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剧APP河马剧场自8月上线以来,排名一路走高。据河马剧场的平台方中广电传媒的股东之一--天威视讯的公告显示,河马剧场是中广电传媒和点众科技合作的产物。中广电集团负责对产品内容审核把关,并对平台收入进行收银分账,点众科技负责内容生产和运营。现在小程序短剧都需要进行备案,背后的主体公司要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点众并未持证,资质问题的解决或许是依托中广电传媒。
3.随着近期监管进一步规范化及严格,点众及河马剧场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11月15日,据广电总局官方公众号最新消息,广电总局还在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的治理工作,下一步的重点是短剧内容方向,不仅要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还要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导向、片名、内容、审美、人员、宣传、播出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靠着大量露骨擦边内容,一直打着免费旗号割韭菜的点众,快钱还能挣多久呢?待第一波热浪褪去,低劣的"快消品"只剩下被审判的命运。
--------
短剧APP,或许是短剧市场的下一个争夺点。
伴随着入局者的增加,流水增长,投流成本也在猛涨,大量买量团队和作品的涌入导致买量单价急剧飙升,很多投手们十分苦恼,小余坦言"以前可能70%的投入就能得到90%的效果,现在成本加到了80%,但也只有以前70分的效果吧"。
作为国内微短剧第一阶梯的平台方点众科技,早就在短剧平台APP中有所布局,在海外,4月份推出DramaBox,据报道该平台在只有两三部剧的时候,收入就达到10万美金(约合72.1万元人民币)的规模。而在国内,点众也推出了河马剧场,自8月上线AppStore以来,排名一路走高,一度下载量超过抖音、淘宝,登顶国内IOS娱乐榜首。
如此的好成绩,虽不排除有打榜操作的可能性,但如今能稳定在TOP20,也说明了点众旗下的河马剧场正在逐步打开声量,开启短剧的新商业模式。
在网文时代,点众就曾被质疑低俗内容多,如今进军短剧市场,伴随而来的也是露骨内容频出。在监管日趋收紧的情势下,河马剧场还能在榜单上待多久?点众的短剧快钱还能赚多久?
01海量免费都是陷阱,起底河马剧场会员黑幕
先来看:海量短剧。
海量的意思就是像大海一样多的量,但河马剧场里的,大概是池塘的量而已。
2023年1月前两周的榜单也是如此,仅有平台方为序言泽和点众的短剧作品,才能在河马剧场中观看。
如此看来,所谓的海量短剧不过是某几个平台方的作品集合而已,并非所有热播短剧都能看,也无法随心所欲,想看什么就能看什么。
再来看宣传语的后半段--免费看。
这是河马剧场被用户投诉最多的部分,因为在河马剧场里,找不到一部从头到尾免费看的短剧,看全集内容都得付费。
会员充值额度按周、月、季和年来划分,与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和芒果TV对比来看,河马剧场的连续包月价格最高,达到了29元,连续包季的价格也基本与腾讯视频一致,只有在包年价格上,河马剧场才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针对这个现象,北京国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晗晨律师表示,"如果网络平台在其提供的网络产品或服务中设置了强制跳转,导致用户不能根据自身意愿来自主选择是否下载,客观上会影响用户的自主选择权,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02批发爽文短剧,点众科技打造"精神鸦片"
即便河马剧场背后风险重重,但抵挡不住它带来的市场效应,在河马剧场下载量飞升的那周,与其关联的公司--天威视讯的股价也不断上涨,实现了7连板,股价创2016年1月初以来新高,截至11月15日,总市值达109.39亿元。
实际上,天威视讯与河马剧场的关联度并不高,它只是河马剧场的平台方中广电传媒的股东之一,且财务报表并非合并状态。简单来说,河马剧场的经营好坏,赚了多少钱,不会对天威视讯有重大影响。但即便是这样,在这个短剧的疯狂时代,知晓了真相的资本还是在往里冲。
据天威视讯的公告显示,河马剧场是中广电传媒和点众科技合作的产物。其中,中广电集团负责的部分只是对产品内容进行审核把关,并对平台收入进行收银分账,点众科技负责内容生产和运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河马剧场里能看的短剧基本来自点众。
早在上线河马剧场APP前,点众就在短剧市场里有了一席之地。
2020年4月成立短视频运营部;
2021年,短剧《我的明星老婆》在快手播放量破亿;
2022年9月正式对网络短剧、微短剧业务试运营,全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2亿,月活跃用户5000万,平台微短剧数量超过300部;
2023年,点众是上榜字节、百度短剧排行榜最多的平台方,共上榜78次,占比17.6%。
截至目前统计的45周榜单,仅有4周(1月第一周、3月第一周、4月第一周和第四周)没在榜单上看到点众出品的短剧。
但成绩和质量,不一定是正向发展的。
尼尔·波兹曼说,"手握榔头者的眼里,一切都仿佛是钉子:对使用计算机的人来说,一切都像是数据;对手握成绩单的人来说,一切都像是数字。"
这句话应了短剧的生意经,赚钱的成绩单靠的不是内容,而是数据。早前,大家还在摸索短剧的爆款模式,能看到很多不同题材的内容在比拼,但现在创作已经完全流程化和套路化,短剧编剧香香表示,"现阶段短剧,归根结底是甜宠或虐恋,从里面再去分赘婿、豪门、闪婚等"。从点众的上榜剧片单也能窥探出热剧的固定公式,上榜率高的题材不是战神,就是虐恋。
