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基础阅读。也可以用其他的名称,如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主题阅读,或者比较阅读。
即会识字,能够阅读一本书。这个阶段通常在小学1-6年级会被老师授予。而本书讨论的阅读方法重点将放在后面三种层次中。
检视阅读分为两种: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如果你: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你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做分析阅读。但你觉得,或只要你能挖掘出来,书中的资讯及观点就起码会对你有用处。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做的就是略读/粗读整本书。
略读建议:
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研究目录页。
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就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就算最后有后记,一本书最后结尾的两三页也还是不可忽视的。
由此,你已经完成了第一种形态的检视阅读。你应该在脑海中把这本书该归类,以便将来有需要时好作参考。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第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阅读的速度:检视阅读的两个方式都需要快速地阅读。
注意:速读不是一味求快,而忽略了你目前能掌握的程度。应该是依照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而让你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
正确的阅读速度: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阅读的逗留与倒退如何矫正:
什么是主动阅读?
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如何做个主动阅读的阅读者?
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①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②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③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④这本书对你有什么意义?你有收获什么知识或者受到什么启示吗?
注意:仅仅提出问题还不够,你还要试着去回答问题,即在书中批注。
第一阶段:整理内容大纲
四个阅读规则:
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多看前言和书名)。
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为一本书拟大纲的公式:
⑴作者将全书分成N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
⑵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
⑶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等。
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诠释内容
四个阅读规则(主要针对于论说性作品):
找出书中重要的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字)
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句)
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段)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公正地评断
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
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理想化的辩论需要做到三点:
⑴在争辩时就要注意你会带进去的情绪,或是在当场引发的脾气。
⑵你要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
⑶用同理心来阅读一本书。
站在对立角度评价一本书的四个方法:
(1)你的知识不足(uninformed)。
(2)你的知识有错误(misinformed)。
(3)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
(4)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辅助阅读(外在阅读)
指的是我们借助其他一些书籍来阅读一本书。
内在阅读的规则:在阅读一本书之前,你要先看作者的序与前言。
一般经验在一方面与阅读小说有关,另一方面与阅读哲学书籍有关。
特殊经验主要是与阅读科学性作品有关。
阅读历史作品,同时与一般经验及特殊经验都有关。这是因为历史掺杂着虚构与科学的部分。
如何检测知道你是否读懂一本书呢?
问问你自己:在你觉得自己了解了的某一点上,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来?
外在辅助阅读的基本常识与规则:
如何运用工具书(字典与百科全书):
①一定要能对工具书问一个明智的问题。
②你一定要知道在哪里找到你要找的答案。
③你必须要知道这本书是怎么组织的。
④工具书并不能回答所有的问题。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如何区分出实用性与理论性两种作品:
前者是有关行动的问题,后者只和要传递的知识有关。
注意:
关于实用性的书有一件事要牢记在心: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当阅读任何一种实用书时,一定要问你自己两个主要的问题:
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读一本实用类书时要提出的四个问题:
这本书是在谈些什么?
找出作者想要你做什么,了解他要你这么做的目的。
内容真实吗?
这本书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思想/行动)?
三个规则:
找出作品的整体及部分结构。(架构性)
定义与诠释书中的共识、主旨与论述。(诠释性)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三个否定指令:
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三类一般规则:
架构规则:
将想象文学作品分类。
抓住整本书的大意。
不仅要能将整本书简化为大意,还要能发现整本书各个部分是如何架构起来的。
诠释规则:
小说的要素是插曲、事件、角色与他们的思想、言语、感觉及行动。这些都是作者所创造出来的世界中的要素。作者操纵着这些要素的变化来说故事。这些要素就是逻辑作品中的共识。就像你要跟逻辑作品的作者达成共识一样,你也要能熟知每个事件与人物的细节。
共识与主旨有关。小说的要素与整个表现的场景或背景有关。
情节是一个故事的灵魂。要把一个故事读好,你要加入这个想象的世界,要跟随他们完成这场探险。
前面所说的规则主要适用于小说与戏剧。引申到有故事叙述的抒情诗,也同样适用。
小说的阅读批评规则:
在你衷心感激作者试着为你创造的经验之前,不要批评一本想象的作品。
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如何阅读故事书:
关于史诗的重点:
集中注意力,全心参与并运用想象力。
如何阅读戏剧:
把自己当成导演,假装看到演出的实景。
把剧本大声地读出来。要慢慢读,就像是听众在听你说话一样,还是带着感情读。
关于悲剧的重点:
在读旁白的部分时,你要想象这些台词是跟你一般身高的人所说出来的话,而在读悲剧人物的台词时,你要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大人物的口中,他们不只是在形象上,在实际身高上也高出你一截。
如何阅读抒情诗:
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
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
关于一首诗的大量背景资料并不一定保证你能了解这首诗。
如何阅读历史书
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阅读历史书要提出的问题:
这本书谈论的主题。
体会本书与我的关系。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得失中,汲取借鉴意义。
如何阅读传记与自传
“定案本”——是对一个人的一生作详尽完整的学术性报告,这个人重要到够得上写这种完结篇的传记。
方法:应该用读历史的方法来读这种传记。
方法:读这种书不能像读一般的历史书一样,读者必须了解作者可能会有自己的主观情感。
如何阅读关于当前的事件(新闻)
在阅读当前事件的报导时,要知道是谁在写这篇报导。这里主要指记者写作的心态是什么。了解记者心中戴着什么样的过滤器。
(1)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
(2)他想要说服谁?
(3)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
(4)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
(5)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关于文摘的注意事项:
好的书籍,要把书读厚,看到文摘精华后要去阅读原著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一般的书文摘精华比原著好,原著反而啰嗦不值得我们去阅读。
阅读文摘,要尽可能读出言外之意,读到更多线索。
准备阶段——观察研究范围
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正式阶段——主题阅读五个步骤
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