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大放光明的关键:解密基础发趣论之24缘,洞悉生命运作的规则2024pdfepubmobi电子书

马哈甘达勇长老(MahagandhayonSayadawAshinJanakabhivamsa)

西元一九○○年,出生于缅甸斯该省。六岁时出家成为沙弥,十八岁时完成了初级佛学高级班,二十岁登坛受戒成为比丘僧数,二十七岁正式考上法师资格。一九四一年长老四十一岁,日本人入侵缅甸,长老在兵荒马乱之际,晋山于洞谬市摩诃甘达勇寺。当时的常住众,包括长老只有五人,到一九七七年示寂时,座下的出家弟子已多达五百馀人。长老创办的佛学院,目前学僧多达两千多人,培育了众多僧才,享誉一时,当今的僧众都以能成为摩诃甘达勇寺的学僧为荣。是一位注重实修和经教研究者都礼敬的一代高僧。

重要事迹:

(一)、一九五○年缅甸独立后,长老首位获得缅甸政府所颁赠的第一大智者(Aggamahapandita)勋章。同年,长老也为国立小学编写佛学手册。

(二)、在缅甸第六次经典结集时,法师担任着四项重要的任务:

1.教授阿闍黎(ChathasamgitiOvadacariyasanghanayaka)。

2.朗诵三藏之负责人(ChathasamgitiBharanittharaka)。

3.巴利三藏之校对师(ChathasamgitiPalipativisodhaka)。

4.经典完稿之最后检查者(ChathasamgitiOsanasodhayyaPattapathaka)。

(三)、长老一生奉献于佛教,教学、写作,着作中流传最普及的有以下几本:《未来佛教》、《三宝的光辉》、《基础发趣论》、《生活中的阿毗达摩》等。长老晚年也为自己写了传记《我的一生》。

译者介绍

释祖道

缅籍华裔,十六岁出家,1999年到台就读香光尼众佛学院,后接续就读国立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现是成大历史系硕士生。

发表于2024-12-13

佛陀大放光明的关键:解密基础发趣论之24缘,洞悉生命运作的规则2024pdfepubmobi电子书

图书标签:上座部佛法南传佛教佛教上座部阿毗达摩止观四念处内观禅修

此论是佛陀一切种智的最佳证明。

当佛陀证悟了《发趣论》的真理,智慧和力量彻底的展现之后,才开始为众生说法。

《发趣论》是七论最后一部,也是「论王」。佛陀在思惟前六论时,因为智慧太强,论典的义理范围不够广,以致光明无法显现,佛陀的智慧还无法全然畅游其中,就像水的深度不够一样。一直到思惟《发趣论》之时,由于可用各种角度来看一切法的各种可能性,所以尽情畅游其中,佛陀才大放光明。

佛陀在《发趣论》里头清楚地告诉我们,生起这个法以后,接着就会生起那个法,生起那些法以后接着又会生起什么法,什么心生起以后接着生起什么样的心。这些心的前后相互关联的各种情形,都有详尽的说明,我们将这些过程称作「心路过程」,佛陀就这样地一路教导下来。

除了佛陀以外,再也没有其他人能够釐清这些道理了。藉由《发趣论》的法义,我们可以知道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不变实体的存在,没有众生,只有身和心的前后连贯互动过程,纯属法性的生灭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发生的主因与助缘。

虽然说身心都是生灭现象,但是这些生灭并非毫无章法可言。由于有这个原因才得到这样的果报,因为有这样的心才产生这样的色法等等,用因缘观条理清晰地告诉我们。我们若能跟随着佛陀的智慧,思惟并理解这些道理,也能像古圣先贤一样证得阿罗汉果。

本书特色

二、被南传佛教界公认将《发趣论》二十四缘讲述得最深入浅出的宝藏。长老非常善巧地将《发趣论》结合生活经验所作的通俗演讲,藉着许多本生经内的故事来说明阿毗达摩的法义,故事浅白易读,蕴含深刻的佛法哲理于其中,十分吸引人。

