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大堂难见土特产扎堆店内礼品生意冷清新闻聚焦

”这家酒店一层的商品部,销售北京特产、茶具、箱包等商品,价格要比外面贵几十甚至上百元。”据邹筱月透露,去她店里买东西的基本都是公款消费,她给开出的发票都是商务费、住宿费、会议费等,“客人要什么我就给开什么票。

昨日,宣武门附近一家星级酒店商品部内摆满了高档商品,但很少有客人光顾。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李雪莹

往年临近春节,是各机关单位、企业会议的集中时期,许多酒店迎来送往、订单不断。然而在今年年末,随着反“四风”等深入开展,很多机关单位取消会议,酒店的订单随之大幅减少,酒店商品部也受到波及。

酒店商品部

礼品发票可开办公用品

1月20日,西苑饭店、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中国大饭店等酒店的商品部,很少能见到有客人光顾。

这些开在酒店里的商店,大多都销售一些名牌的手表、皮包、衣服等,价格不菲。以新世纪日航饭店商品部为例,一台ipadmini售价2880元,比外面售价贵七八百元。手表和女士皮包在2000元左右,五粮液等名酒的售价也在2000元以上。

不过在记者探访该商品部时,摆在柜台上的“纪念品”已经落了灰尘。4位销售人员围在柜台前聊天。

“往年这个时候,酒店大厅都会有很多会务人员迎来送往,不断把‘纪念品’递到与会人员手里,有时候不够就直接从我们这里提货。”一位销售人员说,从去年起,在酒店开会的单位明显减少,“纪念品”也卖不出去。

记者注意到,在这家商店的柜台处贴着可开发票的类型:办公用品、礼品、会议用品等。“我们这里的商品,都比外面贵些,顾客不多。”销售人员解释说,来买东西的一般都是要求报销的会务人员。

在西苑饭店的“精品廊”,半个多小时内,只有1位外国客人进入参观。该店销售主管称,店铺去年与往年比,销售额减少很明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酒店会务订单减少后,一部分客源随即流失。中国大饭店的地下商城Fendi时装店的店员也表示,往年都有一些机关单位订单,而去年至今,对公消费的都是一些公司,机关单位一个也没有。

酒店大堂

难见土特产“扎堆”

在昌平一家度假酒店,营销经理邵先生说,八项规定出台以来,酒店承接的会议数量明显减少。“往年年初,在大堂的过道上,各家单位的年会的会议指示板摆成一排。今年由于大环境压力,没有收到一个政府机关年会的订单。”

1月20日,在这家酒店的走道上,只贴着两家私人企业的年会指示标。邵先生说:“政府部门年会的单子都是大单子,除了开会、吃饭,还要买酒店温泉卡、商品购物券。今年商品部几乎没什么生意。”

这家酒店一层的商品部,销售北京特产、茶具、箱包等商品,价格要比外面贵几十甚至上百元。“往年政府部门的员工来买,用的是单位集体购买的代金券,但酒店的商品部现在门庭冷落,买箱包纪念品的店面临关闭。”

会议安排

不再准备“纪念品”

酒店生意的萧条,在北京一家国企办公室工作的常先生也有感触。他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安排公司会务、接待与会人员。“八项规定”出台前后,在为与会人员安排酒店、订餐和准备“纪念品”等方面,常先生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

“反腐”之前,公司用在会后订酒店的费用,平均一个月有10万元。“2013年年初以来,会后安排酒店、订餐的次数比以前少了一半,花销也比以前少了差不多一半。”常先生说,需要公司安排用餐的,主要是到公司考察的上级主管部门官员,以及与公司有合作项目的地方政府工作人员。

常先生说,2012年,几乎所有来公司开会的人员,会后都会给安排到星级酒店用餐,外地来京的要安排入住,还要准备“纪念品”。平均一个月有20多次,有时候一天两三拨人,但“反腐”之后,到外面吃饭的次数几乎少了一半,留下住酒店的几乎没有了。有时,一些人开完会后就走了,如就餐则安排到公司食堂吃自助餐,一顿15元。

以前订餐前,领导很少跟常先生说要控制花销。对董事长出席的宴席,“排场都会搞大一点。”但“反腐”之后,需要外出订餐时,董事长会明确交代,总花销不要超过多少钱。“吃饭前,我会告诉酒店前台哪些菜不要上,纪念品干脆全部取消”。

■个案

酒店礼品店生意“跳水”被迫关门

“最高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七八十万元的流水,2012年10月开始走下坡路,最低的时候一个月1.3万元。”去年6月,邹筱月(化名)关闭了自己开在湖北武汉一家五星级酒店内的礼品店,她很庆幸自己的决定,因为像她这样的店铺基本上都赔了。

邹筱月介绍,因为身边有朋友在酒店里开服装礼品店“挣了大钱”,她在2009年花29万元盘下朋友其中一家店,进入到这个行业。销售的商品包括高档男装、女装、行李箱包、皮带、冬虫夏草、香烟等。

