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设计师:推荐大家学习的通感设计方法优设网

进行产品设计时,有两个核心点。横向从定位产品再到数据回测的体系服务中。纵向分解出两个触点,即需求点与结束点。

心理学家DanielKahneman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人们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时(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和结束时的感觉。所以,在进行服务设计升级中,峰终体验至关重要,将低噪音让用户的体验达到一种心流的状态。

峰终定律是一项描述我们如何认知和记忆体验的心理学定律。

例:在宜家购物有很多不愉快的体验,比如只买一件家具也需要走完整个商场、店员很少、要自己找货物并且搬下來等等。但是,顾客的「峰—終体验」是好的。一位客戶关系管理顾问说:对我來说,峰就是物有所值的产品,实用高效随意体验的展区,美味便捷的食品。終呢,可能就是出口处那1元的冰淇淋!

然而,在现实的项目推进中,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存在认知损耗,在不同认知的交流中,存在信息丢失与噪音,如何精准快速的找到其中的峰终体验?

我们在收集用户反馈的时候,是否会收到类似:颜色丑、看不懂、不好用等主观非理性的描述。更多时候,用户所能表达的仅是体验结果所带来的感受,并不是用户诉求。

例:上图中我们的品牌升级项目,就有部分用户反馈颜色改的太丑了,他们很难接受,深入调研发现用户在说的「丑」并不是颜色本身的问题,在南方某些地区,进行投资前有讨彩头的民俗,只有黑白让用户觉得不吉利,寓意不好,所以我们进行了风格微调,将白色换成金色,增加了一些神奇小红点的指引,再次进行用户反馈调研,满意度达到90%以上。

通感设计方法的认知体系,就是为了减少干扰与损耗为核心,让我们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预期的产品设计。

通感是一种修辞方法。人有五感:视、听、嗅、味、触,在描述事物时,以一种感知代替另一种感知进而达到通感的状态。

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这样描述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通感设计在流程上分为4个阶段:

产品性格在designcycle中不断完善,期间决策点也有自身designprinciple。

对需求的洞察和解读是设计师必备的重要技能。我们都知道用户内心很难把握度量,用户洞察和解读一是靠天赋,比如有人天生敏感;二是靠经验和积累,在这个环节有一整套的方法给设计师提供工作中最快捷的选择。

从以上4个方面出发,将所有日常普遍的设计原则,高频出现的设计原则及最合适的组合方式进行了梳理,而且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特征,设计师也可以选择不同侧重的设计原则来搭配使用。

大家比较熟悉的服务价值构成中,价值是最终的核心,服务价值公式是:利益+体验+效率。

而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规律的理论(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规律)。用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这个公式,就拆解为:特定需要、产品服务、购买意愿和能力。

1.特定的需要——缺乏感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需要以一种「缺乏感」的形式体现。需求来自于一个缺乏感。

例:本来假期在家宅着睡觉或者追追剧看看综艺也不错,但有时候一刷朋友圈,朋友晒各种高大上景点,人少景美,一对比,发现自己也想去玩,这样缺乏感是不是就出来了?

2.特定的产品和服务——目标对象

单有缺乏感构不成真正的需求,缺乏感加上目标对象,需求形成了大半。

例:有时候不想上班,觉得上班很累,钱少事多离家远,想休假放松一下。价值观不同,想要放松的方式会不同,可能是宅在家睡觉,可能是吃点好吃的,也可能去旅游散心。

3.购买意愿和能力——行动能力

缺乏感只是一种感觉,不是需求。缺乏感加目标对象,在配合用户行动能力这一重要环节,就构成了需求。(这里的行动能力不仅包括用户的购买能力,还包括用户信任程度、用户学习成本等。)

例:欧洲十日游可能大部分人都喜欢,但是大部分人都不会付出行动,因为没有假期、没有办好签证、最主要的可能是没有钱。(说到这里想到个段子,所有的愤怒基本都是来自没钱,所有的励志基本都是来自于想要赚钱,所有的幸福基本状态都是来自于有钱。)而有了上面这些条件,才会付出行动。

所以,经济学需求构成要满足缺乏感、目标对象、用户行动能力这三个方面。

我们设计师熟知的需求分析方法:动机——场景——行为

定位用户需求

分析法与经济学定理两者结合,我们就可以更精准的定位用户需求为了避免陷入因各种噪音而产生的伪需求中不可自拔,缺乏感和目标对象,形成了用户行为的动机,缺乏感和用户行动能力形成了特定需求的应用场景。目标对象和行动能力决定了用户的行为路径。

