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引言
2物联网设备的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2.1对人体的影响
2.2对周围电子设备的影响
电磁辐射可直接影响周围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使信息失误,控制失灵,对通信联络造成意外。当医院附近的电工器产生高频电磁辐射时,可干扰脑电图、心电图和血流图设备,使之无法正常工作。当铁路控制信号失误时,会引起机车运行事故。当飞行器指示信号失误时,会引起飞机、导弹或人造卫星的失控。
3电磁辐射的监测与屏蔽
3.1良好的监管机制
由于我国电磁环境近场测量设备的研制工作也开展比较晚,目前国产的近场测量仪器及设备存在屏蔽性能差、灵敏度低、频带范围窄、测量费工费时、型号少、精度差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我国相继建立了一批电磁环境实验测试中心。但是,目前我国对电磁环境方面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某一实际干扰问题的防护水平上,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必然带来各种物联网设备的射频辐射,所以大力研发应用于物联网电磁环境分析和预测的软件。
3.2良好的屏蔽措施
对于物联网设备附近的人、设备进行屏蔽,比如电磁兼容技术、电磁屏蔽技术、传导回路的防护控制、吸收防护技术、隔离与滤波防护等技术。加强对重要的物联网设备强电磁辐射源的研究,建立电磁环境实验基地,对电磁辐射产生的机理、对人的作用机理、污染范围、分布规律、抑制方法等进行研究。
4结语
参考文献
所谓的电磁辐射就是能量以电磁波形式从辐射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对我们生活环境有影响的电磁污染分为天然电磁辐射和人为电磁辐射两种。大自然引起的如雷、电一类的电磁辐射属于天然电磁辐射类,而人为电磁辐射污染则主要包括工频交变磁场、脉冲放电、微波、射频电磁辐射等。如电视台、变电站、电磁波发射塔等运行时产生的高强度电磁波,还有计算机、电视机、手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使用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这些电磁辐射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据国外资料显示,电磁辐射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源之一。
2、高压电电磁辐射的危害
国际卫生组织(WHO)已经确认高压输电产生的工频电磁场是人类可疑致癌物。居民,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对工频电磁场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伤害。高压输电线及变电站电磁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电磁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居民的切身利害问题。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
3、输电线及变电站电磁辐射影响人体及生物健康的典型事例
美国纽约州北部的一个城镇,在离地面60m的空中有一新架设的高压输电线通过。有时常常听到“噼啪噼啪”的响声,人们感到担心。有一天夜晚,天色漆黑,人们每人手里拿着一支荧光灯灯管,纷纷聚集到高压线下面。结果手里拿的灯管都闪闪发光。人们更加不安。有人说:“这太叫人担心了,电线离地面高达60m,而它辐射出来的电磁能竟然可以使荧光灯发出比较强的光。“这种环境是否安全可靠?是否可致癌?希望专家们进行调查研究。”这种担心是普遍的,呼声是强烈的。
美国明尼苏达州有一个农场,1978年某电力公司在农场上空架设了765KV的高压输电线,并正式送电。由于这种输电线有强大的电流通过,因而在它下面15m的地方,形成的电磁场强度高达10KV/m以上,常常听到“噼啪”声。由于输电线所放射出来的强大电磁能作用,人们发现电线下面的植物叶子枯萎了。在这条输电线下面,人体如果和拖拉机或其他铁质工具相接触,就会产生电火花,接触的身体部分会感到疼痛。在下面劳作的人常常发现毛发由于电场力的作用而竖立起来。这家农场主玛丽琳古露巴女士和她的丈夫都提出调查的要求。他们说:“自从建了这条输电线,它放出的电磁波使我们感到好像有蜘蛛在身上爬行似的,耳朵听得见,皮肤可以感觉到这种电场的作用,只是眼睛看不见”。
美国纽约州的锡腊丘兹美国复转军人医疗中心生物物理学家安德鲁马利诺博士作过试验研究并得出了高压输电线产生的电磁场对人类和动物产生危害的结论。他的研究报告指出:“在高压输电线下,人与动物的生长发育收到阻碍,当距离高压输电线90~150m的半径范围内,可以看出对血液的生化性以及脉搏变化等生理影响”。
此外我国也发生过较多居民反对在周边建造变电站事情,如广州五山,北京朝阳都发生过,经过当地居民的反映和不懈斗争,政府从保护市民安全出发迁移了原定于该区域的变电站。其中,北京朝阳小区的居民多半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对变电站的认识比较到位。北京某医院居民区约170~180人联名写信,提出该地区某较大型变电站的辐射问题,反映很强烈。
4、预防之道
关于电磁污染标准的学界争论还在继续,但我们还需在各种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与生活,作为这世界上平凡而弱小生命的一员,人们又该如何预防并减轻电磁辐射对自身的伤害呢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
