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从来不缺名酒,因为茅台镇就在这里。
名酒称号,是行业和消费者对一家酒企做出公允的市场肯定。这个称号不能自封,公众也自有衡量标准。
酣客自称的仁怀“十大名酒”,似乎也和官方的说法有较大的出入。
“这是仁怀市荣获‘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后,举办的一次评选。”酒周志致电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十大名酒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解释,此次的“十大名酒”和“十大推荐酒”,都是酒企旗下的某款酒,而并非酒企自身。
企查查数据显示,酣客酒为贵州酣客君丰酒业有限公司(下简称:酣客君丰)旗下品牌,酣客君丰成立于1996年,注册资金和实缴资金为1200万元,参保人数为385人。
从酒企地址看,该酒企确实位于仁怀核心产区;从规模和体量看,在“吨位即地位”的酱酒行业,酣客君丰并不算出众。
那么,酣客君丰的“仁怀十大名酒”的称号又是从何而来?
酒周志发现,5月10日,贵州省仁怀市发布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十大名酒”榜。部分媒体报道中称,酣客君丰荣登榜单,被评选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十大名酒”。
公开信息显示,该评选主办单位是中国酒业协会、仁怀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是中国酒业协会酱香型白酒专业委员会/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建设管理委员会——确实是非常权威的评选机构。
不过,酒周志登陆仁怀市人民政府官网发现,此次活动共评选出“十大名酒”和“十大推荐酒”,但榜单中并不是标明各家酒企名字,而是各家酒企旗下的一款产品。
此外,酣客君丰旗下的酣客·经典,也并未列在“十大名酒”行列,而是在“十大推荐酒”的名单中。
(截取自仁怀市政府官网)
该工作人员还以国台举例,国台旗下的国台酒·国标荣获了仁怀“十大名酒”称号,而并非指国台酒企荣获仁怀“十大名酒”。
究竟是酣客君丰荣获“十大名酒”,还是酣客·经典荣获“十大名酒”?在仁怀市政府官网列为“十大推荐酒”的酣客·经典,能否与“十大名酒”并列?
这些语焉不详的表述,都给消费者和市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酒周志还发现,有媒体贴出了酣客君丰酒业副董事长佘小兵参加领奖的照片,其手中举的牌子显示有“十大名酒”的字样。种种不同寻常,或许只有酣客君丰才能解释其中的玄妙。
可喜的是,随着仁怀市荣获“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后,仁怀市正在重塑“中国酒都”的雄风。仁怀市牵头举办评选的初衷,也是能够让好酒企、好产品给予肯定和背书,助力他们走出仁怀,走向全国。
“小罐茶为啥能成功,你送别人一提贵的茶叶,别人不知道价格;但是送一提小罐茶,哪怕比贵的茶叶便宜,但能知道这提茶叶的价格。”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解释,对于白酒行业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酒桌上,价格透明且越贵的酒,才能获得青睐。
对于非头部的企业来说,就比较青睐“排名”和“销量”,通过这种的方式,给消费者留下畅销、名酒的印象。
在熟悉酣客的人看来,酣客酒定位是大众市场以及圈层消费,在中高端的商务宴请等方面,品牌势能就显示出短板。
随着酱酒回归理性,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白酒圈表现突出。定位中端市场的中下部酱酒品牌日子并不好过,酒周志了解到,成为酣客不开门店的代理,起步门槛为10万元,此后根据公司节点进行打款进货,但后续每次进货的金额不低于10万。
对于仍属新兴品牌的酣客来说,想要做大的根基,就是有更多的代理商进来,这也是酣客急于追求“虚名”的原因。
对于新兴品牌酣客来说,品牌建设要多一点诚意,少一点套路。只要坚守品质的道路,市场是愿意给白酒品牌更长久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