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夸张的讲,对于全球许多烟民而言,今年抽的每支烟都可能是最后的几根。
全球烟草战争的最后冲刺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烟草控制政策不断加强,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旨在减少烟草使用率,甚至实现“无烟一代”的愿景。
“烟草终局”概念最早提出是为了实现全球烟草使用率显著下降,最终达到一个极低的水平,通常定义为吸烟率低于5%,甚至完全杜绝烟草产品的销售和使用,实现“无烟一代”的愿景。
实现烟草终局,从宏观上看,不仅有助于改善公众健康,还能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重效益。各国和地区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烟草控制政策,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公平和可持续的未来。
根据研究,全球各国普遍采取了降低吸烟率至5%以下的目标,作为烟草终局的衡量指标。研究支持,目前共有28个国家已经准备就绪或基本准备就绪,实现高于平均水平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评分,吸烟率低于15%。48个国家处于准备阶段,25个国家处于早期阶段,还需要采取更多行动。
而2025年将是全球实现烟草终局目标的关键一年。多个国家已经设定了在这一年实现显著目标的计划:
-爱尔兰:目标是到2025年,使爱尔兰人口的吸烟率低于5%。
-芬兰:目标是到2025年,将成人中每日使用烟草和尼古丁产品的人数减少到5%以下。
未来3-5年内28个“终局准备就绪”的国家、未来5-10年内48个“几乎终局准备就绪”的国家都将逐步降低吸烟率,最终实现无烟社会的烟草终局。
在这场全球性的烟草控制运动中,各国政府展现出了多样化的策略和决心。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意识到烟草对公共健康的巨大危害,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无烟未来的全球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以减少烟草使用对其公民健康和福祉的影响。部分国家的措施尤为坚决,他们不仅设定了明确的目标,还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
例如尽管使用无烟烟草和其他形式的烟草,一些国家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印度,吸烟率下降了50%以上。另外,拉丁美洲地区是全球实施FCTC最多的地区之一,吸烟率在15年内下降了50%以上。巴西是第一个实施所有MPOWER措施(控烟6大措施)的国家,也是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年龄标准化吸烟率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芬兰2010年第一个宣布吸烟率目标低于5%,该目标最初设定为2040年,但随着全球无烟运动的不断发展,被提前至2030年,这种全球性的共识和行动,标志着烟草终局大势已定,不可阻挡。
跨国大烟草公司给我们的启发
面对全球烟草终局的趋势,跨国烟草公司也在进行战略调整与布局。
英美烟草公司(BAT)致力于扩大其无烟产品组合,重点开发和推广加热不燃烧(HTP)产品和电子烟。其旗舰产品“glo”和“Vuse”系列在全球市场取得了显著增长。BAT还在投资新型尼古丁产品,如尼古丁袋和口含薄片,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同时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以确保其无烟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与各国政府和公共卫生机构合作,推动无烟产品的监管政策和标准制定。
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PMI)是推动无烟未来的先锋,其核心战略是逐步退出传统卷烟市场,转向无烟产品。公司的“IQOS”加热不燃烧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PMI计划到2025年,将至少50%的净收入来自无烟产品。PMI通过一系列投资和并购,扩展其无烟产品组合。2023年,公司收购了尼古丁袋制造商“SwedishMatch”,以强化其在无烟产品领域的地位。PMI还投资于生物技术和新型药物输送系统,以拓展其无烟产品的技术边界。PMI持续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验证其无烟产品的减害效果。公司与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和公共卫生组织合作,推动基于科学证据的无烟产品监管政策。
面对无烟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全球烟草巨头正在积极调整战略,通过产品多样化、技术创新、市场扩展,透明的科学研究和数据共享等多种手段,寻求在无烟时代的新发展路径。
结语
一方面,很荣幸我们作为大烟草行业的从业者,将有幸在不久的将来见证行业如何涅槃。
然而,电子烟作为更健康的烟草替代产品在中国问世并流行于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营造数万人就业,出口创汇数百亿,却因吸引未成年、污染环境、跨国337专利调查等身陷囹圄。
在全球无烟未来的终局趋势下,趋严的政策是电子烟企业在过渡到烟草终局中必然需要翻越的高山,面临大烟草公司尼古丁袋的突围,加热烟草HNB的专利枷锁,都让中国电子雾化企业出口面临更大的调整。
而这些挑战绝都不是单一个企业能破局的,行业迫切需要引领者,带领大家翻越重重阻碍,引导广大电子烟出海企业以更加开放包容、互助互利的心态,抱团站在国际的舞台与跨国烟草公司去扳手腕,共同迎接无烟世界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