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搞清楚这些,就别做社群了!

最近有被问到:你怎么理解社群运营?你觉得你在社群方面的观点与现在大部分观点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站在企业的角度,这时候社群甚至整个私域生态就是企业与用户关系联系的纽带,可以看做是一套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既然是管理用户,必然要以用户为核心,以用户为导向。

这样社群的构建方式就一目了然了,那就是以人为本!翻译成运营术语就是专业精细化的用户运营。

因此,社群运营就好理解了。社群运营就是运营用户的一个渠道,而想要运营好用户就需要围绕用户的生命周期来进行,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单体用户价值。在社群这个渠道上,主要体现在提升留存和转化(复购)指标上。

因此,放弃掉把用户当流量,只是换到社群去收割的流量思维,转变成以用户终身价值为核心的用户运营思维吧!

企业增长焦虑的背景下,流量没有红利,但用户价值仍有红利!

运营好一个社群,核心在于搭建一套用户管理系统,才能真正提升效率。考验的是企业产品、服务、内容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可能真的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被想象得太简单,因此才会有了下面这些坑!

但其实并非所有的项目都可以做社群,或者说由企业来做社群。因为社群从大的方面很可能会涉及线上运营整体架构的变化,比如线下的教育机构,开始做社群,那必然需要考虑原来的销售,和现在社群运营之间的关系,架构没理清,利益没分配好,很容易流产。

从业务实际情况看,很多涉及到低频、隐私、短期服务等项目,做社群费时费力,对企业来说可能性价比并不高。

那么,什么样的业务适合做社群呢?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思考。

几乎需要重服务的产品就比较适合做社群,做私域,这也是现在社群做得最成功的是在教育行业的原因。

因为教育产品客单价高,决策周期长,所以需要与用户长期交互。同时,虽然教育产品消费频次不高,但课程产品通常都是从低阶到高阶,具有一定的复购性。另外,教育行业流量成本太高,做用户的精细化运营有助于降低成本。因此教育行业做社群就是一个比较有性价比的事。

另外,社群在很多行业都可以作为一种附加服务,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以标准的产品加个性化的服务,就很容易形成差异化竞争。

但一些公司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的将营收增长全押在社群上,把社群当成了企业建立品牌、搭建渠道、用户增长的唯一形式。因此需要在社群不停收割用户达成营收目标,最后发现无异于饮鸩止渴,加速了自己的死亡。

社群是良方,但不是神药。

社群其实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事,很多企业招几个社群运营,管理几百个社群,可能也没产生多大转化。所以做社群其实需要综合来考虑运营效率成本、增长可能性的问题。

想将社群运营当做唯一增长渠道的,最简单的起码思考一下:

1.单个社群的承载量有限,能否产生稳定复购;

2.单个社群的管理(人员+活跃)成本,在稳定后能否降低?

3.如何持续获得新的社群会员,从产品导入,还是拉新?

所以运营手段要综合对比,选择高效、有增长空间、性价比高的。业务增长也应该是组合拳,不要单一的寄托于某一项。

从各大招聘平台来看,社群运营的需求量一度飙升,教育行业对社群运营岗位需求当属最大。但从很多招聘需求来看,社群运营这个职位门槛较低,职位要求更多也是销售能力。

而我接触过一些曾经做社群运营的人,他们也认为自己就是在群里做销售和客服,尤其是那些第一份工作就是社群运营的人,更是认为运营的工作就仅限于此。我当时听了以后,觉得细思极恐。

很多老板甚至社群运营人员自己也认为自己一天的工作无非就是:

1.到公司,在30个用户群,发一轮早报

2.挑选一批商品链接,添加文案,扔到群里

3.解答群内用户的问题

4.拉人,踢人

5.策划一个打卡活动,下周上线

6.发红包激励大家来点连结

7.往30个用户群发一轮晚安海报

而这还是比较完整的流程了,不完整的就是每天定期往群里丢链接。久而久之,自然就变成了在群里面宣布规则、发布通知、解答问题的社群客服了。群再一多,手机不离手,007都有可能,这样做的效果怎么样呢?可能只能骗骗自己:我真的很努力在群里互动了。

这是很多初级社群运营的选手,经常会犯的错。这就是典型的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这里,我真的想给社群运营正正名,同时也给社群运营人员一些小建议。

