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需要知道的设计原则!

设计师在体验过形形色色的产品后,是否这样问过自己:

为什么按钮越大、越容易点击?

为什么主按钮与辅助按钮样式不一致?

为什么相互关联的按钮需要相互靠近摆放?

为什么有些按钮要放在角落?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下图中,右侧蓝色块代表需触达的目标,直线代表用户到达目标之间的距离。很明显,目标与手指的大小相差无几,在目标较小、距离较远的情况下,误操作的概率很高,用户只有放缓速度、集中精力才能精准触达目标,这也意味着用户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才能完成操作。

站在用户角度,设计师可以换种方式思考,是不是将目标放大、或缩短用户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特殊场景中,如果目标不允许被放大、也不可以改变相互之间的距离,那就退而求其次,只要扩大目标的触控热区,也是一种减少用户误操作的有效方式。

现在回到上述问题,其实这些都可以用人机交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费茨定律」来解释。接下来我们将从费茨定律的概率、定义以及界面中的应用等几方面深入了解。

一、了解费茨定律

1.费茨定律的基本概念

如下图,看看我们从伸手至拿到咖啡杯的整个过程,杯子的大小、与手之间的距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2.费茨定律公式

D:指点设备位置与目标之间位置的距离;

W:目标区域大小;

a、b:为常量,指点设备的物理特性。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定上限,并非目标区域无限大、距离无限近,凡事都有一个度,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其他原则以及从反复实践中得到最佳结果。

3.生活中的案例

汽车上的油门和刹车是一个用来诠释费茨定律的经典案例,虽这两个部件同等重要,但从安全角度来讲,刹车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油门,错用刹车可能是车祸,而错用油门往往是惨剧、悲剧,扯远了……

二、费茨定律的核心切入点

1.以距离为切入点

1)负面操作的距离设定

当我们设计界面和交互时,有时候为了挽留用户、提高转化,会刻意制造操作难度。比如"取消订单",货拉拉就采用了费茨定律的负面操作,减小目标区域大小并加大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将"取消订单"按钮设计得小而隐蔽。

2)满足操作习惯的距离设定

在PC端中,右键菜单的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户点击鼠标的位置是明确的起始点,在就近位置弹出菜单可以大大降低目标与起始位置的距离。此外,主流移动端规范中,iOS与MaterialDesign的气泡弹窗菜单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这在许多APP中也很常见。通过借鉴这些设计思路,我们可以更好地优化产品界面和交互,提高用户体验。

另外,在一些功能设计中,有时候我们面临一些具有联动关系的功能场景。这些场景通常非常具体,但具体的案例并不多见。当一个页面功能繁多时,我们往往无法确切知道用户想要做什么。例如,用户点开电商历史订单页面时,可能会想要查看物流、订单号、评价、复购或联系售后等。由于可选择性太多,我们很难确定用户的真实意图。

对于手机这样的小屏设备,拇指最常操作的区域是屏幕右侧中下部。因此,将主要功能操作放在这个区域可以减少操作距离。通过这样的设计策略,我们不仅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还能增强产品的灵活性和易用性。

当一个页面功能繁多时,我们需梳理功能优先级和操作频次数据,优先级高、频次高的操作应结合当前设备的操作习惯,以提升用户操作效率。

以淘宝订单详情页为例,其页面信息丰富,且不同订单状态涉及的功能展示各不相同,但无论页面如何滑动,总有几个关键操作被固定在底部并居右排列。对于那些次要操作放在左侧「更多」里面,以气泡弹窗的形式打开,尽可能的使关键操作符合当前设备的操作习惯。

2.以尺寸为切入点

1)加大按钮尺寸

对于功能单一、页面内容简单的页面,放大按钮尺寸是一种有效的设计策略。它不仅能丰富页面内容,使其看起来更加饱满,还能提高用户点击按钮的准确性和便利性,进而提升用户体验。这种设计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需要用户快速作出决策的场景,例如Keep的运动页面。

2)加大操作热区

三、界面中的运用

1.底部按钮——缩短手指的移动距离

面对顶部返回键单手操作不便和底部返回键容易遗忘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些便捷的操作,iOS用户可以按住左侧屏幕边缘向右滑动实现返回上一步操作,而安卓用户则可以使用自带的虚拟返回键。

2.来电显示-不同场景的区别对待

在iOS系统中,来电提示在锁屏和苏醒状态下的接听方式有所不同。

而在苏醒状态下,用户已经在使用手机,此时采用滑动操作的距离过长,不够便捷。因此,设计为按钮的样式,用户可以快速点击接听或拒绝来电,从而提高操作效率。这种设计考虑充分运用了费茨定律,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操作体验。

