

不足千米的路程,彼时艰险遍布。前方道路被垮下的石头和大树拦得严严实实,两位导游只得徒手扳断拇指粗的树枝,从密密麻麻的枝桠中,硬扒出一条生路。团里面有老有小,有伤员,所有人被集中起来,相互扶持,依次爬过每一个艰险的点位。一路上,飞石沙尘不断,让人胆战心惊,两位导游在前面探路,观察无虞后,再让游客火速跑过。

终于,两个旅行团的游客一个不少地被带出危险区。

“继续救人!”商量后,张立和李文华一次次折返,一次次努力,将伤员和被困群众带出。遇到走不动的,就背、就抬;碰到哭泣的,安慰、劝解。

那个夜晚,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回到成都后,两位导游竭力不让家人知道自己在地震中的经历,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就是把客人都带出来了。”其实,震后一周,李文华都没有平复心情,“怕听到响声”。由于九寨沟景区暂停接待游客,李文华去了趟峨眉山,平时就待在成都。

也正是因为在那个夜晚的携手相助,李文华和张立成为朋友,他们被网友戏称为“锤子兄弟”。今年10月,他们同时入选中央文明办公布的9月中国好人榜。对此,张立很平静,他说,在地震中,没有一个导游落下自己的团,在九寨沟里的导游们,带着数万游客有序转移和救援。彼时,一面导游旗就是游客的希望。

百天过去了,张立想借此机会调整一下工作方向。

如今,李文华重新开始带团,往返于成都和泸沽湖的他,依然将自己在九寨沟景区前的照片,作为朋友圈封面。这个曾在九黄线上奔波了3年的年轻导游,盼望着能重新用看似不经心,实则掩藏不住骄傲的语气,再次对着游客感叹:“才到芦苇海你们就觉得美上天啦,九寨沟前面的美景更多呢。”

漳扎村民宿老板泽旺佐盼望游客到来。

人物2

民宿老板泽旺佐:等到九寨沟开放我的客人还会回来

在九寨沟漳扎村碰到泽旺佐时,她正抱着一捆木柴,站在格萨尔酒店外打望。这个以木质结构为主的民宿,屋檐下挂满了灯笼。“你们是要住店?”如果不是她的自我介绍,没人能猜出,这位衣服和脸上沾满灰尘的大婶,是两间民宿的主人。

今年正好50岁的泽旺佐是土生土长的九寨沟人,为了不亏待自己的三个孩子,她卖过手工布包和串珠,制作过衣服。打拼数十载,最终开出两家大型精品民宿,客房数量超过160间。

加固重建“必须把质量弄好”

走进格萨尔酒店,院子里堆满建渣,房屋顶上刚浇灌完混凝土。秋千、高脚凳、小帐篷等堆在一角,依稀可辨这里曾经人来人往的热闹。“以前生意好得很哦,过年那几天都是满客。”提起酒店,泽旺佐来了劲。

泽旺佐喜欢夏天,那是传统意义上九寨沟的旅游旺季,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通过互联网,预定她家的民宿。夜晚,客人们聚在一起喝酒吹风,院子里燃起篝火,泽旺佐会穿起藏服教大家跳舞。

地震发生时,大家就聚在院子里聊天,“客房里一个人都没有,简直是万幸”。

那晚,泽旺佐也吓坏了。她甚至来不及思考,组织起客人就往河边撤,并不忘让员工带上所有棉被。送走游客后,她又一一清理出旅客落下的行李,自费邮寄给他们。

一个月前,泽旺佐从安置点搬回来,请来装修师傅,开始为酒店加固。除了为工人们做饭,她还亲自加入施工,任凭灰尘沾满全身。“做旅游可马虎不得,等到九寨沟开放,我的客人还会回来,所以必须要把质量弄好。”她说。

小学文化女商人

开出两家大型民宿

在漳扎村,泽旺佐是个传奇。只有小学文化的她,不仅是村里的第一个女商人,还开了两家大型民宿,客房数量一度超过160间。

泽旺佐见证了过去几十年九寨沟的变迁,看着这颗深山中的明珠惊艳世界,也靠着这一方水土,挣下自己的一片天。

由于手工做得好,她开始谋划起给当地人做衣服。泽旺佐性格很好,为人豪爽,找她做衣服的人多了起来,“我会给他们建议颜色和款式,加入自己的设计。”

上世纪90年代初,九寨沟旅游刚刚兴起,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游客蜂拥而至。泽旺佐开始转型做旅游。她腾出两间房,简单装修,开起小宾馆来。

“我的客源很多,自己的房间不够,就介绍给亲戚。”慢慢地,生意越做越大,两间房变成了两间民宿。“我们这代人呀,亏就亏在没文化。我这么拼,就是不想亏待孩子。”转眼间,泽旺佐的三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其中一个儿子还留学美国。

谋划开餐馆

让老员工回来上班

今年初,由于民宿生意好,泽旺佐斥资千万对其中一家民宿进行翻修。“总共四层楼高,我还加装电梯。”让她没想到的是,翻修还未结束,地震突然到来。

“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由于投资巨大,且现金流断裂,泽旺佐欠下600余万元债务。比起欠债,她更着急的,是跟了自己10余年的员工就此失业。想起他们,泽旺佐心里有愧,“我们就像一家人样,现在我也发不出来工资,他们只好回老家了”。

