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洱茶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研究简报(2023

“近年来,随着普洱茶的优良特性、云南省政府的重视和茶叶界人士的大力推广,消费者对普洱茶认知度不断提高,普洱茶市场得以稳健增长,近五年复合增速为14.5%,远大于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等茶类增速。”

普洱茶为云南省特产,原材料以及加工工艺壁垒较高。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国家普洱茶标准,普洱茶指仅以云南省种植的特定品种茶叶经及在云南省进行特定工艺加工后的多种茶产品,产地较为受限。

按毛茶是否经过人工发酵,普洱茶产品可进一步细分为普洱熟茶及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其口感较普洱生茶更为柔滑。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普洱茶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六大茶系主要包括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目前普洱茶并非是按照“六大茶类”分类法可以独立列为“第七大茶类”的茶,因为其制法和品质的差异并没有完全独立于“六大茶类”之外。如果非要参照“六大茶类”的分类方法给其归类,当年的普洱(生)茶可以归到绿茶类,当年以及陈年的普洱(熟)茶归到黑茶类。

过去,我国普洱茶一直只能以劣等茶的身份游离于低端茶市场之间,无法得到良好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普洱茶的优良特性、云南省政府的重视和茶叶界人士的大力推广,消费者对普洱茶认知度不断提高,普洱茶市场得以稳健增长,近五年复合增速为14.5%,远大于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等茶类增速。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普洱茶市场规模已超20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311亿元,2022-2026年间CAGR为11.7%。其中,2022年普洱熟茶市场规模为55亿元,同比增长10%,占比27.5%,普洱生茶市场规模为145亿元,同比增长7.4%,占比72.5%,预计普洱熟茶市场有望成为普洱茶市场未来主要增长动力,2026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0亿元,2022-2026年间CAGR为13.1%。

云南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的产茶大省,2021年茶叶全产业链产值已达到1071.1亿元,成品茶总产量为37.4万吨,在众多成品茶类别中,普洱茶产能最高,占据全省成品茶产量的43.0%,在各茶类中位列第一,其品牌影响力更为深远,并已成为云南茶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5月23日,云南生态普洱茶地方标准正式实施,《生态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对“生态茶园”和“生态普洱茶”的术语进行了定义,并围绕生态普洱茶的产地环境条件、生态建设、茶园管理、鲜叶采摘、茶叶加工等内容进行了规定。此次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一是有助于强化普洱茶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更好发挥云南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促进云南特色茶产品的保护和传承。二是让生态普洱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进一步提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三是有利于让达标优质茶产品获得应有的价格,让市场更广、茶农受惠。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对于普洱茶行业而言,最重要就是销售,因为种出来只有卖掉才能得到经济效益,过去求高库存是因为普洱茶市场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现在协调好普洱茶生产、仓储和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过度的收藏价值将会带来市场的无序化,还可能出现引起市场乱象的发生。

当前60、70、80后等银发一族仍是普洱茶消费主力,他们对普洱茶产品的消费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数据显示,2022年1-8月“银发族”人群普洱茶成交单量同比增长112%,仅次于茉莉花茶。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随着消费人群发生转变,未来小巧、精致、便携的普洱茶产品或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热点。同时,针对不同消费者的市场细分趋势日趋明朗,未来茶企应当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需求为核心进行产品及服务创新升级。

对普洱茶而言,品牌盛则产业盛,品牌强则产业强。近年来,各茶企持续深耕普洱茶品牌体系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和推动力度,促进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自主品牌的培育、宣传和保护。当前,品牌建设促进了普洱茶向品牌消费模式加速发展,为普洱茶拓展了市场,形成了生产领域做品牌、消费市场看品牌的良好氛围。据了解,云南全省10县入选“2020年度茶业百强县”,其中勐海县被推荐为“‘十三五’茶业发展十强县”,双江自治县被推荐为“2020年度茶业品牌建设十强县”。2018年,云南省还开展了“一县一业”普洱茶产业示范县创建,三个县区获得省财政专项支持,连续3年支持每个县区每年3000万元。这一系列活动有效宣传了普洱茶知名品牌,帮助企业和产品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看,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普洱茶品牌整体数量和质量均比“十二五”末有了大幅提高,品牌经济已逐渐成为我国普洱茶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强大推力。数据显示,2022年普洱茶以78.0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公用品牌价值榜第二,以90.61的品牌声誉得分位居公用品牌声誉榜第一,表明近年来普洱茶在公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良好的成就。然而当前,我国普洱茶品牌建设总体水平与日益增长的质量品牌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品牌发展仍然滞后于茶产业经济发展;品牌总数及规模总体偏少偏小,品牌价值及影响力偏低偏弱,品牌工作机制及服务机构偏松偏散;全行业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品牌引领作用还不够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品牌培育的需求倍增;品牌政策、法制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仍不健全,品牌的公信力、影响力还不够高,品牌研发创新平台明显不足,国茶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疫情的冲击和考验,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必然趋势,普洱茶产业也不例外。当前,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重塑与转型。一方面,越来越多茶企在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包装环节中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服务等数字化技术,并结合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为产业链注入科技活力。另一方面,茶企借助数字化的东风,开拓海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因此,对于普洱茶企业而言,紧抓行业转型升级新机遇,实现提效降本和全球化发展,变得至关重要。目前,云南省内易武、勐海、普洱、临沧、大理等各重点普洱茶产区,正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以数字化驱动普洱茶产业发展。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难题。普洱茶行业从业人员对数字化技术的了解甚少,一些传统茶企缺乏数字化转型的意愿和行动,行业相应的参考标准和政策支持较少,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等。针对上述现象,国家应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深入推进普洱茶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据供应链,以数据流引流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同时,行业内龙头企业要勇立潮头,步履坚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链式”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要积极融入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数据实时互通,横向打通信息壁垒。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随着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行业的重新洗牌在未来将是必然。预计未来3年内行业将出现头部萎缩,尾部缩减的现象,但国人对普洱消费的需求依旧旺盛,所以这两部分减少的市场份额都会涌向中部,也就是两三百元左右的区间段,这一部分的增量将成为众多普洱茶企活下去甚至发展壮大的关键。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农更行(ngx.179c.com)”。

