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12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举办了以“为转型而设计”为主题的国际设计学术活动,其中主论坛围绕“设计研究:技术与意义的革新”展开。来自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应放天教授,带来了“科技设计温暖世界”的演讲。
应放天教授说设计给他的最大感受是温暖,他也最想把设计温暖的力量,传递给所有人。他谈到了设计和文化的融合,不应该抛弃文化来做设计,但是设计也不应该受限于复古、民粹,设计的本质是创新,是寻找真善美的平衡。
重点获益
·了解什么才是设计的本质
·了解设计如何与文化相结合
·了解为何设计师要具备创新能力
精彩节选
·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素养?我不知道,因为这也是我努力的目标,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不管是搞设计的还是做管理的,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都必须修身,文创修身是设计未来创新的源泉。文创很难让你立命,但是可以让你修身。
·我们把传统的工业美术,花了一代人两代人的心血,变成了现代的工业设计,结果现在把工业设计又退回到工业美术,美其名曰:个性化定制、文创产业。
·文化很重要,文化是产业与社会可持续的基础,产品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但是,如果太注重外在形式,就会限制大多数设计师进行超验、抽象的终极思考。
·设计从来不是以科技为本的,设计从来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从来不是以艺术为美的,设计是以寻找人机环境的和谐为本。
·设计的本质是创新,是寻找真善美的平衡。
·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复古文化背后隐藏着极度的不自信,这是中国设计的一个倒推。
·民粹文化正在冲击着理性文化,把底层的现场快感当做第一坐标,但文化艺术一旦受控于民粹主义,很快就会走入惊人的低谷和荒凉。
·成功的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敏感的反应能力和出色的创业能力,同时要善于提出和整合跨学科的思维。
·设计师需要融合企业家精神,设计师与企业家拥有共同的灵魂——创新。
谁适合学习这门课?
·设计教育者
·设计管理者
·设计学生
关于为转型而设计论坛
其它金额
支付宝
打赏完成之后关闭弹窗即可
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信息产品设计系主任。面向产业提升,探索”D+X”的培养体系,成果仅为嘉兴集成吊顶就形成了300多家近100亿的产业聚集效应,占全国70%市场份额;成果支撑了工业设计国家特色专业、创建了信息产品设计专业和竺可桢学院设计创新班,指导学生获各类设计大奖70多项,获实用及发明专利260件。先后主持863课题、科技部“核高基”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及重大横向项目20多项;累计发表SCI/EI检索论文1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6项已产业),实用新型专利50项,软件著作权9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获得IF及reddot等国际著名设计奖47项以及国家精品课程2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