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小作坊的酒瓶上标识有了,生产日期等信息都印上去了,健康证和登记证也办妥上墙了,这回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啦。”这是近日蔚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开展散装酒治理情况“回头看”时,与散装白酒小作坊老板的对话。
要说起检察院和小作坊之间的故事,还得从今年1月16日这场听证会说起。
酿酒小作坊背后的安全隐患
“检察官,我要举报!”
2024年1月,蔚县检察院干警在巡查河北省公益诉讼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时,发现一条举报某商户销售未贴标签、来路不明的散装白酒线索。事关民生,公益诉讼部门干警迅速前往核查线索。
“散装白酒安全折射的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我们不能就案办案,要通过办理一个案子,规范一个行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该院主管副检察长李自由决定,组织一场听证会,让大家来说说法理、讲讲事理。
听证过程全程直播
1月23日一大早,刚刚建设完成的直播听证室,迎来了第一场检察听证会。
为增加办案说服力,该院精心选任3名熟悉食品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和基层工作经验的听证员,与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共11人参与听证,并邀请人民监督员对此次听证活动予以监督。因案子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听证过程在“中国检察听证网”全程直播。
听证会上,办案人员介绍了案情,出示了案件证据,播放了取证视频。
小作坊经营人员老王激动地说:“我自己酿的酒,我都喝了多少年了,也没事儿呀。”
“王大叔,自己酿酒可以自己喝,但是咱们面向百姓销售,就得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等,得保证消费者安全。”检察官解释道,“今天我们的听证员里就有一位医生,咱们请他从医学专业的角度解释解释。”
县医院医务工作者沈医生说:“白酒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甲酸和甲醛,极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因此,为了保障百姓的身体健康,国家规定了蒸馏白酒的卫生理化指标,其中作为卫生指标重要项目之一的甲醇,国家卫生标准有明确规定,严禁甲醇超标的白酒进入市场销售。所以,无安全保障的散酒,对百姓的生命安全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听了检察官和沈医生的解释,老王的情绪也舒缓了,但他悄悄嘟囔了一句:“也没人告诉我们呀,需要什么,怎么办,我们真不知道。”
个体经营者小戴接着说:“鉴于散装白酒巨大的安全隐患,我建议进一步扩大筛查范围,既然这样的问题显现出来,我们就应该规范起来,最大限度地保障咱们老百姓的生命健康。”
志愿者连先生说:“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后面的监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怎么样能保证问题不再重复发生,更是关键,我建议制作台账,案件办完以后要定期展开监督评估。”
特邀检察官助理李海斌说:“建议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县散酒经营者进行摸排,并且运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让百姓们都知道。”
……
参与听证人员纷纷发表意见,并一致认为市场监督管理局存在怠于履职的行为,建议对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职。
见证“散装酒”贴上“放心签”
“检察官,我心服口服,绝对配合政府完成整顿工作,以后从我这出去的酒绝对是放心酒!”听证会结束后,老王转过身来,对检察官竖起了大拇指。
检察官梁晓宇回到办公室,对听证员提出的建议进行梳理,组织部门人员进行讨论,决定按照听证员意见进一步完善检察建议并制定了完善的回访计划,随后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送达了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全面排查全县的散装白酒酿造作坊和销售商户,规范行业发展,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守护群众饮酒安全。
1月29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散装白酒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部署开展全面排查整治行动,规范全县散装白酒市场。
近日,梁晓宇邀请参与直播听证的7名听证员对整改情况进行实地评估。随机走进几家酿酒小作坊和销售散装白酒的店铺,发现酿造作坊已然取得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和食品检验合格证明,销售商户经营证照、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也已办理,散酒容器、外包装上也贴上了标签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