3.朋友圈编辑-边缘无限大

「边缘目标无限大」的设计理念在移动端的应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朋友圈编辑为例,删除照片的操作不再需要手动点击删除按钮,只需将照片拖拽到屏幕底部即可完成删除。

这种设计简化了操作流程,使用户在删除图片时更加轻松自如,不再需要小心翼翼地点击。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也充分展示了「边缘目标无限大」的优势。

4.手势操作-提高用户操作效率

在安卓和iOS两大操作系统中,长按和侧滑编辑功能在列表页的编辑状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用户通过长按或侧滑列表,对应的操作将出现在离手指最近的位置,可以快速地激活操作按钮,大大提升了操作效率。

5.表单设计-距离最后一项字段最近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单手使用手机的情况。超过50%的用户习惯使用大拇指进行交互,因此在设计移动端表单按钮时,除了考虑用户填写顺序和"屏幕热区"外,还需要注意按钮的大小。为了方便用户单手操作,我们应该将按钮设计在"屏幕热区",并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适当增大按钮的大小。

6.隐藏不常用按钮-降低视觉干扰

在设计时,对于不经常使用的按钮或希望增加操作难度的场景,可以考虑将按钮放置在较远的位置或进行隐藏设计。这样可以提高用户操作的门槛,减少不必要的误操作。京东的订单列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将不常用的按钮放在"更多"里面,既方便了后期的功能拓展,也避免了低频操作对用户造成视觉干扰,降低了用户的识别难度。

7.关机-特殊操作的逆向设计

在交UI设计中,反向思考、逆向使用费茨定律的例子屡见不鲜。当不希望用户过于方便地操作时,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思维方式,增加用户的操作难度。

四、结语

对于费茨定律,我们不应局限于数学的框架,而应将其视为一种启示,激发我们的设计灵感。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它,我们能够打开一个全新的设计世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提升用户操作效率是设计的核心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被忽视。我们应该始终牢记这一目标,通过运用费茨定律等设计原理,创造出直观、高效的用户界面。

以上是笔者对费茨定律在设计中的一些基本认识和心得,虽然所涉及的工作领域有限,但相信这些观点对于从事设计的同行们会有所启发。如果您对费茨定律感兴趣,或者想要深入了解其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欢迎与我交流讨论。

专栏作家

大漠飞鹰;公众号:能量眼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致力于产品需求的驱动、产品体验的挖掘,利用设计的手段为受众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即好看、好用。

