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进入战国时代

编者按:本文系专栏作者投稿,作者巨头财经。

中国的电子烟有多火?

仅2019年上半年,国内就有35家左右企业至少拿下10亿的总融资。早在2018年底,国民老公思聪就朝电子雾化烟品牌砸过去千万级资金。

但没想到,互联网老炮与资本的趋之若鹜,始终都掩盖不了小烟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敏感气息。

网友们纷纷嘲笑老罗是行业冥灯,但说实话,要不是这次查水表,恐怕难以打破电子烟行业鱼龙混杂的危局。

监管犹如一把双刃剑,撞上血光之灾,对大多数仍受限于技术研发的品牌来说绝对算致命一击,但对龙头玩家来说,却未必是件坏事。

因为监管越严,合规成本越高,竞争反而越弱,表面上看是靴子落地后的断网,背后实则酝酿了一次建立技术壁垒,与同量级对手拉开差距的绝佳机会。

电子烟行业的小趋势

重拳砸得猛烈,但并不意味企业被判死刑。

尤其是头部玩家,经历监管阵痛,不但没有因为封堵一蹶不振,反而在线下闯出了一片天地。

市场逻辑从来没有变过,线上不让卖,那就转战线下,在低迷时寻求突围招数,在疫情中坚挺伺机翻盘,受到重创的小烟市场终于在2020下半年恢复了元气。

可以肯定的是,线下的跑马圈地,使得资源与市场正加速向头部玩家集中。无论是中国电子烟品牌第一股悦刻,当年卖掉“同道大叔”套现而立的柚子,还是老字号企业铂德,开店速度都有增无减。

抢滩线下门店这场游戏注定是一场砸钱的较量。而且开好店不仅考验资金投入能力与使用效率,还要在渠道布局与精细化运营方面下一番苦功。

补贴是标配,数字化运营是趋势。装修房租甚至新品货补都能拿出来比一比。线下渠道的拓张能力和速度,成了电子烟品牌的生死之墙。

谁能抢下更多兼备能力与实力的优质夜店、商场、网吧、便利店、数码店…谁就拥有了流量,而技术辅助或将解决库存积压的问题,优化门店运营效率。

在政策与应变能力的双重洗牌下,电子烟行业竞争格局得以重塑,打法也得以重置。

偏研发的喜雾、铂德,在技术端几番发力,而擅长营销的悦刻、YOOZ柚子,专注于品牌塑造和渠道铺张,共同涌向剩者为王的时代。

他们渐渐开始意识到市场终究会完成从砸钱玩营销到注重产品本身的转变,而消费者的购买标准也将回归最纯粹的维度——好不好抽?漏不漏油?售后及不及时?

从这个角度看,不如说电子烟行业进入了以产品为王的时代。行业发展之初,很多玩家与代工厂合作生产,自身缺少产品研发的核心技术,常常受制于人。

在中国生产电子烟不难,但要想靠自主可控的产品取胜却不容易,资本投入、产品团队、研发技术等缺一不可。

由此当我们看到,原本走整合运营轻模式的电子烟企业纷纷开始专研产品的更新和升级,甚至自建工厂,强化技术研发和供应链建设也不足为奇了。

铂德的机会逻辑

当小烟市场潮退之后,赢家只属于少数人。铂德之所以能赢得市场,背后有三层逻辑。

产品层:研发为先、产品为王

放眼如今的电子烟行业,一众代工生产品牌遍地开花,但却极少有与行业趋势契合掌握核心科技的自有品牌。

当然不能否认省时省力省钱的代工贴牌模式轰炸曾造就的市场繁荣,但如果生产与研发没有门槛,企业容易被代工厂产能供应左右,长期以往丧失了议价话语权与用户渠道忠诚度不说,最终可能被后浪狠狠拍晕在沙滩上。

号称中国电子烟“死磕”派的铂德就深谙其道。早在2013年,铂德就想打造自己的全产业链,从产品设计到烟油雾化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都在自己实验室完成。

不同于整合营销企业起步快轻资产的路数,走上研发为先、产品为王的赛道实属不易。

这无疑是一门需要加倍倾注心血的生意,所幸铂德产品的底层代码足够扎实,去年提交的PMTA申请也正式进入了实质科学审查阶段。

PMTA类似于美国电子烟市场的准入证,这项申请一旦通过,相当于在美国获得了一张半垄断的电子烟烟油牌照,这不仅证明了铂德旗下3款硬件和6款烟油的实力,更意味着铂德有了跟JUUL等国际巨头分庭抗礼的资本。

