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到底是什么?我梳理了4位顶尖大师的答案优设网

大脑宕机几秒,词汇卡在了嗓子眼里,怎么也挤不出来。这时候,面试官微笑地看着我,笃定道:

“设计是用于解决问题的。”

我点头。

于是,我决定翻翻压箱底的存货,和大大们进行了一场跨时空的交流。

设计就是设计一种能生产设计的设计。

JohnHeskett:

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和定义涉及的领域太广,这样也造成了其他的混淆。比如手工艺设计、工业设计、商业设计、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时装设计和交互设计等都可以归入设计名下。

有些活动为了显得更为专业,只要跟“设计”这个词沾边,都挤进了设计活动的名单中,比如发型设计、指甲设计、花卉设计,甚至葬礼设计。

Reyue:

按照您的描述,似乎一切都可以是设计,那设计的边界在哪呢?是否存在被滥用的嫌疑?

这个词之所以被如此任意地滥用,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不是一个具有统一标准的行业。它不像法律、医药或者建筑,这些行业都要求从业者持有行业执照或者类似的资格证书。它们有既定标准,受自评性机构保护,有各自的行话,而且只接受通过规定程序获取资格的这部分人。与之相反,设计活动因缺乏一个统领的概念或机构,被一而再而三地细化了,也正因为此,任何人都能够使用它。

在此种混乱的情况下,为了找出一种模式,围绕设计展开的讨论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

对设计的重要性和价值并未达成广泛的共识,因此必定会造成一些误解。作为一个词而言,设计十分普通,但它本身充满各种矛盾。设计有着大量的呈现方式,但是我们缺乏清晰的定义来对它们进行一一界定。作为一种实践,设计生成了大量的素材,其中很大一部分生命力短暂,只有一小部分能长久保留。

简而言之,设计从本质上可被定义为人类塑造自身环境的能力。除了人类,地球上没有其他生物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使我们能够以独特的方式改造我们居住的地方。若是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就无法界定何为人类文明,何为自然世界。

设计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像语言一样界定了人类的本质特征,使人类远远优于其他物种。

设计关心的是事物应当如何,关心的是设计出人工物以达到目标。

HerbertA.Simon:

工程、医药、商业、建筑、绘画这些职业关心的不是必然性而是权变性——不关心亊物是怎样的,而关心事物可以成为怎样,简而言之,关心的是设计。

创造一门或多门设计科学的可能性同创造任何人工科学的可能性一样大。这两种可能性要么并存,要么共消。

从历史上看,从传统上讲,关于自然事物的知识的教授是科学学科的任务:自然事物的存在状态怎样,它们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关于人工物的知识的教授是工程学院的任务:如何制造具备人们期望性质的人工物,如何设计。

工程师并不是唯一的专业设计师。凡是以将现存情形改变成期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生产物质性人工物的智力活动与为病人开药方或为公司制订新销售计划或为国家制订社会福利政策等这些智力活动并无根本不同。

设计是所有专业训练的核心,是将专业(Profession)与科学区分开的主要标志。工程学院与建筑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医学院一样,主要关心设计过程。

所以,简单理解。您认为,科学研究的逻辑是“是什么”,技术手段是“可以怎样”,而设计研究的范畴是“应该怎样”。而某些社会科学处于中间地带,同时负担着“预测”未来的使命,这就多少带有“设计”的色彩了。

“设计”一词有多重含义,它既是动词也是名词——是一个动作,也是一个结果。它涵盖整个人类解决问题的各项活动,既有纯粹的、过程驱动的建造工程,也包括带有艺术性、诗意性、象征性、争议性的、更富创意的工艺制作。

“designare”,意思是“做出、想出、选出。到17世纪,它意指做出艺术性的图案,或者是想出一套建造方案。从那时起,“设计”多少具有了其涵盖一切的特性,尽管大多在形式与功能间寻求均势。

著名的艺术与设计史学者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在1951年说过:“美学不再是一种仅限于美的学科;科学也不再对美的要素视而不见。”没有哪个设计会忽视外观,只不过它们之中有些是不可见的”,例如机器的内部;或者整件产品都是由功能决定的,例如釆矿钻头。这背后的原因颇为复杂:毫无疑问,美让物品在使用时更愉悦,但是在此一件实用性甚佳的物品也是美的。有一句关于设计的格言可谓道出了真知,它是这样说的:“看上去正确的,才会是正确的。”

