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公司战略和业务的目标,制定肉奶牛养殖全产业链数字化规划并执行
二、从公司全局角度出发,制定、修正公司智能与数字化规划,并将其按年度计划进行分解,制定年度智能与数字化工作计划
三、深度调研分析公司内部信息化、数字化现状。归纳业务痛点和需求并解决
四、规划实现数字化转型所需的项目与工作,评估各项目的投资、风险与可预期收益等,跨部门执行数字化转型工作
五、负责公司的数字化推进工作,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资源调配等
六、制定本中心及个人绩效考核指标并严格执行,并配合人力资源部门执行定岗定编工作
工作业绩:
一、制定和扏行公司数字化,智能化和物联网规划
二、和国内AI厂商开展牛脸识别测试,已在一个牧场落地执行深度样本测试。
三、和国内技术大厂安装轨道和行走巡检机器人在部分牧场实现生物资产盘点和快速测温和测重。
四、用智能颈环代替传统耳标实现定位,发情检测并和奶厅及称重设备自动对接,牛只数据自动上传养殖运营管理平台
五、负责对肉奶牛养殖运营管理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数据仓库。满足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急迫需求
六、SAP财务和供应链及数据中台项目负责人,负责SAP系统实施和管理及运维,包括FICO,MM,PP,SD模块。重新确立牛只核算标准并初步得岀单个牛只成本。搭建起数据中台的雏形。
七、大数据平台项目负责人,实现集团各个事业部能共享数据,确保各项业务得以在中国和缅甸有效开展。
八、在全部牧场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为牛只分群养殖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撑
九、配合厂商在多个牧场完成利拉伐挤奶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并与牧场智能养殖设备数据对接
十、建立了牧场数据抽查监督机制,确保运营部门每天都能及时,准确,完整的把牧场数据录入系统内。实现每日养殖数据的准确和完整。供运营决策分析。
十一、负责公司金融供应链平台的评估,选型和开发。与银行及当地政府发展养殖合作社,提供养殖各项服务和担保,提供牛只合作养牛并回购。
所属公司:xx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角色:信息中心副总经理
项目周期:2013.06-2021.09(8年3个月)
信息中心向副董事长汇报下属17人
1、负责集团信息化数字化战略的制定,布局和落地执行。确保为集团经营提供有效数字化转型支撑。
2、负责集团信息安全管理和建立信息安全评估机制,从集团发展战略高度进行信息化战略匹配和数字化转型,对信息化风险进行评估与控制,持续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IT服务管理,健全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和应急预案。
3、负责集团及成员企业信息化的立项,评估,选型与实施,整合全集团信息资源,对各信息系统进行优化改进与日常管理。
4、负责建立适合集团在全国业务布局的IT基础架构和云计算。
6、负责建立与集团信息规划相一致的专业信息团队。
7、负责集团管理者认为有必要履行的其他职责。
1、负责组建信息中心并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
2、负责制定集团数字化战略顶层设计并落地执行。
3、负责从0开始建设集团信息系统。最终实现了业财一体化,产销一体化,管控一体化,客商协同化,决策智能化,运行平台化,确保了数据无缝对接和信息共享;并实现整个产业链各领域的数字融合。
