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报告之二:“十三五”东莞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内容摘要:“十三五”时期,东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经贸摩擦叠加影响的严峻考验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全市工业经济实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十三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工业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一)聚焦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体量跃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东莞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保持持续增长,五年间规上工业营收分别突破1.4万亿、1.7万亿、1.9万亿、2万亿、2.2万亿关口。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6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81.4%,2016-2020年年均增长12.6%。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16万亿,成为东莞工业中唯一一个万亿级产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3666.37亿元;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千亿,达到1053.08亿元;造纸及纸制品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营业收入分别为875.34亿元和781.82亿元,有望在“十四五”时期突破千亿关口。

“十三五”时期,东莞规上工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2711.09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4145.64亿元,五年间东莞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突破3000亿、4000亿关口,工业经济体量跃上新台阶。2016-2020年东莞规上工业增加值五年中共有四年增加值增速都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五年年均增长6.1%,比全国年均增速高0.6个百分点,比全省年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规上工业企业数突破万家,排名全省第一

“十三五”时期,东莞规模以上(以下简称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实现翻番。201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5392家,占全省比重13.3%。经过五年发展,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到10861家,比2015年增加5469家,年均增加超过1000家,占全省比重提升至19.5%,比重比2015年提高6.2个百分点。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2015年东莞排名第三,2017年超过佛山升至第二,2019年超过深圳升至第一,2020年东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比深圳多550家,比佛山多3134家,比广州多4987家。

图1:“十三五”时期广东四个城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

“十三五”时期,东莞33个镇街(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都出现大幅增加。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最多的镇街(园区)分别是长安镇(822家)、塘厦镇(786家)、虎门镇(625家)、清溪镇(602家)和大朗镇(540家)。“十三五”时期规上工业企业数增加最多的镇街(园区)分别是长安镇(增加554家,增长206.7%)、塘厦镇(增加432家,增长122.0%)、清溪镇(增加313家,增长108.3%)、虎门镇(增加262家,增长72.2%)和横沥镇(增加260家,增长181.8%)。

二、现代制造业新体系加快构建

(一)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

“十三五”时期,东莞以建设广东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通过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举措,推动土地、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进一步向先进制造业聚集,加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2020年,东莞规上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08.3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五成,增加值总量比2015年的1299.13亿元增长62.3%,全市先进制造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二)推动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三五”时期,东莞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稳步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战略规划,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2020年末,东莞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共2124家,比2015年增加999家,增长88.8%;实现工业增加值1569.6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7.9%,比2015年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东莞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占比达到84.6%,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集聚了华为、OPPO、vivo等智能手机龙头企业,使东莞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主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之一。2020年智能手机生产量达到3.16亿台,占全国比重达到28.7%。高技术制造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推动东莞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培育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十三五”时期,东莞进一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积极对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高端产业要素集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产业链水平,持续引领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东莞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为6865.33亿元,比2015年增长165.4%,年均增长27.6%,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1.8%,比2015年比重提高11.5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303.32亿元,是推动东莞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创新驱动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鼓励创新驱动,R&D投入显著提高

“十三五”期间,东莞以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平台在东莞相继建成运行,有力支撑基础研究,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不断深化,在增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同时,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成果转化、支撑产业发展,为东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持续赋能。2019年有R&D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共有3651家,占规上工业企业的34.3%,企业数比2015年增加2506家,增幅达到218.9%。2019年规上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达到260.57亿元,比2015年增长105.5%,R&D经费投入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5年的4.9%提高到6.2%,企业R&D投入强度显著提高。

(二)高企营收破万亿,经济体量占比首次过半

“十三五”期间,东莞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高新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从高企数量看,2020年规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共2977家,比2015年企业数(541家)增加2436家,企业数翻了两番,占规上工业企业数比重从2015年的10.0%提高到27.4%。从经济体量看,“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营收和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均首次过半,经济体量显著增强。其中,2020年规上高企实现营业收入12686.65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6.2%,比2015年比重(22.1%)提高34.1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2081.6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50.2%,比2015年比重(20.1%)提高30.1个百分点。

