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正确引领和指导幼儿开展户外写生活动是目前教师所欠缺的。因此,我们需积极探索户外写生活动的指导策略,摒弃不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以幼儿为本,令其在户外写生过程中充分感受和体验对实物和风景进行自我体验与创作表达,使用聚焦优化活动内容、导引助推幼儿创作、支持唤醒幼儿创意三步策略激发幼儿对美的兴趣、挖掘幼儿对美的表现、调动幼儿创作想象的欲望,达到创作的每幅作品不一样的美术最高境界。
【关键词】户外写生聚焦导引支持幼儿园
一、问题的提出
写生体验是幼儿创意美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可教师却常因担心带幼儿外出安全问题减少给幼儿创造户外写生的机会,这种人为因素违背了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规律,抑制了幼儿创造美的机会,我园虽已重视幼儿创意美术的发展,积极为幼儿创造机会体验园内写生,但在活动指导中仍还存在以下问题。
1.重示范轻实践:在园内写生活动中发现,教师总是急于告诉幼儿该怎么画,没有给幼儿充分观察、自我体验的创作空间,幼儿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完成作品,没有亲自实践感受体验过他们所要绘画的内容。
2.重技能轻表现:观察发现,教师在写生活动的指导中总是重视幼儿的技能培养,强调线条、色彩等技能技巧,而忽视了幼儿对事物本身观察的感受欣赏和自我创造。在教师这样的指导下,幼儿经常回复的就是:“老师,我不会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如何正确引领和指导幼儿开展户外写生活动是目前教师还欠缺的,因此,我们需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户外写生活动的指导策略。摒弃不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以幼儿为本,让幼儿在户外写生过程中充分感受和体验对实物和风景进行自我体验与创作表达,激发幼儿对美的兴趣、挖掘幼儿对美的表现、调动幼儿创作想象的欲望,达到创作的每幅作品都不一样的美术最高境界。
二、聚焦、导引、支持教师指导策略三步曲
(一)聚焦——优化内容
1.主题背景下融入
2.季节更替中体验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教育资源,拓展幼儿户外写生内容,根据季节特征生成具有时节性的户外写生活动,引导幼儿在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中用画笔发现寻找、创作表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大自然赋予春夏秋冬无尽地变幻与美景,因此,在主题课程之外生成了以季节更替为抓手进行的户外景色写生特色活动项目,让幼儿亲身感受四季不同的色彩,通过观察体验,再根据年龄特征采用不同形式表现写生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收获了对油菜花的认知经验,摆脱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示范束缚,对写生活动有了实际体验,通过实践完成的作品,幼儿的情感满足远超于作品本身的价值。
(二)导引——助推创作
我们的户外写生创意美术活动表现形式是多元化的,以此满足幼儿不同创作需求。那么,在写生时教师该怎样指导鼓励幼儿自主创作呢?研究中笔者总结了三种导引策略来助推幼儿自主创作。
1.语言导引,让创作富有个性
写生刚开始孩子经验不足常会觉得无从下手,就需要教师的语言支持,引导幼儿自由创作,但切记不要过于强调比例、色彩等技能,尊重幼儿自主创作的想法,让作品富有个性。
2.游戏导引,让创作充满童趣
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是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它能使写生活动变得富有趣味性。笔者大量运用游戏法开展写生教学,让幼儿在看-想-画-玩的过程中,运用趣味游戏,调动创作积极性,用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想象,激起幼儿创作兴趣。
3.材料导引,让创作得心应手
写生时,会遇到不同问题,当幼儿觉得某些创作存在困难时,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材料中介,让创作变得简单而快乐。幼儿户外写生活动中除了一般的创作材料外,大自然中的材料以及一些废旧物品,如树叶、瓜果、牙刷等都是写生创作的绝佳材料。
(三)支持——唤醒创意
《指南》指出儿童的艺术领域学习关键点在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教师应以此为核心进行有效的支持以唤醒幼儿的创作兴趣。
1.过程支持:以“创意”为核心设计活动
在户外写生活动中,教学过程的设计需围绕“创意”为核心开展,笔者以大班户外写生活动《七里扬帆》为例具体解说。
(1)导入部分:激发创意。在七里扬帆旅游码头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停靠在岸边的游船,通过谈话帮助幼儿唤醒经验,激发创作灵感。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船只进行细致观察和描绘,这样的课题导入比图片示范讲解等形式更能激发幼儿创意,让“每幅作品不一样”成为可能。