距离防护,根据电磁场强度在传播过程中随距离的加大而减弱的原理,可以采取远离辐射源的方法,使工作地点位于辐射强度最小的地方,避免在靠近辐射源的正前方工作或停留。如在手机接通或者拨出时,手机应尽可能远离身体,在通话的过程中,人体与手机天线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居住、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佩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以及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人群,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条件的应配备针对电磁辐射的屏蔽服,将电磁辐射最大限度地阻挡在身体之外。
1什么是电磁辐射?
一般来说,电磁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例如X射线、γ射线和宇宙射线产生的能量,足以破坏人体组织结构的分子,甚至可以使原子和分子电离化,这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而我们常见的电磁辐射,大部分是频率为9kHz~300GHz的无线电发射设备或工、科、医电子产品所产生的,其发射频率较低,能量也较弱,远没达到将分子分解的水平,这类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
2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大方面.
2.1热效应
当人体接受电磁辐射时,体内分子会随着电磁场的转换快速运动,使人体升温,热效应会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精神系统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头晕、失眠、健忘等亚健康表现.
2.2非热效应
即吸收辐射不足以引起体温增高,但也引起生理变化和反应.生活和工作在这种环境中过久,会出现头晕、疲乏无力、记忆力衰退、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一些受到较强或较久电磁波辐射的人,已经有的病态表现,主要反映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头痛,心悸,部分女性经
则[JZ]R1=10Ω.
[HJ1.095mm]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律不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乏力,免疫功能下降等;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容易激动,失眠;
(3)视觉系统的影响:为使眼球晶体混浊,严重时造成白内障,是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影响视力;
(4)对生殖系统的影响:表现为降低,男子质量降低,使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5)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系统、激素分泌、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诱发癌症以及糖尿病、遗传性疾病等病症,对儿童甚至还可能诱发白血病;
(6)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3家庭常用电器的辐射强度
普通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的辐射强度为(正面紧贴显示屏)50微瓦/平方厘米,背面紧贴机壳的辐射强度为40~50微瓦/平方厘米;台式电脑显示器正面的辐射强度为40微瓦/平方厘米;背面的辐射强度更是高达1000微瓦/平方厘米.
4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4.1分级标准
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在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
二级标准: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不许建造居民住宅、学较、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2卫生要求
环境电磁波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见表1.
5预防之道
关于电磁污染标准的学界争论还在继续,但我们还需在各种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与生活,作为这世界上平凡而弱小生命的一员,人们又该如何预防并减轻电磁辐射对自身的伤害呢?
[TP12GW159.TIF,Y#]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如:对配有应用手册的电器,应严格按指示规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
(2)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特别是电视、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6)男性生殖细胞和对电磁辐射更为敏感.因此,男性应尽量减少与电磁波太频繁密集的接触,而且接触时也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是半米以上.
