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助力闽货加速出海

眼下,福建加速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业已成为福建出口的重要增长极。据厦门海关统计,1-8月福建省跨境电商出口1245.3亿元,同比增长50.8%,出口值位居全国第四。其中,福建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跨境电商出口704.5亿元,同比增长100.1%,占同期福建省跨境电商出口总值的56.6%。

产业带拥抱跨境电商

2023年,尚飞制衣海外销售额超3亿美元,预计今年将增长30%至40%。在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陈郴看来,传统外贸发展已趋于饱和,而跨境电商则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鞋服是福建传统的外贸出口优势产业,有完善的产业链。莆田是“中国鞋都”,莆田市根据重点产业链发展实际,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对接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TEMU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推动“莆田优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莆田跨境电商出口额占全市外贸出口额比重逐步提升至14.1%。

莆田有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鞋服,公司负责人蔡曙源告诉记者,公司过去做传统贸易,为了适应跨境电商发展,推出个性化定制产品,受到很多跨境卖家的欢迎,远销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

福建不少的传统产业集群搭上跨境电商的“快车”,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实现弯道超车。

地处闽中的永安市是中国笋竹之乡,该市持续完善竹产业链条,引导竹加工企业向竹家居、竹工艺品等终端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大对跨境电商平台的扶持和人才培养。

福建省竹里空间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意创新型竹家具制造企业,这几年涉足跨境电商,已经和厦门、深圳、宁波等地的跨境电商企业合作。今年,公司还进行增资扩产,计划投资1.2亿元,新建高端创意竹艺家居和竹纤维汽车内饰复合板生产线项目。

福建提出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鼓励跨境电商平台深入纺织鞋服、运动装备、竹木制品、新能源等福建特色产业带开展对接,为企业提供快速入驻审批、流量扶持等支持政策。

“相比传统贸易,跨境电商特色交易链条简化,省去中间渠道成本,使价格更具竞争力;交易方式以在线平台为主,提高交易效率和便捷性。同时,跨境电商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简化和透明化,降低了从事跨境贸易的门槛,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直面境外买家的营销渠道。”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林翊表示,“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作为一种新业态,从源头生产端到销售端相结合,实现了“工贸一体化”,促进跨境电商与产业集群深度融合。

“福建的服装、鞋靴、钟表、油画、家居、茶叶、吉他等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为福建跨境电商组团出海打下扎实基础。”林翊建议福建积极推进“网展贸”在本地跨境电商领域的应用,通过线上展览、洽谈,在全球范围内精准锁定潜在客户,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产业带企业跨境电商国际品牌推广,开拓多元化的品牌推广渠道,增强我省特色产业带国际品牌认知度。

跨境电商发展的生态圈日益成熟

进入11月,海外迎来“双11”“黑色星期五”“圣诞节”等消费旺季。前不久,菜鸟国际快递在福建落地全国第二家商家中心,为本地海量中小出海商家提供定制化的跨境快递服务。

“通过加强本地服务团队建设,提供高性价比的国际快递解决方案,预计可为商家节约5%—10%的物流成本。”菜鸟国际快递商家中心负责人马支江说。

福建聚集了众多跨境电商头部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全球开店、谷歌、新蛋、菜鸟、考拉海购、京东、虾皮、eBay、TikTokShop等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纷纷在福建设点布局。

今年10月15日,谷歌首个跨境电商加速中心在厦门启用。该中心针对出海卖家面临的转型痛点和增长需求,帮助企业快速解决常见的转型困扰,开启独立站业务,实现全渠道布局和海外业务增长。

“谷歌在厦门设立首个跨境电商加速中心,主要是基于厦门优越的产业基础。”谷歌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裁汪慧玲表示,希望通过跨境电商加速中心的设立,进一步推动本地跨境电商的发展,帮助更多福建及周边的企业走向全球市场。

亚马逊全球开店是面向中国卖家提供海外跨境电商、企业出海服务的平台。去年亚马逊全球开店与福建省商务厅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提出发展并培育福建省45个优势产业带,为超过1000家企业提供跨境电商培训。今年,亚马逊全球开店还在福建启动“亚马逊全球开店产业带加速器”项目。

“我们将持续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的融合发展,帮助更多的产业带、传统制造业能够进一步发挥供应链的优势,加速数字化的转型,抓住全球的新商机。”亚马逊全球开店福建区域拓展总监熊莹娜说。

福建涌现了一批知名的跨境电商服务企业,涉及仓储、物流、财税、营销、软件、运营、金融等。福建还搭建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中国(厦门)国际跨境电商展览会等展会平台,促进跨境电商生态圈的交流与合作。

THE END
1.“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企业出海“跨境电商+产业带”是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提出,鼓励各地方结合产业和禀赋优势,创新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带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目前,各地积极打造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已经形成多种类型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903946435376563&wfr=spider&for=pc
2.“跨境电商+产业带”锻造江苏外贸新赛道2024年第6期“跨境电商+产业带”锻造江苏外贸新赛道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将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今年全国两会,跨境电商连续第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外贸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64.5万家,其中跨境电商主体超过10https://www.qunzh.com/qzxlk/jczx/2024/202406/202403/t20240325_105581.html
3.“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跨境电商+产业带:中国外贸新引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与产业带的结合,正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国家高端智库研究报告:“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文档共35页。 跨境电商+产业带:内涵与分类 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典范。它通过数字化、协同创新、精https://www.douban.com/note/862589184/
4.今天我主持着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巩固外贸基本盘时平:跨境电商最大的优势是市场准入门槛变低、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灵活的供应链管理。因此,在当今“逆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电商是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的有效手段。所以,对于制造业大省的江苏来说,跨境电商+产业带一是能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使更多的企业和产品,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b1f1fce4b076efe7887555.html
5.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广东探路“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新模式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活动将以跨境电商为载体,在广东县域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建设县域特色产业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跨境电商对县域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广东县域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形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25年,形成一批以跨境电商促进县域产业发展的品牌活动、精品https://www.iimedia.cn/c1092/97052.html
6.广东:"跨境电商+产业带"发挥县域产业聚集效应一头是跨境电商的遥遥领先,21个地级以上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覆盖;一头是经济的不平衡发展,57个县或县级市,面积占全省的七成,GDP仅占全省的一成多。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同时也是最大潜力板。 如何激活潜力板?“跨境电商+产业带”发挥乘数效应,提升县域产业活力和聚集效应,加速融入全球产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2403/28/t20240328_38950860.shtml
7.最新政策!2024国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鼓励传统外贸企业一是出台《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发展的若干措施》。 二是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支持头部企业带动上下游供应链协同发展,依托各地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孵化更多初创企业。 三是加强行业交流培训。今年将加大培训力度,培训10万人次。 https://www.eccang.com/news/3063
8.“深圳跨境电商+中山产业带”,商会双向赋能,助力会员企业趁势出海第一日“跨境电商+产业带”的发展与合作座谈会7月25日下午, 中山市湖北随州商会会长邹传雷、常务副会长王王云芝、副会长钱威、閤小朋和理事张晓林率领7位深耕小家电类行业的会员企业代表,到访深圳市随州商会。 第一日 “跨境电商+产业带”的发展与合作座谈会 http://www.zsszsh.com/displaynews.html?id=5916209908925248
9.《“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发布为行业发展献策5月11日,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在2024中国跨境电商生态创新峰会上发布了《“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以“跨境电商+产业带”的内涵为起点,梳理“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特点,剖析跨境电商推动产业带发展的内在机制,结合调研归纳当前“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建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40513/6eaae57661bc4ac3a0a5558336df8fe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