(2)基本部分:捕捉创意。幼儿在写生过程中,教师不多加以干预,只需退步观察捕捉幼儿创作过程中的精彩片段,并用相机记录下来。在幼儿遇到问题时适时启发引导。
2.方法支持:以“经验”为核心运用策略
(1)经验重现法
(2)游戏贯穿法
学前阶段的幼儿是以游戏为主要学习方式贯穿始终的,因此,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游戏经验都十分丰富。幼儿就是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游戏对幼儿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在写生活动的教学策略中我们会采用大量的游戏法。
游戏贯穿在写生活动中,给写生活动增添了无尽乐趣,幼儿在快乐的玩耍中能积极参与活动,兴致更高,往往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及创作灵感。
3.互动支持:以“引导”为核心自主创作
在写生创作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应以退位观察为主,从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行动及言语中捕捉有价值的切入点,适时介入,拓展思维,鼓励幼儿自主创作。
(1)拓展型互动:幼儿在创作中常会闪现出一些一闪而过的创意火花,但由于经验、能力等欠缺往往转瞬即逝不能将创意表现出来。此刻就需要教师细致观察,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捕捉幼儿的创意,适时点拨,拓展幼儿的创作思路。
(2)鼓励型互动:有些孩子胆子小,有想法却不敢表现,这时教师只需适当鼓励,而不是教他怎么画,就会达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3)间接型互动:顺应幼儿本身的思路,在互动过程中给予其他幼儿隐性指导。
4.呈现支持:以“展示”为核心体验成功
幼儿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瑰宝,作品完成后应及时给与评价与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创作成功的成就感,感受写生创作的无限乐趣。
(1)多元呈现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将幼儿创作作品经过巧妙装裱,即使是略显稚拙的作品也会成为精致的画作,极大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装裱是考验教师智慧的工作,探究出形式多样的装裱方法,如画卷装裱、底板造型装裱、衬底装裱、组合场景装裱、立体造型装裱、边框装裱等等,装裱后使每一幅作品为之震撼!
(3)高调展示
幼儿作品完成后用来装扮幼儿园环境和出画展等,怎么高调怎么展示,让幼儿充分感受创作带来的自豪感与成功感。激发幼儿源源不断的创作热情。
四季画展就是将幼儿平日的作品筛选装裱后展示出来,并人人有作品,给幼儿创造一个公开展示的平台。如此展示不仅增强幼儿创作热情同时提升幼儿评价与欣赏水平。
三、成效初显
(一)幼儿:爱上创意美术
文中可见,教师运用三步策略能有效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情,从中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
1.激发美术热情。幼儿介绍自己作品时眼睛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常看到他们拉父母去看:“妈妈这是我画的!奶奶你看我画的怎么样?”对自己的创作表现出极大热情。这是我们做创意美术的最大成功之处。
2.提高审美能力。在户外写生过程中与自然亲密接触,引导幼儿对身边美的事物用眼发现、用心感受,提升了对美的感受与欣赏水平;在不断地交流、欣赏、评价作品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3.发展创作水平。美术活动中再也听不到幼儿说:老师我不会画!都能自主地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创作,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大胆表现,发挥想象大胆创作,不再怕画的像不像,能自信地介绍自己的对作品独到的见解,创作水平突飞猛进。
(二)教师:轻松驾驭指导
教师从害怕美术活动,不知道怎么解决“老师我不会画”到能轻松驾驭美术活动,喜欢组织创意美术教学。
2.重表现轻技能。教师不再一味强调画面的布局、色彩、线条等技能指导,而是引导幼儿亲身感受欣赏,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自我创造,接受幼儿独特的表现方式。
美术活动,孩子们不一定要画的漂亮,而是在激发创作的种子;写生活动,孩子们不一定画的是风景,而是在描绘自己的内心。美术教学教师要让孩子们走出课堂,丰富感觉,触摸心灵,激发表现,鼓励创作。这是美术教育能动地求真、向善、追美的最好阐述。让每一幅作品都不一样,在创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李慰宜.2—6岁儿童绘画活动指导[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7月
[2]陈爱娣、胡世红等.生活化的儿童美术[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