(7)消费者如果长期涉身于超剂量电磁辐射环境中,应注意采取以下自我保护措施:
①居住、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佩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以及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人群,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条件的应配备针对电磁辐射的屏蔽服,将电磁辐射最大限度地阻挡在身体之外.
②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使用者还可佩戴防辐射眼镜,以防止屏幕辐射出的电磁波直接作用于人体.
只要电器处于操作使用状态,它的周围就存在着电磁场或电磁辐射。这种辐射具有一定能量,可以穿透多种物质,包括人体。根据审定标准,假如每平方厘米不超过50微瓦,而一天里的总剂量也不超过每平方厘米300微瓦,那还算是够安全的。但危险的是:它无色、无味、无形,你也许每天暴露在不同电磁辐射的累积中而不自知,因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缓慢的和间接的,也因为如此,它的危害性很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仍然处于调查研究阶段,仍无明确的定论。
有关专家认为,家电辐射对身体有四大危害。
第一:诱发基因突变、促使变异细胞产生,皮肤衰老加快。活性降低、数量减少导致不孕症。胚胎细胞产生大量变异细胞,导致胚胎发育不良、孕妇流产率升高。
第二:激素分泌紊乱。
第三:神经衰弱。电磁波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电流和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发生异变。这会干扰人体的生态钟,导致生态平衡出现混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第四:热效应。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头晕、乏力、嗜睡。电磁波还会影响脑部神经系统,影响了正常睡眠。电磁波还可以伤害细胞膜,干扰激素,影响儿童发育,女性经期紊乱,男性减退。
预防家电辐射:惹不起就躲着点
电磁场无所不在,人们无法离开它,但至少可躲避它,专家认为个人的防护“原则”是惹不起躲得起:
第一:尽量远离电磁辐射源。一般距离1.5米以上就基本安全了,而且家用电器不要集中摆放。睡觉之前一定要洗洗脸,不要嫌麻烦。
第三:不使用的电器,一定要记得关上电源,通电的电器照样能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
第四:注意家电的通风。电磁能使空气中的电离层分离,如果总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一旦碰到人的皮肤,就很容易吸附上去,久而久之就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第五:饮食上,建议有意识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特别要多吃海带,有效加强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针对不同的家用电器,还可以采取必要的、积极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电磁污染防护
一、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专家分析,目前我国的电磁辐射环境是比较好的,相当于五六十年代时我国面临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的情况,有苗头出现,还未到严重的地步。但从现在就要从严管理,未雨绸缪。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对电磁辐射的应用。若电磁污染到了环境无法忍受的地步,再想进一步发展经济就举步维艰了。
二、生活中电磁辐射的防护
家用电器辐射类型及辐射特点:
微波炉:门缝处辐射最大,启动时辐射最大,所以烹饪时不要过于靠近,辐射范围可达7米。
加湿器:不宜离人体过近,使用时尽量保持适当距离。
液晶电视、显示器:液晶产品的卖点就是辐射较小,可放心使用。
笔记本电脑:辐射集中在键盘上方,使用时应与电源适配器保持一定距离。
家用电器的类型很多,辐射的强弱也不尽相同,我们要不断探讨并及时改进使用方法,尽可能地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2、不要把家用电器放的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人体不可能获得屏蔽,如果同时使用各类电器,就如同被电磁波包围,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根据各类电子产品的应用手册及指示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购买电子产品时应注意证实该产品是否已经过3C认证(国家对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平安认证),尽量减少对高辐射产品的使用。
4、当电器不使用时,最好把电源关掉,而不是让它处于待机状态。这样,不仅可以省电,还可以减少微量电磁辐射的累积。
7、多食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胡萝卜、白菜、豆腐、牛奶、鸡蛋等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
8、多喝水。茶中的茶多酚有利于防辐射。
四、结语