为了爽点拍摄,忽略了基本的逻辑和细节。流水线式的生产逻辑,只能造出流水式的内容,毫无新意,都是雷同。
内容不是和其他作品雷同就是套模板,开头下猛药,伏笔吊胃口,小红书平台上能看到不少点众的收稿帖子,收稿类型要求也都是过往的套路--都市爽文、兵王回归、追妻火葬场。
点众的剧集都有着前人的许多影子,比如《闪婚老公是豪门》就是先婚后爱的甜宠剧集合;《九爷的偏宠小甜妻》是台剧《千金百分百》的翻版,错换身份的姐妹掀起爱情与亲情的纠葛;《霸总的替嫁娇妻》是《替嫁娇妻》的"模仿秀",一个代替妹妹,一个代替姐姐,都是嫁给坐轮椅的豪门少爷,卷入豪门阴谋。
题材撞车不在少数,片名重复的也不少,在河马剧场中搜索"战神"会看见清一色的《XX战神》--《镇霄战神》《麒麟战神》《玄门战神》《狂怒战神》《天龙战神》,不是戎马十载,一战封神,就是征战五年荣耀归来,各类战神汇聚,傻傻分不清楚。
短剧常出现的软色情等敏感擦边内容,在河马剧场中也比比皆是。《错把温柔当情深》开头便是满地的衣服和白床单上的血渍,以及穿着暴露躺在床上的主角们,台词是"我竟然跟老板睡了"。
仅是刷抖音或小程序看剧,还感受不到短剧的冲击力,当使用河马剧场时,它以信息流的模式将短剧无限流地推送,一集接一集,不喜欢悬疑,那下一刷就推荐神医,总有一款能够让人上头,这种短剧集成体的爆炸式推荐模式,更容易打造一个封闭式的信息茧房,让用户无法逃离。
互联网的发达、人性化的推送是为了让大家在忙碌后有轻松一刻,而不是让大量拜金且极端的短剧内容霸占信息流,耳边响彻的台词不是"我怀孕了,孩子是你老公的",就是"这个贱人怎么还在",要么就是"我,战神归来了"……以劣质的内容来满足精神需求,荼毒观众的三观。
其实点众在网文时代走的也是类似的调性,当时点众就是靠着这些下沉内容占了一席之地。如今点开点众阅读的APP,映入眼帘的依然是各种带有擦边暗示的标题,如《师父太宠我,让我下山征服九味绝世美女》《徒儿你无敌了,找师姐老婆去吧》《刚重生,老婆女儿被人羞辱》…
在点众阅读的畅销榜里没有韦编三绝,没有白雪阳春,霸榜的是《上门龙婿》《一代军神》《渣了霍少后,她被囚宠了》《闪婚成宠,老公竟是千亿大佬》。
点众阅读上线的书籍里不少涵盖性暗示内容,已经连载262万字,好评榜Top25的网文《美女总裁的无敌仙医》,开篇就是"他看着这个视频,只感觉热血上涌""我说我很保守,那个傻子竟然相信了"。
无论是在网文还是短剧,点众带给大众的都是同一类快消内容,总是在制造精神鸦片。在点众的世界里不会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书评或剧评,只剩下"啊,好上头"这种当下浅显的感叹。
03用互联网流量路线赚快钱,点众在重蹈覆辙
点众科技2017-2020年部分经营数据
如今这个赚快钱的老路子,也被点众运用到了短剧市场中。
中广电传媒旗下的小程序,基本是为点众的短剧内容服务的,这些小程序的页面基本是一致的,或许是同一套代码的复制粘贴。
批量建立,快速分销,别人靠质,点众靠量。
前文所提及河马剧场主打海量和免费的宣传模式,也正是点众惯用套路的体现。在网文阅读时代,点众打出的招牌同样是内容涵盖面广和免费。
早前点众旗下的快看就称拥有的数字内容涵盖面广,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等多层次的阅读需求,但实际内容基本是网络小说,都是言情。
打着"量"的大帽子,提供着低劣的收费内容,点众的收割套路还真是换汤不换药。
但点众在这套路中,也曾摔过跟头。
2021年12月,点众终止IPO,失败的部分原因正是虚假内容的构造。当时点众被现场督导发现不少问题,包括收入数据存疑,存在虚假用户、刷单行为,书籍或存淫秽色情内容,宣称免费却有付费内容等。
这些问题,有不少依旧存在于点众的短剧中,伴随着问题奔跑的点众短剧,这一次还会摔跟头吗?答案暂时无人知晓,但能预见的是,短剧的监管会越来越严,点众的这些问题迟早需要解决。
此前,有关部门曾针对色情低俗、血腥暴力、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开展专项整治,且要求将小程序在内的各网络微短剧依法依规纳入管理。现在小程序短剧都需要进行备案,背后的主体公司要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剧集上线需要平台自审。
凤凰网娱乐查询《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持证机构目录发现,点众并未持证,资质问题的解决或许是依托中广电传媒,这或许也是点众选择在今年初合作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挂靠了中广电,点众就有了视听许可证的支撑,有了拿下备案号的资格,算是成为短剧里的正规军。
但短剧赛道要解决的风险问题不仅这一个。11月15日,据广电总局官方公众号"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最新消息,广电总局还在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的治理工作,下一步的重点是短剧内容方向,不仅要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还要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导向、片名、内容、审美、人员、宣传、播出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提出要全行业共同抵制违规网络微短剧。
点众顺利从网文时代过渡到了短剧时代,并且还打了个响炮。在提倡要打造短剧精品力作的2.0时代,靠着大量露骨擦边内容,一直打着免费旗号割韭菜的点众,快钱还能挣多少,挣多久呢?待第一波热浪褪去,低劣的"快消品"只剩下被审判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