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2023年东莞产业结构之十大传统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现状各地区发展差异等)制造业新浪财经

本文核心数据:东莞传统产业空间布局、东莞传统产业增加值

东莞十大传统产业

东莞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珠江三角洲东岸中心城市以及新晋全国新一线城市,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是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东莞十大传统产业包括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黄金珠宝产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玩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包装印刷业、化工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都市农业。

其中,城区片区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和橡胶及塑料制品业,松山湖片区主要发展纺织鞋帽制造业、印刷包装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其他片区重点布局如下:

东莞十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明确

东莞应以高端化、品牌化、集约化、绿色化为导向,以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黄金珠宝产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玩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包装印刷业、化工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都市农业为重点,着力发展高端产能,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改进传统产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增强传统产业自主研发和创意设计能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优势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行列迈进,着力发展高端精品都市型农业,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

东莞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大,项目众多

东莞市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食品饮料等优势传统产业约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具有发展基础好、集群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参与多、品牌建设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特点。优势传统产业在解决人口就业,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装备制造业、物联网产业、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等现代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与会展、物流、批发市场等服务业相互融合、互为支撑,是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面临着资源能源瓶颈约束加大、要素成本上升、全球产业竞争激烈的严峻挑战,传统产业发展不进则退,不转则衰。故,东莞政府针对不同传统产业的特点以及区位优势,规划了一系列重点项目。

东莞十大传统产业增加值2021年迎来大规模上涨

2021年之前,各传统产业都是平缓增长,偶有年份略有下降,但总体上增加值依然在增长。但2021年度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各传统产业都迎来了较大规模的增长。

东莞十大传统产业细分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已形成服装、毛织、鞋业三大产业带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是东莞的支柱产业之一,2022年,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076家,工业总产值972.92亿元,已经成为“准千亿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东莞本地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集群化规模。在发展过程中,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形成区域产业分工,细分演变出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厚街鞋业三大产业带。

整体来看,目前东莞已形成以虎门为中心,向沙田、麻涌等镇沿珠江口海岸线延伸的纺织服装产业带;以大朗为中心,向常平、寮步等镇扩展的毛针织产业带;以厚街为中心,向东城、道滘等镇街扩展的制鞋产业带。

——玩具制造业:全国领先,主要分布在清溪、凤岗、虎门、常平、茶山、石排等区域

作为潮玩之都的东莞,聚集了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也有近1500家,产业规模位居珠三角城市首位。依托成熟的玩具代加工生产技术,众多莞企率先转型。“原创IP+设计生产+销售”,全产业链运营造就了Laura(劳拉)、Angelboy(天使男孩)、Cassy(锦鲤猫)、Fuzoo(芙竺)等原创IP。玩具代工企业“玩转”IP,为“潮玩之都”注入了新活力。经过40余年的发展,目前东莞已逐渐形成了以清溪、凤岗、虎门、常平、茶山、石排为重点区域的玩具生产基地。

——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着力发展以麻涌、茶山、道滘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家具制造业:以大岭山、厚街为核心进一步增强产业集群效应

一直以来,家具产业是东莞的优势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东莞家具”制造品牌享誉国内外,成为全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展览基地之一。大岭山镇被誉为“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据统计,2021年,东莞市家具制造业实现产值416.6亿元,同比增长18.9%,形成了“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全产业链条,集群分工专业化水平较高,产业配套优势明显。“十四五”期间,按照集群化、高端化、数字化、品牌化、绿色化的方向,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资金扶持,出台了包括《东莞市家具产业集群培育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五个一”工作体系,全方位支持家具产业集群发展。同时,认定了大岭山、厚街2个市家具产业集群核心区,由市财政向各核心区分别拨付了1000万元首期资金,市镇合力加强要素资源配置,专项支持家具产业发展。

作为东莞家具产业重镇,目前大岭山镇拥有家具企业390余家,家具品牌76个,规上企业84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聚集了洋臣A家、运时通、达艺、森源、福临门、欧达、佳居乐、元宗等龙头企业。围绕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大岭山镇将实施“数字+”、“品牌+”和“绿色+”战略,推动家具制造“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双提升。同时,将规划实施“1+10+100”优势企业集群梯队培育工程,以集群化的方式推动生产效率和效益实现跃升,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1个10亿元、10个亿元、100个千万级优势企业集群梯队。