在电磁辐射广泛存在的今天,可以说电磁波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显然我们在充分利用电磁波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注意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的伤害才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电磁辐射泄漏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防护措施都不是万无一失的。要根据不同电器产品的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最佳防护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参考文献:
日常辐射无处不在
一般来说辐射污染源无处不在,燃煤矿石就含有铀、镭、铅等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会随空气或由燃煤烘烤制作的食品进入人体;人们佩戴的金属首饰中有的也含有放射性物质;而最常见的辐射则来自手机、家用微波炉、电脑、电视、空调、电褥子等家电产品上的电磁辐射,尤其是来自手机上的辐射。
人们除了应加强家电产品使用安全意识的同时,还要通过食用一些有助于抗辐射的食品,来降低辐射污染对人体的伤害。
抗辐射污染的几种主要保健食品
科学研究表明,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增加机体抵抗电磁辐射污染的能力。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A、C、E都具有抗氧化作用,而且普遍存在于蔬菜、水果、绿茶、动物内脏及紫菜、海带等食品之中。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防辐射作用较大的保健食品:治疗效果更好。
1.西红柿
科学调查发现,长期经常食用西红柿及其制品的人,受辐射损伤较轻,由辐射所引起的死亡率也较低。实验证明,辐射后的皮肤中,番茄红素含量减少31%-46%,其他成分含量几乎不变。西红柿所含番茄红素侵入人体的自由基,在肌肤表层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有效阻止外界紫外线和电磁辐射对肌肤的伤害。
2.胡萝卜
胡萝卜是一种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的好菜蔬,誉称“小人参”。胡萝卜中最负盛名的成分就是胡萝卜素――这是一种黄素。现在知道胡萝卜每百克含含有的胡萝卜素远比其他蔬菜为多,是土豆的360倍,芹菜的36倍。胡萝卜素进入人体被吸收后,可转化成维生素A,所以胡萝卜素又叫维生素A原。天然胡萝卜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有效保护人体细胞免受损害,从而避免细胞发生癌变。长期食用胡萝卜,能使人体少受辐射和超量紫外线照射的损害。
3.紫菜
紫菜是产自海洋的保健食品。紫菜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超过海带,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核黄素。其蛋白质、铁、磷、钙、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含量居各种蔬菜之冠,故紫菜又有“营养宝库”的美称。
紫菜能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与其含硒有关。硒是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人体健康。常吃含硒丰富的紫苋菜,可提高人体对抗辐射的能力。
4.海带
海带素有“长寿菜”、“海上之蔬”、“含碘冠军”的美誉,是一种保健长寿的食品。海带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较少的蛋白质和脂肪,并含有维生素C、粗蛋白、糖、钙、铁等,它还是含碘量最高的海藻。养殖海带一般含碘3%~5%,多的可达7%~10%。
海带之所以具有防辐射作用,主要在于它本身所含的胶质能促使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随同大便排出体外,从而减少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的积聚,也减少了放射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5.黑芝麻
研究发现,黑芝麻的抗辐射作用主要在于它含有抗氧化的元素硒,有增强细胞抵制有害物质的功能。中医理论认为,黑色入肾,“肾主骨升髓通于脑”,各种辐射危害主要影响人体大脑和骨髓,使人免疫系统受损,多吃补肾食品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能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关键词:高压线路;居民住宅;安全距离;电磁污染;电磁辐射文献标识码:A
1环境受到了高压线路与电磁辐射的影响
1.1周边的无线电的装置受到了高压输电线路的影响
正在运作的高压线路将会出现电磁脉冲,并在空间会辐射高频的电磁波。高压线路对通过的区域会产生电磁污染,则高频的电磁波会通过高压线路快速传播,这就会影响高压线路两边设备工作接收的信号波形峰值与波形相位,从而造成的噪音比无线电的接收设备的正常工作的要求很难达到。电晕放电和火花放电会使高压输电的线路产生严重干扰。电晕放电则会对电视机的播放、收音机的接听等其他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产生严重影响,但是不会对人们身体生命造成威胁。火花放电则会对电视频段的接收产生影响。
1.2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给周围人与动物造成了很大影响
动物也将会受到高压线路的电磁辐射的影响。电磁辐射相对大鼠的生殖和血液系统、心脏等方面会造成相对应影响。通过专家研究可以发现了一些影响,对大鼠心脏的肌细胞在受到电磁辐射时会产生一些身体变化,比如体内的血红蛋白分子结构会发生一些改变,同时造成肺部位、肾部位、组织结构等不好的影响。而人体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有:(1)女性的分泌系统不正常,月经紊乱,男性的下降;(2)电磁辐射对人体的造血功能产生下降,容易引起肝病,影响骨髓和大脑组织的发育,视力会有所下降,严重的还会引起视网膜脱落;(3)容易使女性出现流产、不育或者胎儿出现畸胎等情况;(4)对人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带来直接的伤害;(5)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主要的诱因是电磁辐射。
