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建议,加大对“忽悠式直播带货”的整治力度,直播平台应当将严重违法违规的直播营销人员及因违法失德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人员列入黑名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各部门应加强联动,依法加大查处直播营销违法行为。
标价售价差额巨大
让利销售遭到质疑
随后,有数码博主@李杰灵发视频称,该款手机用高价低配的贴牌机忽悠普通消费者,认为该手机最多值999元。
对于主播直播间展示的链接从电商平台上“消失”的情况,有短视频平台博主@侃人社称,这可能是商家与主播的合作机,只有在主播带货时,商家才会把该款手机以8999元的价格上架到电商平台上。
记者检索发现,在上述平台的两家品牌方旗舰店内,所有在售手机的价格均不超过1000元,且多是“老人机”,意味着对标用户主要是老年人群体,其中多款手机是翻盖和有按键的非智能机。在另一电商平台,该款手机标价为1880元。
还有博主爆料称,在另一家短视频平台上,直播销售一台这款手机能赚599.7元佣金,占售价的30%。
号称“地板价”出售
其他平台售价更低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是手机,白酒、手表、电子产品、茶叶、保健品等各类产品,直播带货过程中均存在大量所谓“让利促销”“地板价”“骨折价”的情况。有的直播带货现场,还有一位所谓的厂家人员,与主播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让很多消费者产生“买到就是赚到”的错觉。
然而,记者在其他平台查询到,这款酒每瓶售价仅六七十元。
“来品尝一下普通老百姓都喝不到的高端酒。”主播吆喝道。不一会儿,这批酒就全部卖完了。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直播带货方式在某些销售“名牌表”的直播间里显得更加离谱。
“到货后可以去线下专柜验货,如果是真的,你就赚了;如果是假的,假一赔九,以我刚刚转账的价格为准,你就能获得将近100万元的赔偿。所以,不可能是假的,表里随便一颗钻石抠出来都价值连城。”主播说。
建立“黑名单”制度
健全投诉举报机制
“全网最低价”“今天在我直播间入手最划算”“某电商旗舰店卖5000元到我这儿只要800元”……忽悠式直播带货何时休?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段威说:“主播在直播间宣称‘最优惠’‘全网最低价’等行为,明显与事实严重不符,纯粹是忽悠甚至欺诈消费者,属于违法行为。”
他解释说,这些行为不仅与民法典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等规定相背离,也违反了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法律很明确,为何忽悠式直播带货屡见不鲜?
在北京国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衣海宾看来,根据《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服务协议的直播间运营者账号,视情采取警示提醒、限制功能、暂停发布、注销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处置措施,保存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但目前直播营销平台对此现象仍缺少投诉、监督机制。一方面,可能很多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没有积极投诉维权;另一方面,接到投诉后,直播营销平台也可能没有采取积极措施。
“谁来监督和处罚直播平台的消极行为,需要在立法及网络直播管理规范层面作进一步完善。”衣海宾说。
他建议直播平台将严重违法违规的直播营销人员及因违法失德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人员列入“黑名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各部门应加强联动,依法加大查处直播营销违法行为,强化信息共享与协调配合,提升监管合力。还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发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