设计还能成为探讨各种观念、看法和价值判断的载体,因此,存在着设计语言,

它可以非常理性,也可以富有诗意。在某种程度上,设计学科是在用一种非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

一件物品的造型与功能体现着其设计师的个性与思想,还有他们对待物与人关系的态度、对设计的社会角色的认识。一件设计品还能传递出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语境,影响其概念发生和最终实现。设计的故事可以视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简史,亦或是人工制品如何塑造我们生活的历史。

设计是为了达成有意义的秩序而进行的有意识且又富于直觉的努力。

VictorPapanek:

人人都是设计师。每时每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设计,设计对于整个人类群体来说那是基本霈要。任何一种朝着想要的、可以预见的目标而行动的计划和设想都组成了设计的过程。

只是近些年,我才觉得在设计的定义中加人“富于直觉的”一词比较重要。“有意识”意味着理智、思考、研究和分析。在我原来的定义中没有创造过程中的感觉/感情部分的,毕竟,直觉本身作为一种过程和能力是很难被定义的。

尽管如此,它仍然深刻地影响了设计。因为通过直觉的洞察力,我们就有了鲜活的印象、观念和想法,我们在潜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的层面上就不知不觉地把它们汇集了起来。

直觉是“怎么”对设计产生影响的,这一问题并不能倚仗分析去解答,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例子来解释。沃森和克拉克的直觉告诉他们,DNA(脱氧核糖核酸)链很可能是螺旋结构。从这个直觉开始,他们展开了研究。最终,直觉的洞察变成了现实:的确是双螺旋结构!

原研哉老师说过,“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答案似乎各不相同。比起答案,或许问题更能帮助我们梳理问题、洞悉本质。

设计可以是一门科学,也可以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抑或两者都不是(Rowland,1993)。

Nelson等人(2003)在《设计方法》一书中把设计哲学阐释为一种传统和文化。他们认为,设计者本人并不遵循某种设计过程的模式,也不是以一名熟练的行动者之身份闭门于“设计空间”之中,而是作为一位具有设计传统的成员置身于大千世界之中。他们的观点认为,设计从根本上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向着渴望中却永远未知的状态塑造这个世界。

《设计的故事》中提到,设计还能成为探讨各种观念、看法和价值判断的载体。菲尔夫妇认为,设计学科是在用一种非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一件物品的造型与功能体现着其设计师的个性与思想,还有他们对待物与人关系的态度、对设计的社会角色的认识。一件设计品还能传递出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语境,影响其概念发生和最终实现。

设计虽与问题解决密切关联,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解决都是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对于问题的理解和对于问题的解决可以是同时发生的,也可以是先后发生的(Rowland,1993)。问题可以定义为一个人由于知识基础和技能不足而面临着他无法掌握的情况或任务。一个问题有三个特征:初始状态、期望的最终状态,以及阻止从初始状态向期望的最终状态转变的障碍(Seel&Dijkstra,1997)。而障碍的类型决定了问题解决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设计关心的是新事物的构想和实现(Archer,1979)。

设计是一个目的导向的过程,目的是构思和实现某个新事物(Cross,1982)。

设计师具有的设计能力界定为一种具体领域的问题解决能力(Smith&Ragan(2005)。

设计的特征是以过程为导向、以系统性为保证、以模型为表征、以理论为基础、以数据为依据、以细分和专门化为特点、聚焦于解决问题(Smith&Boling,2009)。

距离我开始接触设计,10年过去,在整个设计生涯里,设计的定义,从来都不是固定、单一和简单的定理公式,最初的最初,我觉得设计就是画图,拿着笔在纸上、在画板上勾勒一个一个的图形,并强行赋予其某种含义。

被社会反复毒打后,对设计的认识不断被刷新、被打开,对于设计师这份职业,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比如,视觉实践者、企业家、制造商...都可以是设计师,对于设计的定义和理解也将随着你的角色和所处的具体情境,不断发生变化,“解决问题”或是“解决棘手问题”并不能成为“唯一真理”。

