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角度来看,设计是具有强烈目的性的活动,和无目的性、偶然性、随机性、缺乏复杂性是对立的。设计的目的包括有比较针对个人性质的市场性、技术性、教育性、娱乐性、嗜好性,同时也兼有针对社会性质的政治、道德、需求内容。“目的”性还包括诸如宗教、伦理等等更加广阔的内涵。
设计满足需求,而这个需求含括了玛斯洛需求层次(Maslow'shierarchyofneeds)的各个层级。一般在商业层面上工作的设计师自己不界定需求,需求是由用户、市场、生产方界定的。当然,就设计师是否应该参与需求界定的问题,在设计界也颇多议论,但是起码在现在这个阶段,设计师一般都还处在根据甲方界定的范围提供服务的地位。设计一方面是一种媒介,另一方面也是一个结果;同时,一次设计的结束和结果亦是下一次设计的起点。因此,并不存在着某种一锤定音的永久性的设计。
图:空中巴士380客机,功能和外形设计相得益彰
五大需求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1908-1970)提出来的,也被称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需求从简单的物理、生理需求到精神层面的需求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
1、生理需求,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
2、安全需求,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求,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求,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求,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参看:Berger,KathleenStassen:TheDevelopingPersonthroughtheLifeSpan.1983.)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层面是会发生从第一向第五层逐步演变的。
授之有道
受之授之
王受之
学者;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Center)终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