1.3高压输电的线路的电磁辐射相对于通信的线路影响
2高压线路经过居民住宅的安全距离
在城镇人口稠密地区,各级电压的导线边线的延伸距离,大于等于导线的边线最大的计算弧垂以及最大的计算风向水平距离与风偏后的距建筑物安全距离的和。根据各级高压线的风偏情况,建筑物距离高压电线水平的安全距离如下:1千伏以下1.05米;1~10千伏1.65米;30千伏3.0米;66~110千伏4.5米;155~220千伏5.0米;350千伏6.0米;550千伏8.5米。
2.1无害论
2.2有害论
疾病。
电磁场一方面带给人们方便,另一方面也带给人们伤害。从微波炉、吹风机等家用电器到手机、电脑、计算机时代,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电磁场带给我们有利的一面。但是处于外部环境时,各种电机设备的运行以及高压电线路又让我们处在危险的电磁场中。经过科学家不断的试验证实,如果人们生活在0.2微斯特拉以上的低频磁场环境中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比如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心血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400千伏高压线产生的电磁强度可达13.5微斯特拉。国际卫生组织规定,可以容许的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00微特斯拉(我国的标准也是这样),但英国卫生委员会和美国医学专家们在1995年5月提出,要把国际卫生组织制定的这个标准修改为1/5微特斯拉,瑞典国家规定不可以超过1/5微特斯拉。
经过这些试验,专家们提出,在实际生活中可以采取既经济又实用的方法做好预防措施。比如,住宅区的建设不要靠近高压线;家用电器的使用应该注意它的磁场感应强度,辐射强度最好不要超过0.2微特斯拉。英国卫生委员会经过试验认为,在大于130千伏的高压线,周围10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会超过0.4微特斯拉;11~66千伏的高压线,对周围10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2微特斯拉;该委员会还指出,高压线电磁辐射对成年人危害相对较小。关于“电磁辐射”各国专家总结为:(1)英国专家提出的标准是不超过0.4微特斯拉电磁辐射是安全的;(2)中国专家提出的标准是220千伏的高压线在百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不超过0.4微特斯拉是安全的。130千伏的高压线在数十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是安全的;11~66千伏的高压线在十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是安全的;埋藏在地下的高压线只在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是安全的。
2.3高压输电线路的路线和施工设计方案要有环保意识
关于高压线路的建设方案,应该依据少砍树、少拆房的施工原则,要尽量地采取紧凑塔型的施工方案以满足资源不足的地区;要采用保护植被的施工原则,尽量减少基面的开挖,以免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对金属物体要接地良好;沿线两侧250米范围内要避免建房屋,以免对人身的健康带来危害;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要注意,导线距离地面一定要符合要求;高压线路的铺设与房屋的垂直距离不小于5米;无线电设备要在高压线路周围设立安全防护区;如果电压超过220千伏时,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走廊,走廊周围不得有障碍物,设置的宽度要在45米左右;在线路施工过程中遇到信号接收器时,要选择信号不是很重要的一边经过。为了提高社会的效益和环境保护,对线路的施工要特别注意,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
通过实验发现,在距高压的输电线路的50米范围内可以受到很大电场干扰,但是磁场的影响比较小;距离高压线路越远,电磁场影响越小。如果距离在100米以外,磁场不会产生任何危害。一般来讲,受到影响小的可忽略不计,受到影响大的就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装设中和屏蔽线、放电管、变压器;(2)将影响的通信线、信号线、输电线改成电缆。
3结语
高压电线是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高压输电的线路在运作过程中将会影响通信的线路正常运行及无线电正常运行,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影响。高压架空的输电线的磁场、无线电干扰会对周围设备的运行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是只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就会减少或者避免危害。目前,对电磁污染的危害没有正确的定论,人们对此还存在担心,需要专业人士进一步研究,所以电力企业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不断引进先进的架设高压电线的技术。电力研究人员需要深入实际,研究高压电线对住宅和居民的影响,研究出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为了以后工作开展打下基础,使我国的基层电网可以建设得更加完善,间接地有利于供电企业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郑信国.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的环境评估[J].中国科技信息,2014,(14).