对于企业来说,社群运营就是线上销售,对也不对。运营社群的根本目的的确是为了提升营收,甚至社群转化率的高低是评估一个社群是否是一个好的社群的标准,但不代表社群运营就是销售。

线下的销售通常是一对一,而线上的社群转化则是一对多,而且群成员之间还会互相影响。所以如果靠单点销售的方法去做,势必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销售环节在社群运营的工作中只占很小一部分,通常我前面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先让社群活跃起来,先把社群氛围炒起来,先和社群成员的关系建立起来等等,甚至于社群卖货的流程该怎么设计。比如:我第一步先激活用户,第二步教育用户,第三步激发需求,第四步激发情绪,第五步买单成交。

这样销售环节顺理成章,而不是把链接往群里一丢就完事了。这些功夫都是在背后看不见的,润物细无声的转化用户才是社群转化最高境界,而这些都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而不是停留在销售技巧有多么高超。

真正厉害的社群运营一定是擅长运营用户的,不只是在社群,不管用户在哪里,他都能运营好。

因为重要的不是社群,而是用户

所以,作为一名社群运营新手,不要去做一些表层的工作,而是更多去思考这件事对于用户有什么价值,你做的事情才不是可以直接被机器人替代的。

而对于那些只知道给你设定销售目标,让你在社群里拼命发链接,回答问题,却不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怎样去完成目标的老板,你可以考虑离开了,因为你收获不了什么,渐渐的还会对社群运营出现认知偏差。

如果能拿到公司给的社群运营标准化流程(SOP),也多问问自己,它为什么要如此设置流程,为什么在这个环节要做这件事。

提升认知,了解社群的全局,才不会迷失在销售和客服的工作里。

据调查,90%的社群都会在找到回报机制前就衰败消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人根本没搞清楚为什么要做社群,可能是看身边人都在做,自己不做就out了,因此一味追求群的数量和群成员人数。

因此,社群本身就可以作为一款产品来看待,而社群运营就是把社群当成一款产品来运营。

作为一款产品来看,社群和做产品的基本点一样:

1.我做的社群能为目标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2.能不能持续带来价值;

3.怎么才能做到上面这两点

其次才是想如何在为目标用户创造预设价值的过程中,来达到自身的目的。

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很多人做社群运营思考的方向是相反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往往思考的点是:社群能够为自己或者公司带来什么,而不是思考:社群能够为用户带来什么。这其实就是一个逻辑上的错误。

从产品的逻辑去思考,最重要的三点即:社群定位、社群价值、社群转化。

1、社群定位

①:目标用户:社群为哪些人提供服务?是VIP用户还是普通用户

③:社群周期:社群的生命周期是多长?是长期运营的社群还是为某次活动建立的社群,活动结束即解散(快闪群)。

2、社群价值

3、社群转化

用户为什么要在你的群里买东西?

想清楚用户的购买动力,再去改善社群服务,选择合适转化方式。想清楚用户会为什么买单,是产品能满足用户的痛点吗?是社群提供的附加价值吗?还是对于群主的信任感?

这里就不发散开来讲了,下次再专门写一篇讲社群的定位和价值如何体现。

如果这时候陷入那我发点红包让大家活跃起来吧,那我找几个马甲号在群里来带节奏吧,你会发现无论怎样做都没用,因为没有解决根源性问题。

把社群当成一款产品来运营,这款产品的用户诉求可能并不一样,想要运营好这个产品的用户最好是把有不同需求的用户分开,然后针对性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是用户分层。

比如普通用户是为了获取知识,专业用户更多是想认识更多厉害的人或者得到荣誉感等等。满足了不同层级用户的需求,才谈得上后续活跃和转化。通常一款产品的用户都是呈金字塔结构分布,层级从低到高依次为普通用户、活跃用户、贡献用户、专业用户,这就构成了社群的整体架构。

知道了要将用户区分开来,那用户满足哪些特征可以反应其什么需求呢?该基于什么样的原则来分呢?基于数据。

用户在一款产品上通常会产生三类数据:基础数据、业务数据、行为数据。如果能收集到这三类数据,几乎能完成一个用户的画像和需求建模,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升业务数据。

最后,宏观来看,以上是对同一个社群内的成员做差异化运营,但如果一个群内成员间差异较大,就需要把画像及需求差不多的用户再分出来建立更细分的社群。比如产品付费用户与非付费用户,享受到的产品和服务是不一样的;比如VIP用户社群,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甚至需要缴纳几百到几万不等的年费才可进入。目的就是筛选用户,让社群保持高标准、高质量。