如何将需求低损耗的落地形成方案?也就是这个部分我想介绍的内容:通感语言环境。每个项目的设计流程不同,项目的类型、资源、环境、人力情况等也都不同,所以设计师要根据项目情况,考虑最合适的组合。

荀子他老人家常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越高频的协作就需要更多的积淀。

以网易贵金属为例,介绍一下通感语言在设计中的4个关键点:

1.整体的工作流程

这个部分整理了设计师日常工作之间与产品、开发沟通中的高认知误差节点处理方法,从新人各种权限申请开通,到需求流程各类黑洞,为每一个设计师保驾护航。

2.局部流程

给予不同岗位的设计师,一个基准设计思路,以及关键环节中协作沟通的标准方式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3.工具升级

4.协作升级

交互视觉同时介入,交互的左脑逻辑思维视觉的右脑感性思维的配合协作更需要通感语言的标准化,在提高效率、降低沟通损耗,各取所长保证项目质量与用户体验。

最后《通用手册》让团队可以高效输出一致风格的设计,项目升级时,仅需更新《通用手册》即可与产品、运营、开发达到信息的一致性,同时组件化的开发也提高了开发阶段的效率。

数据收集的目的

数据收集的目的是分析,如何分析出有价值的内容才是核心,数据收集这个环节也是通感设计沙漏可以持续运转的核心动力,资深设计师口中经常提到产品思维,而产品思维的前提是对市场的了解深度、对环境的敏感度以及对商业价值的敏锐性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分析出有效数据结论的基础。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受众的喜好特征也会随着流行趋势的变化不断改变,评估自身核心竞争力、优势资源;竞品数量、竞争强度;上游渠道的趋势特征;下游市场变化、用户喜好变化等等这些内容要从何入手呢?

通感设计将这个部分拆分为5个要素:产品地图、产业分析、竞品分析、用户画像、用户行为分析。

1.产品地图

每个季度持续更新的产品地图意义有两点:第一、可以让团队成员快速了解产品的全貌,同时,任何人员调整都不会对项目造成影响。第二、更清晰的全局视角,让每一个设计师理解手中工作;在整个项目中的定位;避免过于纠结细节而造成过度设计;保持产品设计整体的平衡。

2.产业分析(行业分析)

是用研同学日常的核心部分,包括整个产业链全貌,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最新的产业变化趋势,以及我们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定位是整个分析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需要信息同步的关键内容。

例:上图为网易保险对保险产业的产业链分析框架图。

3.竞品分析

△图为网易保险对保险行业竞品的分类梳理

同时,为产业分析、竞品分析更是需要持续不断的维护定期更新的一件事情。分析报告来自交互、视觉、用研的协作产出,在分析中会增加团队的配合默契也是这个部分非常有价值的收获之一。

4.用户画像

这一定是所有用研同学最核心的工作之一,相信各个公司都十分重视,我这里就不在重复展开了。

△网易贵金属的一类具体用户画像

5.用户行为分析

△上图是网易贵金属推送和圈子的一版用户路径结构图

通感知识结构

通感设计的体系介绍已经接近尾声,如何更好的适应这个认知体系?

任何结构体系的搭建,都是从0到1,从1到N的过程,在技能结构搭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起定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而在思维结构上,我们应该努力去提升三种能力:感知力、判断力、创新力。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新时代的设计师不仅要成为创新思维的驱动者,更是跨学科、跨文化的跨界「指挥家」,通感设计思维在每一个细节,去打造更近准的产品性格,保持目标用户与产品气质的一致性。