“以前,我一年四季都没闲过,每天都在往前冲,现在突然闲下来,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经过反复思考,泽旺佐决定做点什么,“还是要找活干,不能苦了老员工”。她计划着,在此前翻修的酒店楼下开一间餐馆,这样部分员工还能回来上班,“反正又不要门面费,挣的钱就可以发工资,我还能还点账。”

第一评

人在景在九寨就在

李晓亮

我们不忍触碰哀痛伤痕,但在百日节点,实有必要回顾这一路的休戚与共,守望相助。川人没被震垮,反在困顿逆境中,一再爆发出惊世豪情。汶川芦山如是,九寨亦如此。

携手共建家园,激发出空前的团结、乐观、坚韧、感恩和悲悯,短时内如核裂变般转为强大自救自新的勃兴之力,这才是数次大灾之后,人所共见的可求取的抗灾“最大公约数”。打不倒的,将使你更强大。听着很鸡汤,却是每一位川人,连年耳闻目睹之日常。

比如,位于景区口的上四寨村,村民信心不移“还是继续整旅游哦”“衣服破了就自己补好,房子坏了就想办法修好。”忙着加固检修翻新扩建的村民,坚信九寨天堂“总会回来的”;

往返9次穿越“生死线”救游客,入选“中国好人榜”的“锤子兄弟”,也是初心不改,几乎挥着难掩骄傲的导游旗,奋战一线;励志型的,如“小学文化做藏服起家,开出两个民宿”的女老板,只认一点“必须把质量弄好,做旅游可马虎不得”,所以震后哪怕停业,仍不乏老主顾等着新开业后“回来扎起”。

“重建时光,也是自我提升的准备期,未来两三年,随着高铁高速开通,九寨会更好。”准备把文创部落搬进村子的女孩说。她眼中“家乡的好说不完”的朴素想法,却与科学、绿色、人文、阳光的九寨重建思路不谋而合。“拓景扩容、多点多极”,重新洗牌,多点开花,是为了均衡发展大势。服务全域配套、产业全域联动、成果全民共享,重建也是民族地区的革新过程。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创新机制、强化保障,这都不该是套话,而是在官方和民间互动中,落实到一石一瓦,一车一房的民生业态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重建让民众利益成为唯一旨归,以宜居宜业的未来发展为补偿,实惠真真切切看得见,才是真正灾后重生。

就如新形成的“双龙海瀑布”,坚持环境友好、影响最小原则下,自然生态修复,可见可感。更隐性的,比九寨景更深的重建,显然是同样应“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九寨人家的发展规划建设。人在,景在,九寨自安。

THE END
1.青葱岁月李延光写的《青葱岁月》就像一组不着色的黑白照片,突然间把人带入一种带着淡淡感伤的怀旧情绪中。 很喜欢作者的叙事风格,白描一样不加渲染。看似漫不经心,轻描淡写,却把那时农村生活的困苦,孩子求学的艰辛,复读生的无奈,描绘的淋漓尽致。那时,我们这群生长于农村的孩子,早岁便知世事艰,升学是我们改变命运的唯一https://www.meipian.cn/21ji8hu4
2.头条文章电影讲述了80年代澳门路环黑沙海滩发现人体残肢的事件,警方重案组澳门司法部李Sir调查此案却发现八仙饭店郑氏一家在一夜间全部失踪。由此展开与八仙饭店负责人王志恒的斗智斗勇。片中黄秋生演技精湛,夺下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第一个凭免费电影片拿奖的影帝。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634766469643960533
3.棒棒的幸福生活:璐佳饭店生意正好,谁知突然出事了,这下麻烦了库克做客脱口秀推销苹果AI功能:长长的邮件点一下就精简了 9月25日 01:05| 市场资讯iphone库克3 星巴克刘文娟被扶正,多少有点赶鸭子上架 9月24日 14:00| 媒体速报刘文娟 八旬老太为领10个免费鸡蛋被挤倒身亡,法院:超市担责30%,赔偿9.9万多元 9月24日 11:10| 新浪新闻综合趣闻身亡八旬老太64 宿迁市宿城区司法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052182939/m1a457c59b001016h3t
4.我在饭店当服务员,这多时间生意有问必答我在饭店当服务员,这多时间生意有点好!一月份月经都是正常的,这个月月经只来了一点,是不是太劳累了?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王晓培 医师 妇产科 极速问诊 二级甲等 河北省河间市博康医院 问题分析:您好,女性的月经情况与自身内分泌因素有直接的关系的,如果内分泌紊乱或者改变的话,月经就有可能https://3g.club.xywy.com/wenda/101195461.htm
5.《非常嫌疑犯》电影剧本(非常嫌疑犯)影评就在火焰串到离油桶只几码远的地方,有一股液流泼到了油上。火焰发出嘶嘶声,停止蔓延。有两只脚跨在火焰两边。一股尿液从两腿间射下,落在甲板上。听见拉上拉链的声音。镜头随着这两只脚的移动,来到基顿所在的船舱位置。镜头上升到来人的腰部。他从一个兜里掏出一包雪茄,从另一个兜里掏出一个造型奇特的打火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902332/
6.探访日照城西旧货市场商家普遍反映生意很淡宋先生介绍,旧货主要卖给在外打工的租房者和开饭店的人,但是今年工地开工少了,打工的人也少了,工地里面的小饭店也少了,所以生意自然就淡了。 “往年我坐在店里一到下班时间就可以看到外面的摩托车呼呼地向西跑,今年打工的人少了,也见不着几辆摩托车了。”宋先生说,受大环境影响,往年零工一天180元,今年可能http://3g.sdchina.com/show/3507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