所以,要想一个社群保持活跃可不只是表面上做个活动那么简单,最重要的是人群是否够细分,画像是否清晰,需求是否明确。

一顿操作猛如虎,大家可以猜猜后面的活动效果如何?我可以告诉大家,群一共就25个人,红包发了25个,过了5小时,我查看的时候被领了5个。

拉群仅仅是社群运营的一个流程,群内成员对于社群的规则,对于品牌的认知、信任都没有建立,凭什么让用户掏腰包呢?所以当你根本不了解你的用户时,也没有为你的用户提供任何价值的时候,更没有与用户建立起信任关系的时候,就不要谈转化了。

核心在于没搞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如果建群的目的就是为了搞一次活动收割客户的事不仅客户不会买单,经常在群里搞促销,还会伤害品牌价值,本来一挺高端的品牌搞得像卖地摊货一样天天拿着大喇叭吆喝着打折,得不偿失。

同样是线下服装店社群,我经常购买的一家店铺就聪明得多,虽然只是简单的运营,但群里时不时还挺活跃的,群内用户会主动询问服装价格,可到店试穿或直接线上购买。虽然是个小小的社群,但据我观察,转化还不差。

总结一下,其原因在于社群定位清晰,社群主要目的就是做新品推荐的。另外,社群管理员不是客服,而是专家。

社群的内容就是各种穿搭美图,通过好的内容与用户建立链接,用户觉得好看自然会去询问,而这些单品在店里就可以买到,大大缩短用户的消费决策成本,这本身就是在为用户提供价值。当社群里有了价值,大家也才会珍惜这个社群,也会时不时的出没活跃,社群运营才能长期发展。

而这时,为社群提供价值的群管理者就不再是一名普通的客服了,而是大家眼中的服装搭配专家,所以大家信任她的推荐,愿意买单。

以上这些坑在于对社群理解不够深入,社群运营不只是拉几个社群就完事了,最重要的是企业是否有搭建更加专业、更加丰富、更加高效的运营体系的能力。

总之,社群是建立在情感、信任、共同认知的基础上,一个长久用心服务的活,不是短期套利的工具。要逐渐在社群运营中,塑造社群品牌、社群影响力、社群KOL,这些才是社群的核心资产和竞争力。

社群运营的方法和技巧一直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对于用户的洞察,用户需求的把握。当用运营用户的视角去看待时,越深耕社群,越发现需要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太多,边界其实还可以再拓展,可不只是“客服”和“销售”那么简单!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一些思考,记录下来启发自己,之后有新的体会再来完善。