[2].高层建筑物附近架空高压输电线路的走廊问题[J].电力环境保护,2012,(5).
关键词电磁辐射;频道;金属硫蛋白(MT);人造电磁波源
1电磁辐射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目前电磁辐射危害人类健康较大主要是两大类:人造电磁波源辐射和电脑辐射。来自太阳和天体的电磁辐射需要经过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的过滤,因此对人类的伤害相对较少。
自从1862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奠定了电磁理论和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后,人类社会迎来了无线电通信的新时代,为人类远距离信息传播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人造电磁波源辐射危害了人类的健康。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有伤害:1)细胞癌化促进作用;2)荷尔蒙分泌不正常;3)钙离子激烈流失;4)引发痴呆症;5)异常妊娠异常生产;6)高血压心脏病;7)电磁波过敏症;8)自杀者的增加。
电脑辐射的危害:电脑,作为一种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和电器设备,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高效与欢乐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害于人类健康的不利因素。电脑对人类健康的隐患,从辐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电脑在工作时产生和发出的各种电磁射线和电磁波、紫外线等多种辐射。电脑所散发出的辐射电波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依国际MPRⅡ防辐射安全规定:在50cm距离内必须小于等于25V/m的辐射暴露量。但是您知道电脑的辐射量是多少吗?电脑的辐射量:键盘1000V/m,鼠标450V/m,屏幕218V/m,主机170V/m,Notebook2500V/m。使用电脑的你要注意电脑辐射的四大危害如下:1)电脑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2)影响人们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3)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4)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由于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还会对视觉系统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
国家质检总局最近公布的最新电脑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表明,电脑中的电磁辐射不容乐观:国家质检总局抽查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湖北等14个省市的电脑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2%。因此我们对电脑辐射的危害不容忽视,电脑辐射的危害防护已成为当务之急。
2传统方法对电磁辐射防护效果有限
3金属硫蛋白(MT)是电磁辐射防护的新秀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也称为金属硫氨酸甲基内盐,具有抗辐射的功能,能有效对抗电离辐射及电磁辐射,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抗辐射物质之一。
1957年哈佛大学的Margoshes和Valee等在研究马肾脏蓄积镉的过程中首次发现并分离出MT,此后,在真核微生物、高等植物、原核生物等均发现有MT存在并能被分离出来。在1997年的第四届国际MT会议上,被发现并确定氨基酸序列的MT共有170多种。MT是一种具有天然生物活性的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涉及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肿瘤发生、免疫、应激等各个方面。其主要作用是:参与体内微量元素的储存、运输和代谢,解除重金属的毒性,清理体内自由基,拮抗电离辐射,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参与DNA的复制、转录和能量代谢的调节过程。因此,MT在拮抗电离辐射和清除体内多余自由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MT的研究自50年代末开始以来,已有50余年的历程,研究成果涉及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学、毒理学、方法学及营养学等诸多领域。MT在人体内能合成分泌的稀有的极其重要的生理物质,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体内分泌的自由基专职清除剂SOD强一万倍。MT是非药物,但有药所不及之功。MT进入人体内不用通过生物转化,能直接发挥其生理作用。