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有话说:一个小小的胶带,竟引得两岸人民争相追捧。可见台北故宫博物院此举是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平民大众之间的距离。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文化衍生品上的丰富创意,其根本原因是源自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与渴望。
这两天,台北故宫推出的以康熙朱批“朕知道了”设计的胶带纸,在两岸引发热议及追捧,大概每个看到的人都会大呼:“好可爱啊,给朕来10卷!”我以为,这个礼物最适合下属买来送给上司拍马屁,想想上司每天豪情万丈地以一段“朕知道了”批复各类文件,三分言简意赅,三分高深莫测,三分意味深长,再加一分调侃恶搞的真趣味——上司玩得龙颜大悦之余,下属可就升官有望啦!据说,未来这个胶带纸系列会推出20款——这让人很期待台北故宫还能祭出什么创意,比如会不会来一句雍正批给年羹尧的那句“朕极爱你”?卖卖皇帝的朱批不算什么,台北故宫可是连皇帝的脸面都敢卖。比如他们卖的一款便条纸叫“宗心为你”,是把馆藏画作里的唐玄宗头像设计成卡通可爱版人物,三撇小胡子,两个红脸蛋,一下子把皇家气象变为现代动漫。而用撅着小嘴的唐朝仕女卡通人像制作的另一款产品则叫做“想入妃妃”——这样别致独创的设计,即使是对唐朝文化不感兴趣的人也会被吸引。
纵观台北故宫礼品部,仅仅是胶带纸、便条纸这类设计文具就多达588种,更别提各种设计和做工精致的出版物、艺术纪念品等——文化是软资产,这一点台北故宫显然很擅长经营。不过,台北故宫真正的生意经,还是传播文化。那些买了胶带纸的人,也许是个爱打动漫、对历史文化不感兴趣的青少年,但耳濡目染康熙手迹后,说不定他们会对书法产生兴趣,又或者被吸引去参观台北故宫的奏折展,从而对康熙这位皇帝的生平、性情感到好奇,继而研究起清史……我觉得,这才是“朕知道了”创意者的真正目的。小编有话说:好的创意总能让人会心一笑、心悦诚服。台北故宫的“生意经”的确有自己的一套理念。“稳、准、狠”的抓住了年轻人的心态和娱乐精神,拿古代遥不可及的古代帝王调侃取乐。这种做法既有文化内涵,又能在实用的基础上幽人一默。小编想想这霸气的康熙“墨宝”黏贴在纸张或者送人礼盒之上时,手中的礼物立即有了岁月的痕迹,且又会因皇上的“一笔封印”而顿时倍感身价不菲,也难怪网友疯狂购买和转发,直呼“要收藏”!
小编有话说: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对文化衍生品的创意上必定是更胜一筹的。从细节之处可以看出,大陆的旅游纪念品在近些年并没有进步,原地踏步的销售着年轻人并不感兴趣的甚至觉得是些“土掉渣”的玩意。当然,文化需要一种互动,台北市民可以将故宫看成自己的历史课堂、历史圣殿,随时随地的享受着低廉的票价静静的穿梭在古典文化的长廊里;而北京的故宫几乎让旅行社围剿了,急急地瞥上一眼也不能静静的游历,而文化产品上自然也就难免浮着一层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