THE END
1.揭秘UI界面设计:从概念到实现的过程界面设计全解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UI界面设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它不仅关乎到产品的外观,更涉及到用户体验和功能实现,究竟什么是UI界面设计呢?本文将为你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UI界面设计的定义 UI界面设计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以及界面美观进行整体设计,它旨在确保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能够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提升产品https://www.wenanmiao.com/24106.html
2.设计师必读!渐消设计法则,打造视觉与触感双重盛宴回形渐消设计分为两端封闭的回形渐消和单端封闭的回形渐消两种类型,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设计效果,为产品带来丰富的视觉和文化内涵。 两端封闭的回形渐消设计能够营造出一种建筑式的对称和庄严感。在高端文具设计中,这种设计元素常常被运用。例如一款限量版的钢笔,笔身采用两端封闭的回形渐消图案进行装饰,使钢笔在外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62897.html
3.2021年UI设计风格未来界面触手可及的艺术简介一、数字化与简约:2021年UI设计风格的新纪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2021年的UI设计风格也迎来了新的变革。数字化元素在设计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仅是装饰,而是深入到用户体验的每一个环节。同时,简约主义作为一种审美趋势,也继续影响着界面的布局和色彩选择。 二、未来感与可访问性:结合技术与人性 https://www.tiskojawm.com/pin-pai-quan/413460.html
4.探索卓越网页设计理念打造引人入胜的用户体验视觉美感的完美结合排版在视觉设计中同样重要。好的排版能够提升信息的可读性,使用户更容易获取所需的信息。设计师应选择合适的字体,并合理安排文字的大小、行间距和字间距,以确保内容的清晰可读。排版还可以通过层次感的设计,引导用户的阅读顺序,使他们能够快速找到关键信息。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RJ4LTP05569BV4.html
5.什么叫设计感?如何表达?什么叫设计感?如何表达? 所谓设计感,解释有大有小,通俗讲叫“好看”,往学术里说其实是一种设计思维,也是一个好的产品必须经过的思考过程。 而设计感被捕捉,往往就在一瞬间,不在乎是一个平面(图纸、视频),或者还是建筑整体(住宅),只要能够打动我们。设计感的存在,也许不能马上改变我们的状态,但能让我们感受到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99160842&efid=LCZsQv_nFvXPxe-H8D44Ww
6.什么是“五感设计”?–马克笔设计留学人类有视、听、触、嗅、味五种不同的感官。研究调查指出,在五感之中,人体感官感受的深刻程度依次是:视觉(37%) > 嗅觉(23%) > 听觉(20%) > 味觉(15%) >触觉(5%),当不同的感官被调动起来,或感官之间形成交织,就能够使人们对同一件事物产生全新的感受。今天来给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五感设计”。 http://www.makebi.net/40349.html
7.什么是设计感?经验/观点相信很多做设计的同学刚出来工作的时候都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当你呕心呖血完成一份设计时,你们老板劈头就说你这个设计没什么设计感啊……可是说起来什么是设计感,可能就连你们总监也没法准确概括出来。这个问题将是每个设计师穷其一生都在探索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之中,走上设计路之路以来不遗余力地https://www.ui.cn/detail/235707.html
8.什么是设计感?作为设计师,商业设计作品经常被客户所挑战,缺乏设计感是耳熟能详的语词。 所以我们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下,到底什么是设计感? 我也尝试去深度剖析客户口中对于设计感的定义,有个有趣的发现,大部分客户对于设计感的定义其实只是对于颜值也就是美的定义,当然每个人对于美的感知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就会导致评判很具有主观性https://www.duooo.net/baike/1443.html
9.什么是设计感?UI设计中如何做出设计感?优漫动游在工作中,设计感三个字用来评价设计,是用得最频繁的了。想要做出有冲击力的视觉页面,其实是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的,那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一个页面的设计感?先来看个页面。 上面这个几乎未经设计过的稿子,我们主观第一反应是很单调、枯燥、毫无细节可言。 添加了文字元素,整个视角来看,多了很多细节,然后瞬间页面就活了https://blog.csdn.net/L_uman/article/details/133902715
10.我们说的“设计感”到底是什么?“设计感”这个词在各行各业都有体现,作为设计师,经常遭受甲方的折磨,我们总能听到“没啥设计感”“设计感不强”这些词。 什么是设计感? 大多数人对于设计感的定义取决于它好不好看。我们对美的感知是不一样的,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单单从“好看”的角度,有些过于主观了。 https://www.jianshu.com/p/7d40f22c9719
11.什么是设计里的高级感什么是设计里的高级感 对于「高大上」即高级感这个抽象的概念,其实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身为设计师,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去理解需求方所提出的「高大上」的含义,然后在自己的理解与需求之间找寻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个人理解的「高大上」不仅是作品表现形式的高级感,也关乎时间的维度。有着持续生命力的经典设计如https://www.51zxw.net/TechArticleDetails.aspx?Id=540
12.什么是“高级感”的设计?总的来说,大众的审美水平和消费观念会受经济的影响,而中国大众的消费观念正在往第四消费时代慢慢转变,对真正“高级感”的事物,接受度越来越高。 互联网产品中高级感设计。 上面举了很多传统行业案例,其实互联网产品设计中,也在往“高级感”方向走,践行着“极简”和“克制”的理念。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2472-1.html
13.什么是“高级感”的设计?我总结了这3个要点!设计师们,经常听到需求方说:「我想要那种很有高级感的设计」,看到T台上的超模,你可能会忍不住说:「啧啧,这张脸真高级」…… 但是,每个人对「高级感」定义不同,它会受到个人审美、教育水平、成长环境、文化价值等因素影响。那么,这个被人们天天挂在嘴边儿的「高级感」到底如何定义,标准又是什么呢? https://www.uishe.cn/152874.html
14.兰欧酒店,他们真的懂年轻人在想什么——中国青年网模仿跟风能红一时,红不了一世。粗暴追随“表面年轻化”,无异于饮鸩止渴。 凝视兰欧酒店内富有艺术感的设计,或许能让我们对“年轻化”这个话题产生更深刻的理解。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finance.youth.cn/finance_cyxfgsxw/201907/t20190723_12018389.htm
15.亲测15款NōME产品,告诉你这个新晋设计品牌到底什么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造型无硬伤,也不是是非常好看,话说,瓶底的这个贵族是什么鬼? 3.精油挂件 价格:10元 设计感:2 实用度:1 细节质量:3 性价比:1 第一次买这个精油挂件是被它可能出现的使用场景所吸引,比如办公桌前,空调的出风口处等等。精油的味道,相对脱离了“低级、单一”的味道,还算不错。 https://www.douban.com/note/68928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