在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中,是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为细胞提供良好的洁净的生理环境,分化年轻细胞,使体内腺体组织得于修复活化,分泌大量的生理物质;如;酶类及激素类等,使人体代谢处于动态平衡。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中的低分子量、富含金属和半胱氨酸,且能被金属或其它因素诱导生成的金属结合蛋白。是一种具有天然生物活性的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人类对抗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能力,免受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伤害;参与微量元素的储存、重金属解毒、清理自由基、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以及参与DNA的复制、转录和能量代谢的调节过程都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启示金属硫蛋白在中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对MT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涉及到农业、医药、保健、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发现了MT能有效对抗电离辐射及电磁辐射的功能后,尤其显示出了金属硫蛋白开发和利用的诱人前景。
鉴于电磁辐射无处不在的危害性,经过人们多年的努力,就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在辐射、节能、环保、人体工程学等方面制定出了MPR、TCO、FCC、UL等多种严格的认证标准,因此近年来节能、环保、辐射少的“绿色电脑”也应运而生,以确保减轻电脑辐射对人类健康的伤害。然而在无线电通信十分发达的21世纪新时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笼罩在人造电磁波源的辐射当中。MT金属硫蛋白作为电磁辐射防护的新秀,它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比体内专职的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歧酶(SOD)和谷胱甘肽(GSH)强一万倍。并能有效对抗电离辐射及电磁辐射,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抗辐射物质之一,又是一种结合有微量金属元素的低分子蛋白质,极易被机体吸收利用,因此MT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抗电磁辐射的新型保健食品,也将成为美容护肤品的添加剂和消除电磁辐射危害的首选物质,我们应加快MT开发利用的步伐。
[1]陈春英.用同步辐射X荧光分析法研究兔肝金属硫蛋白中的微量元素[J].核技术,2003(1).
热效应人体内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正常的循环机能也将受到极大影响.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或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会诱发疾病.
电磁波辐射随时可能使人面临危害的境地.电磁波会散发出一种扰乱人体状态的正离子.电磁波能穿透人体,导致机体平衡紊乱,轻者使人头晕、疲乏无力、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易怒、血压升高或降低、白细胞减少;重者引起视力下降,形成白内障,引起孕妇流产、基因缺陷与诱发癌症.电磁波也是白血病、淋巴癌、脑癌的诱因.常受电磁波影响的人,体内生物电发生干扰紊乱,导致脑电图、心电图异常,使疾病诊断困难,影响治疗.除上述的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危害外,它还对内分泌系统、听觉、物质代谢、组织器官的形态改变等产生不良影响.
如何在电磁环境中保护健康及如何防治电磁辐射污染,已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就目前来说,防范电磁污染,减少其危害,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1.城市的广播电视发射台、变电站要科学布局,远离居民区,以郊外绿地处为宜.要规范架设天线,确保环境敏感点功率密度照射量小于40W/cm2(国家标准).
2.加强自我保护.家用电器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电磁环境恶化,影响人体健康.在使用时,要注重距离防护.对微波炉的检测结果显示,开机时距其5~10cm处约有10~230MW/cm2的微波泄露,当距离拉大到50cm以上时,大部分产品的微波泄露量小于14MW/cm2.因此使用微波炉时,人要远离;为减少手机电磁辐射,最简便的方法是少用,每次通话时离耳朵远一点,或配上耳机.家用电器尽量勿摆放于卧室,也不宜集中摆放或同时使用;看电视勿持续超过3h,并与屏幕保持3m以上的距离;关机后立即远离电视机,并开窗通风换气,以洗面奶或香皂等洗脸;最好少用电热毯,若用亦应入睡前切断电源.