4、和财务部一起制定集团数据标准来数字驱动集团数字化转型。
5、负责和阿里合作“智慧养殖”项目,全部养殖場区实现可视化和物联网化及系统化。猪舍内外部安装摄像头和大学联合自研的智能轨道巡检机器人,采用阿里AI算法实现生物资产盘点,兽医巡检,繁殖和发情检测等各项智慧养殖功能,通过物联网精准供给饲料和信息化养殖管理来推动养殖业务数字化转型。
6、负责集团财务共享中心项目实施和二开,集团下属分支机构约60家左右。通过标准化和数字化以及流程再造。实现了业财一体化,对集团的战略落地提供快速的财务支持。实现集团管控从财务管控向业财一体化转型
7、负责建立集团BI决策系统,会同第三方软件商进行开发和实施,初步实现核心数据仓库从现有数库库的分离在生,初步实现数据挖掘和分析计算,并在PC端和手机端实现可视化的报表呈现。集团管理层可看到24-72小时前的所有业务及财务报表。
8、负责制定了集团信息化标准服务和安全体系以及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BPM)。建立各项管理和业务SOP(标准化操作流程)
9、负责实施和二开“养殖产业链管理平台”,以金融,电商,数字作为三大核心战略,整合集团内外上下游资源进行数字化养殖转型。所有养殖业务皆数字化。
10、负责把集团各信息系统迁移到公有云,核心数据仓库则在自建的数据中心私有云。组成混合云为集团全国业务提供不间断信息支持,降低硬件,人力以及运维成本。
11、负责集团ERP(含供应链管理,采购,商品,库存,销售,POS,客户关系等等)评估,选型,实施和二开并与其它业务系统整合上线启用。整合集团养殖,屠宰,仓储,物流,批发零售全产业链。实现业财一体化,产销一体化,管控一体化。全业务流程数字化。
12、负责集团B2B2C电商平台和微商城信息项目开发和实施。采用“混合云”架构,整合线下实体近500家门店转型新零售:线上接单,线下提货,线下引流,线上下单。门店下沉做为周边生活小区的社区服务终端,把线上流量与线下供应链进行整合,为小区居民提供生鲜和熟食产品。
15、负责集团TMS(运输系统)信息项目实施和二开,实现信息协同,调度规划,成本管控等各项关键目标,全程可视化管控和远程冷链温度控制。和ERP及WMS系统整合。
16、负责集团WMS(仓储系统)信息项目实施和二开并与ERP进行整合,采用二维码和RF/ID进行商品和库存及退换货管理,实现完善的企业仓储数字化管理,和ERP及TMS系统整合。为集团提供完整全面的全产业链流程和产品管理。
17、负责集团屠宰厂生产管理系统项目开发实施并与ERP和追溯系统整合,最终实现结合生产线上各传感器完成柔性和批次作业,分割品岀入库管理,屠宰全过程追溯。
19、负责集团全产业链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项目开发,覆盖养殖,屠宰,加工,物流,零售等环节,以二维码和RF/ID做为数据载体,所有商品可回溯全产业链数据和养殖源头。
20、负责集团混合云(公有云+私有云)建设,采用思科整体解决方案,CISCO+Hyper-V私有云架构,公有云由微软云和阿里云组成。网终存储及异地数据双活备份,支撑起全国业务网点。
所属公司:上海xx现代物流有限公司
参与角色:信息技术中心总监
项目周期:2011.06-2013.06(2年)
信息技术中心向董事长汇报下属12人
1、负责根据集团总体业务战略制订公司信息化策略。实施集团中长期信息化规划和年度项目实施计划以及年度预算
2、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企业从单纯运输模式向运输,仓储,供应链业务模式转变
3、构建集团信息管控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信息化队伍,保障信息化服务水平
4、制定并管理集团统一的信息化开发标准,指导集团信息化项目的方案可行性分析、项目策划、需求分析
