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门店围堵小区温州街头药店为何越开越多?

家住温州瓯海中学附近的小区业主小杜发现,小区交房半年还没到,入住率才三成左右,楼下就开出了一家药店,店里总是灯火通明,但似乎没什么客人;而相距不到600米的对面小区,已经有一家大型药店了。小杜忍不住好奇:“药店现在开得这么密集,真的这么赚钱吗”?

药店成为最抢镜的街景

药店“扎堆”,不仅仅只是小杜一个人的感受。

“在鹿城区学院中路附近,一条路上就开了七八家药店,非常夸张,堪称药店一条街。”

“梧田街道泽霞雅苑仅一个小区入口处,就有三家大型药店门对门背靠背,跟打擂台似的。”

“温州鹿城行前农贸市场周边100米范围内就有七八家药店,现在感觉买药比买菜还方便。”

……

市区行前农贸市场周边100米范围集聚了大量药店。邓帆慧摄

“不仅药店越来越多,连锁品牌药店更是‘遍地开花’。”家住鹿城区南塘三组团的潘女士表示,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区楼下的几家单体药店陆续挂上了连锁药店的牌子。

这并非个别现象。数据显示,通过增加门店数量和收购其他规模较小或区域性的连锁药店或单体药店,药店行业的集中度逐年提升,当前全国零售药店连锁率逼近60%。2023年下半年,四大上市连锁药房老百姓、大参林、益丰药房和一心堂宣布全国门店数均已突破10000家,连锁药房企业正式步入“万店时代”。根据国内头部医药连锁企业的再融资计划,2024年药店连锁品牌门店数量依然将保持快速增长。

资本追逐,连锁抢位加速,也在温州上演,一正药房、海派医药、延生堂、张和堂、英特一洲药店、张济堂、京东大药房……大街小巷,全国性的连锁药店与本土知名品牌药店在社区间“短兵相接”成为常态。

药店缘何“狂飙”?温州市医药行业协会负责人解释,资本的加注,推动药店数量猛增,部分药店为了上市,不得不扩大零售药店布局做大蛋糕,而对于已经上市的头部连锁药店而言,要使规模不掉队,维持现有的竞争格局,则需要保持超过20%的门店增速。连锁药店扩张放大了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议价能力,也给品牌带来正面的形象反馈。

龙湾区楠溪江路家景花园周边,药店多达四五家。蒋文广摄

药店“狂飙”的底气

“药店开得这么多,药价却不便宜。”“药店药卖的贵,利润肯定很高。”药店大量涌现过程中也有不少市民提出质疑。

对于同药不同价,全亿健康副总经理余国祥解释说,医药集采以量获得药品低价,而药店在采购过程中并不一定都能拿到同等的价格,所以部分药店药品售价高于医院也情有可原。

市区一家连锁药店店长透露,中成药与保健品是药店销售与利润增长点的重要品类。比起西药,即使部分中成药的价格相对较贵,但副作用小更受市民喜爱。经历了三年疫情后,到药店购买保健品渐渐成为一些市民的消费习惯。

对于药店药价高的质疑,她坦言,确实有部分药约有40%-50%的利润,但实体药店必须承担房租、水电、人工等较高成本负担,尤其是位于繁华商圈或居民区中心的药店,其租金压力更大。扣除支出成本后,其实药店的盈利也并不像市民想象的那么高。

开店容易守店难

“开店容易守店难。”在鹿城区从事18年药店生意的单体药店金桥药店老板吴新明表示,现在药店开店门槛降低了,开一家药店较以往容易很多,但新店想从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保持盈利并不容易。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市区普通地段的房租价格按照5万元/年来算,药店执业药师工资一般在6000元/月,两名普通药师人均工资3500元/月,药店最简单的装修约计也要5万元出头,前期药店铺货至少6万元以上,加上药品损耗以及水电费等其他费用1年1万多元,从事药店经营首年保守估计要投入32.6万元。而药店自身的经营模式决定了成本回收周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据他了解,身边很多新开的药店要么早早地倒闭了,要么还在亏损边缘挣扎。

吴新明认为,当下要经营好药店,必须具备资金实力雄厚,有充足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保障,销售能力很强且门店占据良好地段等条件。假如完全不懂医药行业,又不太会推销产品,赔钱几率则会很大。

“开店4个多月倒闭了。”药学专科毕业的张韬,开办药店创业短短几个月就以失败告终。他于去年开了一家单体社区药店,但开店后才发现,入住小区的住户还只有300—400户左右,每天的客流量十分有限,他绞尽脑汁想促销活动也改变不了生意寥寥的境遇……“每天在店里一蹲就是十几个小时,营业额却只有700多元,还要养着两个员工,根本入不敷出。”最后不得已亏本转让了店铺。