放射医学技师介绍,现代家庭的各种电器都会出现电磁辐射的现象,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现代家庭中的一些高端家电产品已经把电磁辐射降到最低程度,靠电子激活离子显示图像的液晶电视之类的产品,几乎不会产生辐射。一般情况下,单个家电产品辐射不会产生对人体危害过量的辐射,但一个房间里同时摆放家电过多,大量辐射积累在一起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在卧室里摆放家电,同时要对家电集中的房间及时通风释放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伤害不同于普通的疾病,临床医学调查需要通过若干人若干年受到某种家电辐射产生危害来说明。一般情况下,人们要注意减少使用家电,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接触辐射量。特别要注意七类产生辐射较强的家电产品。
强光灼伤眼睛的浴霸
臭氧刺激呼吸道的消毒柜
消毒柜、洗碗机等现代家用电器普遍采用臭氧或紫外线高效除菌,一旦紫外线和臭氧泄漏,会刺激呼吸道,重者会危及生命。呼吸科医生介绍,一是人体过量吸入臭氧时,会严重刺激呼吸道出现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二是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引发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三是臭氧破坏了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致使皮肤起皱、出现黑斑。呼吸科医生提醒,人们在使用臭氧消毒柜时,工作期间一定不能打开柜门,以免发生臭氧泄漏,最好在20分钟以后再开启柜门。
造成耳聋的音响
临床医学资料统计,人们生活在家庭影院、环绕音响等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达50%。耳鼻科医生介绍,人们生活在80分贝以上噪音中,相当于能够直接损伤人们的听力。这种大音量带来的失真会使高音刺耳、中音不清、低音浑浊,引发听觉失真。同时,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并影响儿童的智力和身体发育。耳鼻科医生提醒人们,在使用音响时应把总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1/4~1/3,养成每次听完音乐之后把音量调节旋钮关至最小的习惯,可避免下次开机受强音刺激。
引发脸上起斑的电视
有人连续看了一两个小时电视,会感觉脸色有点发暗,再用白湿巾擦脸会留下一层黑,这是因空气中的灰尘受电视辐射影响而粘附在脸上。放射医学技师介绍,由于传统的电视机使用电子射枪式进行逐行扫描,产生的辐射存在电视周围,尤其是电视的1m范围内危害最大,导致人们的脸上长色斑。长期看电视还会产生包括视力下降、颈椎病、腰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的“电视病”。放射医学技师提醒人们,一是平时看电视要平视,可稍俯视,避免关灯看电视。二是看电视的距离要适中,可以荧光屏对角线为标准,不超过7倍就可以,4~5倍距离最好。三是每次看电视不超过两个小时。
磁场致癌的电磁炉
电子雾损伤神经的冰箱
很多人喜欢将冰箱放在客厅里,冰箱工作时是高磁场所在地,产生的电子雾极易损伤人们的神经系统。防护医学研究人员介绍,冰箱运作时,后侧方或下方的散热管线释放的磁场高出前方几十甚至几百倍。同时,冰箱的散热管灰尘太多也会对电磁辐射有影响,灰尘越多电磁辐射就越大。如果冰箱与电视共用一个插座,冰箱在运转时,电磁波会导致电视的图像不稳定,这说明冰箱的电磁波是非常大的。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释放出来会形成一种电子雾,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生理功能。电磁波的穿透力极强,透过体表深入深层组织和器官,人们平时不注意,一旦出现表层组织疼痛,就说明深层组织或者器官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了。防护医学研究人员提醒人们,一是要把冰箱放在厨房等不经常逗留的场所;二是尽量避免在冰箱工作时靠近它或者存放食物;三是经常用吸尘器把散热管上的灰尘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