在邹筱月店里销出的商品以公款消费居多,顾客包括电力系统的煤炭行业,还有政府部门。“我们这个行业是暴利,1万元的生意只有两三千元的成本。”邹筱月说,生意好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卖出40多件衬衣。

她回忆,这批男士衬衣是一个政府部门的人以“会务”的名义买走的,单件价格超过了2000多元。因为缺货,当晚只能坐着动车去外地调货,最终在第二天把货交到了买家手中,一单下来就是8万多元。“钱挣得很爽。”

2012年夏天的时候,邹筱月的店里每天还能进账七八千元,直至当年11月,她发现生意开始难做起来。“到了2013年,就更难生存了”。

去年开春,邹筱月店里的礼品基本卖不动,最低的时候月收入只有1.3万多元,而店面租金要8500元,她店里的四名营业员工资全是倒贴出去的。“我开始还在找问题出在哪里,换营业员,换店面装修,都没用。”

据邹筱月透露,去她店里买东西的基本都是公款消费,她给开出的发票都是商务费、住宿费、会议费等,“客人要什么我就给开什么票。”

但去年她发现,店里开出的发票减少了很多,有的月份完全没有开出发票。“不会像以前那样老有人发短信给我说要开什么样的发票。”

撑到去年5月,邹筱月手上压了30多万元的货。最终,她以5万元的低价将店转让了出去。

邹筱月说,她认识的同行现在基本都赔钱了,其中一位朋友,从最风光时的10多家店,到目前仅剩6家艰难维持,且都到了面临关闭的境地。“他们也和我一样,基本都快要破产关门了,都在寻求今年转型或改行。”

THE END
1.守着个“半死不活”的酒店怎么办?尽管酒店业复苏在各行各业中还算相对较好的,但目前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特别是2024年第二季度,酒店业的大盘经营数据未能达预期,这个五一假期较之2023年的五一假期明显差距大,数据可谓下滑明显。目前很多酒店老板们是不是守着一个“半死不活”的酒店,不赚钱但舍去又不愿意,在痛苦中坚守,加上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不知道https://www.shangpu99.com/newsdetail/id/9456.html
2.东莞扫黄后娱乐场所生意冷清复工遥遥无期新闻频道“对不起,我们现在只提供住宿及餐饮服务,没有桑拿服务。”这是该酒店前台,对所有询问客人的统一答复。 几百米外,康乐南路旁边小巷的四川面馆里,老张在感慨生意难做,面馆销量跌到了从前的三分之一。“一月份房子到期,我就回家不来了。光指望那些打工仔打工妹,赚不到什么钱。”老张说这话的时间是12月20日晚上8点https://www.hnr.cn/news/gnxw/201412/t20141231_1772649_3.html
3.栞噶羰亍靶〗恪彪b做熟客生意出台價漲至千元財經這是個簡單鏈條,工廠不景氣,資本轉入見效快的酒店業﹔酒店密度太大,涉黃成了贏利的保障。然后問題來了,色情服務絕跡之后,酒店業要怎麼辦?如果撤資,下一個投資方向在哪呢? 胡老板不知道。 第2夜 兌店生意冷清 “復工”遙遙無期 “我在東莞快10年了,這麼長時間跨度的掃黃,還是第一次見”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2014/1231/c66323-26304070.html
4.劲旅网的微博破纪录的200万+套餐销量,压不住高星酒店的双十一焦虑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c +关注 劲旅网 11月6日 15:29 来自微博weibo.com 其实这个领域隐性门槛非常高,不适合大部分人进来捞金。#旅行也是我疗愈童年的一种方式# #心灵疗愈# #疗愈旅行# °疗愈旅行,一门赚钱的好生意? ?https://www.weibo.com/ctcnn?refer_flag=1005055013_
5.我想请问一下我在一家酒店上班酒店的生意很不好酒店没有生意的时候强酒店确实生意不好的话,申请仲裁多半也很难得到支持。建议换工作。https://www.66law.cn/question/9227569.aspx
6.七夕花店酒店生意火爆商家打“爱情”牌抢“甜蜜”商机昨日下午,记者走访龙昆北路与龙华路交叉口附近的花卉一条街时,各花店的店员正马不停蹄地包装七夕预订花束,其间不时有市民进店询价、买花,生意十分火爆。 记者在花卉一条街某花店看到,该店售卖的七夕花束均以红玫瑰作为主打花,有33、52、99支装等,价格在300元到780元不等。该店老板介绍,由于货源地云南昆明遭受http://m.ahwang.cn/ios/p/2148648.html
7.圣爵菲斯酒店的转型发展之路这在酒店同行中恐怕是难以想象的。又比如,酒店把原来生意冷清的壁球馆改造成了头疗养生馆,营业收入由过去一个月不到 2万元变成了每天2万多元。还比如,酒店把原来空置的地方改造成办公用房出租,成为了酒店稳定的营收来源。所有这些,促使康体娱乐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为酒店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http://whhlyt.hunan.gov.cn/news/wlyw/201909/t20190910_548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