(三)“倍增计划”显成效,带动示范作用突出

“倍增计划”是东莞市大力扶持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自2017年以来,东莞选取了一批试点企业,配置针对性扶持政策,推动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倍增。过去四年,“倍增计划”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从企业经营、技术进步、人才发展、企业发展等层面形成倍增政策组合拳,助力倍增企业持续壮大,逆风跑出“加速度”。2017-2020年规上倍增企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6.0%、8.8%、17.4%、14.0%,分别比同期规上工业平均水平高6.0、2.4、8.9、15.1个百分点;四年增加值共增长68.9%,比同期规上增速高43.3个百分点。倍增企业已逐步成为东莞在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上的有力抓手,“倍增计划”也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

(四)加速崛起,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数居全省第二

图2:“十三五”时期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四、工业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十三五”时期,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营造了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企业则积极挖潜,加强内部管理,拓宽经营渠道,政企联动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效益质量不断提高。

(一)企业盈利大幅增长,内资盈利占比超六成

“十三五”时期,随着大规模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工业企业利润全面提升。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5.96亿元,比2015年利润总额增长89.5%。其中,2020年内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5.67亿元,比2015年增长170.9%,外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0.29亿元,比2015年增长28.8%。“十三五”期间内资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升,占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比重从2015年的42.7%提升到2020年的61.1%,提高18.4个百分点。

(二)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东莞贯彻落实“东莞制造2025”战略,加快推动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引导企业利用机器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促使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利润率提高。2020年规上工业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47万元/人,比201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0.99万元/人)提高49.9%;2020年规上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41%,比2015年提高0.14个百分点;2020年规上工业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1.62%,比2015年提高4.61个百分点。

(三)工业能耗明显降低,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东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挖掘结构节能潜力,着力优化产业和用能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效率,工业能耗明显降低。2016年至2020年,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3.92%、7.95%、9.15%、11.94%、3.24%,累计下降幅度达到31.54%,有效地将环境整治和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达到科学谋划和可持续发展。