5、负责集团内部各信息化项目的管理,以系统分步实施上线为主线,全面规划和推进公司信息化进程
6、负责集团信息化项目的需求分析、协调软件供应商、督促项目进展、项目验收等
8、统筹规划信息网络和安全设备等基础设施
9、负责信息技术中心的日常工作安排和人员绩效考核
1、负责从0组建信息中心并建立专业的信息化团队
2、负责制定公司信息战略规划上报集团董事会并执行
3、负责评估和引入外部第三方管理咨询并实施。负责董事会和集团高管与管理咨询项目组的协调与沟通。负责管理咨询方案的编写审核并上报集团董事会。组织架构重新规划和调整,业务和管理流程重新再造并执行,制定完善并能不断优化的绩效考核办法。帮助公司提升业绩进入冷链运输行业前三强。
4、负责引入ORACLE公司TMS信息系统实施并二开,建立运输管理平台构建统一的物流运输体系。上线后所有业务管理和结算全部采用系统进行实时处理。助力公司进入冷链运输行业前三强。
5、负责引入SAP系统实施并二开,对公司财务做到全面管理和控制,财务数据全部都能详尽有序,为公司的多轮私募提供数据支持并为上市做好准备
6、负责公司WMS信息项目,公司在全国的普货仓和冷链仓全部上线启用
8、负责公司CRM信息项目开发,并和400呼叫中心系统对接取代原有的CRM,并整合OMS和对接WMS和TMS,使之成为公司统一面对客户和供应商的客户服务平台
9、负责HR信息项目,基于用友HR系统并配合管理咨询落地执行,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和绩效的多样化考核及数据化。
10、负责公司SOP项目,做为管理咨询的配套措施及保障办法,对公司的各项管理及业务条线进行梳理并流程再造,每个条线及流程都制定与之相符的标准化操作流程(SOP)
所属公司:上海xx实业有限公司
参与角色:资讯处经理兼集团系统架构师
项目周期:2008.11-2011.01(2年2个月)
资讯处向CEO汇报下属8人
1.管理资讯处日常事务以及下属工作安排。全面负责公司的信息管理工作
2.负责公司内部ERP的选型,实施和维护以及培训工作
3.规划和建立整个集团EA(企业架构:enterprisearchitecture),整合集团所有事业部的信息系统
4.资讯设备的采购和管理
5.管理公司信息流程,规范公司信息管理标准,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技术决策和解决方案
6.沟通协调公司内部各层次,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以及公司与其合作伙伴的关系
7.组织实施新项目的研发工作,确保业务发展并不断优化
8.安排项目进度,制定项目计划,和系统工程师讨论项目需求,跟踪项目进度
9.确保公司软硬件的正常运作以及信息安全
10.负责公司购物网站技术开发和维护的管理工作
11.负责公司购物网站的售前和售后的客服服务流程以及管理工作
12.负责全国国美飞触平板电脑形像门店的售后技术支持管理工作
13.负责飞触形像宣传网站和论坛的开发维护以及管理工作
1.规划了集团EA(企业架构EnterpriseArchitecture)的5期规划,之后所有的信息需求都必须符合EA规划要求.已完成第一期的项目,为后续已规划的各个系统打好基础。并消灭集团内部所有的信息孤岛
2.以晨会和日报告以及管理系统的方式对资讯处人员分配工作,带领下属完成每月的工作任务以及指标。每月通过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各项工作数据以及综合评分对下属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3.把集团内部纸张单据通过EXCEL服务器转化为电子流程表单,提高内部工作效率,简化作业流程,方便汇总数据,人员在公司以外的地方也可通过网络审批和查阅各项表单。
5.公司每月购买磁带需4-5万元,但管理不良造成许多浪费。开发了从磁带采购到岀库和从电视台返库以及报废的一系列流程的磁带管控系统,每月节省2万左右