似乎曾经不被重视的电子烟供应链,终于要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而一度被认为舍近求远的技术执念,却恰巧迎合了更好服务消费者的商业本质。

渠道层:线下门店激增,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今年3月底,铂德对外宣布门店数量已经超过2000家;5月初,铂德对外公布其门店数量已经超过3000家。近日,铂德又在发布会上宣布,截至5月16日门店已超3600家。

随之而来的是,铂德的单月销售规模及年化销售规模也在增长。

铂德合伙人兼CMO方辉透露,今年6月底,铂德专卖店数量将突破5000家,单月销售在数亿人民币规模。按单月年化,铂德公司当前年化销售规模超过30亿人民币。

用户层:抓住消费者的心

其实,甭管是线下渠道的铺设、产品的打磨,还是取得国资中烟甚至国外药监局的背书,都是为了抓住消费者的心。

在这方面,铂德做了很多。其中一个代表性的案例是,近期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IECIE蒸汽文化周中,铂德短短三天内,免费送出超过2000+伴手礼,超过5000电子烟。

“免费”,这本来是非常值得营销造势的噱头,但铂德显得特别克制,这种“反常”或许跟公司“掌握核心,守住边界”的价值观不无关系。

掌握核心是为了满足烟民的减害需求、提升消费体验,守住边界是为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按铂德汪泽的话说,电子烟并不适合社交化,未成年人是绝对碰不得的。

总结来看,电子烟这门生意,需要有好的位置,好的产品,合适的流量,才有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应对任何变化。

电子烟概念股不是概念

相比起小烟玩家们对用户信任的攻克,更让投资人感兴趣的,是中国超过2.8亿烟民预示的巨大潜力。

虽说现在的电子烟市场不像行业早期有很多融资情况,但悦刻电子烟的上市还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2年,30倍收入涨幅,上市首日附加暴涨145%,直接触发了熔断停牌,二级市场横空出世的这家超级独角兽,给这个沉默已久的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布局快,打法准,赚钱不在烟杆而在烟弹,这些贴在悦刻身上标签无一不在说明,用互联网的方式做电子烟的可行之处。

过去一年,以渠道为王的悦刻先下一城,上市后背靠资金支持瞄准上游,试图减少对代工厂思摩尔国际的依赖,而技术领域的佼佼者铂德则将产品体验作为决胜武器。

万亿级市场背后隐藏的潜在的投资与IPO机会毋庸置疑。

不止电子烟公司本身,最近多个电子烟概念股持续走高,比如,在手机分销行业深耕多年的天音控股。5月14日,天音控股公开表示,公司已经与电子烟头部品牌铂德、小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年内开设专卖店8000家。消息一出,天音控股股价持续上涨,多次触及涨停。

5月25日,天音控股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表示,自2021年4月28日起至5月21日,天音控股共举办21场省级招商会,签约转化率达29%。

这些二级市场的利好消息,对那些正为近期下达的“管理办法拟参照传统卷烟”一纸政策苦恼的创业者来说,或许是种宽慰。

说实话,电子烟本不是什么新事物,也并不复杂,但发展过程之所以如此一波三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太年轻。供应链还不成熟时,玩家们大力跑马圈地,必然会碰到各种混乱局面,但伴随良性监管的推动,行业趋向冷静有序。

所以说故事才刚刚开始,一旦玩家们学会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或许就能再次在这场淘汰赛中存活下来。就像2019年发布网售禁令后,头部的电子烟品牌不仅顺利度过了危机,还活得很好。

电子烟正从“春秋”到“战国”时代

未成年人禁售、线上渠道禁售、参照传统卷烟来管理……经历多轮洗牌后,”小国”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出局,一些不活跃但幸存下来的品牌,要么保持放养状态,要么缩小成一个区域品牌。

华西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电子烟行业正从混乱的春秋时期走入相对有序的战国时代。按铂德合伙人兼CMO方辉的话说,未来电子烟市场格局,应该是3-5个全国性品牌、10个左右区域性品牌,产品的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而企业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技术和渠道。

毋庸置疑,未来小烟市场将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很多人赞同这样一种定位说,悦刻模式是当下主流,铂德模式是未来主流。

