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退伙之争——二审反转周智文律师成功案例

张某与李某等人合伙协议纠纷一案一审,张某起诉李某等支付退股金、红利款215386元。一审阶段,李某等人提起反诉,反诉张某违反退股协议的竞业限制义务,要求张某返还已支付退伙款560000元并支付200000元违约金。一审法院判决支持了李某等人的反诉请求,驳回张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张某一审败诉后不服,便找到了周智文律师。经了解案情,并对案卷资料进行了研判,周律师发现一审判决认定张某违反退股协议的竞业限制义务的理据不足,遂接受了张某的二审上诉委托。二审法院认可张某的上诉请求,认为一审法院判决有误,遂作出改判,判决张某胜诉,李某等人败诉。一、二审作出截然相反的判决结果,是缘于对违约的表面与实质的审查,二审法院认为要实质违约才构成违约,一审判决认为只需有违反限制义务的表面形式也可构成违约。

周律师认同二审判决的观点,违约应考虑实质,本案只有张某形式上办理工商预登记核名的形式违约,没有实质的违反竞业限制约定进而造成李某等人损失的根本违约行为。

又比如,履行合同过程中只是因合理事由(或无正当理由)担误了较短时限,没有造成重大影响的,不宜轻易认为延误方根本违约。因根本违约的责任后果较重,在裁量时应权衡违约方的主观恶意、违约程度、是否有证据证实等多方面考虑,不宜依约定轻易认定。

另外,当事实有些争议时,要尽量搜集更多证据佐证,哪怕可能是些不那么重要的证据,有时也会影响法官的心里确信,证据准备上越完备,诉讼主张获支持机会越大。而一旦证据不多,事实又似是而非时,法官往往会采用证据规则来驳回其主张的事实。

【二审判决本院认为部分】

本院认为,根据民事诉讼的相对性审査规则,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针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理。但一审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除外。涉案2011年5月2日协议书及2015年11月15日退股协议书均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对各方当事人均具有约定力,李某1、李某2,李某3、李某4、李某5诉请确认退股协议书第二条无效的理据不足,本院不子支持。本案二审争议焦点为张某、张某2是否存在违反协议约定的竞业禁止义务行为。

综上所述,张某、张某2的上诉成立,本院予以支持。判决如下:

一、撤销某法院(2016)粵*民初*号民事判决;

二、李某1、李某2、李某3、李某4、李某5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向张某、张某2支付退殿金和红利款共计215386元及逾期付款利息(计算方法:以实欠金额为基数,自2016年5月23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至清偿之日止)

三、驳回李某1、李某2、李某3、李某4、李某5的全部反诉请求。

【二审代理词】

一、一审法院事实认定错误,上诉人张某、张某2没有违反《退股协议书》的竞业限制义务,张某、张某2不需要对被上诉人承担违约责任,并且有权依据《退股协议书》的约定取得剩余的股金和红利款215386元。

1、一审法院认为张某、张某2与李某等人在2015年11月01日签订了《股东协议书》,拟成立甲科技有限公司,以此判定张某、张某2违反竞业限制义务。但是该《股东协议书》还差两名股东签名,并且在协议书的最后一行也标注了“本协议自各股东签字按指印之日起生效”,同时依据我国《公司法》之规定,成立公司需要股东间达成合意,所以《股东协议书》未生效。另外《股东协议书》也没有约定经营范围,也不能体现违约事实。

2、另外就被上诉人提交的证据,《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该证据为复印件,无法确认真实性和关联性。第二份《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虽然是由工商局作出的,但是该材料也仅仅体现了名称预先核准而已,并非正式的登记注册,依照我国法律规定,未经登记注册的主体未能参与市场经营,而且也没有证据证实甲公司有参与市场经营,既然没有经营,那么张某、张某2就没有违反竞业限制义务。对被上诉人提交的其他关于甲公司的证据,同一审质证意见。

2011.5.2协议书第十条载明,“股东不得自营与公司相同业务”、退股协议书第12条载明,“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经营与甲方和甲方公司相竞争的业务”,这些条款均指明了不得有经营行为、业务。

上诉人没有实质的生产销售经营行为及业务,上诉人签合伙合同并工商局核名,最终没有成立公司经营的行为,并没有违反上述协议书及退股协议书的条款。

3、关于本案的另外一个关键主体,中山市乙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许某或张某3,并非张某、张某2,因此乙公司与上诉人无关,上诉人并未违反竞业限制义务。对被上诉人提交的其他关于乙公司的证据,同一审质证意见。

4、虽然李某等证人在一审庭审作证说甲公司将产品卖给了被上诉人的老客户,但是都没有直接证据或者是听说的,并且李某是被上诉人李某的堂兄弟,刘某是李某4的媳妇,又是被上诉人的员工,存在重要的利害关系,证人证言的可信度低,其他关于证人证言的意见,同一审质证意见。

