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一、整体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较低
公司主要产品为改性塑料和色母料,色母料亦是一种广义的改性塑料。公司主要产品的终端应用场景如下:
结合单台家电使用量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家用电器产量数据,2022年洗衣机、电冰箱、彩电和空调改性塑料需求分别为182万吨、243.6万吨、137.2万吨和155.4万吨,合计总需求量为718.2万吨。发行人2022年产量为3.19万吨,市场占有率为0.44%。2023年洗衣机、电冰箱、彩电和空调改性塑料需求分别为210万吨、268.8万吨、135.1万吨和171.5万吨,合计总需求量为785.4万吨。发行人2023年产量为4.52万吨,市场占有率为0.58%,较上年有所提高。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我国改性塑料产量约为2,560万吨,发行人市占率为0.12%,其竞争对手市占率情况具体如下:
发行人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经营情况、市场地位、技术实力以及衡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业务数据、指标等方面的比较情况具体如下:
公司同行业可比公司大多为行业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公司目前业务规模小于上述上市公司。
二、大客户多以知名家电企业为主,发行人经营活动现金流长期为负
根据首轮审核问询函显示,2020-2023年度,发行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564.95万元、-9,145.21万元、649.64万元和160.41万元,部分期间存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情形,主要系公司客户结算模式通常为票据结算。
据于此,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将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票据贴现取得的现金流入作为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如下图所示,如果将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票据贴现现金流入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2020-2023年度,模拟调整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21.06万元、1,142.71万元、4,213.55万元和1,196.79万元。
三、研发人员数量同行最低,仅有4人学历为本科及以上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与可比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如下: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研发人员学历分布情况如下:
四、报告期内,发行人存在个人卡、现金交易、第三方回款、多次会计差错更正等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况
1、个人卡收支情况
发行人在2020年度存在个人卡收款的情况,金额为81.83万元,主要系发行人部分客户系个体工商户或个人,该类客户按照自身的交易习惯付款给发行人员工。
2020年度至2023年度,发行人个人卡收款金额及占比情况如下:
收款涉及的个人卡及人员信息等具体情况如下:
2、现金交易情况
报告期内,发行人存在少量现金收款的情形,主要为部分客户涉及的金额较小的零星交易,受对公账户结算滞后、现金支付便利等因素的影响,该类客户更倾向于使用现金结算。报告期内,现金收款金额分别为33.14万元、0.46万元和0万元,金额较小逐年减少。
报告期内,发行人现金销售金额及占比情况如下:
3、第三方回款情况
报告期内,发行人第三方回款金额及占比情况如下:
4、会计差错更正情况
发行人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事项主要是对新收入准则、新金融工具准则适用的理解和判断差异。
五、报告期内,发行人存在超产能生产的情形
根据申请文件,报告期各期主要产品改性塑料和色母料合计计算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5.51%、122.63%、146.40%、117.63%。发行人报告期各期产能为批复产能,分别为20,000.00吨、20,300.00吨、21,800.00吨、26,250.00吨。发行人报告期各期持续处于超产能生产状态。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要产品为改性塑料和色母料,生产工序相同,生产设备为共用设备,故合并披露。报告期内公司产能、产量及销量情况如下:
1、创新性特征披露充分性
根据申请文件及公开信息,(1)发行人创新性特征体现为产品配方创新、生产设备工艺创新、研发与销售结合的模式创新等。(2)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对公司“挤板吸塑级PP复合材料”进行成果鉴定,并出具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认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截至申报日,发行人拥有14项专利,其中9项发明专利。(4)发行人主要核心技术分为耐油耐腐蚀挤板吸塑级PP复合材料改性技术、自释放负氧离子高分子材料功能改性加工技术、秸秆生物基改性材料改性加工技术、耐油HIPS材料改性加工技术、高光泽低收缩PP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无卤阻燃PP功能改性技术、高耐候ABS色母功能改性生产技术、免喷涂金属质感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高超声波焊接强度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技术、高光泽低成本ABS复合材料改性技术、高透明低气味抗菌材料改性技术、耐磨、耐湿热PC/ABS材料制备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请保荐机构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2、向贸易商采购的真实性及公允性
根据申请文件,(1)发行人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为合成树脂和辅料助剂,合成树脂包括PP、PS、ABS等,辅料助剂包括增容剂、颜料、功能助剂等,各期原材料采购金额分别为12,629.73万元、20,254.97万元、24,420.09万元、20,634.40万元。(2)发行人原材料采购供应商较为分散,主要供应商多为贸易商,如各期PP类原材料采购中贸易商采购占比分别为89.05%、92.58%、95.37%、91.82%。(3)发行人2019年新增第一大供应商第八元素,各期采购金额分别为1,057.51万元、1,868.47万元、3,574.98万元和2,897.53万元,采购金额逐年增加。(4)工商信息显示,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要供应商存在注册资本小、参保人数少、部分为商贸企业等情形,且供应合同签署均为框架协议。
(2)原材料采购价格公允性。根据申请文件,发行人各期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较大,不同类型供应商采购价格存在一定差异。请发行人:①说明各期采购的主要原材料类型、数量、单价及金额,结合原材料市场价格、可比公司采购价格及变动趋势分析采购价格公允性。②说明报告期各期向贸易商采购金额及占比情况,分析向主要贸易商采购的公允性。③说明主要原材料PP、GPPS、ABS向不同供应商之间的采购价格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3、细分产品毛利率波动趋势差异较大及高于可比公司的合理性
(1)细分产品毛利率差异及波动合理性。请发行人:①量化各期产品结构、销售均价、原材料价格、单位人工及制造费用等因素变动对综合毛利率变动影响程度。说明2022年原材料价格有所下滑的情况下,发行人主要产品及综合毛利率有所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2023年主要原材料价格与2020年较为接近的情况下,2023年毛利率远低于2020年的原因及合理性。②说明各细分产品的销售单价、成本构成(料工费等)及变动趋势,并结合产品规格、客户需求及市场竞争、原材料及工艺工序差异等,说明各类产品间售价、毛利率水平存在差异原因,改性塑料中改性PP毛利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改性ABS毛利率持续上升且与原材料价格波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③说明可比公司选取标准、选取完整性、合理性,结合发行人与可比公司原材料及成本构成、业务模式、产品结构、销售区域、应用场景、核心竞争力差异等,分析与可比公司细分产品毛利率及变动差异合理性,公司色母料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的原因及合理性。
(2)毛利率是否存在持续下滑风险。根据申请文件,发行人各期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占比超过90%,对成本及毛利率影响较大。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价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23年采购均价与2020年较为接近,但2023年毛利率明显较低。汽车、白色家电行业供应商的产品供多存在“年降制度”,2022年以来发行人主要产品价格呈持续下降趋势。请发行人:①结合与主要客户定价机制、与上下游议价能力、调价周期及其执行情况、生产和供货周期、备货政策、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情况等,说明原材料价格传导机制及滞后周期,发行人是否承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主要风险,并针对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措施及有效性,并针对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毛利率、利润的影响作敏感性分析。②说明发行人产品定价是否属于“年降制度”的范围,如是,请补充披露该模式下的销售政策,发行人毛利率是否存在持续下滑风险。
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上述问题,说明核查程序、核查范围、证据以及核查结论,发表明确意见。
4、完善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
请保荐机构核查上述事项并发表明确意见,请发行人律师对问题(1)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