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茶文化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1.07.10

紫芸平植茗灵园

窃以丰登胜概。垭洼号古社之平,从始而荒,昔日大黄合宅,时在元符二载,月应夹钟,当万卉萌芽之盛,阳和煦气已临,前代府群王雅与令男王敏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可复一纪,仍喜灵根转增郁茂。敏思前代如斯活计,示后世之季子,元孙、彰万代之昌荣、覆茗物而敏盛。至于大观中,求文于篷莱,释刻石以为记。可传体而观瞻,历古今而不坏。后之鉴者,亦有将有感于斯文也。

筑成小圆疑蒙顶。

分得灵根自建溪。

昨夜风雷先早发,

绿芽和露濯春畦。

大观三年十月念三日

此岩刻于一九八七年三月重被世人发现。字刻凿在整块大岩上,在它的上洞约05米处,岩石整齐地向前伸出0.4米的遮掩,将岩刻自然地保护起来,使之不受来自上面的雨水冲刷,泥沙污染。岩刻前面有成片的树林,遮住了太阳的暴晒和飘雨的直接漫蚀。故而岩刻被发现后,完整清晰。

总之,从古到今,我国的许多地方,在缔婚的每一个过程中,往往都离不开茶来作礼仪。

把茶用作丧事祭品,只是祭礼的一种。我国的祭祀活动,还有祭天、祭地、祭灶、祭神、祭仙、祭佛,不可尽言。古代用茶作祭,一般有这样三种形式:在茶碗、茶盏中注以茶水;不煮泡只放以干茶;不放茶,久置茶壶、茶盅作象征。

祭祀活动中的以茶作祭品,可以说是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带封建迷信的副文化。但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现象。

③饮茶习俗: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其饮茶习俗千姿百态,各呈风采。就武夷山饮茶习俗而言,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等形式。由古代沿袭下来的饮茶习俗至今在有的农村或茶艺馆还依然可见。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敬茶时擂茶碗内溢出的阵阵酥香、甘香、茶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实在令人心驰神往,是待客的佳品。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的茶叶(另两种是咖啡和可可),目前是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世界种茶、饮茶的发源地是中国,而四川是中国最早种茶、饮茶的地区之一。川茶是四川人民为世界文明所作出的又一贡献。

当时巴蜀人饮茶,选烹煮,表明它最初是从草药发展而来,即它是从巴蜀土著民族的医术,或巫术发展而来。当时制茶主要靠日晒,一般不用锅炒。这在四川盆地内,茶叶容易霉烂,加之茶叶上可能有虫卵,故需烹煮。外来移民很快学会了种茶和饮茶,并将其传播外地。

西汉末年,巴蜀先民已经能够简单地加工茶叶,并出现了茶叶市场。到唐代,在全国产茶的7个区31个州中,四川占了8个州,川茶大量外销。至宋代,巴蜀地区各处多是成片的茶园,川茶的产量仍居全国首位,年产量达1500万千克左右。在宋以前的封建王朝就实行了以茶治边的政策,川茶大量运输到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到宋王朝,更是借茶马互市来羁驭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以保证战马的需要。到明代和清代,川茶产量落后于江苏、浙江。新中国诞生后,川茶生产迅速发展,种茶地区达150多个县,年产量名列全国前茅。

蒙顶茶,是蒙山所有名茶的总称,蒙顶茶原来有很多花色品种,分为散茶和成型茶两大类。散茶有雷鸣、雾种、雀舌、白毫;成型茶为龙团、凤饼。后来主要生产散茶。现在主要有蒙顶甘露、黄芽和石花,以及万春银叶和玉叶长春。其中,黄芽和石花,属黄茶类;甘露、万春银叶和玉叶长春属烘青绿茶。

再说茶叶。成都人喜欢茉莉花茶,但茶馆老板不乏生意经,为了满足南北来往的过路客,他们也备有其它各路名茶,把粉牌写得满闹热。有的考虑得法更细致:夏天加备杭菊,解暑,清肝,明目;冬天加备沱茶,据说沱茶性温热,专供老年体虚者之需。