比如,设计也可以是塑造文化,引领趋势的手段、过程和结果。

THE END
1.什么是设计?设计都干啥呢设计是什么,就是把需求变成类。 怎么变成类呢,就是就需求的共性和个性做合理的分割。 静的是共性,变的是个性。 保证,共性的稳定,也保证个性的灵活,这就是设计。 设计就是一系列的数据和关系。 数据和关系就形成了结构。 结构和关系的结构就可以模拟出大千世界。 https://blog.csdn.net/xie__jin__cheng/article/details/144019315
2.设计的本质是什么?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blockquote>Future Simple的创始人兼CEO Uzi Shmilovici写了一篇文章,里面谈到了设计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我们编译如下,供各位参考。</blockquote> 出色的设计很好,但是用户体验最重要。Path 2.0的设计就很出色,但从作者自己的感受来说,Path实际并没有没有什么用户,本人仅用过两次,周围使用Pathhttps://www.36kr.com/p/100143.html
3.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设计是一个将创意、美学与功能性结合的过程,旨在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的作品。其本质在于解决问题和满足用户需求,通过视觉、交互等方式传达信息和价值。 Adobe国际认证作为权威的设计技能认证体系,涵盖了从产品技能到职业技能的多个级别,广泛认可于全球148个国家及地区。获得Adobe国际认证证书,意味着设计师掌握了专业https://www.adobeacp.com/content/news?id=1722225397003797
4.设计的本质是什么设计的本质是怎么样的呢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设计的本质是怎么样的呢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 小学教育 精选回答 1、设计的本质就是要通过适当的外部形状、色彩充分但不夸张地、真实而不虚假地表现出产品的内涵。设计的本身是创造,是人的生命力的体现。设计师前瞻信的构思是设计创新的来源,是人类都必须依赖的生命力与原动力。创新其实就是https://edu.iask.sina.com.cn/jy/2YgYSClubAT.html
5.设计的本质是什么设计必须体现设计师对于内容或是自身创意如何表达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基于用户、基于性格、基于经验。 以上就可以提取出几个阐述设计含义的关键词:关系、感觉、洞察、用户、过程。 利用这些关键词,可以比较客观地回答问题“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是什么?”。https://www.jianshu.com/p/d1fadf84dc0e
6.设计是什么,设计的本质是什么设计是什么,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设计的本质在于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是人用现有的科技知识和社会人类学知识进行创新的过程。这个设计源于我们的想象。设计将情感与美学结合起来,同时也结合了技术与逻辑。设计是美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是经济、技术和社会趋势的综合体。接下来就由小编为您介绍设计是什么,设计的https://www.36dianping.com/news/5737.html
7.未来课程如何设计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余安敏(上海市“双名工程”导师及基地主持人) 未来的不确定性给未来课程和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们在设计未来课程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学习的本质。有些教师对学习的认识比较简单,认为学习无非是传授知识,然后解疑释惑,再之后做练习题。学生经过大量训练后考好每次考试,打通升学路径……但这并非是http://www.jyb.cn/rmtzgjsb/201911/t20191105_272754.html
8.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读《设计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在生活中,怎样去寻找幸福呢?就要从生活的点滴开始。我认为现在的日本是个很理想的生活场所,因为经济太热的话,人们只会一窝蜂地盲目做事,无暇去思考什么是生活的本质,也就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日本设计于国际上之所以拥有牢不可破的地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长处非常清楚。当每一个人都盯紧中国市场https://www.huxiu.com/article/8441.html
9.工业经济领域百问百答41.什么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本质与核心是什么? 答: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生产方式。 https://www.zjk.gov.cn/content/bwbd/197960.html
10.从工业设计到游戏设计:形式功能与游戏的本源价值论本质 在正式开始之前,先谈谈什么是工业设计,相信很多读者对工业设计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而对工业设计了解的人往往也非常对定义这个词情有独钟。了解不同人对相同事物的定义,有助于我们窥探到不同人脑海里的思维王国,所以我们有游戏就是去克服本可以避免的困难、游戏是一系列的选择等等说法,这些东西足够有趣,也足https://www.gameres.com/81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