三、最贴近人性现实、不高谈阔论的切入。看似严肃的长老,善用方便法,对出家比丘说严格的梵行;鼓励在家居士做好五戒十善,夫妻之间要恩爱。他举了本生经的两个故事说明不善心成就善业之例,也就是佛陀和耶输陀罗的前生。也藉此反驳佛教界的误解陋习——女人罪过大,而赞叹女人的慈悲和智慧,对佛陀历劫来累积波罗蜜的帮助甚大。

四、《发趣论》的威德力。可以从三个明显的方面来看:第一,它所阐述的法义非常殊胜奥妙;第二,是有威德力的天人及梵天们礼敬的法义;第三,它是佛法住世的第一支先锋部队。

序/导读〈佛陀大放光明的关键〉

《发趣论》是南传七部论典中的第七部,在缅甸,人们从古至今都对《发趣论》深具信心,许多人认为念诵《发趣论》可以得到消灾解厄,获得多种利益。《发趣论》的威德力可以从三个明显的方面来看:第一,它所阐述的法义非常殊胜奥妙;第二,是有威德力的天人及梵天们礼敬的法义;第三,它是佛法住世的第一支先锋部队。

《发趣论》共有四个意涵:种种缘之义、分别之义、建立之义、趣至之义。根据原书编者之绪论,共有三种《发趣论》:〈1〉《广说发趣论》,是佛陀在忉利天为天众所说;〈2〉《略说发趣论》,是佛陀为舍利弗说《发趣论》之大纲;〈3〉《非广非略说发趣论》,是舍利弗对于《略说发趣论》之补充说明。现在南传佛教流传下来的,就是第三种《非广非略说发趣论》【以下简称为《发趣论》】,此《发趣论》是由二十四部小论组合而成的大论。

这二十四部小论,依长者说法的方式,分为四种:〈1〉顺法发趣;〈2〉逆法发趣;〈3〉顺逆法发趣;〈4〉逆顺法发趣。在上述四种发趣论中,各自都包含了以下六种发趣:〈A〉三法发趣;〈B〉二法发趣;〈C〉二法三法发趣;〈D〉三法二法发趣;〈E〉三法三法发趣;〈F〉二法二法发趣。以顺法发趣为例,六部小论是:顺法三法发趣、顺法二法发趣、顺法二法三法发趣、顺法三法二法发趣、顺法三法三法发趣、顺法二法二法发趣。其他诸如逆法发趣、顺逆法发趣、逆顺法发趣的部分,同样以此类推。共计二十四部小论。许多人误以为二十四部小论,就等于二十四缘,事实上,「因缘」及「所缘缘」等二十四缘,只是二十四部小论中所提到的缘分而已,并不等于二十四部小论。

一九六九年,摩诃甘达勇长老座下的弟子与居士们,请长老开示基础《发趣论》,但是当时的时机尚未成熟。经过长老的弟子和居士们不断地请求开示,长老终于在一九七三年四月九日才开始讲述。那个时候,是缅甸最炎热的夏天,长老利用早斋后比较凉爽的时段,为大家讲述《发趣论》之二十四缘。辛苦的讲了十七个早上,所以本书分为十七讲。

长老非常善巧地将《发趣论》结合生活经验所作的通俗演讲,藉着许多《本生经》内的故事来说明阿毗达摩的法义,故事浅白易读,蕴含深刻的佛法哲理于其中,十分吸引人。在南传佛教界中,本书被公认是一本将《发趣论》二十四缘讲述得最深入浅出,值得参考的好书。

推荐序

核心就是缘起

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他和目犍连依止游行沙门散若耶出家学道,但仍无法达至解脱,于是他们俩便离开沙门散若耶,在广大的印度中寻觅。后来,就在街上,舍利弗遇上托钵中的马胜比丘,马胜比丘威仪端严,让舍利弗感到惊奇,便趋前询问。马胜比丘只短短回答一偈:「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舍利弗就在听完偈颂的当下,证得了法眼净。「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称为法身偈,明确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教义在「缘起」。深刻体会缘起的舍利弗,又怎么再跟大众说明缘起呢?