THE END
1.实体门店丨如何基于社群做好拓客和转化前段时间接手了1个关于宠物实体门店的社群运营方案,接下来我来大家复盘一下,我是如何带着这家实体门店搭建线上社群 一、流量来源 流量就是用户,一般获取用户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朋友圈转发广告,或者向其他社群发送海报,当然地推也是一个很好的进群方法(比如送礼品进入社群)如果是自己开店铺的话,可以直接在店内放置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192574/article/details/113721707
2.实体门店做私域流量有哪些优势?实体门店商家如何做好私域运营这样既能给到私域用户VIP般的优惠,又能在门店进一步引流加好友,一举两得。 以上就是《实体门店做私域流量有哪些优势?实体门店商家如何做好私域运营?》的相关解答了,实体门店做私域流量,相当于多了一个销售渠道,还有利于培养一批高粘度高忠诚度的顾客,提高门店整体转化率和复购率。更多企业微信玩法,关注语鹦企服私域https://crm.bytell.cn/blog/yyqf/booklet/12282
3.我前后建群500个,卧底其他社群3000个,详解2020年社群怎么运营?但是除了线下实体门店以外,不是线下实体门店不可以用,是因为线下实体门店有着天然的引流方式,所以可用可无 这8种办法主要还是针对线上引流开展 1,混迹视频网站 如在B站,美拍,秒拍这类视频网站的平台里,选择与自己社群相关的类别,定期定量上传。尤其是近几年的短视频如此火爆在一些自媒体平台,如:头条号,百家号,企鹅号https://www.meipian.cn/2yhmtmo3
4.lululemon增长攻略:如何用一条瑜伽裤,撬动运动服饰市场?据悉从2019年开始门店大使将从原来的一个店3个名额扩增,意味着lululemon投入更多资源做本地化社群运营。门店教育家、品牌大使、消费者共同构成了lululemon的品牌社群,和目前营销界偏爱的基于微信群的社群营销不同,这个社群极度偏向线下。 这套系统究竟是如何运转的呢?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84605.html
5.社群运营工具有哪些?社群运营的四要素是什么?互联网时代,社群营销俨然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方式,但是机遇与困局并存,难点在于: 现在投身做社群的品牌很多,成功率却堪忧,实体企业社群化成功的更是屈指可数,门店如何做好社群营销,把控流量,培养用户,建立喜好,留住用户,促成销售转化? 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门店社群运营的关键要点: https://www.dianzhangbao.net/blog/6106/
6.实体店私域社群运营实体店私域社群运营 社群平均留存80+%,这个品牌是如何做私域会员积分的?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高客单价产品通过私域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方式。专栏作家猫雯私域研究社,微信公众号:猫雯私域研究社,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于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包括私域流量运营、社群运营、用户运营等细分方向。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http://zvdfr.cn/tjnivdjs.html
7.大降社群运营方案策划社团运营当前,微信营销越来越火,对于卖家而言,懂得利用微信营销越来越重要。以前开一家门店,受众只是这片区域,现在你开一家门店,你可以通过微信把东西卖往整个朋友圈。(文末送社群运营资料) 面对巨大的红利,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实体社群。 大家都知道,现在你发太多广告很容易被人屏蔽,而且现在看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都http://www.a-yes.cn/article/7181.html
8.线下门店如何运营私域流量?实体店都该知道的私域打法在如今社群、电商、直播兴盛的时代,很多实体店都难以经营下去,然而有一批线下门店抓住私域的先机,率先入局,做得风生水起,线下门店如何运营私域流量?今天大师熊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实体店的私域打法。 一、实体店的私域玩法 传统的实体店门店周期长、成本高、整合与合作模式固化、死亡率也高,为了解决这个瓶颈,有部分实体https://www.jzbull.com/stzx/show_2141.html
9.剖析瑞幸咖啡如何做社群运营线下门店做社群已经成为了趋势,通过社群来“绑”住用户,培养用户下单习惯,并通过群内的一些推送,及时将最新优惠活动及优惠商品推送给用户,促成更多成交;这里看瑞幸咖啡社群运营,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落地。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23065
10.中国药店据青岛春天之星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代勤介绍,春天之星社群营销由线下实体门店提供服务,以微信社群运营为载体,通过朋友圈等渠道分享曝光的社交分享新零售。模式主要有社群推广活动专题、实体门店提货体验、社交渠道分享销售。 为增加会员黏性,更合理更精准的向顾客推荐产品,为门店增加客流,增加拓客渠道,春天之星在http://www.ydzz.com/zgyd.php?col=30&file=60425
11.中国新茶饮TOP3品牌,TA是如何做到的(茶百道的私域运营案例拆解4、社群运营拆解 5、会员体系拆解 6、裂变玩法拆解 01 案例背景 1、品牌简介 茶百道成立于2008年,是四川成都的本土茶饮连锁品牌。茶百道回到做好一杯饮品的本质上,用原料、工艺、创新精神来创作饮品。2008年,茶百道在成都市温江区开出了第一家门店。 2023年4月,茶百道在四川成都举办了2023品牌升级发布会。宣布其门https://www.135editor.com/essences/9618.html
12.运营SOP怎么做?以社群私域为例,万字长文手把手教会你!对于运营人来说,SOP能力是一项基础能力,特别是在社群运营和用户运营这种重复度高的具体运营细分中更是如此,SOP化不仅能提升运营效率,而且还是管理团队的利器。 本次内容将分享SOP从0到1,从构思到落地,从筹备期到公测期的方法论,并借由SOP,分享做好训练营,特别是低转高训练营的工作心得。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01280-1.html
13.2023美业品牌逆势突围,快速拓店的新玩法!永州新闻网4、服务难【①、只有线下服务,缺乏线上服务;②、没有社群运维、没有课程引导;③、客户粘性不高,服务频次相对较低,导致大量客户休眠沉睡,以及流失】 那么面对这些痛点,美业实体门店如何变革和转型,如何逆势突围?如何去找到新的增长点? 首先要结合新工具,因为所有的技术变革都是用工具来驱动;因此,我们通过天网(公域)https://www.yongzhou.gov.cn/news/chanjing/202311/f5oV88Po1f7byq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