THE END
1.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天地壹号12月11日,高企认定官网披露对广东省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备的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备案的公告,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列,证书编号GR202444001300,发证日期为2024年12月11日。 天眼查商业履历信息显示,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江门市,是一家以从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https://m.163.com/dy/article/JJ5QEMIN0519QIKK.html
2.齐鲁证券:给予饮料制造业“增持”评级齐鲁证券:给予饮料制造业“增持”评级 齐鲁证券日前发布饮料制造行业研究报告称,发改委价格司主导的白酒限价倡议书,是一种CPI高企之下的临时性措施;限价影响一线白酒2012年的盈利预期;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报告认为,限价措施影响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的短期盈利,对处于升级扩张的二线和区域名酒没有实质性影响;一年以上https://finance.sina.cn/sa/2011-09-28/detail-ikftpnnx8876237.d.html
3.(凌鹏)行业比较复盘笔记那个时候的中国经济正面临最黑暗的时候:地产销售放缓、库存累积;制造业投资增速也下滑;很多周期品的盈利能力降至历史低点;银行业坏账压力加大。但在牛市的氛围下,只要位置低就是利好,所以即便2014年11月降息对银行构成利空,也不妨碍其股价大涨。此外,此时很多周期公司放弃主业,拥抱互联网、并购重组成风,所以当时很多https://m.douban.com/note/824867757
4.后危机时代的借鉴——2009利用的各细分行业PPI(出厂价格)指数,我们构建了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的复合PPI指数, 视为食品饮料相关行业的价格调整趋势;如果我们将CPI理解为整个消费品的价格调整趋势,两者可以看出,食品饮料相关行业调价幅度明显更强,从而能够在通胀期间实现成本向消费者转移,反映必选行业抗通胀属性。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23905
5.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中小企业票据化之路探索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总计11.00万亿元,同比增长17.15%,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6.07%,占流动资产比重29.69%,制造业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高企,资金固化现象严重。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票据化发展,能够化企业呆滞的账面资金为票据信用资金,加快企业资金回笼速度,加速资金流通,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有助https://www.yicai.com/news/101446979.html
6.行业调查报告(集锦15篇)装备制造业商会是8月15日成立的,参加企业共52家,首届理事会由1个会长企业、9个副会长企业、12个常务理事企业,及2个名誉会长企业组成。商会涵盖了我县绝大数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包括汽车零部件企业4家,电器力设备企业3家,电力机具企业5家,煤机配件企业14家,铸造企业10家,农机配件企业6家,包装机械3家,其他7家https://www.yjbys.com/diaochabaogao/3920853.html
7.制造业升级范文11篇(全文)市场准入、行业垄断等因素限制,大部分民营企业很难突破现有行业进入技术层次更高、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领域,泉州形成了以众多民营企业从事的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和机械制造为优势的五大传统制造业,并崛起了由地方政府投资和国内外引资投入的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制药、修船造船五大新兴主导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rd5aofi.html
8.制造业出口企业(精选十篇)从表1可以看出,有9个行业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饮料制造业(15)、纺织业(1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6)、医药制造业(27)、橡胶制造业(29)、通用设备制造业(35)、专用设备制造业(36)在1%水平上通过检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8)和造纸及纸制品业(18)在5%水平上通过检验,相关系数全部为正,说明在这些行业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ujfan4.html
9.买房的“时间魔咒”:90后到底有多难!真正大量吸纳大学生就业人口的不是制造业工厂,而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写字楼,大城市更是如此。要解决问题,政府的方法是疏散大城市的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留下次一级城市。 90后不了解的经济规律 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集中,其背后有深层次的经济规律。 https://m.loupan.com/taian/news/201808/4211198
10.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5期(总期134期)在线培训课程据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加力助企纾困;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部署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的举措,助力经济巩固恢复基础;确定优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的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 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57.html
11.古井贡酒(000596)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再次荣登“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是对古井集团“绿色酿造·智能制造”成果的肯定。 今天的古井贡酒已经拥有年份原浆古26、年份原浆古20、年份原浆古16、年份原浆古5、年份原浆古8,以及年份原浆年三十、年份原浆中国香古8、年份原浆中国香古7等核心产品,加之黄鹤楼酒、明光酒品牌相关产品,古井贡酒为消费者提供更多https://www.laohu8.com/stock/000596/
12.会计招聘网2025年会计招聘信息食品/饮料/酒水A轮融资2000-5000人 吕女士 制造业全盘会计-高企-双休-五险一金 【珠海-上冲】 7-12k 5-10年大专五险一金全勤奖餐费补贴发展空间大 广东泰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电力/热力/燃气/水务50-99人 曾女士 总工程师 会计 【武汉-中北路】 https://www.liepin.com/zpkuaiji/
1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21期(总期21期)在线培训课程要以输出地为主,组织返乡农民工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公益岗位需求,重点围绕县域内生产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乡土产业、休闲旅游业、餐饮业等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职业转换和再就业能力,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https://zzql.cc/?list_89/1225.html
14.爱普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食品配料行业下游主要是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及终端消费者,其中工业巧克力行业下游主要为冷冻饮品加工行业、烘焙加工行业、乳制品行业及终端消费者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消费升级,多元化饮食文化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下游消费者对不同口味食品饮料的需求不断扩大,带动了食品配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下游消费者口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30426/c646762853.shtml
15.民警身中15刀仍紧追歹徒不放202411多年来,美国的制造业逐渐转移至海外,尤其是我国,而国内工业体系的重建却步履维艰。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对我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美国依然无法自给自足,只能依赖进口。 更严重的是,贸易战没有解决美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即使特朗普和拜登政府轮番上阵,也无法逆转经济颓势。高关税政策反而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成本增http://www.letouad.com/question/yichang/963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