农更行公众号

「农更行」专注于农业产业更新及数字化更迭演进,致力于打造成为农业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及服务平台,核心团队由来自同行资本、壹果农产品、春藤网等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组成,以“信息平台+数字媒体+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2018年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18年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北京时间 2017年12月底,农业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认定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第一批)的通知》。 2017年12月底,农业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认定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第一批)的通知》,第一批62个名单中共有6个产茶区入选。 https://item.btime.com/4703vtvb1438mva32qaf4blq2tv?from=gjl
2.深圳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势2023年工资较2022下降了5%,对比深圳低14.7%。就业前景怎么样?市场需求:2024较2023持平,招聘职位量占深圳0.023%。地区分布集中在罗湖区。发展现状:公司规模100-499人占比最多,成立时长10年以上占比最多,融资事件天使轮占比最多。高端人才:硕士需求占深圳茶叶行业1.103%。 https://www.jobui.com/salary/shenzhen-all/ind-chaye/
3.2024年中国茶叶行业深度剖析: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797亿元茶叶,这一源自中国的传统饮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健康益处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茶叶市场,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特色产业,这几年来展现出了稳定且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其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均值得深入探讨。 一、行业现状全面剖析 https://www.yhresearch.cn/news/7193/leaf-tea
4.金秀县: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探析研究报告2005年后先后出台了《金秀县茶叶产业发展暂行决定》、《QS认证工作实施方案》、《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茶叶生产经营管理的暂行规定》、《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县茶园投入品管理意见的通知》等规定和政策,并制定了《金秀县茶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15年)》,规范了茶叶行业管理,推进了茶叶http://gxt.gxzf.gov.cn/yjbg/t3701393.shtml
5.茶行业的市场分析我国茶叶发展现状茶行业市场分析-我国茶叶发展现状 摘要 茶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饮品,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广泛欢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本文对茶叶市场的规模、需求、价格、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我国茶叶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 http://www.yipinmingcha.cn/news_32408/
6.IIGF观点王珏任国征: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二、茶文化产业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饮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茶叶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茶叶市场规模将达3797亿元,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将达1967亿元,饮茶市场规模将达882亿元。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产业同样取得了快速发展,据国家统计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9054.htm
7.中国茶叶种植市场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建议研究报告20222028年第一节 茶叶种植行业政策环境分析(P) 一、茶叶种植行业的管理体制 二、茶叶种植行业发展规划解读 三、茶叶种植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四、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茶叶种植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一、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国际宏观经济现状 2、国际宏观经济预测 https://blog.csdn.net/zsjjyjs/article/details/123684658
8.中国茶叶出口大省深度分析十张图了解2020年中国茶叶行业进出口放以来变革开,的主要行业和出口创汇的劣势农业行业茶叶行业已逐步成为主产区乡村经济,家正视备受国。 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我国出口的次要茶叶品类包罗绿,2020年2019-,茶叶出口品类绿茶是次要,出口达30.39万吨2019年中国绿茶,的82.8%占出口总量。占比进步到了84.1%2020年末绿茶出口量。 国收支口总量呈上涨https://www.gztep.com/huang-cha/631274.html
9.贵州茶叶产业发展现状的五大思考和三点建议贵州工业园区基层的症结是:因茶叶周期长、风险较高,商业银行受省级管理,难以发放茶行业贷款,而县级主要依托的农村信用联社,因受规模限制,大笔贷款(如超过1千万元)难以解决,同时,茶业企业多为新办企业,贷款担保难以落实。是否考虑可由省级财政安排资本金,成立一个担保公司,专门为茶业贷款提供担保;同时,省委、省政府应在现有政策https://gz.cnipai.com/news/detail/57200.html
10.茶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全文)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省茶叶在产业化建设、出口贸易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加快我省茶叶产业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对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我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效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vh6syv8.html
1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是世界上三大传统饮品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预防医学组织列为全世界六大天然保健饮料之首,是四川的主要特产和传统出口创汇产品,茶产业是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扶持的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骨干支柱产业,正确认识川茶产业现状,找准问题,理清思路,增添措施,对于实现我省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早日建http://www.chinawestagr.com/homepage/showcontent.asp?id=3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