THE END
1.琼海市法院审理首起“上头电子烟”案被告人判刑三年二个月被告人黄某某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罚款6000元。这是自2023年10月1日起,国家将依托咪酯列为第二类精神药物开始后,琼海市人民法院首次审理的依托咪酯毒品案。 被告人黄某某从2011年开始多次使用毒品,并被三次决定强制戒毒。2023年9月,被告人通过网络了解到电子烟烟弹内含有毒品依托咪酯,但https://www.2firsts.cn/news/detail?id=9207
2.2019年重要时政汇编第21周时政周报(2019.5.205.26)不久前在G8075次列车上一名乘务员违规吸电子烟,公安部门近日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给予这名乘务员训诫并处以1000元罚款。铁路部门依据相关管理规定,给予该乘务员警告处分、下岗3个月处理,并调离动车岗位,同时,给予当班列车长免职处理。 2014年1月1日起实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旅客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https://zhaojing.huatu.com/2019/0531/1734191.html
3.晚间公告丨2月19日重要公告速读南威软件公告,持股3.44%的股东凯信金鹏计划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811.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4%。此外,公司多名董监高拟合计减持不超过79.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5%。 蓝焰控股:控股股东晋煤集团所持公司3.87亿股增资至山西燃气集团 蓝焰控股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https://www.yicai.com/news/100119710.html
4.湖北首例涉电子烟刑事案:违规倒卖电子烟5年3个月刑期并罚款8万元一名违规倒卖电子烟的人因犯罪被判刑五年三个月,并被罚款8万元。这是自2022年5月1日《电子烟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湖北省审结的首例涉电子烟刑事案。该案因涉案数额大、涉案人数多,被公安部和 快讯正文 一名违规倒卖电子烟的人因犯罪被判刑五年三个月,并被罚款8万元。这是自2022年5月1日《电子烟管理办法》https://stock.hexun.com/2023-12-04/211320680.html
5.以案说法痛心!两名花季少年贩卖“依托咪酯”电子烟被判刑!于近日被判刑 案件详情 被告人陈某某(未成年人)和被告人宋某某(未成年人)于2024年4月期间,以每支300元至350元不等的价格,将含“依托咪酯”的电子烟先后多次贩卖给未成年人,共贩卖10支。2024年4月15日,被告人宋某某、陈某某被庐山市公安局民警抓获归案,二人到案后如实供述上述事实,认罪认罚。 http://www.lssrmtzx.com/c/TlEwSzBLZVhLVzlqaC9PWFhsTkZFdz09.html
6.两人贩卖含依托咪酯电子烟被五指山法院判刑法治调查网两人贩卖含依托咪酯电子烟被五指山法院判刑 近日,五指山市人民法院依法对廖某、陈某贩卖毒品一案进行宣判。 在五指山市人民法院受理的廖某、陈某贩卖毒品一案中,被告人廖某,2002年出生;被告人陈某,2004年出生,二人均无业。 经审理查明,2023年10月7日至16日,被告人廖某单独实施贩卖含有依托咪酯电子烟烟弹9次,http://fzdc.org.cn/show-693376.html
7.贩卖“上头电子烟”,三人被判刑!“上头电子烟”是一种新型的伪装毒品,其外观与普通电子烟几乎无异,常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出现。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了其中商机,将合成大麻素、依托咪酯等毒品勾兑入电子烟,行话称之为“上头电子烟”。在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法院近日对覃某某等3人贩卖毒品一案进行集中宣判。3名被告人因犯贩卖毒品罪http://m.nnwb.nnnews.net/p/161176.html
8.16人被判刑!重庆第一例打击非法经营依托咪酯电子烟案件宣判8月初,重庆市开州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邓某等7人非法经营掺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经营数额均在5万元以上,情节严重,构成非法经营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至一年七个月不等,没收违法所得,并处4万元至80万元不等的罚金。其余9人犯妨害药品管理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至八个月不等,并处1.2万元至https://www.hubpd.com/detail/index.html?contentId=3458764513823657314
9.有人抽电子烟会被判刑几年一般不涉嫌犯罪 http://www.110.com/ask/question-16374886.html
10.无证售卖电子烟被判刑敲响法律警钟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宣判一起非法经营电子烟案,被告人李某因犯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在案电子烟依法没收。据了解,此案是电子烟管理新规实施以来,北京市首例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未经许可非法经营烟油雾化型电子烟案件。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240422/5ac5cba02a3f4aa09d232c80325edd84/c.html
11.每日热点1016培训的第二阶段对参会同志进行了闭卷的地方病知识检测,大家都认真答题,独立完成,测试完成后王培桦副所长对测试题目进行了讲解和分析。第三阶段为13个设区市地方病科长的交流发言,大家都积极主动将本地区所出现的问题在会议上提出,并对本省地方病监测方案提出建议意见。培训内容丰富,紧张有序,顺利结束。 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2242
12.非法经营电子烟80万判多久律师普法非法经营电子烟80万判多久 普法内容 非法经营香烟达到70-80万的话,那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了,根据法律规定,可能是五年以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https://www.110ask.com/tuwen/1489527868236397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