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运仙境桐花节上也有蛟哥(右三)的身影
蛟哥(右一)在温州文旅(上海)推介会活动现场
本周,记者联系上“温州蛟哥”时,他刚从温州文旅(上海)推介会回来,第二天又忙着到岩坦宵岭推销高山杨梅。
去年摘杨梅时候,“温州蛟哥”的一场直播有10万人观看。一天能有上百辆车来村里,台州黄岩、平阳、苍南等地游客来了不少。金志蛟说,刚开始村里老人们不了解直播,看他总拿着手机卖东西,也慢慢习惯了,有时还会冲着镜头推介起自家杨梅。
这两年,金志蛟仍在践行初心,助力偏远山区的农产品,成了一位个人标签鲜明的永嘉农播达人。最近他还在丽水街开出了一家店铺——“楠溪蛟哥”。
开业当天,永嘉农播达人齐聚“楠溪蛟哥”
网红主播为何开实体店
今年5月24日,“温州蛟哥”农播达人金志蛟选择在岩头丽水街“落地”。本周,记者在丽水街见到了许久未见的蛟哥。还是印象中的老样子,蓝白条纹短袖,脚踩解放鞋,一如以往般有着亲和力。对于蛟哥来说,这样一套“战袍”已然不能脱下,它是人们认识他的一个重要标识。
不无例外,蛟哥店内设计以楠溪江怀旧为主,有不少70、80年代较为常见的老物件,门口放置的是凤凰牌单车,后座上放着让人流口水的冰糕箱,还有筷子筒、原木老碗柜以及从老家挪来的映着五角星的特色喇叭等,另一处则是摆放着楠溪江特色农产品,有楠溪江笋干、红薯干、沙岗粉干、手工素面等。
不过店内主推的还是楠溪江特色小吃,让记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碗红薯丝汤。记忆一下子被带到了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日子,每到炎炎夏日,一碗甜腻又冰凉的红薯丝汤加上麦饼,是二十年前的记者最爱的下午茶标配。店铺内还有不少楠溪江特色小吃,如“油糍”“永嘉麦饼”等,只能说这都是70、80后中记忆中的美味。
开业当天,丽水街上来了不少温州各地区的农播达人,“楠溪小六”“温州成哥”“温州墨白”“小黑娃”“源头女支书陈小静”“永嘉麦饼妹”等齐聚一堂。有了这个聚集地,温州一些农播达人常聚在店里集思广益,思考如何带货,如何拍摄创意视频等。近期就创作出了端午主题、川剧变脸等特色短视频。
助农带货两年遭遇不少危机
在“楠溪蛟哥”店内的农产品展柜上,陈列着有不少蛟哥的奖状和奖杯,温州市百名农博乡村行(永嘉站)活动获得最佳出镜奖、2022温州市农播超级联赛获十大金牌农播客、2022永嘉县农村电商直播创业大赛获二等奖。
两人拍摄及制作都是小白,靠平时拍摄积累经验以及学习他人视频的经验,逐渐有了自己的心得。“手机拍摄视频,首要的就是手稳。输出稳定了,之后可以通过剪辑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如今金志蛟俨然成了专业短视频拍摄、剪辑、制作等全能人。
近年来,在直播电商这一新兴行业的助力下,不少农产品实现了销售额的巨大突破,有效促进了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就业,实现对农户、乡村的利好。与大多数农产品加工品电商化面临的问题类似,金志蛟需要解决物流成本高昂、产品标准化低两个明显痛点。
“比如说推广杨梅干,它是需要生产许可证的标志,而具备生产许可则需要上百万平方厂房,对于农播个体户来说,这是不现实的。”金志蛟说,在抖音橱窗卖农产品加工品,还会遭遇职业打假人“陷阱”,他们会以客户假装买一些农产品加工品,之后反手会告发,认为你的产品与生产许可证的标准并不匹配。“去年在抖音直播卖货,就遭遇了好几次,一次花了1800元才协商结束。”
为此,金志蛟则选择与有生产许可农产品加工品来推广,或者选择不需要加工的农产品去推销,如杨梅、笋干等。
但农产品远销外地或偏远地区所需要邮费、包装费用又占了很大比例。对此,金志蛟则选择了岩头邮政快递,当地有助农优惠政策,费用低于不少其他快递。两种不同助农方式的团队,成了惺惺相惜的搭档。偶尔来店里帮忙的金志蛟,在邮政宿舍有他的床铺。
不忘初心,让更多农民兄弟走进直播间
在温州蛟哥的抖音空间,常标注“我为温州三农代言”“乡村守护人”,还能看到很多共创作品,与不少当地永嘉的农播达人合作共赢。这两年来,金志蛟加入永嘉农创客、温州农播联盟后,也常受邀参加温州各县市区农旅推介会,不仅限于在永嘉当地推广农产品,也会在温州其他县市及江浙沪等地推广,让永嘉农产品能通过抖音短视频形式走出全国。
在全民“触网”的今天,农播对于乡村而言,并不仅仅是卖农产品,还可以“卖”地方风情风俗、人文自然景观等,以此带动土特产之外的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的发展。
前年,鹤盛镇新源村4万多斤玉米滞销,往年村民只能低价抛售,去年,用蛟哥的手机卖,玉米不仅销售一空,而且价格还翻了一倍。去年鹤盛镇岩舟村水果玉米,在通过抖音直播的形式以及线下卖出八万斤,今年则卖出了5万斤,远销浙江、上海等地,如今的岩舟村农产品销路不成问题。
此外,金志蛟还帮忙吆喝县内的黄桃、猕猴桃、红美人等水果。眼下,蛟哥正在推广永嘉当季水果——杨梅。前几天还和源头支书陈小静、温州成哥、小黑娃等直播助农岩坦高山杨梅,一场下来有38万次人数在观看。
“抖音短视频流量有了,推广农产品就会变得容易。去年仅卖红薯枣,一天就能卖近900单,一年百万斤销售量并不难。”对于抖音平台而言,充其量只是一个很小的网红,但对于一个乡村而言,带动作用已经十分可观。在金志蛟看来,永嘉的农播达人还远远不够。永嘉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理特点,注定景区散落、农产品散落的特点。他们也非常需要更多直播团队,共同助力解决农产品销售的难点。“目前像我村只有我一个人做农播,如果有10个人,以此类推,在全县各村遍布一张“网”,农播的效果该有多好!”
“许多人把农播想得太复杂,需要有设备、人员等,但其实只要有手机就能直播,只要你有好内容并持之以恒,迟早会有流量。”金志蛟告诉记者,乡村日出日落、一草一木,都是很多城里人的向往,所以当农播守在乡村,才能捕捉更多鲜活的素材,让田间地头的直播有着无限前景。“其实一些农户很适合走短视频播主,自己把农产品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