——黄金珠宝产业:以黄金特色小镇产业园区为核心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黄金特色小镇是以贵金属和珠宝首饰为产业核心的园区,通过吸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进驻,产生集聚效应,逐渐形成贵金属全产业链生态圈。目前园区的产业链已经相对成熟,下一步就是加快强链、补链、延链,加大对珠宝首饰、贵金属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招商力度。

——包装印刷业:石排镇“异军突起”,拥有一批龙头企业

东莞作为制造业强市,印刷产业规模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统计显示,东莞印刷企业数量就占全国的3.4%,2022年全市造纸及纸制品业和包装印刷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目前,东莞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涌现出了“广东省环保包装专业镇”(桥头)、“广东省印刷重镇”(望牛墩)等,而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石排镇包装印刷业异军突起,拥有了精丽制罐、悠悠美居等一批龙头企业。

——化工制品业:构建“1+6+1”的化工产业发展区域格局

根据东莞市的资源条件及环境承载能力、结合东莞市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需要等要素,将着力打造“1+6+1”的区域发展格局,即“一核心、六节点、一换道站”的总体空间格局,即以沙田镇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为核心,围绕全市在支柱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配套需要,构建麻涌高分子材料、道滘化工材料、大岭山化工材料、大朗化工新材料、虎门化工塑料、桥头高分子材料等6个产业集聚节点,加快区域性化工领域产业的整合聚集和布局优化,再以松山湖科学城作为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的换道站,引领我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向高端挺进。同时,注重加强珠江出海口等岸线水系生态环境、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信息网络及能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形成生态良好、协调有序、保障有力、高效集约、联动发展的新空间格局。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樟木头拟打造千亿“塑胶产业重镇”

目前,樟木头有六个专业塑胶市场,立志打造中国最大的塑胶交椅市场,冲刺千亿元产业规模的同时,也将本地塑胶产业进一步整合、规范和升级。为此,樟木头镇延长塑胶产业链,实现生态升级,推动该镇从“塑胶商贸重镇”向“塑胶产业重镇”转变。樟木头是全国最大塑胶原材料集散地之一,塑胶原料市场非常活跃。

——都市农业:打造六个示范基地

东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将着重实施“一年打开局面,两年呈现两点、五年初成体系,八年完成转型”的递进发展战略,在做优做强荔枝、香蕉、蔬菜等产痛特色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花卉苗木、精品水果、食用菌、有机种养等高效新兴农业,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并培育建设6个示范基地。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东莞市家具产业大数据招商指南(两链两图两库两清单)》。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THE END
1.中国饮料产业四十年,那些变与不变无论是政治外交还是国民经济,当前中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制造、文化自信等综合实力的充分展现。 作为“第二产业”代表,饮料产业也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专的发展历程。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Y3NzUzMw==&mid=2650771264&idx=2&sn=62c38267b1b9180c095b04d75cdc4411&chksm=bea984b289de0da4251a0d52829582dcc003c77499067ed0bcffcf9817628a9b9087746611b7&scene=27
2.我国饮料制造行业分析.pptx饮料制造行业是我国消费品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饮料制造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我国饮料制造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和品质是关键;二是消费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化、时尚化的产品更受欢迎;三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13/6020012212010114.shtm
3.泉州市委与市政协开展专题协商,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助推制造业高突出抓好机械装备、食品饮料、纸业包装三大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赋能。推动新基建新经济、新材料、新片区、新交通有大突破。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齐制造服务短板,做精做优现代服务产业。 二、帮扶制造业困难企业度过寒冬https://www.qzwb.com/qzfb/content/2020-07/01/content_7047571.htm
4.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盐加工;营养食品制造、保健食品制造、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无发酵工艺的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其他未列明食品制造 以上均不含单纯混合、分装的 / 十二、酒、饮料制造业 15 25 酒的制造 151* 有发酵工艺的(年生产能力1000千升以下的除外) 其他(单纯勾兑的除外) / 26 饮料制造 152* / 有发酵工艺、原汁http://law.foodmate.net/show-21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