连锁品牌加速转型升级

“现在药店生意并没有那么香。”温州布衣大药房总经理郑元铜列举了一组数据,2022年我国药店数量达到了62.3万家,店均服务人数约2265人,相较而言,美国药店店均服务人数为6250人,可以说中国的药店零售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据他了解,现在市场上约有1/3的药店都不挣钱。多位业内人士也认可这种说法。

连锁巨头的持续加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每年药店数狂飙式增长的同时,医药连锁行业也在面临洗牌。

全亿健康拥有一正药店、叶同仁等多个药店品牌,在温州有350余家药店。全亿健康副总经理余国祥认为,在全国性连锁巨头竞争不断加剧的同时,当前很多小型连锁药店品牌也在通过门店扩张吸引机构收购,以达到盈利目的。

在行业的大变局中,温州本土医药连锁品牌则纷纷以延伸产业链、拓展增值服务、创新运营模式等方式加速自身转型升级。

温州延生堂则将经营板块扩展至连锁药房、连锁中医馆、中药饮片生产、医药商业批发、医药电商等板块,集生产、零售、批发、医疗、电商为一体,打通产业的上下游环节,发挥整合规模效应。

THE END
1.当今社会风起云涌,酒水市场一再火爆红酒名酒内容摘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中,酒水行业屡现热潮,市场持续火爆。烟酒,自古至今,始终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无论是公司团建、节日欢聚还是家庭团圆,酒水总是不可或缺的佳酿。对于酒水经销商而言,这无疑是捕捉商机的绝佳选择。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如何经营企 https://zgbaijiu.net/111542.html
2.实体店是不是越来越难赚钱了?一般的实体店确实越来越难赚钱了,但是有一类实体店生意却越来越好。 先说说现状,小城市人口基数本身就是小,加上没有多少产业,几乎很多实体店就集中在餐饮酒店等服务领域。因为缺乏产业支撑,但是小城市又有那么多的人口需要生计,即使是开实体店竞争也是剧烈的,不仅仅是没有生意那么简单。生意差也是跟很多原因有关的。https://www.jianshu.com/p/fc2ba46a8b49
3.我在县城花100万开零食店,赚钱越来越难小城市里的零食量贩店越开越多,花大几十万甚至百万,加盟一家店卖小零食,是一门好生意吗? “我们这个小地方,怎么一下子开了那么多零食店?” 社交平台上,不少三四线城市的用户都曾发起过类似的讨论。同类店铺雨后春笋般开店,让人想到前几年风靡一时的“奶茶一条街”上,时常出现马路两边各有一个“雪王”在跳https://36kr.com/p/2478344213124998
4.为啥超市大卖场生意难做,但山姆和Costco这种仓储式会员店越开越多?仓储式会员店的模式起源于美国。1976年,美国诞生了全球第一家会员制仓储卖场。1983年,山姆、开市客先后在美国开出第一家门店,是较早的一批会员制商店。 在国内,早在1996年,就曾兴起过仓储式会员店热潮。彼时,山姆初入中国,首店落户深圳罗湖区,其模式和现在的山姆相差无几:上万平方米的商场,放着4000多种商品,需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do?id=628826
5.生意越做越大,李佳琦们跑到线下开店在直播间中,小杨哥曾表示,预计今年将会生产50款不同的商品,明年再生产50款,产品越来越多后再布局线下门店,让有创业想法的朋友去做这个事,0加盟费还会帮助线下门店的打造。 可以看出,带货主播开线下店,并不只是玩玩而已。因为他们都曾表示过,未来有条件,线下店的版图会不断扩大,这门生意他们是真的想要做起来。 https://www.dsb.cn/p/01j4jkbkg8398314g8vjqpcrd8
6.建材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我们该如何突围?现在,不少做家居建材行业的经销商都在感慨,生意比以前越来越难做了,究其原因,生意难做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但也离不开经销商自身的能力,那么要想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稳步前进,做大做强,经销商要如何做呢? 一、选对品牌 选对品牌非常重要,一流的经销商选择与一流的品牌合作,事倍功半,只要努力,销量马上成为当https://www.jia360.com/new/2823.html
7.Contents/premium.mdatmaster·Newslab2020/Contents·GitHub通报事实为何无法完全平息质疑; 权力的悖论:最强大的也最脆弱,最无力的也最倔强; “塔西佗陷阱”是中国人创造的概念。 648 记者的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 2023/1/31 什么是“情绪劳动”? 为什么记者也有情绪劳动? 中国一线记者的情绪劳动如何? 记者如何避免过多的情绪消耗? https://github.com/Newslab2020/Contents/blob/master/premium.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