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杨涛的店,墙上挂着车架、轮胎等各种自行车配件,虽然店面不大,可却是异常的热闹。28岁的杨涛从银行辞职来沈阳不到两年,已经把他的开拓者DIY自行车店经营得红红火火,而今年他更是打算在上海开家分店,让更多的自行车爱好者知道沈阳自己的品牌。
杨涛原来是抚顺一家银行的网络技术员,每天都要面对网络,而且解决的问题就是那么几个。2000年,杨涛浏览网页时,看到了专业自行车,这让他兴奋不已。杨涛从小就喜欢运动,尤其偏爱骑自行车,遗憾的是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没有专业的自行车队。
在网上和专业的自行车队接触后,杨涛不再满足于骑普通的自行车运动,他决定自己组装一台自行车。于是,杨涛通过网络和南方的自行车改装店联系。
在银行干了三四年后,杨涛越来越觉得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比较乏味,希望能将工作与兴趣结合在一起。杨涛的最爱就是骑自行车,于是将创业的目标锁定在这方面。
创业心得:再好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也做不好,杨涛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虽然创业对杨涛来说,不知道前途如何,可杨涛还是大胆地尝试。
下海了为学技术甘当小工
2005年初,杨涛辞职了,到福州得组装车店里学习组装车技术,并到专业的车队考察,参加他们举办的活动。在学习期间,杨涛不仅学习组装车技术,还不要薪水在店里当小工,为的是学习销售方面的知识。福州的组装车生意非常红火,杨涛还帮他们开分店,杨涛在福州一呆就是半年多。在福州期间,杨涛一分钱没赚到,反倒花了四个月工资8200元,亲手组装了一台自行车。把车带回来后,告诉同事组装车的价钱,最初周边的同事觉得不敢相信,除了不敢相信,多数是置疑,后来大家亲自试骑了一下,才觉得这个钱花得比较值得。
杨涛决定把店开在沈阳,因为沈阳的市场比抚顺大,杨涛对沈阳市场没做过多考察,孤注一掷,他就是觉得是以后有发展的空间。
杨涛将店面开在马路的旁边,首次投入22万。这22万中自己的只占一部分,剩下全是家人的。当时家人非常不支持杨涛的做法,认为投入太大,而且还不知道能不能收回成本,但是杨涛非常执著,家人也就妥协了。
其实,在沈阳开组装自行车店,杨涛心里也没底,没有车队的支持不知道能不能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