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广东省潮州市的居民陈康向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反映,他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博主推荐无货源跨境电商项目。在“免费开店,坐等收钱”的诱惑下,他先后投入4.8万元,却无法提现。他向当地警方报案后,9月初,潮州市公安局潮安分局对陈康被诈骗一案已正式立案。
无独有偶,当看到网红博主推荐无货源跨境电商项目时,25岁的广东小伙王羽也是眼前一亮。他刚经历一次创业失败,急需一个新的项目。
“大V推荐,前期不需要投入成本,有人帮忙运营,看着很有前景。”王羽开始逐步落入这一精心策划的骗局。一个月内他先后投入近16万元用来进货和维持“信誉分”,直至资金被冻结无法提出。怀疑遇到诈骗,王羽在9月初报案。9月30日,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对王羽被诈骗一案正式立案侦查。目前案件正处于调查之中。
记者调查发现,“跨境电商0元开店”“无需囤货,手把手带你创业”“躺着挣钱”不过是一些骗子宣传的噱头,实则是打着无货源跨境电商的幌子进行诈骗。部分不法分子盗用别人的工商注册信息,制作虚假网站,骗取用户先行垫付的进货钱。还有一些机构宣称可给对方提供专业运营指导服务,骗取服务费。
网红博主力荐“无成本”项目
商家开店一个月被骗16万元
助理为其新建一个专属“TikTok跨境电商运营群”。群内运营工作人员强调,王羽只需提供店铺名字和头像信息即可免费开店,可用对方的营业执照来注册店铺,同时对方会帮助运营店铺。在交流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向王羽展示其个人的身份证和公司的营业执照。
在获取王羽的银行卡号和身份证号后,工作人员帮他创建所谓的“TikTok店铺”。向其提供五个链接,分别为“TikTok店铺”、货源站、运营沟通平台、提现平台以及虚拟货币充值平台链接。工作人员负责王羽“TikTok店铺”里商品的上架、下架。
具体来说,王羽前往虚拟货币充值平台,将钱换成虚拟货币。当收到“TikTok店铺”的订单后,他再使用虚拟币去货源站进货,之后在此平台直接点击发货。等下单者确认收货之后,他再前往提现软件上提现(回款的是美元,提现平台可自动实现汇率转换)。此模式的利润在于国内进货平台与王羽“TikTok店铺”定价上存在差价,每单利润大概有50%。
所谓“TikTok店铺客服”多次催促王羽尽快交钱。(受访者供图)
起初,一些小额订单的货款在平台上都能顺利提现,王羽也累计提出8500多元。正当王羽以为找到一个赚钱的好机会时,意外却发生了——王羽迎来接连的“爆单”。一个客户先是一次性下了价值两万元的订单,王羽先行垫钱充值。发货后,对方又很快下了一笔五万元的订单。因为没有可持续投入的资金来充值,王羽延迟几日发货,却发现提现平台的功能已经无法使用。
“TikTok电商”的客服表示,充值3.9万元方可恢复信誉积分100,重新恢复提现功能。但是此时王羽手中并没有这么多资金,他辗转数日从朋友手中借了高利贷用于周转充值。
在按照要求交纳3.9万元后,王羽依然无法使用提款功能。所谓“TikTok店铺客服”表示,王羽还需交7.3万元才可正常提现。(受访者供图)
客服多次催促王羽尽快交钱,“如不处理,资金将永久冻结”。意识到不对劲,王羽在9月5日在当地报案。9月30日,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已对王羽被诈骗案正式立案侦查。警方表示,目前案件正处于进一步侦查之中。
做无货源跨境电商
可以“躺着挣钱”?
火热市场之下,社交平台上也充斥着大量介绍跨境电商项目的信息,其中鱼龙混杂,一些带有虚假宣传成分的诈骗者也隐匿其中。
记者在多个平台搜索发现,一些机构声称可让人“零基础实操指导”“躺着就能赚钱”,只要交纳几百元到近万元不等的服务费即可获得高阶服务,帮助开店者加入“跨境电商平台”,但真的如此吗?
电商工作人员强调是一次性收取5800元。
真的交费之后,事情的发展或许并不如意。江苏的梁熙今年6月向上述青柠电商交了5800元的服务费,但他发现,实际得到的服务与前期宣传相比大相径庭。梁熙表示,该公司确实为其分配对接人员。对接人员向其提供一些课程视频信息,但对方提供的选品软件却一直无法打开。所谓的“一对一”指导也变了味,对接人员一直向其推介代运营服务,劝说他再购买1万元或2万元不同等级的项目,帮助店铺具体做选品、流量推广。
“直播说的推流帮扶、一对一指导,基本都没有。”梁熙几乎全靠自己搜索自己摸索运营,勉强出了几单,认为对方存在严重的虚假宣传和诱导消费,他向代运营公司提出退款要求。对方表示,已经帮忙注册店铺并提供帮助和课程资料,要扣除1500元。梁熙并不满意结果,向该青柠电商所在的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大V博主是否要承担责任?
周范才指出,实际上做跨境电商存在一定门槛,比如说在海外平台注册,涉及语言、品类选择等操作难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商家赚钱心切的念头,打着帮做代运营的旗号进行诈骗。
目前,工作人员向王羽和陈康提供的所谓用来做跨境电商的链接已全部无法打开。周范才介绍,他在东南亚某电商平台工作时就曾处理过类似事件,均是冒用电商平台的名义做一些虚假网站,“实际上与跨境电商公司没有任何关系,是纯粹的诈骗行为,后续警方调查也有较大难度,受骗金额至少有几百万元”。
周范才表示,无货源电商本身不是新的概念,做跨境电商的关键在于是否从官方平台进入操作。他建议,如果商家要做跨境电商业务,要找到正规渠道,通过官网入驻,参加官方渠道发布的招商会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