二、2015年11月15日签订的《退股协议书》应当视为是双方对此前甲公司名称预登记一事的磋商解决,该事情已经随着签订《退股协议书》而一笔勾销,双方不得再此事追究责任,只要后来张某、张某2没有违反约定,就当然可以取得《退股协议书》上约定支付的款项。

1、证人张某3、赵某的证言反映,2015年11月4日接到总公司李某4通知被突然解雇。当日或次日即了解到是甲公司的事情,被解雇的。证明了被上诉人在签订退股协议书前已经获悉甲公司的事情,并非被上诉人所称的是2016年4月才被告知的。

证人曹某的证言也反映,2015年11月8日,被上诉人到丙公司客户处调查甲公司有关事宜。证明被上诉人在签退股协议书前已经获悉甲公司的事情。

2、2015年11月15日签订《退股协议书》前,李某等人就已经了解到甲公司进行名称核准的事。因此,在退股协议书上,李某才罗列了很多竞业限制条款。退股协议书有18个条款,其中有9个条款与竞业限制有关联,限制张某人终身不得从事同行业。这也反映李某知道张某关于甲的事,并在退股协议中对所有在甲科技公司股东协议书上的签名人员,特别进行了全面且极其严苛的就业限制,以保护李某及其公司的利益。

根据李某以前和其他人员签订的退股协议一般只需当事人签名即可。而张某的退股协议书,有张某2、张某某(张某3)、李某(赵某)、邓某、黄某都有签名按手指印。本案为什么要张某2、张某某(张某3)、李某(赵某)等人也在退股协议上签名呢?不就是他们在甲科技公司的股东协议书上签名了。这也充分证明李某签退股协议之前知道甲的事。李某辩解在2016年4月才从李某处得知此事的陈述不属实。

甲公司没有成立,说明张某、张某2遵守了双方的约定,那么就有权利得到剩余未支付股金和红利款,被上诉人拒不支付构成违约,被上诉人也没有理由要求张某、张某2承担违反竞业限制的违约责任。

三、一审法院将丁经营部认定为是丙经营部的承继主体也是事实认定错误,丁经营部重新调整了股权比例只是刚好股东重合罢了,其实丁经营部已经是一个全新的经营主体,因为李某等人完全可以用回原来丙经营部的名称,在原有地址重新注册一家新的经营个体,但是李某等人没有,而是注销了丙经营部,重新注册一个丁经营部。

由此可以视为李某等人已经自愿放弃丙经营部对张某、张某2享有的竞业限制的权利。一审法院对此作出的认定不合理加重了张某、张某2的竞业限制义务,应当予以纠正。

一审法院将中山丙经营部视为广州丙有限公司的关联企业,也是事实认定错误。两家经营主体只是存在业务上的合作关系,是两家独立的公司。其次依照广州市丙有限公司(下简称“广州丙科技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该公司的股东是被上诉人李某、李某3、李某4,张某、张某2并非广州丙科技公司的股东,本身就不存在竞业限制的义务,加上其已经从丙经营部离职了,就算是对丙经营部还存在竞业限制义务,也不是对广州丙科技公司存在竞业限制义务,一审法院对此作出的认定不合理加重了上诉人的竞业限制义务,应当予以纠正。

四、《退股协议书》第16条对违反竞业限制违约责任的约定明显过高,对张某、张某2不公,依照原《合同法》(已失效)之规定,违约责任应当以填补损失为原则,一方面两人没有违反竞业限制,另一方面甲公司名称预登记的行为也没有给丙经营部造成损失,况且丙经营部在2015年11月11日已经注销,经营主体都消亡了自然不存在损失。即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退一步讲,即便是预登记的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基于填补损失的原则,一审法院没有庭审时予以释明,认定的违约责任也明显过重,应予以调整。

五、退股协议书第1条应退入股金、红利款及禁止限制等经济补偿金及财物等共计775386元。这笔款项是张某、张某2作为股东,退回的入股金,作出中山某镇丙营业部的经理及负责人经营所得利润,及退伙后被限制就业的补偿金(该竞业限制被法院认定有效,且目前已履行完毕)。张某、张某2依情依理依法可以获得这些劳动报酬。

一审法院依据甲公司进行了名称核准,就认定张某、张某2违反竞业限制,认定张某、张某2有经营同行业的行为,进行认定违约,且判决原属于两人劳动所得的退股金、货款提成、竞业限制补偿775386元归被上诉人所有,还要承担20万元违约金。试问名称登记,还没有成立的公司,对被上诉人造成了哪种损失?损失多少?两人至于承担如此重大的违约责任吗?