7.公司以前库存报表全部手工作业,费时费力而且无法预计供应商的岀货数据,资讯处开发了符合集团EA规划的库存信息系统,所有仓库数据和厂商数据全部自动汇总计算,解决数据不准确和无法预计供应商实际供货数量的问题8.建立为公司200万会员服务的购物网站,4月后月利润达10万左右。资讯处通过购物网站挣回全处的管理费用
9.为解决公司内部人员工作效率低下以及拖拉的问题,开发和实施内部管理软件(内部版本:Favor),任何员工可实时发布有时效性的工作任务指派(可对下属也可对其它单位),并对人员的回复情况进行汇总统计。管理人员可实时查看下属的工作记录并做批复
10.建立为全国国美飞触销售门店和购物网站的售前售后客服服务机制和服务流程
11.建立飞触网站和论坛,宣传飞触平板电脑并提供升级补丁和各种软件
12.做为项目负责人在昆山花桥新建一座500席位的呼叫中心。并结合我司的CRM营销解决方案把呼叫中心转变为我司的营销平台(结合了客户管理,销售中心,仓储物流和呼叫中心等)
所属公司:上海xx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参与角色:资讯部经理
项目周期:2006.11-2008.11(2年)
资讯部向CEO汇报下属3人
1.负责资讯部日常工作。对部门员工进行业绩考核和日常工作安排。
2.主导公司的ERP(进销存和财务系统)的建立和推动。
3.对总部人员使用的的进销存和门店员工使用的POS系统进行培训。
4.公司资讯设备(IT类和办公类)的采购和管理。
5.建立IT支持架构及体系,重点是建立公司各项系统ERP(进销存以及财务系统)的流程,
6.资讯部每天制做销售和库存数据分析报表,每周制做销售数据差异报表上报总经理。
7.配合公司的方针政策,制定开源节流方案
8.及时了解公司目前各项流程方面的缺陷,与其它部门配合修改。
10.结合公司发展制定本部门年度工作规划
1、建立公司资讯部
2、搭建公司内部网络域(之前是对等网),建立服务器集群,容错和备份机制,使用不间断电源供电,使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在断电情况下可继续支持全国业系系统的工作需求。
3、建立公司自已的进销存POS系统,全国所有区部已正式上线使用。公司总部采用元盛进销存,客户端使用元盛POS。正在各个门店逐部用ThinClient替换原有的PC机。使用B/S架构。远程连回公司总部机房。以保证数据的实时和安全。
4、跟关系企业合作组建AIS(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财务系统。
5、对进货,销售,在途进行监控.对数据的监控日期缩小到隔天。
6、参于制定和完善公司内部的SOP(制定了销售活动设定流程和POS使用流程和系统设定更改流程)。
7、与人事部和财务部一起合作建立公司内部的人事系统(软件外包)
8、建立自已的短信发送系统,以支持市埸部的需求。
11、通过ERP和AIS的正式启用,上海总部对各个分公司的销售和财务进行直接控管。
所属公司:上海xx房屋中介咨询有限公司
参与角色:资讯服务主管
项目周期:2001.08-2006.10(5年2个月)
资讯部向资讯部经理汇报下属1人
在中国信义资讯部框架下建立中国信义资讯服务组,全面负责信义中国区(上海,北京,苏州,重庆,杭州)的软硬件网络通讯视讯及门禁系统维护,资讯设备的采购。并维护和管理公司协同办公系统和外网。负责资讯资产的评估和管理。
1.建立资讯服务组(管理上海.北京.重庆.苏州.杭州的资讯系统和供应商)。
2.制定资讯服务组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系统维护标准。
3.维护建置公司协同办公作业系统(Workflow+数据分析统计,B/S架构)
4.建立新的资讯设备采购方案,使设备采购费用降低了8%。
5.编写了“信义资讯设备维护指南”,以便分店秘书在岀现问题时自行解决一些小问题.