现在四川的茶馆种类繁多。新茶馆环境优美、设备齐全,除了继承传统的服务项目外,还增添了冷饮、糕点等食品。新茶馆的现代色彩较浓,人们不论白天或晚上,都可以边喝茶边看电视。新茶馆收费虽然高些,但青年人喜欢光顾;城郊茶馆有的设在河边,有的设在树荫下,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是养鸟人爱去的地方。泡上一杯茶,笼鸟挂在树枝上,一边喝茶一边逗小鸟鸣叫,这也是一种享受的乐趣;棋园茶座是棋艺爱好者切磋棋艺的好地方,它的布置另有一番风味,经常吸引外地客人或港澳台胞前来喝茶、观棋。所以,四川茶馆既是休息的场所,又是聚会、洽谈的地方,具有文化娱乐和社交等多种功能。

在汉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喝盖碗茶的习俗,而以我国的西南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尤其是成都最为流行。盖碗茶盛于清代,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已成为当地茶楼、茶馆等饮茶场所的一种传统饮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饮茶。

一个大茶铺就是一个小社会。

吃闲茶是老成都大、中、小茶铺的普遍现象。然而,真正反映了当年社会尝尝众生相的,还是那类遍布街头巷尾的中、小茶铺。

70年代中期的一天,一代文豪郭沫若驱车北大,造访住在朗润园内的泾县籍著名学者吴组缃。组缃先生待以家乡茂林的深山茶。几口入喉之后,郭老不无惊异地望着级缃先生,慢慢吐出四个字来:天下无敌!郭老天性浪漫,他对泾县茶叶的评价或恐不无夸张。再说,品茶亦如审美,燕瘦环肥,各有所好。但无论怎么说,泾县深山茶的品位之高,毕竟是不争的事实。

越人遗我剡溪茶,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白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桨。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熟知茶道全尔真,惟有丹丘得如此。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

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广润色之,于是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然而,这两个不同层面都不同程度地被后世继承,并有所发展。

稍晚于皎然,大约与陆羽生活于同时代的裴汶在其《茶述》一书中的序言中也曾对茶之功效有所论述:

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

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烹之鼎水,和以虎形,人人服之,永永不大庆。得

之则安,不得则病。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在陆羽身后涉及茶道精神的要算卢仝了,他在著名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饮茶的七个层次: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

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宋代茶书丰富,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谈到茶之功效时说道:

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宋徽宗还说:

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

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吴觉农先生把茶道作为一种精神境界上的追求,一种具有教化功能的艺术审美享受。

另一位茶学大家庄晚芳先生在其《日本茶道与径山茶宴》(见《庄晚芳茶学论文选集》)一文中也对此作了阐述:

从饮茶方面来讲,由于煎煮冲泡茶的习惯方法和使用茶具器皿的不同,在民

间形成许多格式化的从冲泡到饮茶的一系列方式方法,统称为茶道。从历史意义

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代表艺术。

这种茶道体现的也是人们在品茗过程中的心灵感受,仍属精神范畴。

陈香白先生在其《中国茶文化纲要》一文中认为:

友谊、反映素质、表现自我,茶道之形成,在于盛唐。

台湾的蔡荣章先生在《茶道与茶艺》中说:

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功能及其意境。

他强调的是饮茶的方法、技艺。

王玲在《中国茶文化》第二编中说:

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

本人心灵的寄托,茶道被认为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

薛翘也在《中日禅僧的交往与日本茶道的渊源》中说:

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门艺术,它作为一种群众性的联谊手段,

不光在日本世纪内久盛不衰,而且进一步发展为外交上的礼节,在国际间产生了重

要影响。

同时,日本学者对茶道精神也有自己的概括。

1977年,谷川彻三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称:

(茶道是)以身体的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

久松真一先生(公元1889~1980年)从宗教的角度给茶道定义,他在《茶道哲学》一文中认为:

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角度解释茶道,称茶道为:

一种室外内艺能(参见守屋毅编《茶文化总合的研究》第一部淡交社1981年版)。

艺能是日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个人修炼来达到个人陶冶情操、完

善人格的目的。它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不同,它不提供供人欣赏的作品。它

的一次艺术的创作在完成的同时便消失。

仓泽行洋先生在其《艺道的哲学》一书中称:

茶道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以点茶吃茶为机缘的深化、高扬心境之路的意思。

简而言之,茶道是宗教的一种存在方式。

作为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茶道是以一定的环境氛围为基础,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是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

茶道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综合性文化,带有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茶道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倡导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

THE END
1.品味千古揭秘茶叶世界的各色佳酿红茶与黑茶 红茶则以其深色的汤底和复杂的香气而闻名,它们通过一次或多次发酵过程形成。这包括了如英式伯爵、印度恰雅等,以及经过更深层次发酵后变成黑色的如爱尔兰破碎边界等。 白 茶之奇妙 白茉莉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一种白茉莉花青烹饪法制成的一款高端绿色奶油状液体饮料。这种产品非常珍贵,因为它们需要手工精心制作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66890.html
2.红茶世界排名第一是谁,世界十大名茶排行榜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一带。当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是孕育此茶独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以5-6月的二号茶品质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 2、锡兰高地红茶 锡兰红茶出产于斯里兰卡,是一种统称。又被称为“西冷红茶”“惜兰红茶”,https://www.coffee.cn/tea/post/35705.html
3.同样是红茶,金骏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滇红有什么区别?冬天到了,一杯红茶暖人心。中国是世界红茶的起源,红茶种类繁多,有人喜欢祁门红茶香,有人喜欢金骏眉的清甜温润,还有人喜欢滇红的香醇甘,正山小种的松烟桂圆香。那么同样都是红茶,金骏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滇红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分别来讲一下茶友们最喜爱的这四种红茶的区别,快来了解一下吧。第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93368837050642&wfr=spider&for=pc
4.苦丁茶又叫短命茶苦丁茶又叫短命茶 苦丁茶并不被称为“短命茶”,这个说法可能是误传或误解。 苦丁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茶饮,主要由苦丁树的叶子制成,具有独特的苦味和多种健康功效。苦丁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常被用来清热解毒、降脂减肥和提神醒脑。苦丁茶的苦味来源于其中的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https://m.ilife.cn/askjx/5964655.html
5.为什么桑叶茶又叫短命茶?用桑叶茶泡水养生,必须牢记4大禁忌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750904090/m685cad1a00101b6s9
6.《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红茶泡泡机^第2章^最新更新:202410作者:红茶泡泡机 [收藏此章节] [免费得晋江币] [投诉] 第2 章“我还没找他,他倒是自己上门来。” 姜宁低估了一句,拍了拍衣角,走到竹篱外,探头往路那边看,“谢谢秋哥儿报信,回头请你吃好吃的。” 赵秋身量比姜宁纤细一些,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哥儿。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760658&chapterid=2
7.最新送礼送茶的句子340句怎么说实用(三篇)64. 山外山,天外天,好茶出在明岄岩。 65. 祝您健康!美好未来等你创,立下壮志 莫彷徨。一年春喝绿茶,夏饮红茶,秋冬黑茶;一天当中上午绿 茶,下午红茶,晚上黑茶,健康相随。 66. 月当空,茶香融一品明玥岩,健康又养颜。 67. 方寸间,历数世上沧海桑田时空里,细问人间暑往寒来是朋友,斗转星移情不变 是知音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1763302/
8.赵霖教授饮食降讲座内容摘要(精选2篇)食物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呈酸性食物,一类叫呈碱性食物。茶,是非常优秀的呈碱性饮料;市面上可乐等碳酸饮料为酸性饮料。胃酸分泌过多的胃溃疡、胃炎、胃酸反流等疾病患者不宜喝过多的酸性饮品。茶的历史悠久,始于神农,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3547eo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