经过深入的研究探索,通感设计方法经过2年的不断发展完善,上百次的调研实践、总结思考,完善为一套帮助产品设计者们输出始终如一设计理念的认知体系。

THE END
1.探索工业设计的起源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工业设计的起源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工业设计是一个源远流长的领域 它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工业设计为产品注入了艺术美感 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这项领域的成就离不开众多杰出人物的贡献 他们为工业设计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道路 https://yundeesoft.com/124001.html
2.设计的起源素材网站图片免费下载共有1156882个设计的起源相关内容为您呈现 设计起源天古设计师林起源家装设计师的起源于哪里家装设计师的起源是什么现代设计的起源ai面孔起源设计图包装设计的起源与发展教案包装设计的起源和发展阶段包装设计的起源是什么时代包装设计的起源发展过程包装设计的起源是什么起源设计 https://www.zcool.com.cn/tag/ZMjg5NzAxNg==.html
3.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设计教程世界平面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平面设计的起源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象征。在人类原始生活逐步走向文明的起始阶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将自身的思想感情用符号形式来传达。从历史资料记载的结绳记事演变到图形符号,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文明进程中的大转折。在文字出现以前,人类就是依据各种图形符号进行记事与交流,http://www.333cn.com/shejizixun/201919/43498_149299.html
4.绿色设计起源绿色设计起源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贺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https://www.sdada.edu.cn/info/1092/3309.htm
5.包装设计的起源及发展包装设计的起源之古代文明 包装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在古代文明中,人们开始意识到包装对于商品交换和保护至关重要,于是开始研究和发展各种不同的包装设计。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利用纸莎草、棕榈叶和麦秸等材料,制作盒子、绳索和纸袋等包装物品,用以包裹食物和贵重品。这些简单而实用的包装设计,不仅提供了http://www.chinauci.cn/news/latest/49528.html
6.20世纪设计史上的一大潮流!工业设计中的“流线型设计”?有多亮起源 流线型设计风格起源于空气动力学。20世纪初,随着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普及,人们开始关注空气动力学对设计的影响。空气动力学研究表明,物体表面的形状可以影响其在空气中运动时的阻力。流线型形状具有较小的迎风面,因此在空气中运动时阻力较小,可以提高速度和效率。 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39922.html
7.室内设计的历史起源发展王猛设计师室内设计的历史起源发展 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巳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已存在。 自建筑的开始,室内的发展即同时产生,所以研究室内设计史就是研究建筑史。https://www.shejiben.com/sjs/509596/log-24769-l116695.html
8.标志设计1、标志设计起源 标志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图腾"。那时每个氏族和部落都选用一种认为与自己有特别神秘关系的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标记。。最初人们将图腾刻在居住的洞穴和劳动工具上,后来就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成为族旗、族徽。国家产生以后,又演变成国旗、国徽。 http://www.szquanli.com/sheji/655.html
9.关于游戏任务设计的一点思考(1):概念与简史但这种官僚而枯燥的管理方式,显然不应该是任务设计的起源。 你们有谁觉得拿到每周工作任务表的时候觉得特高兴特好玩么?没有吧? 你们会因为工作任务特复杂特有挑战性觉得充满了乐趣么?不会吧? 明明工作也有行动啊。明明工作完了也能得到报酬啊。 为什么工作就不好玩呢? https://www.gameres.com/486752.html
10.体育起源范文12篇(全文)我们只有仔细地分析诸种因素,研究它们之间关系,才能较为深刻地把握艺术起源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理论,艺术的产生一定是因为人们的欲求、需要、意志和情感等,并且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 设计的起源 设计的起源基本与人类的起源同步,要比艺术的起源早上万年,这是因为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从形式上来看是一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tq0l4g4.html
11.设计模式[1.起源与诞生]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经过分类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 使用目的:为了代码可重用性、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写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脉络,如同大厦的结构一样。 起源 https://blog.csdn.net/u012869196/article/details/73616182
12.酸性设计是什么?1、酸性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酸性设计最早由平面设计师 David Rudnick 定义,他的作品在地下和主流市场中大量露面,吸引了众多年轻设计师。荷兰创意机构 G2K 的艺术总监 Rudmer van Hulzen 策划了一场展示音乐俱乐部海报设计的展览,展示了一系列来自 Studio Cryo、Studio Feixen、Anna Kulachek、Bráulio Amado 和 Jonathan https://js.design/special/article/acidic-design.html
13.设计师:杨帆经济频道以人为本,设计是一个相互妥协的过程,以什么样的“放弃”,成就什么样的“完美”。 设计中注重信息的传递与概念的转换,更把设计看成是一种心理过程。会享受生活才能感受设计,设计最终要达到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品名字及设计思路起源 作品名《简·爱》 https://jingji.cctv.com/2016/05/24/ARTI3laKXYgdlDcDtGyuZV9Y1605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