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进入人体以后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双硫仑反应主要就是因为这类人群的体内蓄积了很多的乙醛,最终引起了急性乙醛中毒。
刘先生是一名数学老师,他今年34岁了。虽然说老师这份工作挣不到什么大钱,但是他过得却比较安逸。
最近这两天,刘老师的好朋友从外地回来了,非要请他喝酒。没有办法,刘老师只能硬着头皮喝酒了。然而,喝酒一时爽,过了20分钟左右,刘老师突然出现乏力、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的症状。朋友看到情况不对,就赶紧把刘先生送到了医院。
刘先生到了医院后,医生询问了情况后,初步考虑双硫仑反应。刘先生的朋友听了医生的陈述后,一脸茫然,不明所以。由于治疗及时,所以刘先生最终也脱离了危险。
1.酒被喝进去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当人喝酒以后,它通过口腔进入到食管,再到胃内、肠道。酒在经过粘膜的时候,也有可能会进入到血液中,由于酒精对脑部有一定的兴奋作用,所以在短期内可能会让人兴奋。
虽然喝酒量的增加,人的心跳也会随之增快,而且由于产热增加,所以会有一部分人分泌更多的汗液。
我们的消化道会在酒精的刺激之下分泌很多的消化液,消化液分泌增加,可以帮助消化。但是,如果消化液分泌得太多,那就可能会让腹部感觉到难受,而且消化液还有反流的可能。
被喝进去的酒精,会有一小部分通过呼吸道和汗液排出体外,大部分酒精会进入到肝脏进行代谢。肝脏分解酒精主要有3大步骤,即酒精→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
2.为什么说头孢就酒,说走就走?
不少朋友可能听到吃头孢喝酒会要命,都表示不可信,其实这种说法并非没有科学道理。
在吃头孢期间喝酒,会容易引起双硫仑反应。双硫仑反应最早的时候是在1948年被发现的,双硫仑反应的人会出现面色潮红、头痛、腹痛、恶心、心悸、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
可能大家不理解双硫仑的本质是什么,这里我来解释一下。通过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应该能看出,酒精进入人体以后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双硫仑反应主要就是因为这类人群的体内蓄积了很多的乙醛,最终引起了急性乙醛中毒。
当人在喝酒期间吃头孢以后,头孢就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乙醛脱氢酶的主要作用就是分解乙醛,如果它的活性被抑制了,那人体内就会蓄积很多的乙醛。因此,相对来说,喝酒期间吃头孢更容易出现双硫仑反应。
3.除了头孢以外,在吃这6种药物期间,也不建议喝酒!
某些抗生素:
某些抗生素,比如头孢类(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唑林等)、氯霉素、甲硝唑等,在服用这些抗生素时,如果喝酒,那就容易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的时候,可致人死亡。
镇静催眠药:
某些镇静催眠药,比如苯巴比妥、安定、利眠宁等,这类药物被人吃进去以后,会影响肝药酶的活性,进而增高血液中的药物浓度。
如果血液中镇静催眠药的药物浓度增加,那它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就会增强,所以可以引起嗜睡、昏迷等症状。
解热镇痛药:
我们平时吃的一些解热镇痛药,比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等,这类药物本身对胃粘膜的损伤就不小。如果在吃这些药物的时候,也喝点酒,那就可能会损伤胃粘膜,进而导致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真知新坐标#
某些降糖药:
抗抑郁药:
某些抗抑郁药,比如舍曲林、氟西汀等,它们本身就可能会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而且酒精本身就能抑制大脑的兴奋性,所以这二者一起可能会增强药物的镇静作用。
降压药:
对于大多数降压药来说,它们主要就是在肝脏中进行代谢的。如果在吃降压药期间喝酒,那就可能会损伤肝脏。
与此同时,喝酒本身可能就会影响降压药的药效,这样的话血压控制得可能就不达标。从长远来看,喝酒本身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而这本身就不利于血压的控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