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疫情对全球保险业带来了较大冲击。从国际保险业看,行业对流行病的认知还不足,流行病风险的经济损失包含了诸多人为因素,建模难度很大,同时全球流行病更像一种系统性风险,难以通过正常的保险机制进行转移。而医疗资源的弹性是比经济损失更为急迫的风险痛点。从长远来看,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行业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财务的稳健性,可以通过加强与政府的合作,解决流行病最终风险转移等问题。疫情激发了公众的保险意识,保险业应利用这一契机,考虑推进相对简单的巨灾险,为流行病巨灾险打好基础。疫情也是推动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应大力提高医疗保险、健康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家庭的韧性。在流行病巨灾险的设计上,可以考虑从商业健康保险的保费中提取一小部分比例建立基金,以解决社会医疗资源弹性的问题。
[关键词]新冠疫情;流行病巨灾险;医疗资源弹性;数字化转型
传染病疫情风险保险市场建设研究——基于世界银行“流行病应急融资基金”的研究综述
许荣、黄彧、戴稳胜
[关键词]疫情风险管理;流行病应急融资基金;巨灾保险;公私部门合作
新冠疫情反思:保险与企业持续营运管理
周卫东
[摘要]新冠疫情促使企业重新认识业务持续营运管理(BCM)的重要性。当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持续营运计划的不多,运用保险工具来转嫁持续营业中断风险的很少。而保险业对自身主动融入企业持续营运管理认识不足,服务能力也亟待提升。因此,保险业可藉此新冠疫情危机进行反思,主动宣传并导入企业发展持续营运计划(BCP)服务,进一步提升防灾减损服务能力,创新营业中断类保险产品,助力我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高抵御风险和灾后复原能力,为企业持续营运保驾护航。
[关键词]企业持续营运管理;营业中断保险;防灾减损服务
保险科技:内涵、耦合机理和发展逻辑
吴婷、王向楠
[摘要]本文探讨了保险科技概念的诞生背景和定义,并从结构耦合、功能耦合和时空耦合三个维度刻画了“保险”和“科技”这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鉴于科技创新所引发的人类社会重大变革,提出和解释了保险供给侧改革是保险科技发展的表层逻辑,而社会风险的“超风险”和“快风险进化”特征,以及消费思维等需求侧变革是保险科技发展的底层逻辑,要求保险业必须依靠科技赋能实现整体产业升级。
[关键词]保险科技;金融科技;数字化;耦合
产险公司做优车险评价体系研究
吉世旺、梅鹏科
[摘要]中国银保监会明确提出保险业及车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要求,做优车险已经成为行业内各产险公司的普遍共识和现实追求。科学评价做优车险对优化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管理者可以通过做优车险的评价结果检视车险经营,从而把准发展方向、聚焦问题短板、推进改进提升。本文基于雷达图分析法,以“311优车目标”为核心,构建产险公司内部做优车险评价体系,通过动态与静态结合的分析,实施问题、原因、举措、结果等方面闭环落实及循环提升的管理,推动公司车险经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关键词]雷达图;做优车险;评价体系
基于复合事件处理的车险理赔风险防渗漏应用研究
马欣
[摘要]2018年以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速放缓,伴随着商车费改持续深化、新车承保费率下调、续保费率持续下降,车险承保市场保费增速连续下降。同时,机动车保险赔付率也在2014年之后逐年降低,出现车险出险频次下降、案均赔款上升的趋势。保险公司理赔压力逐年增大,对车险理赔的风险管控以及理赔减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面向中国财产险公司进行车险理赔风险防渗漏的调研分析,基于复合事件处理方法对风险渗漏进行事件级别划分、适用车型划分、事件类型划分、管控类型划分,同时定义事件含义与事件触发条件,最后利用Storm大数据实时计算架构搭建一套风险防渗漏应用,可以嵌入保险公司核心系统,于车险定损理赔环节实现实时渗漏筛查,为车险理赔风险管控及理赔减损提供信息化管理工具。
[关键词]汽车保险、风险防渗漏、复合事件处理、Storm计算架构
洪水地图助力洪水风险解决方案
赵乔彬
[摘要]近年来连续的超强台风、降雨及地震灾害,暴露出全球巨大的保障缺口。在亚洲地区,缺口主要集中在风暴和洪水。本文以美国国家洪水计划、英国FloodRe互助洪水保险为例,介绍了两国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的洪水解决方案。运用最新科技手段高精度洪水地图,保险公司可以有效识别洪水淹没区域,量化标的物洪水风险大小,参考制定核保政策等等。以瑞士再保险集团洪水地图为例,本文从技术角度详细介绍了以地形学方法为基础的建模方法,洪水地图特点及其主要应用场景。
[关键词]洪水风险;保险损失;洪水地图
新形势下保险公司战略管理审计探析
吴坤龙
[关键词]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战略管理;战略审计
合理定位让审计创造价值
刘小书、沈璜
[摘要]在保险业创新改革新时期,保险机构的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从业人员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有新的发展机遇。科技赋能、数字化等给内部审计带来了新的方向,但同时也必须要注意到对于内部审计本质理解的重要性。在总体以“监督职能”为主导的大环境背景下,通过对标分析我们发现,不论是在内部审计定义的解释方面,还是内部审计活动实践方面,与期望发挥更大作用的服务型审计仍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影响当前保险机构内部审计发展期望目标差距的一个主要因素。关于如何合理定位内部审计,本文认为制定审计目标、审计策略、人员发展和培养计划时需要考虑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环境因素,以促进专业性,实现审计价值的提升。
[关键词]内部审计;准则;专业性
产学研协同创新下保险人才培养分析
王海萍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方法,对全国财经类院校应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培养保险专业人才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愿景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对比分析高校采用和未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人才培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高校显著提高了保险人才培养的质量。大部分保险专业毕业生认为就业存在限制,但有一定的弹性。缺乏实践经验是应聘难的主要原因。毕业生倾向于高薪酬福利、可实现自我价值与良好专业技术的工作。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确实能对学生就业提供一定帮助,但实践性不强、未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教学方式偏传统,课程设置与实践结合不够。保险公司的决策者、执行者与经营者都认为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更为市场所青睐,因此应倡导高校与保险公司采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培养保险高素质人才,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适应市场需求。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险业;人才培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号四川大厦东塔楼14层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