这样的审判结果显失公平,于情于理于法不相符。

七、上诉人没有违反竞业限制条款,在履行《退股协议书》中没有过错,为了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聘请了律师为其提供代理服务,被上诉人为了躲避责任还恶意提起反诉,不当增大了张某、张某2的维权成本,所以为维权所付出的律师费应当由被上诉人承担。

综上所述,一审法院存在事实认定错误,本案的关键点在于张某、张某2是否违反了竞业限制条款,两人并没有违反该条款,所以有权得到《退股协议书》中约定的款项,并且不需要承担《退股协议书》中的违约责任。所以恳请二审法院改判本诉部分,撤销反诉部分。

THE END
1.合伙经营简单协议书(范文格式10篇)合伙经营简单协议书 合伙经营简单协议书(范文格式10篇) 协议可以避免因责任不明确而造成的争议和纠纷,并且有助于各方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优秀的合伙经营简单协议书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合伙经营简单协议书,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合伙经营简单协议书篇1http://www.xieyishu.com.cn/xieyishufanben/80008.html
2.合伙经营协议集锦(通用29篇)合伙经营协议集锦(精选29篇) 合伙人(甲方):姓名 :出生年月:住址:身份证号码:合伙人(乙方):姓名:出生年月:住址:身份证号码:鉴于,几方同意共同http://m.yueduku.com/xieyi/jingyinghetong/307/307903.html
3.个体工商户合伙协议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个体工商户合伙协议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014162-1-1.html
4.个体户合伙经营协议书(通用10篇)个体户合伙经营协议书(通用10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各种协议频频出现,签订协议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般协议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体户合伙经营协议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个体户合伙经营协议书 1 甲方:___号:___ 乙方:___号:___ 甲、乙双方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shuxingeshi/xieyishu/20210422105833_3493388.html
5.解除合伙人合同下载解除合伙人合同模板解除合伙合同协议书.docx 解除合伙合同协议书篇一:解除合伙协议书解除合伙协议书甲方: 身份证号码:个体工商户登记号:乙方:身份证号码 页数:26页格式案例: 2004年1月15日,原告虞某、孙某与被告徐某合伙经营一砂石经营部,并签订了一份协议书,约定:该砂石经营部 页数:3页格式:doc 下载文档 解除https://www.taodocs.com/topdoc/33866-0-0-1.html
6.项目合作经营合作协议书(精选8篇)甲方为在运城市注册并合法存续尚未进行经营的汽车销售、配件销售、汽车保养、维修及本行业相关的企业,在本协议合作期限内,甲方将企业及相关资产交由乙方经营管理。 二、合作方式 1、甲方于本协议签订之日,将企业现有营业执照、企业及法定代表人印章、企业资产(详见资产清单)交给乙方使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mgrij2a.html
7.骏成科技: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关于江苏骏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律服务协议》,接受骏成科技的委托,担任骏成科技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 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经营范围?统软件的研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 公告》(财政部?税务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SN2024101800004042.shtml
8.生意合作协议书范本简单,律师精选2篇无论是小型的个体合作,还是大型的企业联合,这份范本都能为其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让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就如同为生意之路铺上了坚实的基石。 生意合作协议书 :合伙生意协议书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甲乙双方本着公平、平等、互利的原则订立合伙协议如下: 第一条甲乙双方自愿合伙经营“建材经营部”,总https://m.66law.cn/contractmodel/7377739.aspx
9.个体合伙协议书协议期间,合伙人退伙(当然退伙情形除外)必须征得全体合伙人同意,不得擅自退伙,合伙人擅自退伙给合伙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其他合伙人的全部损失,并追究违约责任,按出资额%向其他合伙人支付违约金,且退伙后年内不得从事参与经营与本合伙项目相似或有竞争的业务。 https://www.wenshubang.com/xieyishu/4583040.html
10.个体合伙经营协议书以下是关于个体合伙经营协议书的文章详情内容供你参考,更多内容请访问[轻流]。轻量级、可自定义的管理系统搭建平台,无需代码开发即可如搭积木般快速、灵活地创造属于你的个性化管理系统,轻松实现多元业务场景的数字化管理。https://news.qingflow.com/plugin/zz/index.php?s=%E4%B8%AA%E4%BD%93%E5%90%88%E4%BC%99%E7%BB%8F%E8%90%A5%E5%8D%8F%E8%AE%AE%E4%B9%A6.html
11.个体工商户写合伙协议生效吗律师普法具体情况如下: 1、个体工商户合伙是有效的,个体工商户签订合伙协议,如果协议是合伙人各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且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合伙协议是有效的,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合伙协议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3、修改https://www.110ask.com/tuwen/31208428702418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