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开始对设计产生兴趣的时候,我可没少买书,从《30天精通PhotoshopCS6》到《版式设计基础》。这些「干货设计书」买时满怀憧憬,看时得意忘形,读后忘的一干二净,最后设计能力还是不行。这里不是说没必要读设计类书籍,而是说设计是一门偏重实践的学科,书本知识终究需要动手验证。同时设计师的灵感与知识,也可以源自于对各种事物的洞察。接下来就给大家推荐7本不教设计,但给我更大启发的设计类书。
与你熟悉的圆形版本(被大家称为「Meatball」的版本)不同,1975年的NASA使用的LOGO是一款字标,被大家称为「蠕虫(Worm)」,所以这本手册也是给「蠕虫」做的。可别嫌它老,这套标识放到现在也仍然非常有辨识度,充满现代感,比后来者Meatball更适合太空。好巧不巧,NASA前些天正式宣布重新启用老款Logo。
这本厚达90页品牌规范包含了排版,颜色,字体等等内容,但最重要最值得最震撼的是它的应用部分。从事航空事业的NASA需要考虑的应用场景实在太多了:从信纸,衣服,汽车到飞机,甚至宇宙飞船,极为周全。虽然这本书不能教你做品牌形象的技法,但它完整地展现了一套品牌形象的复杂程度与面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解决办法。当然你也可以不那么严肃,这本身就是一本极具欣赏价值的品牌规范,够酷了。
顺带推荐一本简直疯狂的设计规范:《NaziBrandGuide》。没错就是二战的战犯纳粹,他们的规范长达678页。虽然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但光是图片数量和应用细节,真是令人生畏的同时也令人尊敬,有这样的敌人确实很可怕。纳粹主义要击倒,但我们或许能在击倒他们之后学到点儿什么东西。
小学时代的课桌上,定有一本砖头般的新华字典。
对于设计学生,我在开头提到,设计是一门需要上手操作的学科。在强调实践的同时,也承认了这门学科知识体系有些虚无飘渺,看着设计类图书的书架默默感叹「做个设计师,真要商业心理样样精通,代数几何啥都得会」。虽然多学无害,但这多少让想直奔主题的入门者感到疑惑。即便只是设计常识,也没有一本书把它成体系地勾勒出来。所以《TheLittleKnow-it-all》就是一本以字典级别归纳整理设计基础知识的小书。当然,读字典并不能提高作文水平,但能纠正几个错别字;这本《TheLittleKnow-it-all》也不能提高你的设计水平,但至少能少犯点入门级的错误。
对于设计师,你可能不太需要它了,但你或许只待字典还有另外一种用法:随意打开字典的一页,你很有可能撞见生僻字或者某个字的生僻含义。这本小书也一样,可以作为你的「设计常识盲盒」,比如说我曾经随手翻到了打印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看的很是入迷。
最后对于不太了解设计的人...嗯,看过之后应该会对「设计师学了什么」有个粗暴的认知,适合展示给「不就是换个颜色」的甲方以及「你这个行业到底在学什么」的家长。
「术后死亡率10%」和「术后存活率90%」两种意思相同的说法,会对患者的抉择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会制作一个更清晰的图表,而是拥有对数据的阅读能力和怀疑意识。想一想,现代人有一种「常被套路」的悲惨:卖咖啡实际在是割韭菜的款,租个单车很便宜但押金没法还,乔碧萝靠换脸吸粉五十万。一切都充满了套路,就连看似确凿的数字,也可以设套。
举个简单的例子:下图是四月十二日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我们来对比美国和西班牙两国的各项数据。如果我想要表达美国状况比西班牙要好,我就会选择「每百万人病例(TotCases/1Mpop)」和「每百万人死亡(Deaths/1Mpop)」;反之我会选择「总病例(TotalCases)」和「新增病例(NewCases)」去传达美国情况要比西班牙糟的多。
同一份数据,能讲出很多种故事。所以即使你和统计学八竿子打不着,这本书也值得一看,运用书中的一句话:「Thisisalifelongtooltounderstandtheworldbetter。」反过来,数据也能供我们所用,如果可以用数据讲好我们的故事,那这就是再高级不过的设计了。因为「设计」就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设一个计谋,一个圈套的动作。
提到「设定计谋」,文案则是「设计」的另一种有效手段。
除了优秀的剧情,多层次的议题,《疯狂动物城》的世界设定也是动画电影中的顶级水平。动物城十分多元,充满细节,合乎情理,像一个真正存在且由动物自己创造的地方。而这也是动画电影最大的价值之一——给讲故事者一个塑造世界的机会。
这本设定集包含了疯狂动物城的中的角色,场景,设计和决策过程。场景设定部分是我最中意的,不仅有各种场景的设定稿,还常有一小段文字阐述设计理念。比如说警察局的门脸是由自由女神冠宇与英国巨石阵的元素融合而来,突显权利和力量。
你还可能在这里看到一些「删减片段」,比如Nick受伤之后被Judy带到家中疗伤的桥段,为了这个场景,他们设计了一个合理的兔窝:
众所周知,母兔今天生崽,明天就能交配,怀孕同时还能喂奶。那么如何在一个窝里容纳Judy和她的275个兄弟姐妹,是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于是设计师们设计了一个以厨房为中心的兔窝:全天候烹饪食物以保证供应,用餐区域轮流使用错峰就餐,晚餐结束后一批兔会来收拾餐桌,并放置好餐具供下一批兔使用,兔们坐下了便可以开动,需要一整天才可以让本窝中的所有兔都吃上饭。
这样详细而合理的设定甚是震撼,何况还是个删减场景。曾经听过一种说法,叫做「设计是在模仿上帝的行为」,而这本设定集可能是「模仿上帝行为的记录」。
索尼大法好。
在这本书中,除了大家都知道的Walkman,特丽珑电视等经典系列,你还能看到以类卡片为媒介的播放器TalkingCard,为了躺着看而设计的可旋转电视机Mr.Nello等产品。
当尝试去解读远古产品的设计时,你会发现设计者对美感的追求以及功能上的巧思是没有变过的。即便是在充满技术限制的时代。比如这款Mr.Nello,为了解决「可以在床上躺着看」这个现在已经被手机解决了的需求,做了一个很是可爱的圆形可旋转的显示器。这种带着镣铐跳舞还跳地不错的样子令人动容。
《设计中的设计》谈及的并不是基本功,而是结合实例讲述一些类似「五感」「无意识」「留白」等等设计意识。这些内容不难理解,但在设计中却不好实现,个人感觉需要很多的练习和沉淀才能真正拥有书中提到的设计意识并得以输出。初次看个热闹,再次看才能理解,三次看还会有新的感受。总之无论是门外汉还是老师傅,都能从中得到点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