6.和墨盒供应商重新沟通,使分店墨盒每月费用降低40%
7.总部复印机和打印机全部改买为租赁(每月费用以每张纸0.07元计算,墨粉和维护费由供应商全包)
9.主持了短信平台项目,到2006年9月,光上海地区的发信量就达到每月87万条,产生的效益占当月利润的11%。
10.与行销部总共同组建了“新开店流程小组”。与业务部配合,使新开分店费用降低24%。
11.每月上海39家分店报修率降到12次,公司要求18次,之前每月都在60到70次。
13.在最少的人力成本下以最大的效率来管理信义中国区的所有的资讯系统和供应商。
所属公司:xx投资有限公司
参与角色:信息主管
项目周期:1998.05-2001.06(3年1个月)
信息部向总经理汇报下属4人
负责整个信息部的日常运作,维护公司电脑系统安全,和香港总公司信息部保持紧密的合作.对本部门员工和供应商进行管理
2.采用EXCHANGE构建邮件服务器,以取代现用的外租邮件服务器.并对部份邮件进行监控。
3.采用ISA建立公司防火墙,对网络进岀监管。
4.公司搬迁,经过认真计划,所有家俱和IT设备在一天之内搬完和安装调试,第二天全公司就可以正式办公。
5.把业务部门人员所有电脑上的文档从本地存档改为服务器存盘,以提高文件安全性。
所属公司:xx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参与角色:传感器算法工程师
项目周期:2021.08-至今(1年9个月)
swg/sensorhub平台组
工作内容:
在团队中作为AP芯片driver层sensorhub的传感器算法的主要负责人,负责谷歌安卓CDD的算法研发、交付,以及sensorhub的架构演进等。主要工作包含:算法的自主研发和移植,OPPO已有算法的移植,算法的性能评估方案,以及搭建算法仿真工程等工作。
具体涉及如下工作内容:
1.负责sensorhub自研传感器算法(谷歌CDD)的研发和交付,独立研发包含:IMU+Mag融合算法:GameRotationVector,Gravity,LinearAcceleration,RotationVector,Orientation,GeomagneticRotationVectorsignificantmotion(大幅度动作检测)算法,翻转检测算法,倾斜检测算法等。
是需要对相机做点胶(关闭物理OIS)等具体的工程处理,部门缺失这部分资源。
3.算法移植到sensorhub上,并在芯片仿真平台上VDK和Haps验证算法及通路。
4.参与下一代sensorhub架构的演进。
所属公司:xx(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周期:2019.05-2021.08(2年3个月)
传感器事业部
在团队中主要负责传感器应用算法的开发和移植工作,搭建算法仿真工程,以及已有算
法的性能验证和客户支持工作。具体涉及如下工作内容:
1.独立开发折叠屏的夹角检测算法,并且将算法移植到ARM平台上。以第一作者申请了
专利:一种基于双IMU的通用夹角计算方法。
2.独立开发并实现扫地机楼层检测算法(基于气压计)和陀螺仪CRT算法(PCB板应力对陀螺仪的影响)开发。
3.已有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传感器的融合算法的研发、维护以及客户支持工作。熟练移植该算法到ARM平台以及安卓HAL层。
4.验收三方团队的儿童手表运动监测项目(python实现),评估项目中使用的机器学习分类方法的优缺点(主要的缺点在于机器学习分类任务必须给每组数据打类别标签,但实际中我们很难将所有的动作都分类)。除了验证模型的分类性能之外,还通过采集新动作的数据并训练新的分类模型,来验证模型的泛化性。
5.集成至嵌入式平台验证并维护如下算法:基于加速度计+接近传感器的入耳检测算法,基于IMU的Headorientation算法,优化现有的智能门锁算法等。
所属公司:xx技术有限公司杭州研究所
参与角色:ai算法工程师
项目周期:2018.10-2019.04(6个月)
参与华为自研芯片的深度学习框架迭代开发,重点分析TF、Caffe等主流深度学习框架源码中的算子开发实现;熟练使用python开发常见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在自研芯片上实现常见算子的移植开发工作,并完成UT测试等工作;
期刊信息:Sensors(SCI期刊,影响因子:3.576)
论文概述:本文旨在使用磁传感器来区分车辆的几种常见类型:两厢车、三厢车、大巴车以及商务车。文中不仅提出了一种融合时域和频域特征的特征提取方法,而且引入了一种称为“SMOTE”的过取样方法,用以解决实际交通场景中“不均衡”数据集的问题。最后,三种常见分类算法(KNN、SVM和BPNN)的仿真结果显示,KNN分类器使用SMOTE算法后能达到95.46%的车型分类准确率。ComputerSciences(SCI期刊,影响因子:0.247)
论文概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个磁传感器实现车型分类的解决方案。方案中,AMR设备部署在路边并紧贴地面,它能够采集临近车道车辆经过所引起的磁场扰动信号。基于该磁场扰动信号,文中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并得到一个与峰值特征有关的特征集合。仿真结果显示,Peak-Peak特征集合使用BPNN算法能获得较好的车型分类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