经藏上提到缘起的法则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我们一般在十二缘起中能看到这样原则的应用。但,十二缘起只说明主要原因与主要结果的缘相,而在南传《发趣论》的作者舍利弗,更将缘起扩大到所有一切法的条件关系。《发趣论》是南传论藏《阿毘达摩论》七部之一,以二十四缘分析一切法作为「缘」时的力用,分析缘法与缘所生法的条件关系,即是分析缘力。简而言之,「缘法」、「缘所生法」与「缘力」是《发趣论》总纲领,掌握这三者彼此关系,便能透视繁复交错庞杂的身心现象,发向大趣,解脱烦恼。若没有学习《发趣论》中的二十四缘,对《阿毘达摩论》的理解,将是片断、破碎、一知半解的;而愈深入《发趣论》,将愈能了解整部《阿毘达摩论》的全貌。

不只瞭解整部《阿毘达摩论》的全貌,深观缘起,也愈能瞭解世间实相,世间万象有主因、有助缘、有各种条件,彼此产生了不同的关系、变化,以及之间相互影响、推动、消磨的相应变化。缘起可以从我们的身心上去检核、去瞭解,若您可能感到不愉快或不舒服,就从您的身心去检核,如此你将能得到佛法真切的利益。

译者祖道法师先是自缅甸来台就读香光尼众佛学院(1999-2003)她是缅籍华裔,通华缅语文,聪慧好学;佛学院毕业后,续读成功大学外文系加历史研究所,她于繁忙课业之馀译书,让缅甸佛教高僧对论着的讲解,能够普及。如今又能以华语文流通,而请院长为华文译本作序,她自己说是学习转译,不揣粗陋,但我仍是勉以应更用功,缘起本就很繁复交错,更何况巴利加缅华语文间的生活应用语,还有改善的空间,这一切不也是诸多因缘的相应吗?是以为序。

香光尼众佛学院院长悟因

序于香光山寺2011.10

24缘作用讲解的很清楚

缘起是佛法的核心。

發趣論徹底理解的話,基本上其他阿毗達摩就不需要看了,直接去實修吧。這本注解書非常不錯,很精細。

THE END
1.生命的运作方式(豆瓣)追随作者的笔触,你可以窥探到肉眼看不见的细胞,也能够知晓万物之间皆有联系。本书结合了生动形象的插图和贴近生活的比喻,让科学变成一部卡通纪录片,让我们更轻松地了解生命的运作方式,感叹大自然的智慧与美丽! ◎ 内容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 马伦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96021/
2.生命的流动五对外在人事物的感受当你不在给事物下定义设限时,只是感受着流动,流动中的事物是没有边界的,自由流淌,互不影响,事物便会在流动中无限延伸,你赋予了它们意义、生命,在生命的流动中,同时你就超越了自我边界,同其一起延伸,没有边界限制,进入到纯然的存在、生命中。 对物的感受练习 https://www.jianshu.com/p/48d50de12ee7
3.活法伍读后感7篇.docx活法伍读后感7篇活法伍读后感篇1人的一生究竟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才会真正做到保尔柯察金所说的那样: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之前我一直对这句话感到迷茫,直到现在读了《活法》才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通过看这本书对自己之前的人生观及生活方式深感惭愧,从而也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6914452.html
4.班级图书角借阅记录三、班级图书角的运作方式 开学初, 图书室在教务处的组织下, 召开各班班主任和学习委员会议, 布置落实本学期班级图书角图书借阅和日常管理工作, 制定学期图书角的考核评价标准。 在每天中午和下午打扫卫生期间, 图书室专门安排人员负责各个班级学习委员的还书和借书工作, 办好班级图书角借阅种类的电子登记手续, 并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s5246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